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向文明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向文明之路
  • 李学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605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古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向文明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论文、演讲5

第一辑 古史研究5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5

河北与古代文明的起源19

中华文明起源与山西26

在“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39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古代文明起源47

古史研究的当前趋向53

第二辑 甲骨学研究65

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65

帝辛征夷方卜辞的扩大70

甲骨卜辞与《尚书·盘庚》79

明义士对一坑卜骨的整理84

《尧典》与甲骨卜辞的叹词“俞”93

第三辑 青铜器研究99

雕生诸器铭文联读研究99

论?甗铭及周昭王南征107

论觉公簋年代及有关问题112

论“景之定”及有关史事118

论繁蜀巢与西周早期的南方经营122

从柞伯鼎铭谈《世俘》文例126

两面罕见的西汉铜镜130

随记一则136

谈高砂脊、炭河里墓葬青铜器138

吴王光几件兵器的释读143

新出应公鼎释读146

文盨与周宣王中兴150

论荣仲方鼎有关的几个问题153

试释一面草叶纹镜的特异铭文159

《仲虺之志》与薛国史氏163

郑人金文两种对读166

殷商至周初的?与?臣171

论西周的南国湘侯175

释“出入”和“逆造”180

论周初的鄂国183

《首阳吉金》应侯簋考释188

关于伯?器的补记192

第四辑 战国文字研究197

记秦廿二年石臼197

长布、连布的文字和国别201

《珍秦斋藏金·吴越三晋篇》前言205

秦子盉与“秦子”之谜216

论一件中山国有铭铜戈222

第五辑 简帛学研究231

《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禹、龙解231

读上博简《庄王既成》两章笔记234

谈楚简《慎子》236

初识清华简240

第六辑 学术史研究249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249

孔子之言性与天道251

记黄宾虹《陶鉨文字合证》255

谈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纺轮的“易卦”符号258

“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261

国学的回顾与前瞻264

古文字学的现状与展望266

中国学术的缘起271

谈《圣贤群辅录》八儒三墨之说283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288

下编 序跋、杂文297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术丛书·文学与宗教系列》总序297

回归清华299

赵丽明《中国女书合集》序301

《晋游志盛》序303

《簠斋论陶》序305

《簠斋鉴古与传古》序308

《秦西垂陵区》序311

历史普及要适应大众的需求314

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序316

《根在河洛》序318

《清路集》后记322

胡平生等《简牍检署考校注》序323

《三星堆与长江文明》前言325

贾庆超《邹鲁文化研究》序328

朱渊清《再现的文明》日文版序330

《北大、清华名师演讲录》序332

《额济纳汉简》序334

景元祥《华夏霸主晋文公》序336

姚政《先秦文化研究》序338

《周易溯源》增订本说明340

季旭昇《说文新证》下册序342

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序344

宁志超等《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序347

《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序349

王露《透过镜头》序351

裘士京《江南铜研究》序言353

从历史学科看人文社科实践教育356

《孔子文化论苑》序言358

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序361

《中国青铜器概说》韩文版序364

《早期中国文明》前言366

骈宇骞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序370

中国考古学进展的里程碑373

《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总序375

中国文物考古的世纪总结378

《李学勤文集》自序380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后记385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新版序387

赵瑞民等《晋系青铜器研究》序389

《黄帝文化研究》序391

黄帝传说是历史的一部分393

深入探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就和经验396

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序399

李仁溥《印痕》序401

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序402

《潍坊文化三百年》序404

《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序406

在中国文化论坛上的开幕辞409

徐凤先《商末周祭祀谱合历研究》序412

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序414

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开幕式致辞416

朱永棠《正确的四分月相概念和正确的武王克商年份和日期与成王到厉王的年代》序418

在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上的发言420

齐秀生《社会环境与人才》序422

《中国商人、商业探源》序425

不寻常的学术成果427

《第六届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429

全国虞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八届年会开幕辞431

纪念《考古》创刊五十周年434

阎晓君《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序436

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序437

在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年会闭幕式上的发言439

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序442

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辞444

《虞舜文化研究集》序446

《三星堆研究》丛书总序448

杨筠如《尚书核诂》新版序451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后记454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序456

《洛阳出土青铜器》序459

巴蜀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开幕辞461

两点题外的感想463

寿辞篇465

郭伟川《两周史论》序468

赵传仁等《中国古今书名释义大辞典》序470

有关楚国简帛的几种书472

郑国茂《舜帝之谜》序474

《吴其昌文集》序477

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480

《世界遗产武夷文化年鉴》序482

“丙戌年公祭虞舜圣帝大典”书面致辞485

赵丛苍《城洋青铜器》序487

申维辰《华夏之根》序489

蒋沛昌《老子今读》新印本序491

《李学勤早期文集》自序493

沈建华、曹锦炎《甲骨文校释总集》序497

《走出疑古时代》新版书后500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502

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序504

致刘梦溪先生函506

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序507

天书有字又有情509

《清华历史讲堂》前言512

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考》序515

楚戈《龙史》序517

《儒家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丛书序520

《影响中国的绍兴名人》序522

常耀华《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序524

国学的存立527

郑良树《百年汉学论集》序528

《东周列国探秘丛书》序530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序言532

班大为《天文考古学研究》序535

《列国汉学史书系》序537

陈隆文《先秦货币地理研究》序539

杨国华《中国的世界遗产》序541

中国古代史研究与世界史教学543

《中国青铜器概说》英文版重印后记546

单周尧《勉斋小学论丛》序547

感谢母校给我的基础教育549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序551

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序554

郭志坤《秦陵地宫猜想》序556

黄坚《思想门》序559

赵逵夫主编《先秦文学编年史》序561

《江山无尽图卷》序563

梁子有《草书及应用》序566

涉县县志汇编本序568

《峨眉山文物》序570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序572

王辉主编《秦文字编》序574

炎帝、黄帝、蚩尤在涿鹿576

《东周与秦代文明》新版书后578

唐勤彪、林华东《玉笥堂藏越窑青瓷》序580

《大家国学》总序582

《西安文物精华·铜镜》序585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序587

《大家论学》弁言589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序592

陈久金《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年表》序594

路东之《问陶之旅》序596

《文物中的古文明》后记599

《黄帝文化志》序601

陈松长《简帛研究文稿》序604

谢桂华《汉晋简牍论丛》序607

刘承相《朱子早年思想研究》序609

致洛阳周公研究会的贺函612

《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序614

《郑州历史文化系列研究丛书》序617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序620

情系北川623

欧阳华《华夏第一商》序624

刘桓《甲骨集史》序626

忆史树青先生的国文课628

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序630

《中外文明同时空》序632

《李学勤讲中国文明》自序634

《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序636

怀念林巳奈夫先生639

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序641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序643

后记6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