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木工程测量学 下 工程测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木工程测量学 下 工程测量学
  • 邓洪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9149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土木工程-工程测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木工程测量学 下 工程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工程测量学及测绘新技术1

第一节 工程测量学概述1

第二节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1

第三节 工程测量理论方法的发展3

一、测量平差理论3

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3

三、变形观测数据处理4

第四节 工程测量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7

第五节 工程测量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8

第六节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8

思考与练习题10

二、归化法测设水平角11

一、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水平角11

第一节 角度放样方法11

第二章 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11

三、用钢尺测设水平角12

第二节 角度放样精度及误差来源12

一、角度放样的精度12

二、水平角放样的误差来源13

第三节 长度放样方法16

一、一般方法16

二、用钢尺精密的测设法17

三、端点改正法17

第四节 长度放样精度17

第五节 高程放样方法18

第六节 高程放样精度21

一、几何水准测量的误差21

二、高程放样的误差22

二、极坐标法23

第七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23

一、直角坐标法23

三、距离交会法24

四、角度交会法24

第八节 全站仪放样技术24

一、用角度距离放样点位24

二、按三维坐标进行测设25

思考与练习题25

第三章 线路地形测量27

第一节 概述27

第二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一般概念28

第三节 测量桩志与测量记录29

一、测量桩志的种类与用途29

四、水准点桩30

三、桩志的书写30

二、测量桩志的埋设30

五、测量桩志的保护31

六、测量记录31

第四节 平面控制测量31

一、一般规定31

二、测量主要技术要求32

三、平面控制网的设计34

四、水平角观测34

五、距离测量35

六、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37

第五节 高程控制测量39

一、一般规定39

二、水准点的布设与观测40

第六节 地形测量41

一、一般规定41

三、外业成果的整理41

二、图根控制测量43

三、地形图测量44

思考与练习题46

第四章 线路初测47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47

第二节 准备工作47

第三节 导线布置47

第四节 导线测量与计算48

第五节 带状地形图测绘52

第六节 线路定线53

第七节 勘测与调查55

一、路基、路面及排水勘测与调查55

二、桥涵勘测55

四、线路交叉及设施勘测与调查56

三、隧道勘测56

第八节 初测应提交的资料57

思考与练习题57

第五章 线路定测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目的与任务59

二、准备工作59

三、线路放线59

四、线路曲线的类型60

五、里程桩60

第二节 交点测设和转角测定61

一、线路交点与线路转角61

二、交点的测设61

三、转点的设置62

一、单圆曲线主点的测设63

第三节 单圆曲线和复曲线主点的测设63

四、线路转角的测定63

二、复曲线主点的测设65

第四节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65

一、偏角法65

二、切线支距法67

三、中央纵距法68

四、圆弧放样法69

第五节 综合曲线的测设69

一、缓和曲线69

二、综合曲线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73

三、综合曲线主点里程桩号推算与测设74

四、综合曲线详细测设75

第六节 回头曲线的测设78

一、对称形回头曲线主点的测设78

二、非对称形回头曲线主点的测设80

三、回头曲线的详细测设81

四、有缓和曲线的回头曲线的测设81

第七节 困难地段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测设82

一、交点上不能安置仪器82

二、曲线起点或终点不能到达83

三、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视线遇障碍84

四、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视线遇障碍84

第八节 高速公路平面线型和对测量的要求85

一、高速公路的建筑形式与组合平面线型85

二、有关高速公路的几项技术标准87

三、高速公路对测量的要求87

四、线路工程中线桩坐标推算88

思考与练习题91

二、跨河、跨越山谷高程测量94

一、水准点的设置与施测(基平测量)94

第一节 线路纵断面测量94

第六章 线路断面测量94

三、中线桩水准测量(中平测量)95

四、纵断面图的绘制97

第二节 横断面测量98

一、横断面方向的测定98

二、横断面测量方法99

三、横断面图的绘制101

第三节 根据纵横断面测量结果计算工程量101

思考与练习题101

第七章 线路工程施工测量103

第一节 概述103

第二节 控制点复测103

一、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的复测104

一、中线测量105

二、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移位105

第三节 路基施工测量105

二、高程放样测量107

三、横断面放样测量110

第四节 路面施工测量112

一、路槽放样112

二、路面放样112

第五节 公路施工动态控制系统113

一、公路三维空间体模型的概念114

二、任一点三维坐标的计算114

三、公路施工动态控制系统115

第六节 桥梁、涵洞施工测量118

一、桥梁施工测量118

第七节 隧道施工测量125

一、概述125

二、涵洞施工测量125

二、地面控制测量126

三、竖井联系测量127

四、地下控制测量129

五、贯通精度分析及误差估计130

第八节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133

一、准备工作133

二、管道施工测量133

三、顶管施工测量134

四、管道工程竣工测量135

思考与练习题136

第八章 建筑施工测量与变形观测137

第一节 概述137

第二节 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控制测量137

一、施工控制网137

二、建筑方格网138

三、建筑基线140

四、施工高程控制网141

第三节 建筑施工测量141

一、准备工作141

二、建筑物矩形网的测设141

三、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设142

四、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43

五、墙体施工测量144

第四节 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144

一、柱子安装测量144

二、吊车梁安装测量145

三、吊车轨道安装测量146

第五节 高层建筑物的竖向投测146

一、吊垂球投测法146

三、光学垂准仪法147

二、经纬仪投测法147

四、激光铅直仪法148

第六节 高耸建(构)筑物的施工测量149

第七节 大型复杂建筑物定位测量150

一、圆弧形平面图形的定位测量150

二、椭圆形平面曲线建筑物定位测量152

三、双曲线形平面曲线建筑物定位测量155

四、抛物线形平面曲线建筑物定位测量157

第八节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目的与精度要求157

第九节 垂直位移测量158

一、垂直位移控制网的建立与水准点埋设158

二、变形观测点布设159

三、垂直位移观测160

四、垂直位移观测成果资料整理160

三、极坐标法161

第十一节 倾斜观测161

一、基准线法161

二、前方交会法161

第十节 水平位移观测161

一、直接测量法162

二、用差异沉降法推算162

第十二节 裂缝观测164

第十三节 日照变形观测164

第十四节 滑动式测斜仪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165

一、滑动式测斜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应用165

二、滑动式测斜仪的原理165

三、现场测量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67

四、数据处理与图像168

思考与练习题169

第一节 3S集成技术170

第九章 3S技术及其应用170

第二节 GIS技术171

一、GIS概念171

二、GIS的基本功能172

三、GIS迅速发展的原因173

四、GIS的应用范围174

五、GIS研究前沿175

第三节 RS技术177

一、RS的特点177

二、卫星遥感系统178

三、遥感影像的判读180

四、遥感影像的数据处理187

第四节 GPS技术192

一、GPS定位系统192

二、GPS的定位原理和系统特点193

三、GPS技术发展现状195

四、GPS的用途198

五、我国的GPS定位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199

第五节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200

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目标与任务200

二、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内容201

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原则与步骤204

第六节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系统205

一、城市交通与GIS的关系205

二、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及其原则206

三、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系统206

思考与练习题206

附录 测量学名词解释208

主要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