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养生一点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养生一点通](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252489.jpg)
- 欧红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43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74页
- 主题词:养生(中医)-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养生一点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将中医养生进行到底1
第一节 中医养生能让人尽享天年1
1 中医是如何认识人的生老病死的1
2 养生能有效让人远离疾病1
3 人离不开空气,养生离不开中医2
4 中医养生能根治某些疾病2
5 挖掘人体内的金矿——自愈力2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要点指南3
6 中医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3
7 从庖丁解牛的故事认识养生的生理基础4
8 养生的关键就是养精、气、神4
9 养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真正益寿延年5
10 现代人必须树立四大中医养生观5
11 必须了解的七大中医养生术6
第2章 养好“气血”这个生命之源7
第一节 气血缘何是人的生命之源7
12 认识你身体里的气和血7
13 气血不足,五脏就闹饥荒8
第二节 如何养好气血8
14 认识五种气血水平和病谱8
15 气血最需要温暖的呵护10
16 把握自我气血走势是养好气血的前提10
17 “过劳”人群的气血能量储存法11
18 全民皆用的补气血套餐11
第3章 用好人体内的命脉——经络13
第一节 探秘经络和脏腑13
19 经络是气血在体内运行的通道13
20 中医说“命悬于天”不是迷信13
21 为什么脾胃共担人体内的“粮食局长”14
22 从心脏病会引起腹痛说“心腹之患”14
23 肾与膀胱相表里15
24 中医如何解释“肝胆相照”15
25 病入膏肓,神医也摇头16
26 为什么任督二脉通则百脉皆通16
第二节 因天之序——到什么时辰做什么事16
27 胆经当令,安心睡眠养阳气16
28 要想肝脏好,丑时睡个安稳觉17
29 肺经值班,需要深度睡眠17
30 大肠经值班,轻松排便18
31 胃经当令,吃好早饭补营养18
32 脾经当令,帮助消化18
33 心经值班,午睡一刻值千金19
34 善待小肠经,心脏没毛病19
35 膀胱经当令,利用好你的学习时机19
36 肾经当令,保住肾精至关重要20
37 为什么说心包经是“救命的稻草”20
38 三焦经当令,性爱的黄金时刻20
第三节 用好人体内地位显赫的穴位21
39 要延年益寿,就要好好“伺候”足三里21
40 经常按摩涌泉穴,能防止未老先衰21
41 大气所归的性命之祖——气海穴21
42 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合谷穴22
43 经常按摩内关穴有利于心肺22
44 生殖系统健康的主宰穴位——三阴交22
45 固护元气,首选关元穴22
46 名不虚传的“命蒂”——神阙穴23
47 既防眼病又美容的四白穴23
48 人体的“排忧解难”穴——太冲穴23
49 如何寻找穴位的正确位置24
50 如何给穴位做按摩24
第4章 四季有更替,养生有时令25
第一节 春天,与万物一同“生”起25
51 春天吃韭菜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25
52 养生防病,“春捂”好处多25
53 “春捂”要捂对时间26
54 春天,像神仙一样喝菊花粥26
55 春天吃白醋鸭梨能保肝明目26
56 多吃水果可以让你远离春季病27
57 通经络活气血,春季梳头最宜27
58 春季养肝四法28
59 化解春困的七种“解药”28
60 为什么人在二月容易“上火”29
61 春天清火有妙招,对症下药是法宝29
62 八大春补“明星”让你的身体迎来春天29
63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要遵循“四不”原则30
64 冬末春初话养生,要跳过五大“陷阱”30
65 春风来,小心别被它吹晕31
66 春季应慎房事,否则会耗损精气31
67 春天为什么容易旧病复发32
68 春季养眼小秘方——赏鸟、远眺、视绿、放风筝32
69 自己动手,让茶香弥漫整个春天33
第二节 夏天,让生命之树枝繁叶茂33
70 炎炎夏日如何养心33
71 夏季常用凉水冲脚可能惹病上身34
72 清淡是炎夏养生的第一法宝34
73 防暑降温粥伴你清凉度夏35
74 夏季吹空调,小心吹出眼斜嘴歪35
75 夏日房事出汗易染病36
76 夏天嘴里发苦应调节饮食36
77 夏日养生,“内火”“外火”都要防37
78 夏季多吃醋可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37
79 常喝绿豆汤,室内辐射不惊慌37
80 以热防热,夏日养生不妨凑凑“热”闹38
81 姜汤是对付空调病的有力武器38
82 夏季不可贪吃冰西瓜,否则会损伤脾胃39
83 夏季睡眠,盲目追求凉快对健康不利39
84 夏日多吃四类菜可减少疾病侵害40
85 端午节洗“草药浴”对疾病有预防作用40
86 夏日养生的十个最佳小贴士41
87 夏天酷热,要运动更要健康41
88 调养身心,苦夏不苦42
第三节 秋天,让生命之秋仓廪丰实42
89 秋季养生“肺”先行42
90 “秋冻”要适当,千万不可冻坏身体43
91 多喝蜂蜜少吃姜,“多事之秋”不担忧43
92 秋季干燥,要防止静电伤身44
93 秋天吃枣,不宜与哪些食物同吃44
94 秋季按摩巧养生,养出舒畅好心情44
95 秋补四宝——百合、大枣、枸杞子、红薯45
96 秋天吃藕好处多45
97 天干物燥,秋季补水不可少46
98 秋季用当归可把冻疮拒之门外46
99 秋天,靠近茶就是靠近健康47
100 秋季进补有讲究,盲目进补会伤身47
101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48
102 “饥餐渴饮”不适合秋季养生48
103 秋天,别让“五更泻”缠上你48
104 男人秋季多养性,可减少“男人病”的发生49
105 初秋时节应怎样防卒中49
106 秋夜凉,不要光着胳膊进梦乡50
107 常习“六字经”,预防感冒身体好50
108 秋季洗手不宜过勤,水温不宜过热50
109 秋天护足很重要51
第四节 冬天,养精蓄锐待春发51
110 冬季保暖重点部位——头部、背部、脚部51
111 热水泡脚,不妨加点中药51
112 向乾隆学习冬季进补52
113 冬季寒冷,老年人应预防关节炎52
114 注意孩子脚部保暖可防感冒52
115 冬季在脚底放个热水袋,可暖脚暖身53
116 怎样才能在“睡不醒”的冬三月里神采飞扬53
117 冬季不可“闻鸡起舞”53
118 冬季洗澡从脚开始对健康最有益54
119 常喝茶可摆脱冬季皮肤瘙痒的困扰54
120 冬季补肾可改善手脚冰凉55
121 冬季防止情绪“伤风”的几个小窍门55
122 在泡脚水中加入鹅卵石,可改善失眠55
123 老年人,走出冬季洗澡的五大误区56
124 冬季养生有诀窍,中医按摩真奇妙56
125 冬泳误区多,别让错误的认识危害健康57
126 不可或缺的冬季补虚佳品——芡实57
127 用“不贵重”的药,达到贵重药的进补效果57
128 秋冬调养“老肺病”的饮食要点58
129 御寒有方——家庭火锅的做法58
130 冬日餐桌不可缺少的美食——腊八粥59
第五节 春夏如何养阳,秋冬如何养阴59
131 阴阳到底是什么59
132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60
133 春天和夏天为什么要早起夜卧61
134 早起和夜卧是什么意思61
135 为什么秋天要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61
136 把春天“分段”养阳更有益健康62
137 夏季养生,要常读养阳“三字经”62
138 秋季养阴,为什么要以“和”为贵62
139 冬季养阴要进补,虚者各取所需63
140 冬天生的病为什么要在夏天治64
第5章 日常小事藏道理,养生需要重点滴65
第一节 起居有节,健康不求自来65
141 失眠时别再数绵羊,轻松入眠办法多65
142 蒙头睡觉真的“暖和”吗65
143 贪睡赖床有损身心健康66
144 健康睡眠不应有下列习惯66
145 人一天睡多久最合适66
146 睡前做放松运动有助于健康67
147 夏天,哪些药物应该去冰箱避暑67
148 改掉饭后不良习惯,为健康加油67
149 看电视时亮着一盏灯有利于保护眼睛68
150 三种简单的强肾保健功,为肾脏保驾护航69
151 家养菊花,可吸收有害气体69
152 叩齿咽津可强健体魄69
153 居室环境的好坏影响人的健康70
154 睡觉前洗头容易感冒70
155 大便讲究方法可防病70
156 告别四个不良习惯,和健康握手71
157 张嘴闭嘴可强身健脑71
158 巧妙利用剩茶,美丽又健康71
159 几个小动作,让你等车健身两不误72
160 居家地板运动可增强体质72
161 明矾水泡脚可除汗脚烦恼72
162 日常六个不良的起居习惯有损健康73
163 正确利用中医五行布置居室有益身心73
164 起床前的八个小动作让你整天精力充沛74
第二节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74
165 运动养生的意义74
166 运动能保持骨骼年轻75
167 慢跑可治疗多种心理疾病75
168 老年人爬山要注意的七件事76
169 懒人运动也能打造完美身材76
170 打乒乓球可防近视眼76
171 仰卧起坐怎样做减肥效果最好77
172 坚持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延缓衰老77
173 为什么有时跑步会肚子疼77
174 产后保健操可使妇女体形健美78
175 踢毽子可强身健骨78
176 健身运动让你远离腰痛78
177 步行上下班,经济又健身79
178 练习六字诀可使人神清体健79
179 旅行操可帮你消除旅行中的疲劳79
180 哪些运动适合女孩子80
181 雾天锻炼身体有损健康80
182 运动后如何养护皮肤80
183 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大量饮水损害心脏81
第三节 养好精神寿延年,不羡神来不羡仙81
184 什么是精神养生81
185 精神养生需要“静”界82
186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82
187 现代人心理健康须“八戒”83
188 在工作中保持快乐心情的妙招83
189 夫妻生闷气,不仅伤心还伤身84
190 如何清除家庭中的情绪污染84
191 中医认为抑郁症有四种致病因素84
192 远离寂寞,拥有健康人生85
193 五种让你健身又防老的方式85
194 小贴士送你一天好心情85
195 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疲劳86
第6章 做自己的食补保健医生87
第一节 从“民以食为天”说饮食与养生的关系87
196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87
197 了解食物的属性是吃好的第一步88
198 为什么说“药补不如食补”88
199 合理安排饮食可调节亚健康状态88
200 只有坚持合理饮食,才能拥有健康89
201 健康与吃饭时咀嚼多少次有关89
202 合理饮食能让人更加年轻90
203 健康与食物的颜色关系密切90
第二节 做自己的食补保健医生90
204 不吃早餐害处多,甚至导致疾病90
205 花生可养胃,但不是人人皆宜91
206 紫菜瘦肉汤可治疗脚气91
207 动物哪些部位的肉不能吃91
208 常吃猕猴桃可防疾病抗衰老92
209 粗粮细粮巧搭配,吃出健康好身体92
210 多吃藻类食物,远离疾病保健康92
211 吃豆腐过量可加重肾脏负担93
212 多吃洋葱有利于降脂93
213 吃香油有利于软化血管94
214 粥油补虚赛参汤94
215 用不同的食物来呵护身体的不同部位94
216 山药蛋黄粥可调节胃肠95
217 适当吃辣也健康95
218 五种食物千万别吃“新鲜货”96
219 罗汉果泡茶可清肺润肠96
220 每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药方97
221 菜中佳品顶“瓜瓜”,养生保健离不开它97
222 多吃南瓜可补气止咳97
223 身体虚弱者常吃鸡肉可增强免疫力98
224 吃草莓既有营养又养生98
225 酒后饮茶会损伤肾脏98
226 鸡蛋是治疗百病的最佳补品99
227 冬季羊肉美,怎样吃既营养又健康99
228 补钙食物排行榜100
229 吃胡萝卜可改善皮肤干燥100
第7章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101
第一节 失去温度,我们的身体会怎样101
230 体温降低为什么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101
231 体温降低,人体免疫力将下降5~6倍101
232 体温降低会造成动脉硬化,甚至癌症的高发102
233 温度过低,体内寒湿重,人就会上火102
234 体温降低容易诱发抑郁症103
第二节 温暖自己,将疾病拒之体外103
235 阻断寒气入侵的五条通路103
236 让身体快速变暖的最佳饮料——姜糖水104
237 防风驱寒,让身体远离疾病的养生要则105
238 驱出体内寒气的有效方法——按摩105
239 哪些家常食物能提高体温106
240 让孩子坚持运动可提高孩子体温,远离疾病106
第8章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养生方案107
第一节 从娃娃抓起,建造生命的长城107
241 正确调理孩子病后饮食可促进健康107
242 泡脚虽好,但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107
243 养生要从胎教开始108
244 孩子的零食,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吃法108
245 不同阶段儿童刷牙方法也不同108
246 电动牙刷可能损害孩子的牙齿109
247 婴儿睡沙发易导致窒息109
248 什么比含铅物对孩子危害更大109
249 如何给宝宝备齐家庭小中药110
250 妈妈补充维生素E,可防宝宝哮喘110
251 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111
252 怎样自行帮宝宝退热111
253 如何让孩子安全度夏112
254 中医让孩子的头脑更聪明112
255 孩子怎样吃饭最健康113
256 夏季孩子要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113
第二节 老年人尽享天年的养生智慧114
257 老年人不要盲目补铁,小心中毒114
258 老年人锻炼怎样做最好114
259 60岁以上老人压腿易造成损伤115
260 老年人养生要学会忘记115
261 老年人饮茶要浓淡适宜116
262 老年人锻炼身体应该有度116
263 老年人患病后要讲究饮水116
264 老年人在小区健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17
265 老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平衡117
266 老年人养生如何从“头”做起118
267 老年人不贪下列饮食宜长寿118
268 老年人饭后听听音乐有益身心健康118
269 老年人练气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119
270 安步当车是走向健康长寿的秘诀119
271 老年人养肾补肝可治疗眼疾120
272 挑选合适的老年人用品益于养生120
273 按摩让老年人更加长寿121
274 要活九十九,一日抖三抖121
第三节 养生让女人红颜如花永年轻121
275 女性的理想保健品——墨鱼121
276 玫瑰花让女人娇美如花122
277 月季花是女人活血调经之宝122
278 电脑族女性如何保护眼睛122
279 如何保持年轻肌肤122
280 好习惯让秀发如水如丝123
281 熬夜女人如何内调外养123
282 远离坏习惯,让身体美丽动人124
283 微醉或戴饰物入睡影响女性健康124
284 女性避开饮食禁忌为健康开绿灯124
285 现代女性急需的八种营养125
286 正确呵护经期可降低生殖系统疾病125
287 女人要年轻,请从安排好自己的早餐做起126
288 做做办公室的简易护肩操126
289 绝经前多运动可减少焦虑127
290 女性不宜久坐,否则会导致卵巢缺氧127
291 正确选择内裤保护女性健康127
292 女人怎样喝酸奶既丰胸又减肥128
293 女人养生,要给乳房制定一生的呵护计划128
294 冬季女人常涂润唇膏不如多吃水果129
第四节 男人如何让衰老远离自己129
295 男人走猫步有利于肾脏健康129
296 哪九种男人最容易肾虚130
297 年龄不同,运动也不能千篇一律130
298 常做健身操,让男人肾好身体好130
299 男人冬季如何藏精御寒131
300 上夜班的男人如何补养身体131
301 牡蛎——男人的养生佳品131
302 男人千万不要硬熬132
303 是否人到中年就一定要补肾132
304 吃猪肾真的可以补人肾吗133
305 在冬季,男人应该如何养肝护脾133
306 会吃零食的男人会补身133
307 男人应该多吃哪些食物133
308 为什么男人不可百日无姜134
309 哪五种食物让男人望而生畏134
310 是谁“伤”了男人们的心135
311 男人如何让自己有颗“年轻”的心135
312 男人解酒保肝的七个绝密法宝136
第9章 如何让疾病对你“敬而远之”137
第一节 如何避开能让身体生病的因素137
313 人会生病的外因——染六邪137
314 人会生病的内因——伤七情138
315 人会生病还与饮食和疲劳有关138
316 要避开疾病,就要小心痰饮和淤血139
317 避免“五劳”可远离疾病139
318 正确喝水,疾病不来侵140
319 按摩耳朵,可以增强抵抗力140
320 夏季,要当心“冰箱性”腹泻140
321 药酒是药不是酒,千万别对它产生误会141
322 白领人士易患的疾病及预防141
323 经常住旅馆的人应怎样预防疾病142
324 要预防癌症需牢记以下十条142
325 巧用橘子皮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142
326 大枣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143
第二节 看中医如何对付常见疾病143
327 让降血压像下楼一样轻松143
328 “吃”掉神经衰弱的烦恼144
329 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4
330 过一个远离感冒困扰的冬天144
331 两汤一粥,轻松消灭胃病145
332 正确按摩重要穴位可降血压145
333 巧用三种粥,轻松除口臭146
334 “富贵病”的克星——荞麦146
335 “玉米须茶”可治疗慢性病146
336 用不同中医方法治疗五类盆腔炎147
337 巧用木香治痢疾147
338 中医治疗腋臭的五种方法147
339 中医处方帮女性摆脱痛经困扰147
340 多种验方在手,不愁牙痛不走148
341 湿热恶心,蒲公英来帮忙148
342 “啤酒肚”的克星——爸爸汤149
343 哪些中成药治疗跌打损伤效果好149
344 如何远离冠心病149
345 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措施150
346 巧用中药方对付三种热伤风150
347 对付口唇长期干燥起皮的小窍门151
348 合理用药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151
第三节 用药如用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51
349 盛夏解暑能手——单味中药151
350 冬虫夏草不适合体质偏热的人152
351 妇科第一补血药方——四物汤152
352 补脾润肺的良药——甘草153
353 柴胡可用于防治感冒153
354 止咳平喘的良药——白果154
355 车前草可利尿解毒154
356 解酒还是中药好154
357 山楂可治疗多种胃肠疾病155
358 滋阴补肾之宝——枸杞子155
359 巧用小茴香,止痛理气有妙方156
360 中药滋阴上品——麦冬157
361 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乌梅157
362 利水健脾薏苡仁,药食兼可用158
363 哪些中药有安胎的作用158
364 治疗头痛的妙药——天麻159
365 如何服用汤药能减少苦味159
后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