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慧法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610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佛教-教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 序1
例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分教立宗的由来1
甲、汉藏两地的不同发展1
乙、三法轮的了不了义4
丙、三法轮的典籍16
第二节 对内外宗的辨别18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18
子、内宗的教主19
乙一、约教主教法宗见以别19
乙、明内宗以别外宗19
丑、内宗的教法21
寅、内宗的宗见22
寅一、四法印见22
寅二、二无我见29
第一项 补特伽罗无我29
第二项 法无我36
卯、决择和诚言41
乙二、约见修行果以别41
子、总说41
丑一、由修对治别42
丑、别说42
丑二、由行所住别43
丑三、由所取果别44
乙三、依宗的特征——归依46
第三节 略举外道二宗47
第二章 正释四大部派宗义48
第一节 小乘二部宗48
第一 毗婆沙宗48
甲、立宗48
甲一、性相48
甲二、释名54
甲三、差别58
乙、宗见64
乙一、因上见64
子、境64
子一、依二种事观察64
子二、依二种谛观察72
丑、有境78
丑一、总说78
丑二、补特伽罗有境80
一、补特伽罗的建立80
二、补特伽罗有境义81
(一)广义说81
(二)狭义说82
丑三、六内处有境83
一、成立六内处有境84
(一)成立意为有境,法处为意境85
(二)讨论85
1.遮六内处为意境86
2.遮五有色处为意境86
(三)结成87
1.别约十色处成立境和有境87
2.总约内外六处成立境和有境87
二、成立现量87
四、非量92
三、比量92
丑四、能诠声有境93
乙二、道上见96
子、道所缘96
丑、道所断101
寅、道自性107
一、总释道地108
二、别释五道112
(一)资粮道112
(二)加行道114
(三)见道118
(四)修道121
(五)无学道124
(六)总结125
乙三、果上见126
子、声闻种性126
丑、独觉种性129
寅、佛种性132
丙、法轮观133
丁、三宝观135
甲、立宗137
甲一、性相及释名137
第二 经部宗137
甲二、差别139
乙、宗见145
乙一、因上见145
子、境145
子一、二谛观145
第一项 随理行派之说145
第二项 随教行派之说150
第一目 《俱舍论》之说150
第二目 《成实论》之说151
子二、其它不共见155
一、不许三世实有156
三、不许蕴界处皆实有158
二、不许同时因果158
四、不许不相应行实有166
五、《成实论》不立极微之说167
六、许三无为非有168
七、室利罗多的随界论173
八、《俱舍》的无表思说176
九、《成实》的无作业说177
丑、有境178
丑一、随教行经部派之见178
一、补特伽罗之建立183
丑二、随理行经部派之见183
二、识知的建立184
(一)释量184
(二)释非量189
(三)结说191
三、能诠声之建立194
乙二、道上见195
子、道所缘195
丑、道所断200
寅、道自性207
一、根本经部派的道次第207
二、余随教行派的道次第210
三、随理行派的道次第217
乙三、果上见218
丙、法轮观219
第二节 大乘二部宗220
第一 唯识宗220
甲、立宗220
甲一、性相220
甲二、释名221
甲三、差别223
乙、宗见234
乙一、因上见234
子、总说境和有境234
一、释识变235
二、释三类识变238
(一)异熟变239
(二)思量变244
(三)于境了别变246
(四)结说三类识变249
三、释藏识流转变251
四、旁论异义252
丑、别说境256
丑一、述三自性256
一、释三自性的名义257
(一)依他起自性257
(二)圆成实自性271
(三)遍计所执自性272
(四)结说三自性274
二、释三自性的层面276
三、释三自性喻278
丑二、三自性与中道279
丑三、三自性的假实观286
丑四、三自性的二谛观289
丑五、成立唯识义293
一、举经证成295
二、依理证成295
丑六、八识的假实观302
丑七、结说境307
寅、别说有境308
寅一、补特伽罗有境308
寅二、识有境309
一、实相派之说——特述护法论师的证自证现量310
二、虚相派之说313
乙二、道上见315
子、略述二乘道上见315
一、二乘的共法316
二、二乘的不共法318
丑一、道所缘·道所断·道自性320
丑、详述大乘道上见320
一、道所缘321
二、道所断323
(一)烦恼障323
(二)所知障324
三、道自性327
丑二、总论修证次第328
一、总论修证理趣329
二、别明修证次第334
(一)资粮道334
(二)加行道335
(三)见道340
(四)修道343
(五)究竟道348
(六)修行时劫349
三、古唯识学对二乘道的不共许351
四、古今学中大乘见道的异义354
五、此宗断惑的不共规366
乙三、果上见367
一、涅槃建立368
(一)古学之说368
(二)今学之说369
二、佛身建立371
丙、乘建立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