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齐鲁文化概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志民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9235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11397637页
- 主题词:文化史-山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齐鲁文化概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3
一 齐鲁文化界说3
(一)什么叫齐鲁文化?4
(二)齐鲁文化与齐鲁历史文化7
二 齐鲁文化的自然环境9
(一)齐地的自然环境9
(二)鲁地的自然环境11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齐、鲁文化的不同影响12
三 齐鲁文化的渊源——史前东夷文化17
(一)齐鲁文化渊源的多元性17
(二)东夷与东夷文化19
(三)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21
(四)东夷之地:传说中的古文化中心25
四 齐、鲁文化特色与比较31
(一)文化渊源之比较32
(二)治国理念之比较34
(三)经济类型之比较38
(四)哲学思想之比较39
(五)学术风气之比较41
(六)思想观念之比较44
(七)社会风俗之比较48
(八)宗教信仰之比较50
(九)故都文化之比较53
(十)代表人物之比较59
五 齐鲁文化在中华早期文明中的十大贡献61
(一)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62
(二)商代东方文化中心63
(三)周礼尽在鲁64
(四)齐桓称霸与早期民族统一65
(五)儒、墨“显学”为战国学术双峰65
(六)稷下学宫为诸子“争鸣”中心66
(七)先秦兵学最盛于齐67
(八)齐鲁文化对秦统一的贡献68
(九)齐鲁之学与汉初政治69
(十)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70
六 齐国故都与世界足球的起源74
(一)临淄在中国早期城市中的突出地位76
(二)临淄在文化渊源上的独特优势78
(三)临淄产生足球运动的深厚基础80
下篇87
一 齐、鲁立国与文化创成87
(一)太公封齐与齐文化形成87
(二)周公封鲁与鲁文化的形成93
(三)齐、鲁分封的差异对文化形成的影响99
二 齐桓首霸与文化之兴108
(一)霸业的基础与业绩109
(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11
(三)齐文化的成熟与繁荣114
(四)文化中心的转移与奠基117
(五)民族文化的统一与融合118
(六)齐、鲁文化的碰撞与交流120
三 周礼在鲁与私学之兴126
(一)春秋时期鲁国文化的特点126
(二)鲁国礼乐文化及其中心地位132
(三)鲁国的私学之盛141
(四)孔子适齐与文化融合148
(一)战国之鲁的政治特点158
四 战国儒学的繁盛与发展158
(二)儒学由兴盛至“显学”的传播161
(三)儒家思想在战国时代的发展166
五 稷下之学与百家争鸣177
(一)先秦诸子与齐鲁的关系177
(二)稷下学宫及其社会性质179
(三)稷下学宫的文化特点182
(四)稷下之学对诸子百家争鸣的推动185
(五)稷下之学对战国文化的影响189
六 齐鲁文化在秦代的繁荣与摧残193
(一)齐文化对秦始皇的吸引194
(二)齐文化在秦代的发展197
(三)“焚书坑儒”对齐文化的摧残198
(四)鲁文化在秦代的曲折遭遇201
(五)秦代齐、鲁文化的融合207
七 齐鲁之学在汉代的演进212
(一)黄老之学在汉初的支配地位213
(二)齐鲁之学与儒学复兴215
(三)董氏儒学对齐鲁之学的融合与超越220
(四)郑玄对今古文经学的融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