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麦突变育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麦突变育种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219071.jpg)
- 王琳清,陈秀兰,柳学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6774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小麦-诱变育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麦突变育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小麦的生物学特性7
第一节 一般生物学特性7
一、小麦的起源与进化7
二、小麦的分类15
三、小麦的形态及生长发育20
第二节 小麦遗传学特性25
一、小麦的细胞遗传25
二、小麦的染色体组29
三、小麦的性状遗传35
第二章 诱发突变的物理学、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47
第一节 物理学基础47
一、物理诱变剂及其诱变作用47
二、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0
三、辐射剂量52
四、常用辐照装置52
第二节 生物学基础58
一、电离辐射的一般生物学效应58
二、细胞学效应60
三、植物学效应62
四、植物的辐射敏感性65
五、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检测71
第三节 遗传学基础72
一、基因突变72
二、染色体变异76
三、核外突变81
四、微突变84
第三章 小麦的遗传改进途径86
第一节 小麦遗传改进途径的历史沿革86
一、引种驯化86
二、选择改良88
三、杂交重组90
四、细胞工程91
五、远缘杂交93
六、外源基因转移94
第二节 诱发突变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进中的地位和作用96
一、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96
二、突变遗传改进的主要特点97
三、小麦突变遗传资源的创新和利用99
第三节 小麦诱发突变遗传改进的成就与发展102
一、突变育种的发展进程102
二、小麦突变育种体系的建立和技术改进105
三、小麦突变品种的育成和利用105
第四章 诱变剂作用及其处理技术114
第一节 物理诱变因素114
一、常用的诱变因素114
二、新兴的诱变因素的特点和作用120
第二节 辐射诱变处理方法122
一、外照射122
二、内照射123
三、辐射处理前后的环境条件对辐射敏感性和诱变效果的影响124
第三节 化学诱变剂125
一、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其作用特性126
二、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与适宜剂量136
第四节 化学诱变在小麦遗传改进中的作用141
一、化学诱变育种研究成就与进展142
二、提高化学诱变频率的方法143
三、化学诱变在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应用146
第五章 诱发突变遗传改进的关键环节——诱变亲本材料的选用148
第一节 亲本材料的辐射敏感性与诱变效应148
一、品种辐射敏感性归类148
二、单细胞系统材料的辐射敏感性150
三、辐射敏感性与诱发突变的对应关系153
第二节 选用适宜的纯合基因型作诱变亲本154
第三节 选用优良的杂合基因型作诱变亲本157
一、选用杂合基因型作诱变亲本的诱变效果157
二、选用杂合基因型提高诱变效果的细胞学与生化依据161
三、辐照杂合材料适宜世代的选择163
四、杂合材料辐射后代的选育165
第四节 选用活体植株与单细胞系统材料作诱变亲本166
一、活体植株作诱变亲本166
二、单细胞系统作诱变亲本167
第五节 选用离体材料作诱变处理对象170
一、选用单倍性花药作诱变处理对象171
二、选用幼穗、幼胚作诱变处理对象172
三、选用愈伤组织作诱变处理对象173
四、选用DNA作诱变处理对象175
五、离体诱变与突变细胞筛选175
第六章 诱发突变的选育方法和程序179
第一节 突变一代(M1)的表现与处置179
一、M1代的生物学效应179
二、M1代的群体规模192
三、M1代的种植与观察193
四、M1代的收获方法194
第二节 突变二代(M2)的表现与处置197
一、M2代群体规模197
二、M2代突变性状表现与突变体检出200
三、M2代种植与收获208
第三节 突变三代(M3)及以后各代的处置209
一、微突变的检出209
二、突变体的处置209
第四节 诱变遗传改进程序211
第七章 小麦主要性状的突变改良216
第一节 小麦产量突变改良216
一、高产突变品种的产量目标216
二、高产突变品种的性状217
三、高产突变品种选育的亲本和育种技术217
第二节 小麦重要性状突变改良218
一、小麦早熟突变改良218
二、小麦矮秆突变改良220
三、小麦抗病突变改良221
四、小麦抗逆性突变改良224
五、小麦品质突变改良227
第三节 小麦骨干亲本在突变改良中的作用230
一、综合性状好的国外的引进种230
二、适应性广泛的地方品种和改良种233
三、具有特殊性状的亲本品种236
第八章 突变遗传资源的研究和评价241
第一节 突变遗传资源在小麦遗传改进中的重要性241
第二节 突变遗传资源的搜集和归类243
一、突变遗传资源的收集243
二、突变遗传资源的归类244
第三节 主要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45
一、早熟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45
二、矮秆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47
三、抗病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51
四、抗虫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61
五、抗逆性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62
六、品质性状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67
七、特异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和评价270
第九章 提高小麦突变育种效率274
第一节 诱发突变促进小麦遗传多样性275
一、促进小麦遗传多样性275
二、创制多种特异优良遗传资源(实例)276
第二节 确定适宜小麦突变遗传改进的物种279
第三节 利用高效诱变方法和技术280
一、正确选用适宜诱变亲本280
二、拓展高效诱变因素和诱变技术应用283
三、改进诱变技术方法289
四、诱发突变与杂交育种、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相互渗透,提高突变育种效率294
第十章 诱发突变的拓展应用与遗传资源创新297
第一节 小麦的亲缘种、属297
第二节 诱导异缘种、属染色体易位与种质创新300
一、染色体易位系的诱发302
二、染色体易位系的检测和鉴定304
三、易位系的选育307
第三节 促成小麦与其亲缘种属远缘杂交,实现外源遗传物质(基因)转移与种质创新308
一、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途径和方法308
二、实现外源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创造新种质316
三、外源基因转移育种创新技术的进展317
第四节 高新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进中的拓展应用322
结束语325
参考文献328
附录一 主题词(key words)338
附录二 世界各国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突变品种名录(1960~2000)342
附录三 国内小麦突变品种名录(1966~2000)348
附图 国内重要小麦突变品种系谱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