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
  • 臧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4405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东汉光帝刘秀大传》序&张传玺1

自序4

上篇 中兴26

一、动乱的青少年时代26

1.危机四伏,汉室将亡26

生于“阴阳错谬”的末世26

西汉盛衰的轨迹27

“哀平之际,国多畔矣”32

2.王莽“改制”37

“改元易号”的变异说37

出自“五侯”贵胄的王莽40

“改制”的出台43

新政的失败44

3.面临崩溃的新朝52

“匹夫僮妇,咸怀怨怒”52

刘氏宗室的反莽活动55

各种矛盾的空前激化58

4.“兴于匹庶”“长于民间”——刘秀的青少年62

景帝之后,五世而衰62

周围的亲人64

“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65

“高才好学”素有大志的青年74

二、从南阳起兵到鄗城称帝77

1.舂陵初起77

蜂起的新末农民起义77

刘縯、刘秀的发难80

刘縯的历史贡献82

宛城的激烈战斗86

2.昆阳之战89

更始政权的建立89

四十二万莽军的围攻90

昆阳之战经过及分析92

站在斗争最前沿的刘秀95

3.刘縯被害前前后后99

刘玄、刘縯的派别争斗99

刘縯之死101

刘秀北上105

4.击败王郎108

无蒌亭之困108

“北道主人”的支持111

削平王郎割据势力114

5.“铜马帝”121

号称百万的“铜马军”121

收编铜马诸部的四大战役134

“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140

6.鄗城称帝142

幽州兵变和与更始政权的决裂142

进逼二京和肃清河北148

鄗城登基151

三、光武帝的统一战争154

1.克服东、西二京154

洛阳的攻围战154

攻取长安和受降赤眉156

更始、赤眉政权失败原因分析159

光武致胜之因173

2.平定东方179

“东方之乱方兴”179

击败刘永联盟181

东方战争的胜利185

3.南征北讨192

南方诸割据势力192

庐江、南阳地区的争夺战193

“移檄江南,班行诏命”202

削平北方彭宠势力207

4.西平陇、蜀214

隗嚣政权与东汉关系的反复214

陇坻之役到隗氏政权的覆亡219

平陇战争胜利的原因224

“地广兵强”的劲敌公孙述231

光武平定巴蜀的战争237

公孙述灭亡之由241

5.光武帝统一战争胜利的原因248

下篇 治国264

一、“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光武调整君民关系的政策264

1.“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264

“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264

放免奴婢与改善奴婢的地位269

开垦荒地与限制土地兼并282

积极的屯田措施284

2.“度田”事件和打击豪强287

对不法大族的严厉打击287

“度田”事件及其评价294

3.整顿吏治和精兵简政306

平反冤狱和整顿吏治306

精兵简政,轻徭薄赋321

二、“上下相亲,天下之势乃固”——光武时期的君臣关系333

1.东汉初诸臣的构成333

宗室与皇亲334

“云台二十八将”338

敌对营垒归附群臣和擢用的文臣343

2.光武对功臣的“柔道”政策344

厚爵赏以示优待345

结姻亲以固恩宠348

高其位以表尊崇353

念旧情以结同心356

3.对功臣贵戚的严格限制和特殊要求357

“吏事责三公,功臣并不用”358

提前退休“致仕”360

鼓励到地方任职363

要求廉俭自守367

提倡敦习儒书369

对出格者严加管束372

三、擢贤良于众愚之中,崇礼义于交争之世——光武一朝的君士关系384

1.重名节,求贤若渴385

新莽时期士大夫的劫难385

擢拔卓茂为宰执之首390

名节之士集于一朝391

2.奖清官,地方以靖395

勤职廉政的清官395

搏击豪强的“酷吏”401

“贤能太守”式的循吏402

3.重儒术,文吏通经403

治国有术的中央儒臣404

以儒学为本的地方官407

“抱负坟策,云会京师”408

4.重吏治,奖优惩劣410

“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410

“躬好吏事,课核三公”413

5.君士关系的两个特例416

“光武弃冯衍”417

“轻轩冕”的严光421

四、“未尝复言军旅”——光武帝的民族政策424

1.光武帝的息兵和边政策424

“吏士罢弊”“野有暴骨”的严峻形势424

“息兵和边”的总政策426

2.光武帝时期的汉匈关系431

光武帝前期对匈奴的守势432

光武帝后期匈奴的归附434

3.光武帝时期对东北、西北民族的政策437

光武朝和乌桓、鲜卑的关系438

光武帝对西域的息兵保守政策441

4.光武帝时期东汉与西羌、西南夷及南方诸族的关系444

光武一朝与羌族的关系444

光武帝时期的西南夷447

光武帝时期对武陵蛮和二征的战争449

五、制度的厘革和文教的振兴454

1.中央官制的改革454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454

尚书台机构和权力的扩大462

2.监察机构和军制的改革469

中央和地方监察权力的再分配469

强化中央对军权的控制473

3.文教事业的振兴480

从“礼乐分崩”到群贤毕集480

“起太学,式古典”483

立五经,振儒学488

尊师重学,把儒学教育引入宫中493

六、光武帝的性格和他的家庭496

1.重感情的君主496

光武的夫妻情496

作为父亲的光武帝502

光武帝的其他亲情507

2.儒者皇帝510

儒者气质与风范511

儒家文采513

儒家思想规范行为514

爱才多识而平易近人的皇帝516

3.信谶和封禅520

谶纬在两汉之际的盛行520

光武与谶524

对光武信谶的分析527

封禅泰山532

4.光武帝之死537

最后的几年537

光武帝之死和薄葬539

身后荣哀542

附: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事年表546

编后记5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