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志 吉林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志 吉林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61847.jpg)
-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 ISBN:750760169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47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7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志 吉林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张庚1
凡例1
综述1
图表21
大事年表23
志略59
剧种61
二人转62
京剧64
河北梆子67
评剧67
吉剧69
新城戏71
黄龙戏71
唱剧72
吕剧72
剧目74
一定要解放台湾76
一路平安76
一代巾帼76
一窝猪羔77
二大妈探病77
丁郎寻父78
人民勤务员78
人面桃花78
人参鸟78
八戒与悟空79
八一风暴79
九根针79
三分工80
三代英烈80
三凤求凰80
三放参姑娘80
三请樊梨花81
万事开头难81
上北楼82
女教师82
义和团82
小刀会82
小老板83
小明怎么长出胡子83
小护青员83
小鹰展翅84
马前泼水84
马寡妇开店84
马振华哀史85
开明姑娘85
王二姐思夫85
王莽86
王显能86
五把钥匙86
无底洞87
无事生非87
天天向上87
不准出生的人88
车走向阳岭88
中秋月下89
双比武89
双赔鸡89
双拐89
双回头89
六月雪89
队长不在家90
木匠之家90
长白参仙90
长白参娃90
丹河曲91
风雨出诊91
月难圆91
孔雀东南飞92
孔雀胆92
火烧船厂92
火焰山93
公主与奴隶93
扒墙头93
龙井缘94
龙潭燕94
节孝全95
东宫娘娘扫雪95
主任家事95
让房场96
冯魁卖妻96
白莲花96
白山红霞96
白山战歌97
白衣兄妹97
白衣案件97
白花点将97
白眉毛徐良98
台湾风暴98
古钱记98
布谷鸟又叫了99
包公赶驴99
包公赔情99
西厢100
西施100
西瓜今日甜100
夸女婿101
观灯101
买菜卖菜101
江风记101
江姐与双枪老太婆102
刘金定探病102
刘大妈叫班102
刘翠屏哭井103
刘伶醉酒103
兴甫传103
光辉篇章104
红装奇志104
红石钟声104
红姊妹105
红衣公主105
红杏出墙106
好花难开106
全诏记106
伍豪之剑106
则天女皇107
会亲家107
年青的一代108
她为什么被暗杀108
血泪三十年108
回杯记108
贞节坊109
两个心眼109
两路分兵109
两朵小红花110
两狼鏖兵110
两只烤鸭110
豆腐张111
花木兰111
时代的考卷111
宋景诗112
求师112
杨八姐游春112
杨二嫂看瓜113
杨香武三盗九龙杯113
杨家将十小战辽王113
杨靖宇将军113
杏花几时开114
补汗褟114
李二嫂摔桃115
李太白115
连心豆115
张四姐临凡115
张羽煮海115
还是当年大老王116
邻居116
兵临城下116
妖魔现形记117
陈翰章117
汽车城117
冷热心肠118
沈清传118
青苗茁壮118
青衣女119
妯娌和119
林海人家119
林海哨兵119
武则天120
画中人120
松江渡120
拨钟120
雨夜送粮121
苦辣酸甜121
明争暗斗121
孟姜女哭长城122
采石之战123
金童123
姑娘的心愿123
闹碾房123
闹樊楼124
夜宿花亭124
俩科长125
相亲路上125
春催桃李125
春雨红花125
春香传126
珍珠与红菱126
珊瑚126
郝摇旗杀妻127
临江口127
保密姑娘127
柜台内外127
茨儿山128
歪脖子树下128
战风沙128
战火纷飞128
带翅膀的情报129
带班129
钟离夫人129
送郎参军129
送鸡还鸡130
洪月娥作梦130
赶会130
桃李梅130
敖拉·一兰131
捉鼠记131
诸葛亮招亲131
借女吊孝132
积肥员132
泰山铁罗汉132
倒牵牛133
豹子湾战斗133
珠剑恨133
海防线上134
高玉宝134
高价姑娘134
跃马扬鞭134
梅花案135
黄莲花135
接锣135
接公公135
婚礼上的眼泪135
猪八戒拱地136
银酒壶136
密建游宫136
情法之间137
梁赛金擀面137
烽火桥头138
葡萄姻缘139
雁落滩139
喜看《春苗》139
锔大缸139
筱月兰雪恨140
智擒惯匪座山雕140
紫鹃试玉140
游击英雄140
寒江141
寒号鸟141
就嫁他141
蓝桥142
蓝河怨142
蒸骨三验143
搬窑143
群凤朝阳144
错中错144
傻二嫂144
解仇缘144
新的一代145
锤炼145
蜜蜂姑娘146
箭帕缘146
箭射九头鸟146
慧梅出嫁147
樊梨花148
燕青卖线148
吉林省创作(整理、改编)剧目情况表149
音乐194
二人转音乐194
京剧音乐204
评剧音乐213
吉剧音乐226
新城戏音乐260
黄龙戏音乐265
吕剧音乐267
唱剧音乐269
表演277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279
单出头·脚色279
二人转脚色279
拉场戏脚色279
吉剧脚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279
新城戏脚色行当281
表演身段和特技281
四功281
吉剧念白282
水袖功282
马舞282
腰铃舞283
寸子舞283
太平鼓舞283
耍手绢283
耍扇子283
耍彩棒284
耍灯碗284
耍竹板284
剧目选例284
武家坡284
十三妹286
拾玉镯287
两狼鏖兵289
双青天290
龙潭燕292
一代巾帼293
三代英烈294
寒号鸟295
烽火桥头296
五把钥匙296
孟姜女297
刘伶醉酒297
花木兰298
密建游宫299
奇冤义胆299
杨八姐盗刀300
红姊妹301
搬窑302
包公赔情303
燕青卖线303
桃李梅305
三请樊梨花306
三放参姑娘307
包公赶驴307
回杯记308
马前泼水309
冯魁卖妻309
王二姐思夫310
拜年路上311
风雨出诊311
舞台美术319
化妆319
脸谱320
二人转头饰320
吉剧头饰321
新城戏旗头头饰322
唱剧头饰323
京剧新头饰324
化妆造型选例324
服装326
二人转盔头328
吉剧盔头328
新城戏盔头329
唱剧盔头331
二人转戏衣331
拉场戏戏衣333
吉剧戏衣333
新城戏戏衣335
唱剧戏衣336
京剧改良戏衣337
新城戏鞋靴338
唱剧鞋靴339
服装设计、人物扮相选例340
道具342
二人转道具343
拉场戏道具345
吉剧道具346
新城戏道具346
唱剧道具347
京剧评剧新道具348
特技道具349
道具选例350
布景350
早期舞台装置351
画幕布景352
多样化布景354
舞台美术设计图选例356
灯光效果360
机构368
科班与学校369
万良京剧小科班369
筱香水河北梆子小科班369
松竹社科班369
延边评剧团学员班369
四平市评剧团学员班370
磐石县评剧团学员班370
长春市评剧团学员班370
长春市京剧团学员班370
长春市河北梆子剧团学员班371
吉林市京剧团学员班371
吉林市评剧团学员班371
吉林市吉剧团学员班371
怀德县评剧团学员班371
永吉县实验剧团吉剧学员班371
四平地区文工队京剧学员班371
吉林省吉剧团学员班372
辽源市京剧团学员班372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372
吉林省实验剧校372
吉林省戏曲学校372
东丰县戏曲学校373
四平戏曲学校373
通化市戏剧学校373
延边艺术学校民族声乐专业班374
扶余县艺术学校374
白城专区艺术学校374
洮安县戏曲学校374
四平专区艺术学校374
延边戏曲剧院附属戏曲学校374
四平地区二人转学习班375
延边艺术学校京剧班375
吉林省戏曲学校吉林市评剧班375
抚松县评剧团附属戏校375
班社与剧团375
德盛和班375
筱九霄京剧班375
陈桂林班376
冯子文河北梆子戏班376
张义芳河北梆子戏班376
董家班376
梨芳落子班376
耿君班376
韩月华班376
岳其增肘鼓子戏班376
齐少甫班377
齐二美蹦蹦戏班377
樱桃红班377
张成富班377
刘福堂戏班377
刘秉衡戏班377
新民戏院378
穷王班378
甄双彩戏班378
王小胖班378
日升舞台379
德胜班379
滚地雷京剧班379
李吉山评剧班379
刘振奎戏班379
王文娟戏班380
乐胜班380
傅生班380
徐文臣班380
三盛班380
齐啸伯戏班380
赵玉山班380
蛟河县评剧团381
东北民主联军吉林军分区警备二旅剧团381
毅刚剧团381
鹰扬平剧社381
新光剧团382
辽吉军区前哨平剧队382
新中京剧团382
延吉市戏剧工作团382
长春市评剧团383
长春市京剧团383
辽源市京剧团384
东丰县评剧团385
舒兰县地方戏剧团385
敦化县评剧团385
榆树县民间艺术团386
洮安县评剧团386
四平市曲艺团地方戏队386
四平市评剧团387
辽源市民间艺术团387
永吉县地方戏曲剧团387
吉林市评剧团388
吉林市地方戏队388
延边评剧团389
抚松县评剧团389
吉林市京剧团390
辉南县吉剧团390
白城市评剧团390
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391
扶余县地方戏队391
长春市河北梆子剧团391
舒兰县评剧团391
磐石县评剧团392
伊通县评剧团392
怀德县评剧团392
白城市民间艺术团392
农安县民间艺术团393
梨树县地方戏团393
海龙县地方戏团393
吉林省京剧团393
洮安县民间艺术团395
通化市评剧团395
吉林省吉剧团395
白城地区吉剧团396
吉林省青年评剧团396
四平市少年评剧团396
伊通县地方戏队397
怀德县地方戏剧团397
通化市京剧团397
通化地区吉剧团397
双阳县评剧团398
吉林省赣剧团398
四平专区越剧团398
四平专区黄梅戏剧团399
延吉市新唱剧实验剧团399
扶余县新城戏剧…团399
农安县黄龙戏剧团400
吉林市豫剧团400
永吉县吉剧团400
柳河县吕剧团401
吉林省吉剧团附设二人转实验队401
白城地区京剧团401
双阳县地方戏剧团402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402
吉林省各市、县戏曲剧团一览表403
票房与业余剧团409
吉林铁路业余京剧团409
国风剧社409
吉林协和剧团旧剧部409
四平国剧研究社410
扶余协和剧团410
西安县协和剧团410
三岔河协和剧团411
白城子协和剧团411
菊友俱乐部411
怡情剧社411
新华俱乐部411
坦途剧团412
长春岭麻绳社剧团412
三岔子林业局业余剧团412
营城煤矿业余京剧团412
孤山子业余剧团413
龙井大众业余俱乐部413
辽源市矿务局业余剧团413
长春铁路俱乐部职工业余剧团414
东北师范大学业余京剧团414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业余京剧团414
长春市工人业余文工团京剧队415
开山屯造纸厂业余京剧团415
蛟河煤矿业余京剧团415
辽源市优抚总厂业余京剧团416
大石头林业局文工团416
长岭乡文化中心地方戏剧团416
吉林省新生剧团416
“映山红”农民业余剧团417
行会、学会、协会417
吉林正乐育化会417
吉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417
长春市戏曲改进会417
百花社418
吉林省舞台美术学会418
吉林市舞台美术学会418
满洲演艺协会418
通化区文化协会419
洮安县艺人协会419
四平市戏曲协会419
吉林市戏剧工作者协会419
中国戏剧家协会延边分会419
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419
四平地区戏剧工作者协会420
通化地区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420
白城地区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420
长春戏剧家协会420
创作、研究机构420
磐石县戏剧创作室420
通化市戏剧编导室420
四平地区戏剧创作室421
通化地区戏剧创作室421
白城地区戏剧创作室421
吉林市戏剧创作评论室421
怀德县戏剧创作组422
长岭县戏剧创作组422
扶余县戏剧创作组422
白城市戏剧创作室42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艺创作评论室422
永吉县戏剧创作组422
榆树县创作组422
桦甸县戏剧创作组422
吉林市郊区戏剧创作组423
辽源市文化局戏剧创编室423
四平市创作室423
洮安县戏剧创作室423
郭尔罗斯前旗蒙古族自治县戏剧创作室423
伊通县戏剧创作组423
梨树县创作组423
长春市戏剧创作室423
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424
辉南县戏剧创作组424
双阳县戏剧创作组424
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424
四平市戏曲研究室424
吉林市文化局戏曲研究室424
吉林省二人转研究小组425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425
长春市艺术研究所425
作坊与工厂425
义春隆胡琴铺425
魁记戏衣店426
长春市戏装印花制旗厂426
演出场所427
庙台戏楼427
城隍庙戏楼427
扶余镇关帝庙戏楼428
永吉县乌拉街旧街关帝庙戏台428
北山关帝庙戏楼428
伊丹戏楼428
东关帝庙山西会馆戏楼429
迎恩门外山神庙戏楼429
吉林火神庙戏楼429
观音堂戏楼429
财神庙戏楼429
永吉县缸窑窑神庙戏楼429
抚松仙人洞关帝庙戏台429
茶园戏院430
珲春老戏园子430
康乐茶园431
丹桂茶园431
日华茶园431
龙春大舞台432
延春舞台432
海升京戏园子432
富士茶园432
同升戏园433
宜春里戏园433
娄家戏楼433
洮南大戏楼433
新庆大戏院433
长春剧场434
公庆茶园434
扶余新舞台434
庆新茶园434
柳河艺友戏楼434
新化舞台435
梨芳茶园435
德惠影剧院435
磐石县西门外戏园435
福增茶园435
醒世舞台435
大观茶园436
新民戏院436
箭杆楼戏园436
振兴舞台436
洮南戏院437
剧场437
胜利剧场438
朝阳剧场438
春城剧场438
大众剧场438
红星剧场439
东方剧场439
东亚剧场439
红旗剧场439
人民剧场440
光明剧院440
前进剧场440
三岔子新华剧院440
四平剧院441
人民剧场441
红旗剧场441
长春市小剧场441
梨树县影剧院441
江城剧场442
东方红剧场442
怀德县评剧院442
东方红剧场443
伊通剧院443
百花曲艺厅443
磐石剧场443
蛟河剧场443
九台剧场444
东风剧场444
扶余剧场444
珲春影剧院444
大众剧场445
长白山剧场445
吉林剧场445
永吉剧场445
双阳影剧院446
1665—1888年吉林境内戏楼(台)一览表447
1886—1947年吉林境内茶园戏院一览表448
1982年吉林省文化部门所属县级以上剧场一览表452
1982年吉林省主要对外营业文化宫、礼堂一览表455
演出习俗456
庙会戏456
开光戏457
求雨戏457
还愿戏457
丰收戏457
应节戏457
卖红票457
堂会戏457
唱屯场458
唱店房458
跑梁外458
秧歌队带蹦蹦戏458
坐腔戏458
点单与回单459
双双、三三、四四等459
一赶二、一赶三459
接角儿、分帐460
前台管事460
合班饭460
班规460
后台规矩461
封箱461
拜台461
祭台461
跳财神461
天官赐福462
破台462
拜客462
闯牌子和街头海报462
新角打炮462
招待演出463
分包463
两下锅、三下锅463
把场463
架弄463
临监席464
义务戏464
会演464
新戏审查演出464
交流演出464
艺术交流座谈会465
观摩演出465
巡回演出465
大会串465
剧场宣传465
说明书465
打铃开戏465
演出中间休息466
谢幕送观众466
文物古迹467
高句丽古墓壁画467
渤海贞孝公主墓壁画467
老郎殿468
奉天行政公署禁戏令468
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训令468
印戏单用木章468
“北京梨园公益总会”徽章及证书469
吉林北山关帝庙“伶界朝尊”匾469
儒汉剧团锦旗469
报刊专著470
吉林文艺470
说演弹唱470
剧本习作470
戏剧通讯470
吉林戏剧471
戏剧创作471
戏剧创作通讯471
吉剧通讯471
戏剧动态471
戏剧论谈471
江城戏剧报471
长春演唱471
剧本新作471
二人转现状丛刊472
二人转传统剧目资料472
二人转问题讨论集(第一辑)472
二人转问题讨论集472
二人转曲调介绍472
二人转史料(第一集)472
吉林市地方戏曲传统剧目辑472
刘艳霞评剧表演艺术经验472
二人转传统剧目选472
评剧唱腔选473
水莲珠唱腔选473
二人转史料(第二集)473
戏剧研究资料473
评剧唱腔音乐473
二人转传统剧目资料(上、下册)473
二人转音乐473
二人转研究资料473
二人转、吉剧文集474
二人转史料(第三集)474
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474
评剧场面音乐474
刘艳霞评剧表演艺术、 唱腔辑474
吉林省二人转工作记事474
吉剧音乐474
吉剧艺术474
二人转传统唱腔汇编(上、下册)475
二人转唱腔音乐概论475
二人转“说口”475
二人转唱功研究475
松辽艺话475
《邻居》评论集475
轶闻传说476
《丁成巧得妻》的流传476
尝尝唱蹦子的大刀吧476
常先生和徐大国476
刘大头出相477
李小舫和《评戏大观》477
萧军教授京剧艺人习剑舞478
一场蹦蹦戏的风波478
杨菊花设计歼敌478
李青山笑骂聂警尉479
京剧武生击败日本教官479
不许陈世美发配480
市长设计请教师480
成先生慷慨解囊救剧团480
缨绸扇的由来480
筱桂花换戏救场481
郑锡伍与花秦楼481
许广才食指击锣救场481
巧补失误满堂彩482
谚语口诀483
各剧种通用谚语口诀483
二人转专用谚语口诀485
其它487
题咏487
上元曲之三(清·杨宾)487
赐吉林将军及官员兵丁宴(清·弘历)487
吉林纪事诗六首(清·沈兆禔)488
和张髯南冈杂咏二首(清·徐鼐霖)489
听友人谈《一念差》戏文有感作(王云台)489
吉剧颂二首(吴矣)489
喜看《桃李梅》并祝吉剧诞生二首(陈海楼)490
艺苑飞花录七首(宋振庭)491
赞新花三首并序(吴矣)492
赠赴沪学唱越剧归来之众学员(泉声)493
吉剧《黄莲花》观后(王玎)493
戏坛咏萃(张震)493
汇演观感(王磊)494
观吉林市京剧团演出《杨靖宇》,赠陈正岩(周英杰)494
吉剧《人参鸟》四首 (兰波)495
看京剧《白山红霞》、《杨靖宇将军》(乔迈)496
好戏还得吐真情(王磊)496
赞东北二人转(吴矣)496
访故友筱桂花赠别(萧军)497
观吉剧《春雨红花》,兼赠剧作家冷岩、籍华二首(泉声)497
《吉剧史话》标题诗(李改)498
为阿老《吉剧〈燕青卖线〉速写》配诗二首(泉声)498
歌谣499
子弟戏499
拉大锯499
韵语500
西安县戏园六言韵示500
西安县戏园六言韵示500
西安县禁演淫戏六言韵示501
东丰县警察局韵示501
联语503
伊通伊丹戏楼楹联503
吉林北山关帝庙戏楼楹联503
桦甸福增茶园楹联503
传记505
刘福贵507
胡少卿507
牛子厚507
赵凤礼508
张相臣508
王海509
成兆才509
徐珠509
贾普智510
侯春华510
张子森511
樊永在511
董庆祥512
徐占奎512
王兴亚513
余德录513
程喜发513
于月楼514
世哲生515
齐兰亭515
金玉环515
徐耀宗515
王春516
谷长海516
李清溪516
贾多才516
李财517
郭文宝517
国少卿518
徐月楼518
阎茂林518
耿雨春519
张继五519
主云鹏519
筱金铃520
郭山520
安舒元521
李庆云521
刘玉麟521
张俊臣521
金凤楼522
王尚仁522
唐韵笙522
李青山523
栗维信524
贾润仙524
李子衡524
傅生524
毛庆来525
崔庆奎525
英雪艳526
耿君526
关景文526
黄质彬527
李秋波527
宋泽民528
杨有林528
花月樵528
赵少华529
赵秉南529
吴广530
马旭初530
张铭华530
项玉麟531
袁竹铭531
张连会532
水莲珠532
刘艳霞533
筱鸣钟533
碧云凤534
杨月樵534
筱月影535
刘金声536
杨千536
柴振海537
谷振铎537
张庆海537
周小楼538
张云燕538
张文学539
刘建华539
尹效媛539
金玉霞540
钱佛540
杜维成541
金紫霞541
张炬辉542
孙桂宾542
尹德明542
刘太林543
于智敏543
刘畹霞544
王彻544
韩宝祥545
任鸣武545
程欣545
祁树春546
陈洁546
凤鸣琴546
周丽娟547
苏茹兰547
附录549
会演、评奖、拍摄电影名单551
吉林省1978年艺术表演团体上山下乡、改进经营管理竞赛获奖名单551
吉林省1979年艺术表演团体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获奖名单552
吉林省1980年艺术表演团体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获奖名单553
吉林省1980年戏曲会演获奖名单554
吉林省1980年先进创作室(组)、剧组、创作剧目和深入生活好的创作人员获奖名单558
吉林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作品获奖名单(1981年)560
吉林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征文获奖作品名单561
吉林省1981年创作剧目获奖名单561
吉林省1981年艺术表演团体山下乡和经营管理竞赛获奖名单565
吉林省在1980—1981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大会上戏曲剧本获奖名单567
吉林省1982年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奖剧目名单567
吉林省在1982年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上参展作品名单568
吉林省1982年艺术表演团体上山下演出、经营管理和艺术建设竞赛获奖名单568
吉林省1982年创作剧目获奖名单570
吉林省1982年儿童剧调演获奖名单571
吉林省1982年青年演员汇报演出获奖名单572
全国各地戏曲剧团来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影片一览表577
历史资料581
省城巡警局关于取缔戏园观客既保护规则二十二条581
西安县警防营拟定戏园内外两部简章584
西安县行政公署布告585
奉天省西安县知事公署布告586
奉天省长公署训令(第二四二号)586
吉林全省公安管理处训令(第三四九号)586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化处关于开展创作运动准备参加东北文艺会演的通知587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化处关于检查戏改工作情况的报告587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化处关于戏曲节目审定标准给各地的函589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化处关于呈送戏改材料的报告590
东北区内有关违反戏改政策的一部分情况(节录)599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关于暂停上演评剧《贞节坊》的通知599
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通知600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转发修改审定评剧剧目计划三十六种草案及选定修改剧目的函601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关于贯彻文化部“整顿与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精神的指示607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关于呈送国营剧团整编工作及学习文化部指示的报告609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化局对农村业余剧团活动的初步意见610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化局关于将地方自营京剧团改为国营京剧团的请示报告612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化局学习《关于加强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和管理的指示》情况的报告(节录)614
吉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总结(节录)616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条例的批复(附:吉林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条例)618
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化局关于一九五五年全省戏曲会演要点的通知621
吉林省文化局发布《吉林省剧团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附:吉林省剧团奖励暂行办法)622
吉林省文化局呈送1956、1957年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工作规划材料的报告(附:吉林省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工作座谈会记录)623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吉林省地区地方戏剧种情况的报告628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戏曲剧目工作情况的报告(节录)630
吉林省文化局下发“吉林省1956年—1958年戏曲剧目工作计划”的函(附:吉林省戏曲剧团1956年—1958年剧目工作规划)636
吉林省戏曲研究室1956年—1958年剧目工作计划639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上演“禁戏”情况和群众反映的报告639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加强全省剧团深入工农兵巡回演出工作的指示(节录)640
省流动艺人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草案)643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编选全国优秀剧本所拟剧目的意见645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剧团及流动演员几个问题的规定646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安排和抽调固定演员作短期流动演出的函648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控制未登记的剧团、队演出活动的通报649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抢救戏曲界著名老艺术家表演艺术经验的初步意见650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优秀剧本奖励办法(草案)651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职业艺术表演团体要求降薪、要求供给制及参加人民公社问题的请示652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庆祝建国十周年表演艺术节目献礼工作的几项通知652
吉林省文化局1959年优秀剧目调演会总结报告(节录)654
中共吉林省委批转戏曲艺术小组《关于加强我省戏剧艺术工作的意见》658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发展吉剧和增加戏曲剧种的几点措施660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从外地吸收演员情况的报告661
吉林省十年来戏剧艺术工作总结报告(草稿)663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省、市级戏曲剧院(团)当前工作的十二项规定(草案)669
吉林省文化局批转吉林省戏曲研究室《关于加强二人转工作的意见》(节录)(附:关于加强二人转工作的意见)670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挖掘、整理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的工作情况的报告673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停演 “鬼戏”的通知675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专业艺术团体上山下乡演出为农村服务的奖助办法的通知(附:专业艺术团体上山下乡演出为农村服务的奖助办法)676
吉林省文化局关于举行京剧现代戏会演的报告(节录)678
召开普及革命样板戏工作会议的通知680
关于减少会议招待,增加为工农兵演出革命样板戏的通知680
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第一次创作会议情况报告(节录)680
吉林省文艺调讲、调演会纪要(节录)681
关于全面落实江青同志指示,坚决改好革命现代京剧 《五把钥匙》的报告(节录)683
关于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文艺会演大会情况的报告(节录)684
吉林省评剧发展和改革情况(节录)684
吉林省小戏汇报演出情况报告(节录)685
关于准备参加全国文艺调演的请示报告(节录)686
吉林省文艺创作会议纪要(节录)687
关于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的电话通知(节录)688
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批转省编委、文化局、劳动局、财政局《关于调整充实全省县以上专业剧团编制和剧种布局的请示报告》的通知(附:请示报告)688
关于转发吉剧工作第四次例会纪要的通知695
加强戏剧创作的几项规定699
1981年全省吉剧工作例会纪要(节录)700
1982—1984年吉剧剧种建设三年规划(节录)701
关于调查、处理演出《瞎子观灯》情况的报告702
关于举办全省儿童剧调演的通知703
关于处理“文革”前部分戏曲演员降高工资问题的请示报告704
印发《1982年全省戏剧创作会议纪要》的通知705
关于1982年度优秀创作剧(节)目评奖工作的通知707
关于对全省吉剧工作人员进行吉剧音乐基本知识考核的通知709
关于印发全省戏剧评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710
后记713
索引715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717
条目汉字拼音索引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