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何忠龙,卢昱,顾丽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13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阶段1

目录1

2.3.2 同轴电缆 3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3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4

1.2 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6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

1.3.1 按拓扑类型分类8

1.3.2 按网络通信方式分类11

1.3.3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12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3

1.4.1 OSI参考模型14

1.4.2 TCP/IP参考模型16

1.4.3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18

1.5 本章小结19

1.6 习题19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20

2.1 数据通信的几个概念20

2.1.1 数据、信息与信号20

2.1.2 数据通信21

2.1.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2

2 1.4 数据通信系统24

2.2 数据传输方式25

2.2.1 并行与串行25

2.2.2 同步与异步26

2.2.3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28

2.3 传输介质类型29

2.3.1 绞线30

2.3.3 光纤32

2.3.4 无线通信33

2.4 数据编码技术36

2.4.1 用数字信号表示数字数据37

2.4.2 用模拟信号表示数字数据40

2.4.3 用数字信号表示模拟数据43

2.5 多路复用技术44

2.5.1 频分多路复用45

2.5.2 时分多路复用45

2.5.3 波分多路复用46

2.5.4 码分多址47

2.6 数据交换技术47

2.6.1 电路交换47

2.6.2 报文交换49

2.6.3 分组交换49

2.7 差错检测与控制52

2.6.4 快速分组交换52

2.7.1 差错类型53

2.7 2 差错检测方法53

2.7.3 差错控制方法57

2.8 本章小结59

2.9 习题59

第3章 局域网技术61

3.1 局域网概述61

3.1.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61

3.1.2 IEEE 802参考模型62

3.1.3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64

3.1.4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65

3.2 以太网66

3.2.1 以太网简介66

3.2.2 CSMA/CD的工作原理68

3.2.3 快速以太网69

3.2.4 千兆以太网72

3.2.5 万兆以太网74

3.3 令牌环局域网75

3.3.1 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75

3.3.2 令牌环的特点77

3.3.3 令牌总线局域网77

3.3.4 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77

3.3.5 令牌总线的特点78

3.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79

3.4.1 FDDI的工作原理79

3.4.2 FDDI的特性79

3.4.3 FDDI的体系结构80

3.5.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81

3.5.3 直通方式与存储转发方式81

3.5 交换式局域网81

3.5.1 从网桥到交换机81

3 5 4 交换式局域网技术的优点82

3.5.5 第3层交换技术82

3 6 虚拟局域网83

3.6.1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83

3.6.2 虚拟局域网的结构83

3.6.3 虚拟局域网的分类84

3.7.1 无线局域网简介86

3.6.4 虚拟局域网的技术特点86

3.7 无线局域网86

3.7.2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88

3.7.3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协议标准89

3.7.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发展91

3.7.5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91

3.8 综合布线技术92

3.8.1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92

3.8.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领94

3.8.3 综合布线通道传输的性能指标95

3.9 本章小结96

3.10 习题96

第4章 广域网技术97

4.1 广域网概述97

4.1.1 广域网的概念97

4.1.2 广域网的类型98

4.2 分组交换网98

4.2.1 分组交换网原理98

4.2.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98

4.2.3 分组交换业务及特点99

4.2.4 分组交换网的发展状况99

4.3 帧中继网100

4.3 1 帧中继的基本原理100

4.3.2 帧中继的帧格式100

4.3.3 拥塞控制101

4.3.4 帧中继的技术特点102

4.3.5 帧中继网的应用102

4.4 综合业务数字网103

4.4.1 ISDN的定义103

4.4.2 ISDN的特点103

4.4.3 ISDN的信道类型104

4.4.4 基本和初等速率接口104

4.4.5 ISDN系统结构105

4.4 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107

4.5 ATM网107

4 5.1 ATM的定义107

4.5.2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108

4.5.3 ATM的信元结构110

4 5.4 ATM的工作原理111

4.6.1 DDN的概念112

4.5.5 ATM的现存问题及前景112

4.6 数字数据网112

4.6.2 DDN的特点113

4.6.3 DDN的基本组成114

4.6.4 DDN的网络结构114

4.6.5 DDN业务115

4.7 MPLS网络116

4.7.1 MPLS概念116

4.7.2 MPLS原理116

4.7.3 MPLS的基本功能117

4.7.4 MPLS术语117

4.7.5 MPLS技术的应用118

4 7 6 MPLS的标准化进展119

4.8.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20

4.8.2 卫星互联网技术120

4.8 卫星互联网120

4.8.3 VSAT系统121

4.9 本章小结121

4.10 习题122

第5章 因特网技术123

5.1 网络互联技术123

5.1.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123

5.1.2 网络互联层次123

5.1.3 网络互联设备124

5.1.4 互联网与因特网130

5.2 因特网的接入技术131

5.2.1 拨号接入131

5.2.2 专线接入132

5.3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134

5.3.1 IP地址分类134

5.3.2 IP地址解析138

5.3.3 IPv4分组格式140

5.4 IPv6142

5.4.1 IPv6的特点142

5.4 2 IPv6地址143

5.4.3 IPv6分组格式144

5.4.4 IPSec146

5.5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149

5.5.1 ICMP报文149

5.5.2 ICMP报文类型150

5.6 因特网的路由协议152

5.6.1 路由信息协议153

5.6.2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154

5.6.3 边界网关协议155

5.7 因特网的传输层协议156

5 7 1 TCP概述156

5.7.2 TCP的报文格式157

5.7.3 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159

5.7.4 UDP概述162

5.7.5 UDP的报文格式162

5.8 Internet的应用163

5.8.1 万维网WWW163

5.8.2 电子邮件E-mail165

5.8.3 文件传输167

5.8.4 远程登录Telnet168

5.9 本章小结168

5.10 习题169

第6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170

6 1 网络管理概述170

6.1.1 网络管理的概念170

6.1.2 网络管理的分类及功能171

6.1 3 网络管理协议173

6.2.1 SNMP体系结构与管理模型175

6.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75

6.2.2 SNMP报文177

6.3 网络管理系统179

6.3 1 HP的OpenView179

6.3 2 IBM的NetView180

6 3 3 SUN的SunNet Manager181

6.3.4 Cabletron的SPECTRUM182

6.4 网络管理技术183

6.4.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183

6.4.2 传统局域网管理185

6.5 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187

6.5 1 网络管理工具188

6.5 2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189

6.6 本章小结190

6 7 习题190

7.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91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191

7.1 计算机网络攻击191

7 1 2 网络攻击过程192

7.1.3 网络攻击手段194

7 2 主要攻击技术分析199

7 2 1 网络窃听技术199

7.2.2 病毒技术200

7.2.3 服务拒绝攻击203

7.2 4 会话劫持攻击205

7.2.5 重放攻击206

7.3 计算机网络防御207

7.3.1 网络防御的分类207

7.3.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207

7.3.3 网络安全体系208

7.4.1 加密210

7.4 主要安全技术分析210

7.4.2 身份鉴别214

7.4.3 数字签名215

7.4.4 访问控制217

7.4.5 防火墙219

7.4.6 入侵检测223

7.5 无线网络安全225

7.5.1 无线网络安全状况225

7.5.2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226

7.5.3 无线网络安全对策227

7.6 本章小结227

7.7 习题228

8.1.1 网络仿真技术的产生背景229

8.1.2 网络仿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229

8.1 网络仿真技术概述229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229

8.1.3 网络仿真技术的主要应用230

8.1.4 网络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230

8.2 OPNET网络仿真231

8.2.1 OPNET的功能与特点231

8.2.2 OPNET建模环境232

8.2.3 OPNET应用于网络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233

8.2.4 仿真应用举例233

8.3 NS网络仿真242

8.3.1 NS原理概述242

8.3.2 NS系统的结构242

8.3.3 NS建模的方法和一般过程243

8.4 本章小结244

8.5 习题244

参考文献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