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适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适用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203309.jpg)
- 梅冰松…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66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事故-处理-工作程序-中国-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适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条 [制定的目的及依据]1
一、条文释义1
(一)制定的目的1
(二)制定的依据3
二、实务问题3
(一)修订《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原因和必要性3
(二)修订原规定的过程4
(三)程序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意义4
三、相关规定5
第二条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6
一、条文释义6
(一)公正原则6
(二)公开原则7
(三)便民原则7
(四)效率原则7
二、实务问题8
(一)“公正、公开、便民、效率”四原则的作用8
(二)适用“公正、公开、便民、效率”四原则时的注意事项8
三、相关规定9
第三条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资格的等级管理]9
一、条文释义9
二、实务问题10
三、相关规定11
第二章 管辖12
第四条 [管辖权的基本规定]12
一、条文释义12
二、实务问题13
三、相关规定14
第五条 [管辖权的争议和指定管辖]14
一、条文释义14
二、实务问题16
(一)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区域的,如何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起始点16
(二)确定管辖权时,应当注意哪几个关键问题16
三、相关规定17
第六条 [特殊情形下的管辖权移送]17
条文释义17
第七条 [涉及军警人员、车辆事故的管辖]18
一、条文释义19
二、相关规定19
第三章 报警和受理21
第八条 [当事人的报警]21
一、条文释义22
(一)当事人的报警义务22
(二)保障道路畅通和防止二次事故的义务23
二、实务问题23
(一)当事人在移动车辆前未进行拍照和标划停车位置,公安机关如何处理23
(二)为保留证据,当事人不按要求移动车辆如何处理24
三、相关规定24
第九条 [当事人的安全防护义务]25
一、条文释义25
(一)驾驶人的安全防护义务25
(二)乘车人的安全防护义务26
二、实务问题26
如何帮助驾驶人、乘车人进行自救、互救26
第十条 [接报警的记录内容]27
一、条文释义27
(一)报警形式27
(二)报警方式28
(三)报警内容28
(四)保护报警人28
二、实务问题29
(一)群众报警时对事故情况讲述不全的,如何处理29
(二)报警时间的及时核对29
三、相关规定30
第十一条 [接报警的处置]31
一、条文释义32
(一)派员赶赴现场32
(二)通知相关部门赶赴现场32
(三)事故情况上报33
二、实务问题34
(一)对快速出警的衡量标准34
(二)做好警情跟踪34
(三)载运危险物品车辆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注意事项34
(四)载有重大传染病病人车辆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注意事项35
(五)车辆或物品失火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注意事项35
三、相关规定35
第十二条 [未在事故现场报警的处理]38
一、条文释义38
(一)接报无事故现场报警38
(二)事后报警的核查38
(三)受理情况的反馈39
二、实务问题39
(一)为什么要规定交通警察对无事故现场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核查义务39
(二)在处理无事故现场报警时,通常遇有当事各方各执一词的情况,如何处理40
三、相关规定40
第四章 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41
第十三条 [自行协商的适用范围、现场处置及有关处罚]41
一、条文释义42
(一)自行协商的适用范围42
(二)自行协商的现场处置42
(三)自行协商程序的有关处罚42
二、实务问题43
(一)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事故范围43
(二)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的要求43
(三)处罚的规定43
三、相关规定44
第十四条 [自行协商程序的损害赔偿协议]45
条文释义45
第十五条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46
一、条文释义46
二、实务问题47
(一)关于受伤人员是否构成轻微伤的确定问题47
(二)具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财损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问题47
(三)是否所有仅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都必须适用简易程序处理48
三、相关规定48
第十六条 [简易程序的现场处置与事故认定]49
一、条文释义49
(一)简易程序的现场处置49
(二)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50
(三)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依据50
二、实务问题51
(一)适用简易程序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时限要求51
(二)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有哪些优缺点51
(三)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能否随着案情的变化进行转换51
(四)处置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注意事项52
(五)《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范例52
三、相关规定54
第十七条 [简易程序的损害赔偿调解]54
一、条文释义54
二、相关规定55
第十八条 [简易程序不适用调解的情形]55
一、条文释义55
二、相关规定56
第五章 调查57
第一节 一般规定57
第十九条 [现场调查的基本要求]57
一、条文释义58
二、实务问题59
为什么规定适用一般程序调查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两人59
第二十条 [现场调查的证据收集原则]59
一、条文释义59
二、实务问题61
为什么要求交通警察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案后要迅速赶赴现场调查取证61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现场调查62
第二十一条 [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的紧急处置措施]62
一、条文释义62
二、实务问题67
(一)如何划定现场范围67
(二)如何确定现场安全防护程度67
三、相关规定69
第二十二条 [人员死亡确认和尸体存放]70
一、条文释义70
二、实务问题71
(一)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已明显死亡但未经急救、医疗人员确认死亡的人员如何处置71
(二)关于死亡确认的记录72
三、相关规定72
第二十三条 [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73
一、条文释义73
二、实务问题7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整体观察和感受76
三、相关规定77
第二十四条 [现场勘查]78
一、条文释义78
二、实务问题81
(一)现场图和现场勘查笔录应当固定、记录、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所附载的哪些信息81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范例82
三、相关规定87
第二十五条 [证据固定、提取或者保全]88
一、条文释义89
二、实务问题91
(一)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行人、乘车人、道路上施工作业人员等非车辆驾驶人员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是否应当对其抽血或提取尿样91
(二)对于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事故车辆驾驶人是否应抽血检验91
(三)其他当事人对车辆驾驶人是否有饮酒嫌疑提出异议时,如何证明92
(四)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为何必须抽血检验92
三、相关规定92
第二十六条 [检查证件和依法传唤]94
一、条文释义94
二、实务问题95
(一)在道路交通事故调查过程中可以传唤的对象95
(二)对于交通肇事一般嫌疑人的传唤规定及要求96
(三)对于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传唤规定及要求98
三、相关规定99
第二十七条 [现场清理和现场遗留物品处置]99
一、条文释义100
二、实务问题100
(一)关于现场遗留物品的清点和登记100
(二)关于现场遗留物品所有人的确定101
三、相关规定102
第二十八条 [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103
一、条文释义103
二、实务问题107
关于货物与道路交通事故的联系107
三、相关规定108
第二十九条 [扣押物品]109
一、条文释义109
二、实务问题112
关于驾驶证的扣押112
三、相关规定113
第三十条 [非道路交通事故及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处理]113
一、条文释义114
二、实务问题115
(一)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界定115
(二)对于当事人认为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件的处理117
(三)在道路上维修车辆时,由于没有按操作规程维修,致人伤亡的,是否属于道路交通事故117
三、相关规定118
第三十一条 [支付和垫付抢救费用的通知方式]118
一、条文释义119
二、实务问题120
(一)关于通知书的送达方式120
(二)《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范例120
三、相关规定122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124
第三十二条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124
一、条文释义124
二、实务问题125
为什么在线索中增加“当事人陈述”125
三、相关规定125
第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协查]126
一、条文释义127
二、实务问题127
为什么将“举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改为“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127
三、相关规定128
第三十四条 [协查和查获通知]128
一、条文释义129
二、实务问题129
协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嫌疑人能否扣留129
三、相关规定129
第三十五条 [协查通报的撤销]130
条文释义130
第三十六条 [逃逸案件侦办情况告知]131
一、条文释义131
二、实务问题131
为什么增加侦办情况告知的规定131
三、相关规定132
第四节 检验、鉴定132
第三十七条 [委托检验、鉴定的主体和时限]132
一、条文释义132
二、实务问题134
三、相关规定140
第三十八条 [检验、鉴定时限]141
一、条文释义141
二、实务问题141
第三十九条 [伤情诊断证明的主体及效力]142
一、条文释义142
二、实务问题143
三、相关规定144
第四十条 [尸体检验和解剖]144
一、条文释义145
二、实务问题145
三、相关规定146
第四十一条 [道路交通事故尸体处理]146
一、条文释义147
二、实务问题147
三、相关规定148
第四十二条 [检验、鉴定的程序和检验、鉴定报告内容]149
一、条文释义149
二、实务问题150
三、相关规定151
第四十三条 [检验、鉴定报告的送达和重新检验、鉴定]152
一、条文释义152
二、实务问题153
三、相关规定155
第四十四条 [发还扣押及扣留物品]156
一、条文释义156
二、实务问题157
三、相关规定157
第六章 认定与复核160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160
第四十五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基本原则]160
一、条文释义160
二、实务问题162
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应当清楚到什么程度162
第四十六条 [责任确定原则及授权条款]162
一、条文释义163
二、实务问题164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与联系164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165
三、相关规定165
第四十七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制作时限及死亡事故证据公开]166
一、条文释义166
二、实务问题167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何定性167
(二)证据公开如何操作168
(三)当事人被羁押时,如何公开证据168
(四)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时,如何公开证据169
(五)证据公开的过程是否需要记录169
三、相关规定169
第四十八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基本内容]171
一、条文释义172
二、实务问题172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何送达172
(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公章是否有效173
(三)《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范例173
第四十九条 [逃逸交通事故认定书]176
一、条文释义176
二、实务问题177
(一)受害一方当事人未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否主动出具逃逸交通事故认定书177
(二)逃逸交通事故能否不确定受害人的责任177
三、相关规定177
第五十条 [道路交通事故证明]178
一、条文释义178
二、实务问题178
(一)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如何理解178
(二)《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范例179
第二节 复核182
第五十一条 [提出复核申请]182
一、条文释义182
(一)提出复核申请的前提182
(二)提出复核申请的期限182
(三)受理复核申请的部门182
(四)复核申请的形式和主要内容183
二、实务问题183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不同日期送达同一案件不同当事人的情况下,如何计算提出复核申请的期限183
三、相关规定184
第五十二条 [复核的受理]184
一、条文释义184
(一)决定是否受理复核的期限184
(二)法定不予受理复核的情形185
(三)受理复核申请的告知185
二、实务问题185
(一)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决定是否受理复核申请185
(二)关于复核程序的法律依据186
(三)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是否受理187
(四)事故成因无法查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是否受理187
三、相关规定188
第五十三条 [复核的审查]188
一、条文释义189
(一)审查的主要内容189
(二)审查的形式189
(三)复核终止的情形189
二、实务问题190
(一)是否当事人提出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就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意见190
(二)复核审查期间,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是否可以终止复核程序190
三、相关规定191
第五十四条 [复核结论]191
一、条文释义191
(一)复核结论的种类191
(二)重新调查、认定的部门192
二、实务问题192
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的,如何在实践中具体适用本条规定192
第五十五条 [复核结论的送达及复核次数]193
一、条文释义193
(一)复核结论的送达193
(二)复核次数193
二、实务问题194
(一)宣布复核结论时,是否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同时到场194
(二)一方当事人复核结束后,其他当事人对办案单位重新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能否再次提出复核申请194
第五十六条 [重新调查及认定]194
一、条文释义195
二、实务问题195
(一)原办案单位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仍然存在错误如何处理195
(二)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原办案单位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一定不能与原认定书认定的责任相同196
(三)《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范例196
三、相关规定198
第七章 处罚执行199
第五十七条 [作出处罚的时间和期限]199
一、条文释义199
二、实务问题201
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是否仍然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5日内作出处罚201
三、相关规定201
第五十八条 [对构成犯罪的驾驶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201
一、条文释义202
二、实务问题202
三、相关规定204
第五十九条 [对专业运输单位的处罚]204
一、条文释义205
二、实务问题205
三、相关规定206
第八章 损害赔偿调解208
第六十条 [损害赔偿调解的前提和期限]208
一、条文释义208
(一)申请调解的对象209
(二)申请调解的资格209
(三)申请调解的时限209
(四)申请方式为书面申请209
二、实务问题210
当事人口头提出调解申请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否受理210
三、相关规定210
第六十一条 [损害赔偿调解的原则和方式]212
一、条文释义212
(一)损害赔偿调解的原则212
(二)损害赔偿调解的方式213
二、实务问题213
能否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调解213
第六十二条 [调解时间、地点的约定与变更]214
一、条文释义214
(一)调解时间、地点的约定214
(二)调解时间、地点的变更214
二、实务问题214
一方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后又反悔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处理214
第六十三条 [调解参加人员]215
一、条文释义215
二、实务问题216
三、相关规定217
第六十四条 [调解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218
一、条文释义218
二、实务问题220
伤残评定和财产损失评估由谁委托评定或评估220
三、相关规定221
第六十五条 [调解的实施程序]221
一、条文释义222
二、实务问题223
(一)如何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调解记录》223
(二)调解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223
(三)调解中各方当事人的义务224
(四)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调解的项目224
(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的计算方法225
(六)计算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数额时的注意事项227
(七)几种特殊主体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228
(八)损害赔偿调解的几种常用方法228
三、相关规定229
第六十六条 [调解书与调解终结书的制作]231
一、条文释义231
二、实务问题232
(一)调解书中的调解依据如何书写232
(二)调解书中的基本事实如何书写233
(三)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如何确定233
(四)调解书中如何注明赔偿数额和履行期限233
(五)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能否调解两次233
三、相关规定234
第六十七条 [应当终止调解的情形]234
一、条文释义235
二、实务问题235
(一)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调解过程中退出调解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否出具调解终结书235
(二)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如何解决236
三、相关规定236
第九章 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237
第六十八条 [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适用及对外国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告知]237
一、条文释义238
二、实务问题239
三、相关规定239
第六十九条 [限制外国当事人离境]239
一、条文释义239
二、实务问题240
三、相关规定242
第七十条 [告知涉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依法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的权利]245
一、条文释义245
二、实务问题246
三、相关规定246
第七十一条 [为外国当事人提供翻译]247
一、条文释义247
二、实务问题247
三、相关规定248
第七十二条 [涉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特殊规定]249
一、条文释义249
二、实务问题252
三、相关规定254
第七十三条 [涉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死亡事故情况的通报]254
一、条文释义254
二、实务问题255
三、相关规定256
第七十四条 [处理外国驻华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律适用]256
一、条文释义256
二、实务问题257
三、相关规定258
第十章 执法监督259
第七十五条 [警务督察和上级监督制度]259
一、条文释义260
二、实务问题260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加强监督260
第七十六条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260
条文释义261
第七十七条 [交通警察和公安机关检验、鉴定人员的回避]262
一、条文释义262
二、实务问题263
被决定回避的交通警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或者公安机关检验、鉴定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是否有效263
第七十八条 [案件调查材料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移送]264
条文释义264
第七十九条 [追逃的奖励与责任追究]264
一、条文释义264
二、相关规定265
第八十条 [事故证据材料的查阅、复制及摘录]266
一、条文释义266
二、相关规定266
第十一章 附则268
第八十一条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资格等级管理规定及资格证书式样]268
条文释义268
第八十二条 [方便群众报警的提示牌设置]269
一、条文释义269
二、实务问题270
设置提示牌的基本要求270
第八十三条 [道路以外事故的处理]270
一、条文释义270
二、实务问题271
道路以外事故的范围271
三、相关规定271
第八十四条 [法律文书式样]272
一、条文释义272
二、实务问题273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文书的式样273
三、相关规定273
第八十五条 [本规定有关术语解释]274
一、条文释义274
二、实务问题276
(一)当事人驾驶事故车辆离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时,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认定为逃逸276
(二)当事人遗弃事故车辆离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时,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认定为逃逸276
(三)《程序规定》中“之日起”是否包括开始的当日276
第八十六条 [兜底条款]277
条文释义277
第八十七条 [施行时间]277
一、条文释义277
二、实务问题278
2009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尚未处理完毕,2009年1月1日以后,应当适用原规定还是《程序规定》继续处理278
附录279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8年8月17日公安部令第104号发布)279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2008年12月24日公安部公交管〔2008〕277号印发)302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06年8月24日公安部令第88号修订发布)328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号发布 根据2007年10月25日公安部令第95号修正)37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5日 法释〔2000〕33号)4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26日 法释〔2003〕20号)4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2005年4月5日 法发〔2005〕6号修订印发)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