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六十年与历史唯物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六十年与历史唯物主义
  • 李崇富,许志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179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0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15页
  • 主题词: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六十年与历史唯物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开幕式、闭幕式上致辞3

国防大学政委童世平在开幕式上讲话3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开幕式上致辞5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君在开幕式上致辞9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致开幕词11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士坤 在闭幕式上总结讲话17

国防大学副校长任海泉在闭幕式上讲话19

第二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新发展25

历史唯物主义同新中国一起成长和发展&李崇富25

唯物史观的生动实践及创新发展&许志功41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品格&景天魁52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黄龙保57

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思索&林建公63

当前历史唯物主义应当研究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赵剑英68

新中国四代发展观的研究&陶秀璈7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思考&任国忠81

革命前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定信仰&姚源东87

历史唯物主义在新中国的四大创新&李蕙芬91

解放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伟大动力&王西华98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姚传旺104

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当代价值&唐志龙114

唯物史观的社会协调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理念&赵小芒121

核心价值理念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成果&崔秋锁128

论科学发展观哲学思维方法的鲜明特色&商孝才135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唯物史观的规律理论&黄书进141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发展轨迹&戴安良148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发展&窦爱兰 苏晓辉155

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有机统一&邹安乐161

第三部分 新中国六十年历史经验总结169

正确认识新中国六十年历史&张启华169

建国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周隆滨18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规律&田心铭188

新中国六十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郭杰忠195

“十个结合”是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毕京京202

新中国六十年“双十条经验”唯物史观透析&郑镇20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伟大胜利&高为学215

共和国六十年风雨历程的根本问题&王効民221

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宗寒229

党的思想路线在共和国建设中的发展路径&张海赴 张世轶237

新中国六十年探索内发性现代化模式的思想特征&卓爱平244

新中国六十年基本经验的“五个统一”&许素菊250

六十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六论”&张玉荣257

时刻牢记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经验&朱妙宽263

六十年党在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践的历史考察&陈天绶269

建国六十年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苏伟276

新中国执政党建设六十年的重要启示&王光华283

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年对执政规律的认知&赵智奎291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进展&孙应帅297

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新鲜经验&赵周贤303

党执政以来所抵御的“糖衣炮弹”新手法及其启示&李珞山 李天309

新中国六十年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刘保国316

六十年中国人的情结:爱人民、爱国家、爱未来&林庭芳322

建国六十年来哲学观念的变化&陈芳芳329

新中国六十年与人民民主专政&冯卓然334

新中国六十年的人权创新理论与实践&鲜开林342

新中国六十年来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任素琴350

第四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9

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侯惠勤359

从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剖析探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之路&李士坤36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反思&孙洪敏38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辛向阳38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唯物史观意蕴&石云霞 周太山392

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切近的哲学基础&徐卫国399

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姜迎春4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和本质特点&罗文东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轨迹&刘建武417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作用&蔡永生4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唯物史观的逻辑联系&王继宣430

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观点”&涂大杭436

第五部分 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44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关系与内在逻辑&贾高建445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卢冀宁455

历史唯物论视野下的国际金融危机&祝福恩 林德浩461

维护国家利益建设与我国地位相称的现代化空军&尚金锁 邓石阳468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的历史必然性&刘芳474

富国强军战略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昝瑞礼480

安全形势变化与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的调整&于化庭485

邓小平对革命军人理想信念思想的阐释&董志铭491

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林娅497

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化生产方式&邓翠华502

警惕“唯物史观”旗帜下的形而上学&郝立忠508

试论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理论的逻辑发展&张峰514

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及其对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李国祥52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人们的利益矛盾&王孝哲526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在新时期的实践范式&闵锋 刘柯薇 崔学礼532

民主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郝贵生537

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陈墀成 洪成得543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胡昂549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薛秀军55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李媛媛563

略论中国共产党人和谐思维的传统文化底蕴&杨亚利569

第六部分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577

文本分析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李建平 綦正芳577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李文成589

唯物史观生产力问题三议&刘普生596

论社会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李跃603

科学发展观对生产力范畴的创新与发展&蔡普民 陈艳玲609

新时期的文化生产力学说探索&朱文华615

关于“科技异化”及其扬弃的思想&刘家俊621

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解读&赵甲明 周雅难629

对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吕世荣 朱宗友636

关于“以人为本”五层具体规定的思想&贺祥林 刘明达642

努力实现历史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黄雯648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张艳玲654

科学认识毛泽东时代的历史定位与现实意义&张瑞生 曹飞660

马克思的人格精神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彭清666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的科学观点&吴秉元672

政治价值的党性分析&钟君67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命题之我见&王岗峰688

对“制度无所谓”论的批判&申小翠693

物质与实践的三重关系&张爱林 夏林6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