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
  • 张建国,薛群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31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生态型-旅游-研究-杭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态旅游概述1

1.1 生态旅游产生的社会背景1

1.1.1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1

1.1.2 旅游业负面效应日益显现而面临转型的必然选择2

1.2 生态旅游概念之争3

1.2.1 生态旅游概念的争议与发展5

1.2.2 生态旅游概念之争的后果9

1.3 概念的扩充与完善11

1.4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12

1.4.1 生态旅游、替代性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13

1.4.2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14

1.4.3 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14

1.4.4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15

1.5 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准则16

1.6 生态标识与生态旅游认证18

1.6.1 开展生态旅游认证的意义18

1.6.2 主要的生态标识与生态旅游认证20

第2章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历程25

2.1 生态旅游业的产生根源25

2.2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历程26

2.2.1 兴起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26

2.2.2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叶)27

2.2.3 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今)28

2.3 生态旅游业国内外现状29

2.3.1 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9

2.3.2 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32

2.4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比较36

2.4.1 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37

2.4.2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39

2.5 现代生态旅游产业状况剖析41

2.5.1 生态旅游旅行社42

2.5.2 生态旅游饭店(绿色饭店)43

2.5.3 生态旅游交通45

2.5.4 生态旅游商品与生态旅游康乐46

2.6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48

2.6.1 世界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48

2.6.2 中国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49

第3章 浙江省生态旅游的崛起52

3.1 浙江省生态旅游的兴起52

3.2 浙江省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53

3.2.1 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53

3.2.2 浙江省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55

3.2.3 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就56

3.2.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58

3.3 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62

3.3.1 进程规划62

3.3.2 发展战略64

3.3.3 六大建设区65

3.3.4 三大产业带68

第4章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缘起与发展70

4.1 太湖源生态旅游概述70

4.2 从瑞晶洞到龙须沟72

4.3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形成76

4.4 生态富民、和谐农村82

4.3.1 白沙村生态致富的三个阶段83

4.3.2 白沙村生态致富的形式84

4.3.3 白沙村生态致富的来源86

第5章 太湖源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89

5.1 生态旅游开发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89

5.1.1 生态旅游为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89

5.1.2 生态旅游开发带动周边社区发展90

5.1.3 生态旅游业可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91

5.1.4 生态旅游业可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91

5.2 生态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91

5.3 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互动与双赢93

5.4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实现途径94

5.4.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4

5.4.2 我国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实现途径95

5.5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模式102

5.5.1 太湖源景区模式的产生背景102

5.5.2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模式103

第6章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111

6.1 社区参与理论概述112

6.1.1 相关概念112

6.1.2 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116

6.1.3 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的关系119

6.2 太湖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概况121

6.2.1 太湖源及太湖源社区概况121

6.2.2 太湖源社区参与旅游的历程——从“卖山头”到“卖生态”122

6.3 太湖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122

6.3.1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各相关利益者122

6.3.2 太湖源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129

6.3.3 太湖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130

第7章 太湖源生态旅游营销模式132

7.1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宣传与市场定位模式132

7.1.1 “唤起民众”——激发从内部员工到社会公众的生态旅游推广意识132

7.1.2 太湖源生态旅游产品的定位136

7.1.3 产品设计138

7.2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促销模式——“把支部建在连队”、“空军步兵协同作战”139

7.2.1 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140

7.2.2 利用影视手段宣传142

7.2.3 编制详细的太湖源生态旅游资料143

7.2.4 旅游人员推广143

7.2.5 活动推广143

7.2.6 会议营销148

7.2.6 太湖源宣传促销模式理论总结150

7.3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分销模式152

7.4 太湖源生态旅游的价格策略155

7.4.1 优惠促销策略156

7.4.2 折扣定价策略156

7.4.3 太湖源定价策略的总结157

第8章 太湖源生态旅游管理模式160

8.1 “环境—旅游者双向导向”型旅游者管理模式160

8.1.1 以人为本,充分满足旅游者需求161

8.1.2 旅游者与环境和谐共处162

8.1.3 “环境—旅游者双向导向”型旅游者管理模式162

8.2 太湖源景区环境管理模式163

8.2.1 太湖源景区自然环境管理164

8.2.2 太湖源景区人文环境管理165

8.3 太湖源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模式168

8.3.1 太湖源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68

8.3.2 太湖源完善安全责任制度169

8.3.3 太湖源安全教育培训机制173

8.3.4 落实安全督导检查机制174

8.3.5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175

8.3.6 理顺应急响应机制177

8.3.7 建立有效的旅游安全考核奖惩机制177

8.4 太湖源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78

8.4.1 引才模式178

8.4.2 太湖源景区用才模式180

8.4.3 管理员工模式182

8.4.4 员工激励模式183

第9章 生态旅游开发太湖源模式的行业示范效应188

9.1 太湖源模式的经验鼓舞着太湖源人拼搏不息189

9.2 太湖源模式对临安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189

9.3 太湖源模式对长三角区域及全国的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90

附录1 太湖源志193

附录2 太湖源景区导游词201

附录3 太湖源生态旅游开发大事记207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