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与稳定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与稳定性研究
  • 向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026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金融体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与稳定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导言1

一、选题的缘起1

二、本书的框架结构8

三、中心思想与主要目的11

第一章 金融系统15

一、金融系统的含义15

(一)关于“金融”一词的定义16

(二)金融系统的界说18

二、金融系统的基本特征21

(一)金融系统是一个巨系统22

(二)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25

(三)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0

(四)金融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32

三、金融系统的结构33

(一)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34

(二)金融机构37

(三)金融机构的重要性41

(一)金融市场的运作44

四、金融市场结构44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48

(三)金融市场的宏观结构49

五、金融制度在金融结构中的重要性52

(一)金融结构中的金融制度52

(二)金融制度下的金融结构55

第二章 金融系统的演化58

一、金融系统的创生和演化的方向58

(一)金融系统的创生58

(二)金融系统演化的方向59

二、货币与货币制度的演化62

(一)货币的演化63

(二)货币制度的演进67

三、信用的演进81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82

(二)信用证券化85

(三)信用经济90

四、金融中介机构的演进92

(一)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92

(二)证券业的产生与发展100

(三)保险业的产生和发展105

五、金融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111

(一)金融系统演化的创生阶段112

(二)金融系统发展的起步阶段113

(三)金融系统的线性发展阶段116

(四)金融系统的自我更新阶段118

(五)金融系统发展的自我复制阶段120

第三章 金融系统的脆弱性129

一、关于金融脆弱性概念的讨论129

(一)马克思关于货币脆弱性的论述131

(二)凯恩斯关于货币脆弱性的论述131

(三)信用的脆弱性133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检索138

(一)明斯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138

(二)银行挤兑论140

(三)货币政策失误论141

(四)“道德风险”论141

(五)理性预期与“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143

(六)虚拟资本膨胀的危害144

(七)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脆弱性145

(八)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147

(一)金融脆弱性在证券市场上的显性化148

三、金融脆弱性的显性化148

(二)金融脆弱性在中介机构中的显性化152

(三)金融脆弱性在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中的显性化154

四、金融脆弱性显性化的缘由156

(一)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157

(二)货币供求的失衡与经济周期157

(三)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失衡160

(四)资本自由流动与货币供求的失衡166

五、对金融脆弱性定义的再认识172

(一)金融脆弱性“隐显”于金融结构之中173

(二)金融脆弱性凸显于金融结构的坍塌175

(三)金融脆弱性显性化176

(四)金融脆弱性的定义177

第四章 金融系统的稳定性178

一、金融系统演进中的不稳定性178

(一)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178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183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187

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金融系统的不稳定191

(一)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金融系统的货币供求192

(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193

三、金融系统的突变与稳定性200

(一)金融系统的突变200

(二)金融稳定的定义208

(三)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再认识216

第五章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研判230

一、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系统失稳230

(一)金融系统的失稳点230

(二)金融系统失稳的判据234

二、宏观审慎指标的研读240

(一)微观审慎指标241

(二)宏观审慎指标252

三、金融制度与监管框架258

(一)金融制度与金融系统的稳定258

(二)金融监管与金融系统的稳定261

(三)宏观审慎核心指标集273

第六章 金融系统的涨落与稳定280

一、金融系统的涨落280

(一)引起金融系统涨落的子系统281

(二)引起金融系统涨落的因素288

(一)19世纪初中期关于不稳定性的研究290

二、引起金融系统涨落的外生因素290

(二)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关于不稳定性的研究291

(三)20世纪中期关于不稳定性的研究296

(四)20世纪后期关于不稳定性的研究303

三、金融系统涨落的内生因素307

(一)信贷周期308

(二)货币周期310

(三)利率周期311

(四)汇率的波动312

四、影响金融系统涨落的不稳定因素319

(一)不稳定因素的分类320

(二)实际经济因素320

(三)金融经济因素325

(四)政治因素327

(五)政策因素327

(六)技术因素327

(七)自然因素328

(八)心理因素328

(九)国际因素329

(一)关于涨落随机性的讨论331

五、随机涨落331

(二)微涨落的放大333

(三)金融系统的巨涨落344

第七章 金融系统演进中的稳定性348

一、金融系统演进中的自组织348

(一)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349

(二)金融系统演化中的序参量354

(三)预期理论的发展357

(四)经济金融周期中的序参量364

(一)现代金融系统是一个他组织370

二、金融系统演进中的他组织370

(二)金融系统的他组织特征377

(三)金融系统的他组织与自组织关系379

三、金融系统的自稳定性381

(一)金融系统自稳定的内涵381

(二)金融资金的运行384

(三)金融系统的反馈机制392

(四)金融系统的适应性自重组401

四、金融系统的他稳定(金融控制)405

(一)金融控制的目的与方式407

(二)金融控制变量412

第八章 中国金融系统演进中的稳定性430

一、中国金融系统的演进430

(一)国有金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30

(二)当前国有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434

二、中国金融系统深层次问题的分析439

(一)中国金融系统演进中的基本缺陷439

(二)国有金融系统是一个他组织系统443

(三)国有金融系统的三大弊病444

三、中国金融系统演进的方向452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452

(二)国有金融系统演进的难点与切入点455

四、国有金融系统演进中的稳定性461

(一)逐步地建立金融系统的自组织机制461

(二)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463

(三)增强运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66

五、中国金融系统的安全470

(一)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471

(二)金融安全与否的判据473

(三)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476

(四)对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思考479

主要参考文献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