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 以IT制造业企业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 以IT制造业企业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94652.jpg)
- 杜慕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462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高技术产业-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 以IT制造业企业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0.1 研究问题提出1
目录1
0.2 研究目的3
0.3 研究范围内的主要概念辨析4
0.4 本书各章内容简述10
0.5 本书研究的流程图18
图0-1 本书研究的流程图18
第1章 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19
1.1 我国IT行业与IT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9
图表目录21
图1-1 亚洲各国或地区信息产品出口额的预测21
表1-1 中国信息产品需求预测21
1.2 IT企业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24
表1-2 IT行业包含的领域25
表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03年实施)26
1.3 IT行业与IT企业的发展特征27
2.1 企业战略目标理论与绩效理论回顾37
第2章 文献研究回顾37
2.2 资源基础理论41
图2-1 SWOT分析、资源基础模式与产业吸引力模式之间的关系43
表2-1 资源基础观点的相关研究汇总46
2.3 核心能力48
图2-2 核心能力:竞争的基础49
图2-3 核心能力的意义与内涵50
图2-4 能力的层次51
图2-5 资产与必要能力的关系52
表2-2 核心能力相关定义汇总54
表2-3 Scheomaker的核心能力分类57
表2-4 核心能力类型59
图2-6 核心能力的结构63
2.4 资源基础、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63
图2-7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64
图2-8 竞争优势的基石66
表2-5 美国北加州248家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66
表2-6 资源基础、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相关研究汇总67
2.5 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战略基础分析框架68
图2-9 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基础分析框架70
2.6 成长战略的文献综述71
表2-7 产品/市场的扩张矩阵72
图2-10 多元化的成长类型、成长模式及成长方向74
表2-8 企业多元化形态与进入方式76
表2-9 (成长战略模式)进入方式的优缺点80
2.7 国内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综述81
表2-10 成长模式特性上的差异81
2.8 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87
表2-11 相关学者核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汇总89
表2-12 四类核心能力测度方法简评95
表2-13 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的前人应用综述96
表2-14 几项核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比较97
第3章 理论推演与研究框架100
3.1 核心能力的整合概念100
图3-2 资源观点的战略逻辑102
图3-1 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102
图3-4 一种动态的战略计划分析框架103
图3-3 资源、能力和战略的分析框架103
图3-5 成就能力、必要能力和战略的层次104
图3-6 战略资源创建持续竞争优势的方式106
3.2 资源与能力对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以及成长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08
表3-1 国内外学者的多元化绩效研究113
3.3 动态能力理论对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补充114
3.4 资源、能力、外部环境、成长战略与竞争优势(绩效)整合研究框架116
图3-7 理论分析整合框架117
3.5 适合IT制造业的核心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120
表3-2 核心能力指标与指标说明121
第4章 IT企业核心能力的实证研究方法126
4.1 研究假设与验证127
图4-1 本研究实证架构127
4.2 研究变量与变量说明132
表4-1 企业成长战略模式变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绩效(目标实现)变量说明134
4.3 研究对象、样本及抽样方法135
表4-2 研究行业范围136
4.4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139
第5章 实证研究——信度、效度与核心能力的因子分析141
5.1 研究样本企业的基本资料(频度)分析141
表5-1 被访企业控股国家或地区来源的分布142
表5-2 被访企业所在地区分布142
图5-1 被访企业在华投资年份分布143
表5-3 被访企业的成长战略类型与成长战略模式144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检验145
表5-4 核心能力量表的效度分析表147
表5-5 经营绩效量表的效度分析148
5.3 核心能力的因子分析149
表5-6 核心市场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151
表5-7 核心技术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152
表5-8 核心管理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154
表5-9 核心能力指标与指标说明155
第6章 实证研究——核心能力、战略与绩效相关分析158
6.1 核心能力与IT企业控股国家变量的差异分析158
表6-1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159
表6-2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160
表6-3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160
表6-4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161
表6-5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162
表6-6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164
6.2 成长战略模式与核心能力的鉴别分析165
表6-7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模式的鉴别分析——Wilks'lambda(E)值166
表6-8 成长战略模式预测分组结果166
表6-9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类型的鉴别分析——Wilks'lambda(E)值167
表6-10 成长战略类型预测分组结果167
表6-11 密集成长与整合成长战略的核心168
能力的差异分析168
6.3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的差异分析168
表6-12 密集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169
6.4 成长战略类型与经营绩效之间统计分析170
表6-13 整合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170
表6-14 密集成长与整合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171
表6-15 密集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172
表6-16 整合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172
6.5 核心能力与经营绩效(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173
表6-17 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分析174
表6-18 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相关分析174
表6-20 核心能力与市场占有率的相关分析175
表6-19 核心能力与企业获利水平的相关分析175
表6-21 决定再投资的企业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176
表6-22决定再投资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176
表6-23 决定不再投资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177
6.6 核心能力因子与经营绩效的回归分析177
表6-24 核心能力因子与成长性的回归分析178
表6-25 核心能力因子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179
表6-26 核心能力因子与盈利程度的回归分析180
表6-27 核心能力因子与市场占有程度的回归分析181
表6-28 决定再投资与尚未决定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差异181
表6-29 决定不再投资与尚未决定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差异分析182
表6-30 决定再投资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183
7.1 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与企业绩效相关分析185
第7章 实证研究——环境适应程度、国别与绩效关系185
表7-2 决定再投资企业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186
表7-1 环境支持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分析186
表7-4 决定不再投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187
表7-3 决定再投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187
表7-5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分析188
7.2 IT企业控股国家或地区与企业环境适应程度关系(差异分析)188
表7-7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差异分析189
表7-6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分析189
8.1 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与IT企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成190
第8章 案例分析190
8.2 由市场驱动到技术驱动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与提升——联想集团资源能力的动态分析193
8.3 建立在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开发能力上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深圳华为公司动态能力分析208
8.4 基于后发优势生产系统的核心能力拓展与演化——TCL集团的核心能力动态分析231
表8-1 TCL王牌彩电的生产方式的进化238
8.5 环境、资源与能力互动下的两次战略调整——宏碁集团战略调整重新回归竞争优势地位的案例分析252
8.6 “新经营运动”快速扩张中的动态能力提升——三星集团发展案例分析275
8.7 战略技术联盟支持下的持续创新能力的拓展——惠普公司动态能力演化的案例研究297
9.1 实证研究结论312
第9章 研究结论、现实启示与后续研究方向312
9.2 本研究的贡献与现实启示318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方向328
结束语331
附录 研究实证问卷332
参考文献340
后记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