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IPO定价效率与发行定价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IPO定价效率与发行定价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250087.jpg)
- 童艳,刘煜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36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股票-价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IPO定价效率与发行定价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的动机及意义1
1.2 本书研究的逻辑构想10
1.3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研究创新14
1.3.1 研究方法14
1.3.2 研究难点15
1.3.3 研究创新16
2 文献综述17
2.1 国外研究回顾及综述17
2.1.1 关于IPO抑价之谜17
2.1.2 关于新股长期弱势现象19
2.1.3 关于IPO询价发行机制20
2.2 国内研究回顾及综述27
2.2.1 关于中国异常高IPO抑价研究27
2.2.2 IPO长期绩效研究31
2.2.3 关于询价发行机制研究32
3 中国的新股发行价格是否被低估33
3.1 引言33
3.2 随机前沿分析35
3.3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37
3.4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41
3.4.1 SFA估计结果分析42
3.4.2 系统性偏差(发行定价效率损失)与新股上市首日回报关系44
3.5 本章小结46
4 股票供给控制、投资者情绪与中国lPO抑价47
4.1 引言47
4.1.1 IPO之谜的理性解释47
4.1.2 IPO之谜的不完全理性解释49
4.2 中国异常高IPO抑价50
4.2.1 关于中国异常高IPO抑价的讨论50
4.2.2 中国IPO抑价非理性框架的制度基础——股票供给的控制52
4.3 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模型57
4.3.1 LNS模型(2003)58
4.3.2 Derrien模型(2004)64
4.3.3 基于先验乐观情绪的IPO抑价模型(熊维勤,2006)70
4.4 投资者情绪与中国IPO抑价的实证78
4.4.1 数据来源78
4.4.2 抑价率指标定义78
4.4.3 指标选择78
4.4.4 分析指标的统计描述83
4.4.5 抑价率的单因素分析84
4.4.6 多元回归分析90
4.5 本章小结96
5 新股长期弱势98
5.1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新股长期弱势98
5.1.1 历史溯源98
5.1.2 关于新股长期弱势的解释100
5.2 中国的新股长期表现强势还是弱势——研究方法105
5.2.1 现有研究结论105
5.2.2 研究方法之一:事件时间法106
5.2.3 研究方法之二:日历时间法109
5.2.4 两种方法的局限性111
5.3 事件时间法与中国新股长期弱势效应112
5.3.1 数据来源112
5.3.2 实证研究结果112
5.3.3 单因素分析124
5.3.4 基于异质预期理论的中国新股长期弱势检验126
5.4 日历时间法与中国新股长期弱势效应128
5.4.1 模型变量的统计描述128
5.4.2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129
5.5 本章小结132
6 配售权与IPO询价效率134
6.1 引言134
6.2 IPO配售模型137
6.2.1 模型的基本假设137
6.2.2 确定供给下的IPO定价和抑价模型138
6.2.3 不确定供给下的IPO定价和抑价模型140
6.2.4 两种询价规则下的IPO抑价比较142
6.3 境外市场与A股市场新股发行机制对比144
6.3.1 IPO主要发售机制比较144
6.3.2 累计投标方式及其实施的市场条件147
6.3.3 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和发行方式沿革148
6.3.4 我国市场目前采用的IPO询价制150
6.3.5 对我国IPO询价制的评价152
6.3.6 IPO询价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161
6.4 本章小结165
附录:中国工商银行A+H股同时发行上市案例167
7 结论及政策建议191
7.1 主要研究结论191
7.2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94
7.3 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194
参考文献210
后记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