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雕塑年鉴 200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雕塑年鉴 2007
  • 钱绍武,范伟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雕塑杂志社
  • ISBN:100721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雕塑年鉴 200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片版)2005

一、记录2005

2005中国·昆明首届国际雕塑节18

东西方形式·心语对白——精卫艺术邀请展19

“黄天厚土雕塑大展”暨《雕塑》杂志创刊十周年邀请展20

“和平颂”——中国钢铁焊接艺术邀请赛24

“曲阳杯”国际雕刻艺术大赛26

大型陶塑“亚洲艺术之门”落成28

二、记录2006

雕塑百年展30

朱铭——太极雕塑展32

探索、回归、再探索——文楼雕塑艺术暨捐赠作品展33

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34

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35

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36

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38

第四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惠安杯”石木雕刻大奖赛40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44

大型铜雕《成吉思汗雕塑群》落成46

“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作品展47

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48

三、当代艺术家图片库52

《淑女屋》&陈钢52

《家》&陈建勋52

《阿月》&陈茜52

《同场竞技》&陈书译52

《侵袭》&陈学尊53

《怪二号》&陈卓53

《超女纪念碑·宋庄现场》(与孙振华合作)&戴耘53

《都市》&杜若兰53

《周迅》&尔大野54

《生命》&范坤54

《瑶琴赋曲觅知音》&房中明54

《悟》&傅光大54

《风筝情》&傅绍相55

《盘鼓隆隆》&高明55

《我们》&龚栋55

《浴血奋战》&龚月庆55

《置换·杜尚的泉》&郭景涵56

《重庆大轰炸》&郭选昌57

《王稼祥》&郭端本57

《“E”时代—魏晋风流》&郭勇57

《泰达之花》&黄剑58

《躯干》&黄兴国59

《祖孙俩》&姜珊59

《人龙舞》&简向东59

《遐想》&雷宜锌59

《爷孙乐》&冷天明60

《新男孩》&黎克右60

《顾维钧全身铜像》&李从顺60

《胡服骑射》&李军61

《姊妹花》&李怀玉61

《礼仪时代》&李树61

《标枪手》&李思训62

《红苹果》&李学斌62

《站在椅子上的女人》&李迅62

《仲夏夜》&梁大62

《大学之道》&蔺宝钢63

《狄更斯》&林家卫63

《位疑》&刘金凯63

《No.2》&刘军63

《头像》&刘强64

《谈天说地》&刘万琪64

《淑女》&刘秀兰64

《边疆儿女圣曲击鼓祖国好》&刘玉平64

《大力水手》&刘小可64

《你快乐我也快乐》&陆金65

《全家福》&鹿栋65

《比力道》&毛关福65

《城市之光》&孟康66

《逝》&孟爱中66

《乌江魂》&裴巨涛66

《花鼓女》&钱步辉67

《失重——张蛋蛋和李花花》&乔迁67

《卖豆花》&邱石年67

《无题》&邵磊磊67

《林冲》&沈迪67

《游戏1》&汤耀胜68

《舒同纪念像》&石村68

《大地叙事》&唐尧68

《飞天舞》&谭勋68

《汇》&温洋69

《呓》&吴宝旭69

《海洋日记·九联》&吴卫华69

《似水流年》&吴祖光69

《天堂回放的水晶》&伍时雄70

《细伢子“戏”系列1》&肖小裘70

《得道者》&武真70

《春播大地》&徐晓虹70

《重整山河待后生》&许正龙70

《拍胸舞》&薛永71

《武士》&闫川71

《步步高》&叶青峰71

《横扫千军气盖世》&叶青峰72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叶蕤72

《天降花雨》&杨建强73

《逍遥游1》&印萍73

《猩-mike》&杨永73

《阳光》&于俊峰73

《孙中山》&于世宏74

《云上日子》&余洋74

《骉》&张国军74

《融》&张海童74

《王与后》&张金松74

《鼎盛》&张智鹏75

《后花园·001》&张松涛75

《河伯授图》&张向玉75

《花样年华》&赵建峰75

《悬梦》&赵展76

《我和他(她)(它)们》&郑淼76

《破土而出》&郑道全76

《我的大奔》&郑新明76

《杨志》&周立正77

《信息时代》&朱惟一77

《湘女》&朱世郎77

《领路》&朱湘浪77

金属工艺作品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8

漆艺作品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80

装饰浮雕作品选(河北大学艺术学院)82

《铿锵玫瑰》&秦红84

《攻城》&宗涛 彭红84

(文字版)85

四、首度“中国雕塑行业生态调查”样本分析报告85

五、记录200597

六、记录2006107

七、雕塑论坛123

现代艺术与现代化的民族文化复兴&朱青生123

福建南平珍稀植物红豆杉被大量盗砍用于雕塑&吴学军124

从文化自信到文化文化自觉——从第十届全国美展看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曾成钢124

《城市雕塑招投标程序暂行条例(草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126

略论城市雕塑建设实施的问题&王志刚128

风采依旧——记清末潮州大吴乡民间彩塑&吴雅琳130

论“器”&陈淞贤131

瓷的人文精神&许群132

求缺成圆——陶艺器皿的禅宗意趣&伍斌132

写心——韩日器物陶艺家&郭航133

陶艺器皿形态的理性探索——欧洲器皿陶艺&张婧婧134

壶说八道&殷俊峰135

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孙振华136

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刘炳南139

论建筑艺术的雕塑美&张传斌141

谈太原崛围山多福寺明代雕塑及壁画&钱绍武142

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兼谈发展中的兰州市城市雕塑建设&王志刚 牛卫军143

城市雕塑创作之我见&蔺宝钢145

城市雕塑美学论纲&陈云岗146

自由表达的可能——关于潘鹤的两组雕塑草稿&滕小松148

雕塑艺术与符号学&张大生150

试论现代雕塑艺术与符号&殷小烽151

雕塑形式中的符号创建&滕小松152

雕塑艺术中的符号特征分析与研究&蔺宝钢153

从艺术史看雕塑语言的符号性&韩璐153

《恒——山》符号语汇的运用&张国军154

栖霞:寻求中国中小城市景观的发展之路&苏滨155

浅谈雕塑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李忠158

当代雕塑与现成品&孙泉159

“全国美展与新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研讨会”雕塑专场录音整理&廖羽160

断一指而动全身——从《和平少女》雕塑遭断指谈起&黄文亚165

河南浚县的“泥沽沽”&刘亚平165

浅谈优秀雕塑的三个特征——从霍去病墓石雕和亨利·摩尔说起&张新宇166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孙振华168

西藏羌塘石刻艺术浅识&陈兴祝173

城市雕塑需要做好三个准备&孙振华174

意象:雕塑艺术之魂&杨西文176

生态雕塑的美学本质概论&黄丹麾 刘晓陶177

形而上的绝唱——关于极少主义雕塑的哲学与诗性陈述&唐尧179

身体的回声&戴耘181

环境雕塑与生态建设——《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访谈录183

试论汉代浅浮雕艺术的造型特征&胡飞184

中西方雕塑的文化精神溯源&王文娟186

是是非非——尴尬中的当代陶艺&何征188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之文化生态的思考&陈克189

架上雕塑时代的回归&陈刚191

公共雕塑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李公明192

从设计艺术的角度看“和谐之美”的形态&刘磊193

“共享”的和谐社区&李怡194

设计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邹涛196

宁波朱金木雕的艺术特色&王玉靖198

中国城市雕塑建设路在何方?——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与建设的思考&蔺宝钢200

八、展览评述205

草根艺术的舞台——“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归国展评述&霜晨205

陈连富和他的雕塑作品展&于波206

东西方形式·心语对白&海民206

黄天厚土 塑造辉煌——“黄天厚土雕塑大展”暨《雕塑》杂志创刊十周年邀请展手记&陈培一207

十年回眸&陶如让208

雕塑艺术的盛宴——“黄天厚土雕塑大展”感怀&范伟民210

雕塑自强——参加“黄天厚土雕塑大展”作品评奖后记&朱青生210

雕塑是凝固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黄天厚土雕塑展》作品评选有感&杨文会211

钢铁焊接的诗篇——“和平颂”中国钢铁焊接艺术邀请赛侧记&北人212

巍巍北岳鼓雄风——“曲阳杯·国际雕刻艺术大赛”暨“第11届中国雕塑论坛”纪实&东土214

显示本土文化自信构筑国际交流平台——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述评&徐沛君216

关于雕塑百年&孙振华217

显与隐:从“雕塑百年展”看20世纪中国雕塑&滕小松218

在审视与参照中走向成熟——浅析中国艺博会&王梦佳221

相聚云南&孙振华223

学术展览的机制建设——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及其拍卖引发的思考&王梦佳224

从伊瓦洛到哈尔滨&高蒙226

十年磨一剑——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开幕在即227

开辟与回归——关于港台雕塑家集体登陆中国美术馆的一次座谈227

一个“好玩主义者”和他的雕塑——陈志光油画雕塑展随谈&梦佳229

朱铭的雕塑艺术&范迪安230

浑然天成·壮哉太极——朱铭的太极雕塑&王中230

诗化的意蕴 幻境的美感——魏小明雕塑展管见&翁剑青231

“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开局回眸&何吉培232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评奖后的感言&夏硕琦233

新锐·精锐——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侧记&北人235

形式与叙事——王小蕙雕塑展漫议&易英237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高振宇之生活陶艺&英珂238

九、创作探索243

从“水景雕塑”到“活水公园”&沈允庆243

企业文化与雕塑艺术的有益尝试&张宇244

感动“历史转折”——刘万琪、廖凯新作解读&陈培一245

大型雕塑中的比例问题——108米南山海上观音制作的一点体会&徐勇良246

关于海南观音放大工作总结的跋&钱绍武248

四川大邑“200壮士群像”对应《收租院》(一)/“中国壮士:1931-1945”纪念群雕创作组248

图腾建筑·图景建筑·图像建筑——筹建中国图像建筑博物馆&朱成雕塑设计工作室249

没有原作的艺术——对新媒体艺术作品《Sand Animation》的分析&张浩达249

关于作品选题与材料运用的一点体会&李东江252

长城脚下的“行为艺术”装置——钢铁长城大型装置艺术创作手记&吴昊 杨晓阳 李建勇253

雕塑创作大家谈&张桐瑀254

写意性金属雕塑初探&夏天256

数字时代下的非固体媒介——关于公共艺术中媒材运用的思考&郑靖257

平面到立体的视觉转换——雕塑与摄影综合表现初探&张永宁259

重新建立雕塑与历史和社会的联系——纪念抗战60周年“九·一八”座谈会(摘要)/整理:谭云261

保留城市记忆 尝试策划模式——“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落成&杨斌262

多元的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创作论坛纪要/整理:陈晴263

观念的生长——徐冰 殷双喜 冯博一对话录&徐冰 殷双喜 冯博一267

以“构造“方式走向公共空间——论中国当代雕塑的造型变化&许正龙273

当代艺术的“越界”&李于昆277

尽享艺术与科技同在的欢乐——让释放负离子科技走进雕塑艺术殿&潘绍棠 曾汉民280

越辩越错——评士俊的艺术“仲裁”&江柳281

艺术创作产权不容侵害——踏勘王小蕙维权之路对我们的启发&茹绍雄282

塑造城市广场个性空间——城市滨水广场空间环境设计&邱泽有283

城市环境意象的表达——三个城市的光环境规划理念&许东亮285

新媒介艺术的交互性品格探议&谢卉287

记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纪念雕塑《亚洲艺术之门》建造&雨子289

锲而不舍 历久弥新——郑州市雕塑壁画院散谈&吴树华290

《汉白玉文化艺术宫》——采用透雕窗花难题突破浅谈&刘鹏291

十、教育教学295

自在自我的融合——清华美院雕塑系金属雕塑课札记&尚晓风295

在民间的土壤里升华——记清华美院雕塑系木雕实习课&王小蕙296

从尚晓风的泥塑教学想到的&隋建国296

应当建立和发展民族雕塑教学体系&石村297

公共艺术专业背景与教育理念&王中298

关于公共艺术教学&于小平299

略论公共艺术教学的价值观&王强300

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吴昊301

景观雕塑概念辨析&何力平301

公共艺术的“最小公倍数”&滕小松302

重要的一步——说说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材料研讨会&隋建国303

雕塑动手能力的培养——直视英国的雕塑教育&项金国304

对美术高考“热”的“冷”思考&张志民305

直接金属雕塑——中央美院雕塑系金属工作室的教学&孙璐306

泥塑教学思考&尚晓风308

公共雕塑与公众艺术教育&杨应时311

人物肖像雕塑的当代课题&严长元312

装饰浮雕的意蕴——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装饰艺术设计课教学随想文&侯志刚 薛聪锐313

十一、交流合作317

走进俄罗斯&简锡昭317

美国景观艺术印象&何力平318

走进韩国&许青320

看韩国奥运雕塑公园&秦璞321

感受英国——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访英小记&一舟322

香港印象&唐尧325

回味英国325

密林深处的当代艺术——有感于英国古德伍德公园&范伟民327

十二、市场收藏331

中国雕塑艺术市场散论——从“中国首度雕塑行业生态调查”到广告宣传&陈培一331

第三只眼看西方&罗小平333

一个新的雕塑市场正在中国形成——从美国过去20年小件雕塑的发展看中国小件雕塑的现在与未来&吴信坤334

对我国工业设计市场现状的几点思考&庄永成337

十三、人物评传341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解读&陈培一341

谈洪世清的崇武石刻群&钱绍武345

怪才的“童趣”——李鹏程雕塑作品印象&项金国346

重塑生命架构&李维祀347

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陆光正&陈培一348

逻辑之网难以捕捉的诗思——陈云岗雕塑理念及雕塑作品述评&王文娟349

到清凉处 生欢喜心——记陶艺家殷俊峰&伍斌350

走进新空间——读刘炳南的作品有感&罗世平351

“中而新”——楼家本访谈&北人352

民间艺术之美——浅谈卢山义刀马人陶刻艺术&木子353

雕塑人生悟语&何鄂354

《三峡印象》的印象:刘威作品点评&苏滨356

妙手天成——张永见雕塑艺术评析&滕小松356

民间艺术的现代演绎——论钱步辉雕塑《影子》系列的形式感&石祥强358

大漠长风的神韵——李刚雕塑艺术评述&陶如让359

用泥彩抒写的芬芳&王小蕙360

培养“通才”的导师——忆郑可教授&马心伯361

永远的丰碑——追忆程允贤先生363

表现情感和情感表现——解读张得蒂雕塑创作特质之一&李仲如365

一切均是雕塑&赵云川366

风骨与气象——论文楼先生的艺术创造&范迪安368

寻觅·超越&曹春生370

对文楼先生金属焊接艺术的体会&钱绍武370

再识文楼&隋建国371

雕塑的中庸之道——雷宜锌雕塑艺术评析&滕小松373

王子云,中国美术考古的拓荒者&陈云岗374

卢思立与他的“越界”作品&马心伯376

出乎自然 以形写神——卢思立和他的城市雕塑《李贽》&胡汉平376

左手锄头,右手刻刀——农民雕塑家马若特的诗意生活&陈稳稳377

名扬美国的中国雕塑家&郑勇378

巧夺天工工艺等闲,脱胎非易漆更难——谈沈绍安与福州脱胎漆器&汪天亮379

我的老师——钱绍武先生&孙家钵381

梁明诚:从《新娘》到《信马》&王璜生382

我看黎明的雕塑&谭天384

曾成钢的雕塑课题&孙振华385

鉴古开今永远进取——金维诺教授的学术生涯&罗世平385

人文关怀与人性力量——王刚艺术感言&贾方舟388

刚柔相济的个性风格——吴为山的雕塑艺术&邵大箴389

十四、机构概览391

十五、后记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