图书介绍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267402.jpg)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867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1
第一节 自然环境2
一、地形2
二、河流4
三、气候5
第二节 物产资源7
一、植被类群与生物资源7
二、野生动物9
三、矿产资源11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11
一、人口11
二、民族14
第四节 行政区划25
第五节 名胜古迹29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50
第一节 建置沿革5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面貌54
一、阿坝地区的社会形态54
二、国民党的统治和掠夺59
三、衰败的经济与人民的悲惨生活60
四、人民的反抗斗争62
第三节 红军长征在阿坝65
第四节 人民政权建立73
一、解放6座县城74
二、黑水剿匪77
三、进军草地79
第五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82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造87
一、合作化运动的发展87
二、大跃进的失误和人民公社的挫折91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96
第七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100
一、拨乱反正与落实政策100
二、经济体制改革104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110
第八节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116
一、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117
二、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119
三、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120
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取得新进展121
五、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改善123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125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125
一、3年准备工作125
二、建立自治政府130
三、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34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138
一、人民代表大会138
二、自治州人民政府140
三、参政议政机关的建设143
第三节 法制建设146
一、民族立法146
二、监督工作148
三、法制宣传教育150
第四节 新型民族关系155
第四章 农业161
第一节 农业161
一、历史发展进程161
二、农田和水利基本建设164
三、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166
四、发展特色农业168
第二节 林业168
一、林区的历史和现状169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171
三、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培育后续森林资源177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79
五、退耕还林(草)工程182
第三节 畜牧业183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184
二、草原生态建设185
三、兽疫防治与畜种改良187
四、畜牧业产业化189
第五章 工业192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192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发展193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发展195
第二节 能源生产200
一、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
二、煤炭资源203
第三节 乡镇企业204
第六章 交通通信208
第一节 交通运输208
一、公路建设209
二、汽车运输211
三、民航运输213
第二节 邮政214
一、邮政事业214
二、业务发展216
第三节 电信217
一、机构改革217
二、基础设施建设218
三、业务拓展219
四、移动通信220
第七章 财税金融222
第一节 财政222
一、机构建设222
二、财政管理体制223
三、财政收入225
四、财政支出227
第二节 税收230
一、机构建设230
二、国家税收231
三、地方税务232
第三节 金融233
一、金融机构234
二、金融工作236
三、证券238
第四节 保险239
一、机构设置239
二、保险业务240
第八章 贸易243
第一节 国内贸易243
一、历史上的商贸24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商贸发展244
第二节 对外贸易247
第三节 民族贸易252
一、民贸机构的建立、改革和发展252
二、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253
三、供销合作贸易的改革与发展256
第九章 旅游业259
第一节 旅游发展概况259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261
第三节 重点景区介绍263
第四节 旅游经济271
第五节 旅游发展措施273
第十章 对外开放279
第一节 对外宣传279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281
第三节 招商引资283
一、拓宽招商领域283
二、积极引资促发展284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286
第一节 教育286
一、发展概况286
二、学校建设288
三、教师队伍292
四、双语教育293
第二节 科学技术295
一、发展历程295
二、科技成果297
三、科技应用与推广298
四、科学普及和学术交流301
第三节 文化艺术302
一、群众文化303
二、文学创作305
三、文艺演出307
四、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309
五、文物考古310
六、档案、编译和地方志311
第四节 新闻出版313
一、新闻报刊313
二、图书管理和发行315
三、文化市场管理316
第五节 广播影视317
一、广播317
二、电视318
三、电影320
第六节 体育321
一、全民健身321
二、竞技体育323
三、民族传统体育324
四、体育设施建设326
五、体育产业327
第七节 医疗卫生327
一、卫生事业的发展327
二、人才队伍与机构建设329
三、卫生防疫332
四、妇幼卫生保健333
五、爱国卫生运动334
六、民族医药336
第八节 社会保障340
一、社会保险340
二、低保343
三、就业和再就业345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347
第一节 城镇建设347
一、城市建设348
二、基础生活设施351
三、房屋及住宅建设353
第二节 新兴城镇356
第三节 乡村建设368
一、乡镇建设368
二、牧民新村建设369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72
第一节 环境保护372
一、机构设置372
二、环保现状及成就373
三、存在问题375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376
一、政策保障376
二、具体措施377
第十四章 灾后重建379
第一节 地震灾害379
一、人员伤亡惨重379
二、基础设施严重损毁379
三、公共文化设施受损严重381
四、工、农、林、牧业灾情严峻381
五、旅游业遭受重大损失382
第二节 抗震救灾383
一、灾民救助383
二、救灾款物的接收与发放385
三、救灾款物的监管与审计386
四、抗震救灾宣传389
第三节 恢复重建390
一、交通恢复重建390
二、电力、供水和通信的恢复391
三、社会事业恢复与重建393
四、工、农、林、牧业生产的恢复397
五、旅游业恢复与发展399
六、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399
七、尽力恢复日常生活400
第四节 大爱无疆401
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401
二、人民解放军、武警及消防部队、公安干警奋勇救灾403
三、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倾力相救408
四、社会团体、志愿者伸出援手409
五、国际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踊跃捐助410
六、对口援建工作411
第五节 重建精神家园412
后记415
修订后记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