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安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安全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62443.jpg)
- 张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101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环境-安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安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环境安全的由来与意义1
1.1.1 环境安全的由来1
目录1
1.1.2 环境安全的研究意义4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5
1.2.1 环境安全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其进展5
1.2.2 研究进展述评9
1.3.1 本书选题12
1.3 本书选题与框架12
1.3.2 本书框架13
2 环境安全问题引论15
2.1 从环境问题到环境安全问题15
2.1.1 环境问题、环境灾害和环境危机15
2.1.1.1 环境问题——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15
2.1.1.2 环境灾害——报复的升级17
2.1.1.3 环境危机——环境安全问题、人类社会生存危机和报复的结局18
2.1.2.1 环境安全问题的界定及分类20
2.1.2 当前环境安全问题概述20
2.1.2.2 主要环境安全问题概述21
2.1.2.3 环境安全问题的威胁与危害22
2.1.2.4 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特征24
2.1.2.5 环境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与环境科学25
2.2 环境问题“安全化”26
2.2.1 环境问题“安全化”的概念和过程26
2.2.1.1 一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环境安全问题?26
2.2.1.2 安全问题、安全化及其意义28
2.2.1.3 环境问题安全化30
2.2.1.4 环境问题安全化的意义34
2.2.2 环境问题“安全化”的途径和转折点36
2.2.2.1 安全化途径和转折点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36
22.2.2 环境问题安全化的途径分析38
2.2.2.3 环境问题安全化的转折点分析40
2.3 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意义42
3.1.1.1 作为主体的人与其环境48
3.1.1 主体与环境48
3.1 环境安全的概念基础48
3 环境安全的基本理论48
3.1.1.2 作为主体的人与其环境的三个层次 .52
3.1.1.3 人之所以为主体的主体性54
3.1.1.4 关于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体的思考58
3.1.1.5 本书中主体及其环境的界定59
3.1.2 安全与危险61
3.1.2.1 安全的本质是没有危险的一种状态61
3.1.2.2 判别安全与危险的理论依据65
3.1.2.3 主体安全、环境安全、“环境的安全”与系统安全69
3.1.3 生存与发展72
3.1.3.1 生存与发展——从生存方式角度的新理解73
3.1.3.2 生存安全、生存方式安全和“安全的生存方式”77
3.1.3.3 发展安全、发展模式安全和“安全的发展模式”83
3.2 环境安全的系统分析——什么是环境安全85
3.2.1 基本概念和本质内涵86
3.2.1.1 环境安全的基本概念86
3.2.1.2 环境安全是人的安全,而不是“环境的安全”89
3.2.1.3 环境安全的本质内涵94
3.2.2 安全原理与安全判据97
3.2.2.1 环境安全的安全原理98
3.2.2.2 环境安全的安全判据100
3.2.3 分类体系和研究范围105
3.2.3.1 以人为核心、三维“三位一体”的环境安全分类体系105
3.2.3.2 环境安全的研究范围及其与相邻领域的关系108
3.3 环境安全的基本维度——是谁的环境安全113
3.3.1 个体(局域)环境安全113
3.3.1.1 个体及其局域环境113
3.3.1.2 个体(局域)环境安全115
3.3.2 群体(区域)环境安全118
3.3.2.1 群体(区域)及其环境118
3.3.2.2 三位一体的群体(区域)环境安全121
3.3.3 人类(全球)环境安全127
3.3.3.1 人类及其环境127
3.3.3.2 人类(全球)环境安全128
3.3.3.3 个体环境安全、群体环境安全与人类环境安全132
3.4 环境安全的安全模式——怎样获得环境安全135
3.4.1.1 环境安全模式的概念136
3.4.1 环境安全模式的概念与内容136
3.4.1.2 环境安全模式的内容137
3.4.1.3 环境安全模式的地位和作用139
3.4.2 环境安全模式的原理与机制141
3.4.2.1 主体性、生存方式和环境安全模式141
3.4.2.2 环境安全模式的安全原理143
3.4.2.3 环境安全模式的安全机制144
3.4.3 环境安全模式变革生存方式146
3.4.3.1 环境安全模式的建设146
3.4.3.2 环境安全模式对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148
3.5 环境安全的研究方法——怎样研究环境安全150
3.5.1 环境安全研究的科学体系151
3.5.1.1 环境安全研究的哲学理念151
3.5.1.2 环境安全的基础理论152
3.5.1.3 环境安全的应用理论153
3.5.1.4 环境安全的具体技术155
3.5.2 环境安全研究的方法学 .156
3.5.2.1 环境安全研究范式的思考156
3.5.2.2 环境安全研究前景和方向的思考158
3.5.2.3 环境安全评估方法研究的思考161
4 国家环境安全论163
4.1 国家安全与环境安全163
4.1.1 国家的生存发展与国家安全观163
4.1.1.1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及其意义163
4.1.1.2 传统国家安全与现代国家安全165
4.1.1.3 国家生存与发展视角下的国家安全观167
4.1.2.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冲击170
4.1.2 国家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关系170
4.1.2.2 国家安全问题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72
4.1.2.3 国家安全与环境安全是概念互补的两类安全范畴175
4.2 国家环境安全178
4.2.1 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与理论178
4.2.1.1 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178
4.2.1.2 国家环境安全的安全主体和安全问题180
4.2.1.3 国家环境安全的安全判据182
4.2.1.4 国家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终保障187
4.2.1.5 国家环境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基石188
4.2.2 国家环境安全、全球环境安全与国民环境安全191
4.2.2.1 国家环境安全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现实的区域环境安全形态191
4.2.2.2 国家环境安全在实现全球环境安全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193
4.2.2.3 国家环境安全是国民环境安全的基本保障195
4.3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196
4.3.1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概念和机制196
4.3.1.1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提出背景196
4.3.1.2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概念与原理199
4.3.1.3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运行机制201
4.3.2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203
4.3.2.1 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203
4.3.2.2 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战略依据204
4.3.2.3 战略内容和战略措施206
5 结论212
附录:中国国家环境安全及其战略的初步思考216
一、中国国家环境安全问题典型实例分析216
(一)九届全国人大环资委曲格平主任论中国生态安全216
(二)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219
(三)四川省叙永县大树硫铁矿严重污染的环境安全问题221
(四)淮河流域1994年的特大水污染事故224
(五)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227
(六)黑河流域下游绿洲带的资源环境安全问题231
(七)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安全与文明的持续发展234
(八)世界古代三大文明的衰亡与环境安全问题237
(九)印度博帕尔事件——人类历史上的最大环境灾难241
(十)20世纪的百年环境问题244
(一)历史传统及其研究246
二、中国国家环境安全的初步思考246
(二)现实基础和提出背景249
(三)环境安全及其战略形势的思考251
三、21世纪中国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初步思考256
(一)战略目标和思想256
(二)战略设想257
(三)近期的战略措施264
参考文献270
致谢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