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44020.jpg)
- 徐纬英主编;王贺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3814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油橄榄-栽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油橄榄的起源与发展1
目录1
第二节 中国油橄榄发展概况4
一、零星引种4
二、周恩来总理提倡的大规模引种5
三、由科研走向产业化道路7
第三节 油橄榄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10
一、橄榄果及橄榄油的主要成分10
二、橄榄油的主要利用价值11
(一)良好的佐餐用油12
(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12
三、橄榄果的利用价值13
(三)其他功能13
四、其他利用价值14
五、橄榄油的经济效益14
第四节 中国发展油橄榄的重要意义15
一、有利于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的开展16
二、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16
三、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发展林业16
四、有利于改善食品结构增加公民健康17
五、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林业建设做出贡献17
第二章 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18
第一节 油橄榄的植物学分类18
一、油橄榄在植物系统学上的位置18
二、油橄榄亚种及尖叶木犀榄简介18
(二)油橄榄19
(一)野生油橄榄19
(三)尖叶木犀榄21
第二节 油橄榄的形态特征22
第三节 油橄榄花芽的生理分化及形态分化23
一、花芽的生理分化23
二、花芽的形态分化24
(一)分化初期25
(二)花萼、花冠形成期25
(三)雄蕊、雌蕊形成期25
(二)产生花粉少27
(五)自花不孕27
(四)花粉不亲和27
(三)花粉生活力低27
(一)花的结构不完全27
一、油橄榄的授粉特点27
第四节 油橄榄的授粉特点与结果习性27
二、油橄榄落果及果实成熟28
第五节 油橄榄的经济寿命29
第六节 油橄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0
第三章 油橄榄在中国的适生区31
第一节 中国油橄榄适生区的产生31
第二节 界定中国油橄榄适生区的基本条件33
一、气候条件33
(一)气温33
(二)雨量36
(三)大气湿度41
(四)日照42
二、土壤条件43
三、产量条件45
第三节 中国油橄榄适生区的划分与简介46
一、一级适生区48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48
(二)西秦岭南坡白龙江低山河谷地带50
二、二级适生区53
(一)西秦岭南坡汉水流域上流地带53
(二)四川盆地大巴山南坡嘉陵江河谷地带55
(三)长江三峡低山河谷地带56
(四)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带56
第四节 选择适生区应注意的问题57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油橄榄种质资源登记60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60
第四章 油橄榄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60
二、世界油橄榄种质资源登记工作61
三、中国油橄榄种质资源登记、编号、命名工作61
(一)登记编号62
(二)统一中文名称62
第二节 中国主要引进品种介绍63
一、豆果(ARBEQUINA)63
(一)名字63
(二)地理分布63
(三)植物学描述63
(四)农业及商业特性64
二、软阿斯(ASCOLANO TENERA)64
(一)名字64
(一)名字65
三、贝拉(BERAT)65
(二)地理分布65
(三)植物学描述65
(四)农艺学特性65
(二)地理分布65
(三)植物学描述及农艺特性67
四、截风龙(CIPRISINO)67
(一)名字67
(二)地理分布67
(三)植物学描述68
(四)农艺学特性68
五、科拉蒂(CORATINA)68
(一)名字68
(二)地理分布68
(四)农艺学特性69
(三)植物学描述69
六、弗奥(FRANTOIO)71
(一)名字71
(二)地理分布71
(三)植物学描述71
(四)农艺学特性72
七、戈达尔(GORDAL)73
(一)名字73
(二)地理分布73
(三)植物学描述74
(四)农艺学特性74
八、希玛(HIMARES)75
(一)名字75
(一)名字76
九、贺吉(HOJIBLANCA)76
(二)地理分布76
(二)地理分布76
(三)植物学特性76
(四)农艺学性状76
(三)植物学描述77
(四)农艺学特性77
十、卡林(KALINJOT)79
(一)名字79
(二)地理分布79
(三)植物学描述79
(四)农艺学特性79
(二)地理分布80
(四)农艺学特性80
(三)植物学描述80
(一)名字80
十一、克里172(KPBIMCKA172)80
十二、莱星(LECCIO)81
(一)名字81
(二)地理分布81
(三)植物学描述81
(四)农艺学特性81
十三、小苹果(MANZANILA)83
(一)名字83
(二)地理分布83
(三)植物学描述83
(四)农艺学特性83
(三)植物学描述85
(二)地理分布85
十四、配多灵(PENDOLLINO)85
(一)名字85
(四)农艺学特性86
十五、皮削利(PICHOLINE)86
(一)名字86
(二)地理分布87
(三)植物学描述87
(四)农艺学特性87
十六、皮瓜尔(PICUAL)89
(一)名字89
(二)地理分布89
(三)植物学描述89
(四)农艺学特性89
(二)地理分布91
(三)植物学描述91
十七、尼基塔Ⅰ(NIKITSKIIⅠ)及尼基塔Ⅱ(NIKITSKIIⅡ)91
(一)名字91
(四)农艺学特性92
第三节 油橄榄新品种选育92
一、品种选择(集团选择)93
二、实生选优94
(一)选种目标的确定94
(二)选择原始材料94
(三)播种育苗及幼年期选择94
(四)定植与成年性状测定94
(五)生产推广95
三、杂交育种96
(一)收集花粉97
(二)去雄98
(三)授粉99
(四)杂种评价99
(五)总评99
第五章 油橄榄育苗与繁殖技术100
第一节 扦插繁殖综述101
一、扦插繁殖的含义与种类101
二、扦插繁殖的优点101
(一)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101
(四)提早开花结果102
三、油橄榄扦插生根原理102
(一)植物体器官的再生102
(三)可进行规模化生产102
(二)扦插繁殖可以缩短育苗时间102
(二)不定根的形成103
(三)插穗的生根过程103
(四)不同品种的生根能力104
四、环境与插穗生根的关系104
(一)温度对插穗生根的影响105
(二)湿度对插穗生根的影响105
(三)光照对插穗生根的影响106
(四)空气对插穗生根的影响106
第二节 硬枝扦插育苗107
一、插床设置107
(一)露地沙床107
(二)大田土床107
二、扦插季节108
(三)酿热温床108
(一)品种的选择109
(二)插条的选取109
三、插条准备109
(三)插条的护理110
(四)插穗的切制111
四、插穗的处理111
(一)插穗的消毒灭菌111
(二)生长素处理111
(三)插床基质的消毒灭菌115
五、扦插与插床管理115
(二)第二阶段116
(三)第三阶段116
(一)第一阶段116
六、扦插苗的移栽与管理117
(一)育苗地的选择117
(二)整地施肥117
(三)移栽时期117
(四)移栽方法118
(五)栽后管理119
(六)幼树苗的整形修剪119
第三节 嫩枝扦插育苗120
一、嫩枝扦插概述120
二、插床的建造121
(一)拱棚插床和大型温室121
(二)全光喷雾插床123
(一)选用优良品种126
三、扦插时期126
四、插条准备126
(二)选取优质插条127
(三)插条管理与保护127
(四)插条的切制128
五、药物处理129
六、扦插方法129
(一)插床打孔器法129
(二)容器育苗法130
(三)沟插育苗法130
七、插床管理130
(一)水分管理131
(二)温度管理132
(三)光照管理132
八、苗木移栽133
(四)消毒灭菌133
(五)叶面追肥133
(一)微喷灌技术的优点134
(二)微喷设备的结构134
(三)苗木移栽134
九、移栽苗管理135
(一)肥水管理135
(二)苗期修剪136
(三)苗木防冻措施136
第四节 建立采穗圃136
一、建采穗圃的必要性136
二、采穗圃要矮化密植137
三、加强肥水管理137
(一)长方形插床全光喷雾系统的构成与布设138
第五节 扦插育苗的配套设备138
一、全光喷雾设备138
(二)圆形插床全光喷雾系统的构成与布设143
二、电热温床育苗设备144
(一)电热温床结构与安装144
(二)电热温床管理146
三、水暖温床育苗设备147
(一)水暖温床的修建147
(二)安装热水管道147
(三)安装喷雾设备147
(四)苗床的环境管理147
(二)塑料盘148
(三)营养钵148
(一)塑料盆148
四、育苗容器148
(四)纤维盆150
(五)泥炭块151
(六)轻基质无纺纸容器151
第六节 嫁接繁殖152
一、嫁接概述152
二、嫁接的优点153
(一)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153
(二)增强适应性与抗逆性153
(三)提早开花结果153
(四)解决优良品种扦插难的问题153
(五)恢复树势和更新品种153
(四)接后要加强管理154
(三)嫁接时期要适宜154
(一)砧穗要亲合154
(二)砧穗的形成层要密接154
三、嫁接成功要点154
四、嫁接技术155
(一)髓心形成层对接155
(二)单芽短枝对接156
(三)切接法156
(四)插皮接157
(五)腹接158
(六)贴皮芽接159
(七)环状芽接159
(八)方块芽接160
(九)埋接法161
(十)高接换头162
第七节 其他无性繁殖法163
一、高空压条法163
二、根蘖繁殖法163
三、树瘤繁殖法164
四、埋条繁殖法164
第八节 种子繁殖165
一、种子构造165
二、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166
(一)不同品种对发芽力的影响166
(五)种了贮藏期对发芽的影响167
(四)种子休眠期对发芽的影响167
(六)种子的质量对发芽的影响167
(二)种壳对发芽的影响167
(三)果实的成熟度对发芽的影响167
三、促进发芽的方法168
(一)破壳处理168
(二)药剂处理168
(三)沙藏催芽169
(四)赤霉素处理169
四、播种床的设置170
(一)露地播种170
(二)温室播种170
(三)播种期与播种量170
五、播种床的管理171
(一)水分管理171
(二)温度管理171
六、幼苗移栽与管理172
(一)幼苗移栽地准备172
(三)灭菌施肥172
(四)严防冻害172
(二)移苗的时间与方法173
(三)移苗后的管理173
第六章 油橄榄集约栽培175
第一节 油橄榄集约栽培的特点175
一、园地适宜化175
二、品种优良化175
三、栽培矮密化175
四、排灌水利化176
五、管理机械化176
六、肥药使用科学化176
(一)气候条件选择177
第二节 油橄榄园地的选择及规划177
一、种植园地选择177
(二)地形、地势和坡向选择179
(三)土质、水源和交通选择180
二、种植园地规划181
(一)作业区划分181
(二)灌排水系统布设182
(三)防护林建立183
(四)山地建立水土保持措施184
第三节 油橄榄种植园品种选择及授粉树配置184
一、主栽品种的选择184
二、授粉品种配置185
(一)配置授粉品种的意义185
(二)自花不育的生理机制186
(三)授粉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87
(四)授粉树配置技术187
第四节 油橄榄的整地与栽植189
一、栽前整地189
(一)园地垦复190
(二)开挖定植穴槽及回填190
二、栽植密度192
(一)确定栽植密度的依据192
(二)常用栽植密度193
三、栽植时期194
四、栽植方法195
(一)苗木准备195
(二)栽植方式195
(三)栽植方法196
五、栽后管理197
(一)及时灌水197
(二)查苗补苗198
(三)加强管护198
第五节 油橄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地管理198
一、土壤管理198
(一)树冠下土壤管理199
(二)行间土壤管理200
二、油橄榄的施肥201
(一)营养状况与产量关系201
(二)施肥量的确定204
(三)施肥时间和次数207
(四)施肥方法209
三、灌水与排水213
(一)灌溉与油橄榄的生长结实的关系213
(二)灌溉与生态条件的关系215
(三)灌溉时间与灌水量215
(四)灌溉方法216
(五)排水218
四、油橄榄园的间作套种219
(一)不能影响油橄榄光照219
(二)不能引发油橄榄病虫害219
(三)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220
(四)有利于提高间作效益220
第六节 油橄榄的整形修剪220
一、整形修剪的目的意义221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222
二、整形修剪的依据和原则222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224
三、油橄榄生长结果习性与修剪225
(一)芽的类型和特性225
(二)枝条类型和特性226
(三)开花结果习性229
四、油橄榄整形修剪的时间与基本方法230
(一)修剪时间230
(二)修剪方法231
(三)几种枝条的处理238
(四)修剪应注意的事项242
五、油橄榄丰产树型的标准243
(一)低干矮冠,树冠半圆243
(三)结果枝配置合理244
(二)骨干枝少,角度开放244
(四)适宜的叶幕厚度和叶幕距离245
六、油橄榄的主要树形及定形修剪方法245
(一)空心圆头形树形247
(二)疏散分层形树形249
(三)三主枝开心形树形254
(四)倒花盆形树形255
七、不同结果期油橄榄的修剪259
(一)幼树的修剪259
(二)初结果树的修剪259
(三)盛果期树的修剪260
(四)更新修剪262
(五)衰老树的修剪262
(六)改造修剪263
第七章 油橄榄病虫害及其防治265
第一节 病害265
一、肿瘤病265
二、孔雀斑病266
三、炭疽病267
四、根结线虫病268
五、煤污病269
六、干腐病270
七、青枯病271
八、其他271
(一)叶斑病271
一、金龟子272
第二节 虫害272
(四)灰斑病272
(三)褐斑病272
(二)黑斑病272
二、油橄榄蜡蚧273
三、麻皮蝽274
四、大粒横沟象275
五、丝脉蓑蛾276
六、云斑天牛276
七、其他277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的几个问题278
一、检疫问题278
二、品种问题279
三、生态条件问题279
四、生物防治问题280
参考文献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