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发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发微
  • 胡贤鑫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305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发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经济伦理关系的形成5

一、商品交换关系是经济伦理关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5

1.商品交换关系是商品经济关系的历史起点5

2.商品交换关系是经济伦理关系的逻辑起点7

二、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伦理原则7

1.尊重劳动产品所有权和劳动者自由意志的原则8

2.公平、公正原则10

3.平等原则11

4.相互服务原则15

5.尊重劳动的原则16

第二章 所有权关系中的经济伦理24

一、所有权的基本概念24

1.所有权24

2.占有权25

3.土地所有权27

二、对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的批判28

1.黑格尔的土地所有权理论28

2.马克思对黑格尔土地所有权理论的批判30

三、前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三种形式33

1.原始共同体的所有权关系34

2.古典古代的所有权关系39

3.日耳曼公社的所有权关系44

四、前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的伦理合理性及其局限性50

1.所有权关系的伦理合理性要由其历史必然性来说明50

2.前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保证了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52

3.前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占有的平等原则53

4.前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体现了自由原则54

5.前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权关系体现了劳动与社会发展的统一55

五、对前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伦理合理性的综合评说56

六、前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向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的转变58

1.简单流通中的占有权规律及其表现形式59

2.简单流通条件下的经济伦理关系63

3.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特点及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的形成65

七、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的实质71

1.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的本质内容71

2.所有权关系异化的原因73

八、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中的伦理关系77

1.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轴心”77

2.资本主义所有权条件下经济伦理关系的异化78

3.对资本主义所有权条件下的经济伦理关系的批判80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的经济伦理属性86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伦理二重性87

1.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意义87

2.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伦理二重性88

二、资本提高生产力的动机与资本的经济伦理属性89

1.资本的本性89

2.资本的动机消解了提高生产力的伦理价值90

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与资本的经济伦理属性92

1.提高竞争力是资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目的92

2.资本提高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94

四、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与资本的经济伦理属性96

1.生产力的提高使劳动力的价值变得更加便宜96

2.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消解了提高生产力的伦理价值97

五、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提高与工人的命运98

1.“劳动解放”98

2.提高生产力是资本进一步奴役劳动的条件98

第四章 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中的经济伦理102

一、协作的基本形式102

1.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协作103

2.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协作103

3.资本主义协作105

二、资本主义协作的意义106

1.资本主义协作引起了劳动革命106

2.劳动革命促成了劳动条件的社会化,创造了“社会生产力”107

3.劳动革命促成了劳动本身的社会化,创造了“社会生产力”109

三、资本主义协作劳动条件下的劳动伦理关系112

1.协作劳动条件下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劳动伦理关系112

2.资本占有劳动的劳动伦理关系114

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工117

1.手工业工场的内部分工117

2.社会分工119

五、资本主义分工的经济伦理特征123

1.资本主义分工的目的123

2.资本主义分工的经济伦理特征123

六、“片面的人”127

1.人的身体的畸形化、片面化128

2.人的智力的畸形化、片面化129

3.工人的片面化、畸形化,加深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129

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准133

第五章“劳动时间”的经济伦理问题136

一、劳动时间136

1.劳动时间的最低限度136

2.劳动时间的最高限度137

3.劳动时间的道德界限138

二、资本对剩余劳动时间的贪欲138

1.剩余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39

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剩余劳动时间的占有140

3.资本占有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特点142

三、劳动时间的身体界限146

1.“工人不过是人格化的劳动时间”146

2.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时间超过了人的身体界限147

四、劳动时间的道德界限154

1.劳动时间的一般道德界限154

2.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时间超过了道德界限155

第六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应用的经济伦理159

一、机器“资本主义应用”的二重性159

1.机器的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160

2.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是资本增殖的手段163

二、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应用加深了社会不平等167

1.劳动力买卖的道德前提167

2.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加深了劳动力买卖的不平等168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应用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自由171

1.机器对人的统治171

2.机器统治人的结果是劳动者丧失了劳动自由173

四、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与劳动的道德界限177

1.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打破了劳动的自然界限177

2.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打破了劳动的道德界限178

五、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应用导致社会道德的堕落182

1.道德堕落在工厂中的表现182

2.道德堕落在农业中的表现185

第七章“资本精神”与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中的经济伦理188

一、“资本精神”与“资本主义精神”188

1.“资本主义精神”188

2.“资本精神”189

3.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对“资本精神”的辩护192

二、剩余价值的来源与“资本精神”192

1.马克思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193

2.“资本精神”表现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195

三、“资本精神”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196

1.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值196

2.“资本精神”表现为以获取新的剩余价值为目的197

四、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与“资本精神”200

1.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200

2.“资本精神”表现为资本增殖精神202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与资本主义分配的经济伦理关系205

1.资本的“平等权利”205

2.资本主义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分配的“三位一体”206

3.“资本精神”是整个有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207

第八章 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伦理214

一、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与前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根本区别215

1.资本与劳动的交换215

2.资本与劳动的交换与前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根本区别216

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伦理原则218

1.资本与劳动的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218

2.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经济伦理属性219

三、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伦理关系223

1.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的差额224

2.资本家对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无偿占有228

3.形式上的公平、公正掩盖实质上的不公平、不公正229

4.劳动力所有权异化为资本的所有权231

5.平等异化为不平等234

6.自由异化为资本对工人的奴役240

第九章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经济伦理问题245

一、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246

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分离246

2.原始资本是“抢来的”247

3.资本原始积累是无产阶级一切苦难的根源253

二、“田园诗”般的“羊吃人”运动253

1.资本原始积累之前的土地占有状况254

2.剥夺农民土地的基本形式255

三、血腥的立法265

1.“自愿的”罪犯265

2.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267

3.惩治乞丐的法律268

4.荒唐的工资法268

5.反对工人结社的法律270

四、资本“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71

1.殖民制度272

2.“德政”输出273

3.输出“仁慈”275

4.国际“信用”与保护关税276

第十章 资本主义管理中的经济伦理279

一、管理与生产的关系280

1.生产需要管理280

2.早期资本主义生产与早期资本主义管理281

3.资本主义成熟时期的管理与生产284

二、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属性287

1.资本主义管理的积极意义287

2.资本主义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实现资本增值290

3.资本主义管理的职能还在于监督劳动291

4.资本家的管理意志与劳动意志的对立293

三、对资本主义管理的伦理评析295

1.目的与手段的颠倒295

2.工人的劳动力和劳动是资本增殖的手段298

3.工人的消费同样是资本增殖的手段302

4.目的与手段的颠倒导致“专制”性管理308

5.简略的分析312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