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173604.jpg)
- 刘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91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
二、研究对象4
三、本书的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17
四、本书的基本结构21
第一章 会计职业的基本定位23
第一节 会计师与会计职业23
第二节 破产清算人25
第三节 法定审计师27
第四节 财务顾问29
一、税务筹划29
二、公司融资与投资30
第五节 商务咨询与管理专家31
第六节 会计职业定位的争议32
第七节 重归审计35
第二章 审计的法律视角与职业视角37
第一节 法定审计的历史发展38
一、股东账目审查的时代38
二、强制审计制度的建立40
三、独立审计与公允性评价目标的确立41
四、带有预测色彩的审计42
第二节 公司审计的法律诠释43
一、审计目标之一——财务报表鉴证43
二、审计目标之二——揭露舞弊47
三、审计师的法律地位52
四、法定审计关系的内在冲突56
五、法定审计目的的最新解释58
第三节 审计的职业视角59
一、审计的技术观60
二、审计的一般程序62
三、审计技术性对审计能力的影响67
四、审计程序与独立审计准则73
五、审计程序意义及其局限:与审判程序的一个简单类比76
第四节 审计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基本框架78
一、会计师责任的基本形式78
二、违约责任82
三、侵权责任90
第三章 会计师的第三人范围94
第一节 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范围问题的法律背景96
一、出发点:证券法与侵权法96
二、第三人范围问题在侵权法中的地位98
三、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范围问题之特点99
第二节 合同相对人原则101
一、不实陈述与合同相对人原则102
二、第一次修正:Derryv. Peek104
三、第二次修正:Ultramaresv. Touch105
四、第三次修正:Credit Alliance案107
五、合同相对人原则的合理性基础109
第三节 已知第三人标准111
一、已知第三人标准产生的背景112
二、已知第三人标准的初步确立:Hedley Byrne案113
三、已知第三人标准的理论总结:《侵权法重述》(Ⅱ)114
四、已知第三人标准在会计师执业活动中的应用118
第四节 可预见之第三人标准120
一、“可预见性”在侵权法中的地位120
二、可预见之第三人标准在会计师执业领域的确立122
三、会计师责任案件适用可预见之第三人标准的理论基础126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人责任规则130
一、向中间路线回归的开端:Caparo案131
二、Caparo规则与已知第三人标准的关系133
三、对会计师、客户、报表使用人三者关系的重新评价:Bily案135
四、对“可预见之第三人”理论基础的反思138
五、回归=终点?142
第六节 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范围的困境143
一、游动的边界144
二、法律问题还是政策问题147
三、政策因素的考量148
四、效率与公平的取舍151
五、走出困境152
第四章 执业过失与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56
第一节 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57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传统157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张158
三、会计师专业意见的“保证”性质160
四、归责原则的选择162
五、对证券法下归责原则的考察165
六、我国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67
第二节 过错标准与过错认定170
一、传统概念与会计执业活动的契合170
二、作为“过失”标准的注意义务173
三、高度注意义务与合理的注意义务175
四、会计师“合理的注意”标准178
第三节 会计师执业过失的认定180
一、疏于调查182
二、疏于判断187
三、疏于表达194
四、对司法实践中过失标准的一个小结198
第四节 职业过失与审计准则200
一、“职业关注”的准则化201
二、法官对审计准则的态度203
三、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205
四、我国审计准则法律地位的特殊问题208
第五章 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与承担212
第一节 损害214
一、会计师执业过失引发的损害之性质214
二、对客户的损害216
三、对第三人的损害219
第二节 因果关系223
一、因果关系的基本分析方法223
二、依赖/信赖227
三、不证自明与常识232
第三节 客户过失与责任分担234
一、会计责任与客户过失236
二、“促成过失”抗辩的理论困境及判例法的变化237
三、审计的内在属性与损害赔偿的公平分担241
四、客户过失的形式对促成过失抗辩的影响243
五、管理层行为与公司过失245
第四节 连带责任制度及其修正248
一、连带责任的传统249
二、按份责任的主张253
三、对“公平”的权衡257
四、一种折衷的责任分配制度258
结论261
一、“期望差距”与司法解决方式的局限261
二、市场风险公平分配的思路262
三、制度改进的两个出发点264
四、下一个研究主题:中国会计职业266
参考书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