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安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57969.jpg)
- 王顺满,陶然,陈朔鹰,吴长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701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出版说明3
前言3
第1篇 基础篇3
第1章 网络知识概述3
1.1 局域网概述3
1 1 1 局域网发展与特征3
1 1 2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4
1 1 3 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4
1.2 无线局域网发展史6
1 2 1 无线局域网产生的必然性7
1 2.2 无线局域网的特征8
1.3 WLAN与传统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9
1.4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式10
1 4 1 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10
1 4 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11
1 4 3 窄带调制技术14
1 4 4 微波调制技术14
1.5 无线局域网应用前景展望14
1.6 其他无线通信技术15
1.6 1 HomeRF16
1 6 2 PAN与蓝牙技术19
1 6 3 无线广域网(WWAN)23
1 6 4 楼宇无线局域网24
1.6 5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24
1.7 WLAN与GPRS、3G之间的关系25
第2章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26
2.1 无线局域网基本概念26
2 1 1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术语26
2 1 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服务28
2 1 3 无线局域网的操作过程30
2 2 1 基本概念31
2.2 Ad-hoc网络31
2 2 2 Ad-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33
2.3 Ad-hoc网络的体系结构34
2 3 1 节点结构34
2 3 2 网络结构35
2.4 Ad-hoc网络协议35
2 4 1 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36
2 4 2 四种典型的Ad-hoc网络路由算法36
2.5 基础结构无线局域网38
2.7 与基于IEEE 802.X协议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41
2.6 其他无线网络工作模式41
2 8 1 硬件部分43
2.8 组成部分43
2.8.2 软件部分45
第2篇 理论篇49
第3章 IEEE 802.11协议49
3.1 IEEE系列协议49
3 1 1 IEEE组织49
3.1 2 IEEE标准的制定过程50
3.2 无线局域网标准发展过程51
3.3.1 无线局域网的使用频段问题53
3.3 无线局域网所涉及的问题53
3 3.2 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问题54
3 3 3 发射功率问题55
3.3.4 IEEE 802.11工作组的移动性要求56
3.4 IEEE 802.1156
3 4.1 IEEE 802 11协议概述56
3 4 2 IEEE 802 11的拓扑结构58
3 4 3 IEEE 802 11的逻辑结构59
3 4 4 IEEE 802 11标准的各层60
3 5 1 IEEE 802 11b概述62
3.5 IEEE 802.11b62
3 5 2 IEEE 802 11b的信道与编码63
3 5 3 IEEE 802 11b波形及接收66
3.5 4 IEEE 802 11b+67
3.6 IEEE 802.16a67
3 6 1 IEEE 802 11a概述67
3 6 2 IEEE 802 11a特征68
3.6 3 IEEE 802 11a的频带与信道68
3 6 4 IEEE 802 11a标准中的OFDM技术69
3 6 7 IEEE 802 11a与HIPERLAN/271
3 6 6 IEEE 802 11a与IEEE 802.11g71
3 6 5 IEEE 802 11a与IEEE 802 11b71
3.7 IEEE 802.11g72
3 7 1 IEEE 802 11g的发展过程72
3 7 2 IEEE 802 11g的特征74
3 7 3 IEEE 802 11g原理76
3 7.4 IEEE 802 11g物理层76
3 7 5 IEEE 802 11gMAC层原理77
3 7 6 IEEE 802 11b、IEEE 802 11a及IEEE 802 11g的关系78
3 8 1 IEEE 802 11e标准概述79
3.8 IEEE 802.11e79
3 8 2 QoS80
3 8 3 混合控制信道访问83
3.9 IEEE 802.11f83
3.10 IEEE 802.11h84
3.11 IEEE 802.11i ?85
3 11 1 IEEE 802 111工作组的任务85
3 11 2 IEEE 802 111工作组的工作85
3 11 3 IEEE 802 111协议原理86
3.12 IEEE 802.11k88
3.13 IEEE 802.1589
3.14 IEEE 802.1690
3 15 IEEE 802 11n91
3.16 WAPI93
3.17 其他标准94
3 17 1 HiperLAN1/HiperLAN2标准94
3 17.2 MMAC标准94
3.18 IrDA94
第4章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96
4.1 有关无线电波的相关规定96
4 2 1 微波技术发展史98
4.2 微波技术概述98
4 2 2 微波技术在无线局域网的应用99
4.3 红外技术101
4 3.1 基于红外技术无线局域网概述101
4 3 2 基于红外技术无线局域网的链路连接方式102
4 3 3 基于红外技术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局限102
4.4 双频多模无线局域网103
4 4.1 双频多模WLAN概念的引入103
4 4 2 双频多模WLAN基本概念103
5 1 1 扩频基本概念105
5 1 2 扩频信号的特点105
第5章 扩频通信技术105
5.1 引言105
5 1 3 扩频通信技术的分类106
5.2 DSSS技术107
5.2 1 DSSS系统组成与工作过程107
5 2 2 DSSS信号的波形与频谱107
5 2 3 DSSS系统的抗干扰性能109
5 3.1 FHSS系统工作原理110
5.3 FHSS技术110
5 2 5 DSSS系统的抗多径性能110
5 2 4 DSSS信号的隐蔽性110
5 3 2 FHSS系统的图案111
5 3 3 FHSS系统的同步112
5 3 4 跳频序列113
5.4 混合扩频系统119
5 4 1 单一扩频方式的优缺点119
5 4.2 DS/FH混合扩频系统120
5 4 3 混合扩频系统121
5.5 扩频码序列的自相关与互相关122
5.6 扩频码同步123
5 6 1 同步捕捉123
5.6 2 同步跟踪126
第6章 无线局域网MAC层129
6.1 无线局域网MAC层介绍129
6 1 1 传统有线局域网的MAC协议129
6 1 2 无线局域网MAC层概述130
6.2 WLAN系统的主流多址接入机制132
6 2 1 IEEE 802 11协议MAC结构132
6 2 3 HomeRF协议的MAC结构134
6 2 2 HIPERLAN/2协议的MAC结构134
6.3 WLAN接入方式的比较136
6 3 1 WLAN中MAC层接入机制的分类136
6 3 2 各类多址方式的优劣浅析137
6 3 3 MAC子层协议应具备的条件137
6.4 无线局域网MAC层基本功能137
6.5 MAC帧格式139
6.6 无线局域网的MAC层原理140
6 6 1 帧间间隔141
6 6 2 分段与数据包重组142
6 6 5 认证145
6 6 3 扫描145
6 6.4 接入145
6 6 6 加密146
6 6 7 漫游和同步147
6.6.8 电源管理148
6 6 9 CRC校验服务148
6.7 CSMA/CA148
6 7 1 CSMA/CA概述148
6 7 2 CSMA/CA原理149
6.8 无线局域网RTS/CTS协议150
6 7 3 CSMA/CA与CSMA/CD的区别150
6.9 无线局域网DCF/PCF协议153
6 9 1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153
6 9 2 点协调功能(PCF)155
6 9 3 PCF/DCF的共存159
6.10 优化MAC层协议160
6 10 1 IEEE 802 11e协议对MAC的优化160
6 10.2 EDCF160
6 10 3 HCF161
6.11 接入协议的发展趋势162
6 10 4 TXOP162
第3篇 实践篇165
第7章 无线传输信道165
7.1 无线信道的传播方式165
7 1 1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165
7 1 2 反射传播与多径传播167
7 1 3 绕射传播方式169
7 1 4 室内环境的电波传播特点171
7.2 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172
7 2 1 平坦随机衰落172
7 2 2 时延与时延扩展174
7 2 3 频率选择性衰落175
7 2 4 多普勒频移和时间选择性衰落176
7.3 无线信道传输性能的改善177
7.3 1 分集技术178
7 3.2 均衡技术180
7 3.3 编码技术181
7 3 4 交织技术184
8.1 无线局域网扩频技术与干扰186
8 1 1 扩频技术简介186
第8章 无线局域网干扰源与整体性能分析186
8.1.2 干扰问题187
8.2 邻信道抑制和邻信道干扰对WLAN性能的影响188
8.2 1 WLAN系统的干扰源188
8.2 2 WLAN邻信道抑制技术190
8 2 3 蓝牙与WLAN共存的问题192
8.3 带内干扰与链路预算193
8 3 1 数据传输距离与信噪比及接收机灵敏度之间的关系193
8 3 2 带内信号与干扰分析194
8.4 蓝牙系统的干扰问题195
8 4 1 蓝牙系统抗干扰技术之特点195
8 3.3 电源控制对带内干扰的影响195
8 4.2 蓝牙系统与WLAN之间的抗干扰问题196
第9章 无线局域网性能与测试199
9.1 基本定义199
9.2 网络性能描述200
9.2 1 TCP/IP协议的网络性能200
9 2 2 网络吞吐量201
9.3 影响无线局域网性能的因素202
9.3 1 IEEE 802 11载荷结构202
9 3 3 电源管理的影响203
9.3.2 载荷与吞吐量203
9.4 WLAN的服务质量205
9.4 1 DCF的许可区域205
9 4 2 没有冲突情况下的DCF205
9 4 3 带有冲突的DCF206
9 4.4 PCF的许可区域206
9.4.5 两种MAC技术的许可区域比较207
9.5 提高WLAN系统数据吞吐量的方法207
9.6 无线局域网性能分析208
9 6 1 2.4GHzRF范围内存在干扰的性能208
9 7 1 无线网络设计原则209
9.6.2 对各种无线局域网安全措施的衡量209
9.7 无线网络设计与性能的关系209
9.7.2 影响无线局域网性能的因素210
9.7 3 无线局域网频道分配与调制技术213
9.7 4 WLAN性能对设计的要求213
9.8 对WLAN性能的测试214
9.8.1 传统测试观点214
9 8 2 WLAN测试方法215
9 8.3 WLAN测试的经验参考值217
9 8 4 与测试有关的其他相关问题217
10.1 密码学的基本知识221
10 1 1 什么是密码学221
第4篇 安全篇221
第10章 密码学221
10 1 2 密码体制的分类222
10 1.3 密码分析222
10 1 4 密码学的发展历史223
10.2 密码学的数学基础223
10 2.1 数论基础223
10 2.2 近代代数基础224
10.2.3 复杂性理论225
10 3.1 置换密码226
10.3.2 替代密码226
10.3 古典密码学226
10.4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230
10 4 1 流密码230
10.4.2 分组密码232
10.5 公钥密码体制240
10 5 1 公钥密码基本原理241
10 5 3 RSA算法242
10.5.2 单向陷门函数242
10 5 4 其他公钥体制245
10 5 5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246
第11章 无线局域网的信息安全问题262
11.1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262
11 1 1 早期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措施263
11 1 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隐患265
11 1 3 对无线局域网的各种攻击265
11 1 4 无线网络安全机制266
11 2 1 WEP协议概述267
11.2 WEP267
11 2 2 WEP数据加密269
11 2 3 WEP身份认证271
11.2 4 WEP协议数据完整性验证272
11.3 WEP协议安全隐患和防范272
11 3 1 WEP的安全问题272
11 3 2 针对WEP协议的安全补救措施274
11.4 IEEE 802.1x276
11.4 1 IEEE 802 1x的数据加密276
11 4 2 IEEE 802 1x的身份认证278
11 4 3 IEEE 802 1x协议存在的问题284
11.5 无线局域网认证体系285
11.5.1 开放认证286
11 5 2 共享密钥认证286
11 5 3 封闭网络访问控制286
11 5 4 访问控制列表286
11 5.5 Kerberos认证287
11.6 VPN与WLAN287
11 6 1 VPN技术概述287
11 6 2 WEP与IPSec的结合方案290
11.6.4 用IPSec的嵌套通道来构造VPN安全通信291
11.6 3 用AH/ESP构造安全认证与安全通信VPN291
11 6 5 VPN与802.1x292
11.6.6 VPN在WLAN中使用所存在的问题293
11.7 无线局域网密钥管理295
11.8 WPA295
11.8.1 WPA概述295
11.8.2 WPA的原理与实现297
11 8 3 WPA的认证功能298
11 8 4 WPA的数据加密功能299
11.8.7 WPA2300
11 8 5 WPA的消息完整性校验功能300
11 8.6 WPA所遇到的问题300
11.9 WAPI协议301
11.9.1 WAI302
11 9 2 WPI304
11 9.3 WAPI存在的问题305
11.10 无线局域网安全需要考虑的问题305
11 10 1 无线局域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305
11 10 2 WLAN安全解决方案307
11 10 3 WLAN安全的未来之路308
11.11 WLAN安全、性能与成本309
第5篇 展望篇313
第12章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发展313
12.1 OFDM技术313
12.2 MIMO技术314
12 2 1 MIMO技术的发展历程314
12.2.2 多入多出技术的基本概念314
12.2 3 空时码315
12 2 4 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317
12 2 5 MIMO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317
12 3 2 UWB技术分类319
12 3 1 UWB技术概述319
12.3 UWB技术319
12 3.3 UWB技术特点320
12 3 4 UWB技术标准321
12 3 5 UWB技术原理321
12 3 6 UWB中脉冲时间控制技术的实现323
12.3 7 UWB与其他几种无线个人局域网技术的比较324
12.4 无线网络新标准325
12 4 1 HiperLAN2325
12 4 2 IEEE 802 11n标准329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