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史学概论
  • 本书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77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史学-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1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1

一、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1

二、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3

三、史家撰写的历史4

第二节 什么是历史学6

一、历史学的学科特征6

二、历史学的相关学科10

三、历史学的功能17

第三节 什么是历史观19

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19

二、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历史观22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27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7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27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来源32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实践36

第二节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41

一、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生产方式41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5

三、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47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51

五、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55

第三节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58

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58

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60

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62

四、历史发展的动力64

五、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66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73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73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以前的“新史学”73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77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78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82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先驱者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82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86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深入展开90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历史研究的新成就97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史学的理论创新97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成就104

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性著作107

一、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著作107

二、社会史、思想史著作110

三、中国近代史著作113

四、中共党史著作116

五、中国通史著作116

六、中国专题史著作121

七、世界史著作122

第五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当前任务124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经验124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当前任务126

第四章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29

第一节 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129

一、实事求是原则129

二、历史主义原则132

三、阶级分析原则134

四、整体研究原则137

第二节 文献研究与考古研究的结合140

一、考古学与历史研究140

二、“二重证据法”143

第三节 历史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146

一、历史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146

二、历史研究与地理学、人类学149

第四节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152

第五章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157

第一节 重视修史的传统157

一、重视修史与文明传承157

二、官修史书的传统160

三、私人著史的传统163

第二节 以撰写信史为目标169

一、秉笔直书的记事原则169

二、以信史为追求的目标173

三、历史的局限177

第三节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178

一、经世致用是史学之社会性的必然要求178

二、历史撰述与历史经验181

三、读史明道与人生修养186

四、从史学中汲取历史智慧191

第四节 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192

第六章 20世纪西方史学197

第一节 20世纪前的西方史学197

一、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史学197

二、中世纪的欧洲史学201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203

四、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207

五、19世纪的西方史学210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214

一、倡导新史学214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不断扩大216

三、历史学分支学科和跨学科史学方法221

四、关注现实和历史研究问题意识的加强223

第三节 20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思潮225

一、法国年鉴学派225

二、历史人类学230

三、全球史233

四、环境史238

五、历史哲学243

六、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247

第七章 历史编撰251

第一节 历史编撰的史料基础251

一、什么是史料251

二、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254

第二节 历史编撰的旨趣和形式260

一、历史编撰的旨趣260

二、历史编撰的形式262

第三节 历史编撰中的叙事和议论269

一、历史编撰中的叙事传统269

二、史书的议论与历史解释272

三、历史著作的文字表述276

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279

第一节 理论素养279

一、理论素养的重要性279

二、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81

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283

第二节 专业素养286

一、“史家四长”286

二、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8

三、历史见识和史学见识290

四、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295

第三节 道德素养298

一、精神境界298

二、社会责任299

三、学术操守300

阅读文献305

人名译名对照表313

后记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