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abVIEW 8.2中文版入门与典型实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岂兴明,周建兴,矫津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273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软件工具,LabVIEW-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LabVIEW 8.2中文版入门与典型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LabVIEW入门篇2
第1章 虚拟仪器与LabVIEW2
1.1 虚拟仪器2
1.1.1 概述2
1.1.2 虚拟仪器的特点和优势2
1.1.3 虚拟仪器的结构3
1.2 LabVIEW介绍4
1.2.1 LabVIEW的发展4
1.2.2 LabVIEW的功能5
1.2.3 LabVIEW的特点5
1.2.4 LabVIEW的应用6
1.3 LabVIEW 8.2新功能8
1.3.1 面向对象编程8
1.3.2 LabVIEW项目管理9
1.3.3 文本化数学工具MathScript10
1.3.4 新增模块11
1.4 LabVIEW 8.2新特性11
1.4.1 前面板的改进12
1.4.2 程序框图的改进15
1.4.3 开发环境的改进16
1.5 小结18
第2章 LabVIEW开发环境19
2.1 LabVIEW 8.2的安装19
2.2 LabVIEW 8.2开发环境23
2.2.1 启动LabVIEW 8.223
2.2.2 VI前面板25
2.2.3 VI程序框图28
2.2.4 VI图标/连线板29
2.3 自定义开发环境31
2.4 小结33
第3章 创建LabVIEW程序34
3.1 创建新VI34
3.1.1 创建前面板34
3.1.2 创建程序框图35
3.1.3 创建图标/连线板38
3.1.4 创建VI实例40
3.2 编辑VI41
3.2.1 选择单个对象41
3.2.2 选择多个对象41
3.2.3 改变单个对象大小42
3.2.4 对齐和分布对象42
3.2.5 改变多个对象大小43
3.2.6 对象值操作44
3.2.7 排列对象的叠放顺序44
3.2.8 组合、锁定对象45
3.3 运行调试VI45
3.3.1 运行VI45
3.3.2 调试VI46
3.3.3 调试VI实例47
3.4 调用子VI53
3.5 小结55
第4章 LabVIEW数据类型56
4.1 数值型数据56
4.1.1 数值类型56
4.1.2 数值型数据对象57
4.1.3 数值操作节点61
4.2 布尔型数据66
4.2.1 布尔型数据对象66
4.2.2 布尔型数据操作节点68
4.3 数据线类型70
4.4 小结71
第5章 程序结构72
5.1 循环结构72
5.1.1 For循环73
5.1.2 While循环73
5.1.3 循环结构数据通道与自动索引75
5.1.4 移位寄存器76
5.1.5 反馈节点78
5.2 条件结构78
5.2.1 条件选择器标签79
5.2.2 选择器连接端81
5.2.3 分支子程序框82
5.3 顺序结构85
5.3.1 层叠式顺序结构85
5.3.2 平铺式顺序结构87
5.3.3 顺序结构之间的转换88
5.4 公式节点88
5.4.1 公式节点变量89
5.4.2 公式节点运算符和函数90
5.5 事件结构93
5.5.1 事件选择器标签94
5.5.2 事件数据节点95
5.5.3 在LabVIEW中使用事件96
5.6 小结98
第6章 数组、簇和波形99
6.1 数组99
6.1.1 创建一维数组99
6.1.2 创建多维数组100
6.1.3 利用循环结构创建数组102
6.1.4 数组操作函数102
6.2 簇106
6.2.1 簇的创建106
6.2.2 簇元素的顺序108
6.2.3 簇操作函数110
6.3 波形112
6.3.1 波形数据112
6.3.2 波形操作函数115
6.4 小结116
第7章 图形显示117
7.1 波形显示117
7.1.1 波形图118
7.1.2 波形图显示实例124
7.1.3 波形图表127
7.1.4 波形图表显示实例129
7.2 XY图130
7.2.1 XY图窗口130
7.2.2 XY图显示实例131
7.3 强度图形135
7.3.1 强度图135
7.3.2 强度图显示实例137
7.3.3 强度图表138
7.3.4 强度图表显示实例139
7.4 三维图140
7.4.1 三维曲面图140
7.4.2 三维曲面图实例143
7.4.3 三维参数图144
7.4.4 三维曲线图145
7.5 小结147
第8章 字符串和文件148
8.1 字符串148
8.1.1 字符串控件148
8.1.2 字符串数组控件151
8.1.3 字符串操作函数153
8.1.4 字符串程序实例158
8.2 文件I/O160
8.2.1 文件I/O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60
8.2.2 文件I/O操作163
8.2.3 打开和关闭文件操作164
8.2.4 文件读操作165
8.2.5 文件写操作169
8.3 文件管理操作173
8.4 文件操作实例177
8.5 小结181
LabVIEW应用篇184
第9章 数学分析184
9.1 线性代数184
9.2 曲线拟合与插值188
9.2.1 拟合188
9.2.2 插值191
9.3 微积分运算193
9.3.1 数组的微积分运算193
9.3.2 表达式的微积分运算194
9.3.3 微分方程196
9.3.4 查找零点197
9.4 概率与统计198
9.4.1 概率与统计计算199
9.4.2 概率函数200
9.4.3 假设检验203
9.4.4 方差分析206
9.5 几何207
9.6 最优化208
9.7 多项式211
9.8 小结214
第10章 数据采集215
10.1 数据采集基础215
10.1.1 DAQ系统的构成215
10.1.2 信号类型216
10.1.3 采样定理216
10.2 模拟输入和输出217
10.2.1 模拟输入信号217
10.2.2 模拟输入采集系统218
10.2.3 模拟输入的技术指标220
10.2.4 模拟输出的技术指标222
10.3 DAQ硬件配置223
10.3.1 安装DAQ硬件和驱动程序223
10.3.2 配置DAQ系统227
10.4 DAQ编程232
10.5 小结236
第11章 信号分析和处理237
11.1 概述237
11.2 信号的产生237
11.2.1 信号生成237
11.2.2 波形生成241
11.3 信号时域分析247
11.4 窗函数251
11.5 信号频域变换255
11.6 数字滤波256
11.7 谱分析262
11.8 信号逐点分析264
11.9 小结266
第12章 仪器控制267
12.1 仪器总线技术267
12.1.1 GPIB总线标准267
12.1.2 VXI总线系统269
12.1.3 PXI总线系统270
12.1.4 LXI技术272
12.1.5 混合总线系统273
12.2 仪器驱动程序273
12.2.1 概述273
12.2.2 GPIB标准274
12.2.3 VPP规范274
12.2.4 IVI规范275
12.2.5 IVI-MSS和IVI-Signal Interface275
12.3 LabVIEW中的仪器控制276
12.3.1 仪器驱动程序276
12.3.2 IVI仪器驱动278
12.3.3 仪器I/O助手280
12.3.4 VISA仪器控制281
12.3.5 GPIB仪器控制283
12.3.6 串行端口通信285
12.4 小结286
第13章 网络通信287
13.1 网络协议通信287
13.1.1 TCP/IP通信287
13.1.2 SMTP Email293
13.1.3 无线通信294
13.2 DataSocket技术通信297
13.2.1 DataSocket的构成298
13.2.2 DataSocket编程实例302
13.3 远程访问303
13.3.1 配置服务器303
13.3.2 远程面板控制306
13.3.3 浏览器访问307
13.4 小结308
LabVIEW实例篇310
第14章 双通道频谱滤波器设计310
14.1 设计目的310
14.2 双通道频谱滤波器控件的操作311
14.3 程序框图的功能块介绍311
14.3.1 仿真信号生成功能块311
14.3.2 滤波器滤波功能块312
14.3.3 截止频率调节功能块312
14.3.4 双通道谱测量处理功能块312
14.3.5 信号检测处理功能块313
14.3.6 信号和频率响应显示功能块313
14.4 双通道频谱滤波器控件的设计313
14.4.1 滤波信号的产生314
14.4.2 添加滤波器VI控件316
14.4.3 双通道谱测量317
14.4.4 检测信号319
14.4.5 各VI控件之间数据流的连线321
14.4.6 各VI信号的图形显示控件322
14.4.7 创建上下截至频率调节控件323
14.4.8 信号掩区和边界测试输出信号的显示设置324
14.4.9 创建截止频率变化子VI328
14.4.10 前面板控件的布局和美化329
14.5 小结330
第15章 脉冲和瞬态测量控件设计331
15.1 设计目的331
15.2 脉冲和转化测量控件的运行操作332
15.3 程序框图的主要功能块介绍332
15.3.1 仿真波形生成332
15.3.2 瞬态特性测量333
15.3.3 脉冲测量333
15.3.4 周期平均值和均方根334
15.3.5 幅值和电平334
15.3.6 波形图缩放功能334
15.3.7 波形图显示功能334
15.4 脉冲和瞬态测量控件的设计步骤334
15.4.1 生成基本波形和噪声波形335
15.4.2 仿真波形的生成和显示336
15.4.3 瞬态测量程序块341
15.4.4 脉冲测量程序块347
15.4.5 周期平均值和均方根程序块350
15.4.6 幅值和电平测量程序块353
15.4.7 完整的程序框图355
15.5 小结356
第16章 微处理器温度控制模拟357
16.1 设计目的357
16.2 微处理器温度控制模拟VI的运行操作358
16.3 程序框图的主要功能介绍359
16.3.1 模拟系统的总体框架359
16.3.2 初始化和整体参数设定360
16.3.3 输入阶段功能块360
16.3.4 计算阶段功能块360
16.3.5 输出阶段功能块360
16.3.6 微处理温度控制处理子VI功能块361
16.4 微处理器温度控制模拟VI的设计步骤361
16.4.1 前面板界面的设计362
16.4.2 程序总体框架的处理367
16.4.3 定时结构的输入和初始化367
16.4.4 输入阶段的处理过程369
16.4.5 计算阶段的处理过程371
16.4.6 输出阶段的处理过程373
16.4.7 创建PAC_IO.vi子控件375
16.4.8 添加程序注释和说明378
16.5 小结378
第17章 简单双通道示波器设计379
17.1 设计目的379
17.2 简单双通道示波器VI的运行操作379
17.3 简单双通道示波器VI的程序框图380
17.3.1 触发器功能块381
17.3.2 通道选择功能块381
17.3.3 水平分度调节功能块381
17.3.4 幅值分度调节功能块381
17.3.5 程序控制功能块381
17.3.6 波形显示功能块381
17.4 简单双通道示波器VI控件的设计过程382
17.4.1 前界面的创建和设计383
17.4.2 触发源功能块选择391
17.4.3 通道输入信号的生成和选择392
17.4.4 触发器子VI的创建393
17.4.5 触发电平SLOPE.VI的创建394
17.4.6 通道选择功能的设计396
17.4.7 水平分度调节处理功能块396
17.4.8 竖直幅值分度调节处理功能块396
17.4.9 简单双通道示波器的信息显示397
17.4.10 程序输入输出程序块397
17.5 小结398
第18章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399
18.1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的概述399
18.1.1 应用背景399
18.1.2 意义400
18.1.3 开发内容400
18.2 实验准备400
18.2.1 实验设备400
18.2.2 实验参数401
18.3 前面板的软件开发402
18.3.1 创建新的虚拟仪器(VI)402
18.3.2 系统选项卡控件407
18.3.3 修饰图案408
18.3.4 系统下拉列表409
18.3.5 数值输入控件410
18.3.6 文件路径输入控件412
18.3.7 布尔控件413
18.3.8 波形图表控件415
18.3.9 系统单选控件419
18.3.10 旋钮控件419
18.3.11 温度计控件420
18.3.12 仪表控件422
18.3.13 多列列表框控件423
18.4 程序框图设计425
18.4.1 顺序结构425
18.4.2 数据采集装置的参数设置426
18.4.3 冷端补偿通道429
18.4.4 电压信号采集模块430
18.4.5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431
18.4.6 数据显示与保存模块433
18.4.7 程序运行控制模块436
18.5 小结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