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记忆与地域情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记忆与地域情韵](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237009.jpg)
- 武文,武圣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40348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民族文化-研究-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记忆与地域情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部文化模式的原始奠基1
第一节 宇宙阴阳分类法和二元互补论的思维哲学1
一、伏羲八卦:阴阳结构与符号演绎1
(一)伏羲其人与画卦的传说1
(二)阴阳相构为万物之本:宇宙发生论及符号化图式9
(三)太极八卦——宇宙、社会和人生诠释的密码15
二、女娲炼石补天:调理阴阳与二元互补论17
(一)女娲其人及补天的传说17
(二)阴阳失调与人类危机19
(三)大宇宙与小宇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类比和同构20
三、男女为阴阳根基:伏羲、女娲结为夫妻24
(一)原始生殖祖神:兄妹婚传说的意义24
(二)人首蛇身交尾:阴阳为天地之道,男女为阴阳之根33
四、伏羲文化——人类学档案37
(一)从蛇到龙:生物意义及社会意义37
(二)从人首蛇身到人首龙身:神本与人本的双重意识40
(三)从伏羲到太昊:神化及史化、文化及文明42
(四)从文化记忆到民族认同:国家形成与太昊伏羲联称44
第二节 龙图腾主体意识的确立及龙文化的聚焦与辐射45
一、渭河之滨的历史伟人:炎帝与黄帝45
二、民本与政治:炎帝的禅让、东移和农耕取向50
三、民主与权力:黄帝的修德振兵和道统定式53
四、龙文化的融合与辐射57
(一)五龙会聚及华夏民族的政治格局57
(二)龙的神化与人文化59
第三节 德力兼容意识与昆仑精神66
一、西王母与昆仑66
二、人兽型组合:道德力与兽力意识的兼容70
(一)道德力与兽力合成的理想人格70
(二)西王母两次形变与女性地位的确立72
三、昆仑精神:西王母的道德意识升华75
四、西王母神话的再度崛起与民间道教的勃兴81
第二章 西部先民日神一统的多元图腾综合85
第一节 日神一统的多元图腾综合体形成的民族背景85
一、神话时代信仰龙图腾的氏族85
二、传说时代的原始三大部族88
三、史籍记载的古代社会民族90
第二节 图腾主体:龙、凤、虎、龟93
一、盘古与龙图腾94
二、伏羲、女娲与龙、凤、虎图腾95
三、炎帝、黄帝与龙、凤、虎、龟图腾105
四、西王母与龙、凤、虎图腾107
五、龙、凤、虎、龟的神秘化109
第三节 太阳崇拜与日神居中的图腾整合114
一、太阳崇拜的原始遗留114
二、日神一统的图腾整合121
第四节 原始崇拜影响下的图腾变异128
一、火祀与祀火——太阳图腾崇拜的变异128
二、文身与五彩丝——龙图腾崇拜的变异134
第三章 西部婚姻与丧葬礼仪中的生殖意识与灵魂观念141
第一节 婚礼中的生殖意识141
一、长命水与生育旺盛的象征142
二、蛇蛙礼馍与性交行为的模拟146
三、抱瓜及破瓜与孵化形态的夸张154
第二节 葬礼中的灵魂观念160
一、灵魂的复活与形变160
二、丧葬礼仪中的灵魂情结169
第四章 西部节日与民族传统文化176
第一节 年节与天人交际176
第二节 清明节与神鬼祭186
第三节 端午节与五行意识198
第四节 乞巧节与宗教世俗化206
第五节 中秋节与巫术体验219
第六节 重阳节与阴阳观念223
第五章 神圣与神秘世界的魅力226
第一节 民间诸神信仰的多元化226
一、自然崇拜仪式化趋向——和谐的天人关系226
二、图腾崇拜的精神寄托——氏族信仰的象征符号236
三、祖先崇拜的历史意义——人类族群的纪念碑240
四、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象——人口匮乏的压力与朴素的自身反思242
第二节 社仪信仰的精神宣泄与心理满足253
一、驱傩:情绪释放与人神互渗253
二、巫术:控制自然的幻想及心理误区的拯救261
三、禁忌:道德规范的神秘化与行为准则的合理性273
第六章 原始文学艺术的文化多维价值280
第一节 西部神话价值:原始神与先民创造性张力280
一、原始神是先民创造性意识的产物280
二、原始神是先民创造性思维的概括288
三、原始神是先民创造性实践的结晶292
四、特例——试论洪水神话的民族学价值303
第二节 岩画与彩陶的价值:原始思维与意识的艺术化314
一、岩画——混沌思维中的直观性与抽象性315
二、彩陶——群体意识中的神秘性与象征性320
第三节 原始审美意识中的文化价值导向及其审美范式326
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文化价值联系及转化326
二、信仰与功利的互动审美循环及多式特点331
第七章 道德与哲学合一的文化结构341
第一节 道德结构341
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乡土情谊341
二、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无为情趣346
三、阳刚与阴柔相融的道德品格350
第二节 哲学结构362
一、顺天道:生命哲学362
二、应地道:思维哲学366
三、识人道:处世哲学371
第八章 西部文化类型及特征378
第一节 文化多维的自然类型378
第二节 西部文化特征的建构基点382
一、以种植饲养为主体的农牧文化系统382
(一)产生于农牧基础之上的文化建筑382
(二)农牧业衍生的树体式繁殖文化及生产惯制386
二、以乡民为主体的人格自我价值概括387
(一)行为参照系——多元价值观387
(二)寻根意识——天赋神授与自我创造的复合价值观389
(三)桃花源理想的人格自我典型化——价值评价及指向392
参考文献394
后记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