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思想精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思想精粹
  • 姜以读,李容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780140114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5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72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思想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民为邦本1

(一)国之为国,有民3

(二)政,民无不为本8

(三)天之立君,为民12

(四)民为贵,国将兴听于民18

(五)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22

(六)民可明,不可愚;保天下者匹夫有责26

(七)本固邦宁27

二、治国之道33

(一)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用得其道则天下治35

(二)以仁义为治,行不忍人之政41

(三)为政以德,民怀其德,政之致也46

(四)礼者所以致政安君52

(五)以正治国,无为而治55

(六)以尚同为政,使天下兼相爱58

(七)政之大经,法教而已61

(八)礼乐刑政,其极一也64

三、君臣之道70

(一)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上下和,万民辑72

(二)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80

(三)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86

(四)君贤者国治,君为正则百姓为正91

(五)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98

(六)兴国之君,乐闻其过,不逆切旨之谏102

(七)信者,国君之大宝110

(八)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115

(九)有安社稷臣者,为天下治天下118

(十)事君,务引其君以当道,诫在面从122

四、行政方略127

(一)治理之道,要在安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129

(二)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138

(三)国之治者,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143

(四)凡治道,善禁、不缓、去泰甚146

(五)政之大本在于刑赏149

(六)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157

(七)谋在于众,断在于独159

(八)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162

(九)为政有体治事有要166

五、因时而立政令171

(一)国患无政,政以节民,令以教民172

(二)令行人服,理之至也176

(三)善为政者,必消息时宜而适烦简之中179

(四)从宜随俗,政之要也183

(五)令必行,令数改则民疑186

六、礼义法度应时而变190

(一)因革之理,唯变所适192

(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95

(三)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197

(四)守法而不变则衰200

(五)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因世就民而为之节203

(六)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苟利社稷,死生以之205

七、法令者为治之本210

(一)政者法度也,不能废法而治国212

(二)法者治之正也,公天下而为之216

(三)法令者,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220

(四)一其法度,国家律令颁行天下223

(五)国家法令唯须简约,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226

(六)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231

(七)为政之要,去言而任法,用法而不使意过于法233

(八)言无二贵,法不两适;刑无等级,法不阿贵237

(九)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执条据例者有司之职238

(十)律者万世之法,当慎其变,审其理241

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244

(一)凡建邦国,分地职,奠地守,制地贡,而颁职事246

(二)中国与边境,犹肢体与腹心;天下之本在政府251

(三)强本干,统于一,置刺史,均科差254

九、统华夏为一家260

(一)中华夷狄,爱之如一261

(二)和戎狄,国之福263

(三)务安诸夏,以政成德盛为图267

(四)因时设教,达其志,通其俗271

十、兵者,国之大事276

(一)备边御戎,国家之重事278

(二)天下虽平,不可忘战281

(三)止戈为武,以战止战286

(四)无功之师,君子不行290

(五)兵之胜败,本在于政295

(六)兵在精,不在众300

(七)兵与农一,以边守边302

(八)用兵之法,教戒为先305

(九)凡兵,制必先定,令必素行308

(十)制军驭将,所贵见情312

(十一)将者,国之安危,民之性命316

十一、食货,生民之本321

(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323

(二)农,天下之大本328

(三)积贮者,天下之大命332

(四)以末致财,用本守之336

(五)政在养人,人安其业338

(六)漕与屯相表里343

(七)水利重务必专其事权,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347

(八)救灾恤患,尤当在早354

十二、财赋,邦国之大本364

(一)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366

(二)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372

(三)富国非一道378

(四)均役等赋,以政裕民381

(五)抑豪右兼擅,禁食封之家自征387

(六)因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391

(七)操财权,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出纳有常394

(八)足国之道,节用裕民400

(九)以义理天下之财,理财以爱民为先405

十三、四民之业,钱货为本410

(一)食货相通,理势自然412

(二)维币之行,以通农商414

(三)三币握之而平天下,钱与钞皆以制行416

(四)钱币之权,当出于上420

(五)交易通商,开海贸易423

(六)审知市物之价427

十四、治天下以教化为大务431

(一)教者,治化之本433

(二)国无常俗,教则移风440

(三)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善教得民心444

(四)教化之行,自贵者始446

(五)导民以礼,风之以乐449

(六)经邦立政,在于典谟454

十五、建国教学为先460

(一)建国重道,莫先于学462

(二)以学校为国之先务465

(三)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473

(四)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474

(五)立学制,置学官,治学政478

(六)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484

(七)因材施教,分科专习,有教无类,教而无倦490

十六、礼贤举士494

(一)国家之所以常治而不乱者人才也496

(二)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501

(三)以天下为公,唯贤是兴504

(四)国以得贤为宝,臣以举士为忠508

(五)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514

(六)循名责实,选众举能518

(七)取士以贤,不拘卑贱526

(八)设科以取士,制举以待非常之才531

十七、用人行政并重537

(一)守国在政,行政在人,官得其人则治540

(二)量事置官,量官置人,量才授职544

(三)任人当才,为政大体548

(四)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554

(五)求才贵广,考课贵精,随其所能,试之以事560

(六)人无求备,用非一途,任人之长,不强其短569

(七)破拘挛之说,开功名之路575

(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580

(九)去邪勿疑,任贤勿贰584

十八、制官序,明职守,考其成,修实政590

(一)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593

(二)宰相之任调元气以作辅598

(三)守令以临民为业,以平治为功602

(四)吏部须有职要之法608

(五)随事考成以修实政613

(六)一切奏章务从简切,为文通道理明世务618

十九、核吏治必严621

(一)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623

(二)严考课之法625

(三)能简冗官诚治之本632

(四)御史出使举正不法,按察究其污滥639

(五)稽查吏治,贵清其本源644

二十、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648

(一)官者庶人之师,百姓以良吏为本650

(二)廉者民之表,为政必自廉始653

(三)惟日孜孜,勤求治理657

(四)灭私徇公,坚守直道659

(五)吏知民心则明,明则政平662

(六)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665

二十一、从政立身,从政修身671

(一)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673

(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77

(三)成身莫大于学,学所以致明致知所以为人682

(四)有坚忍不拔之志,养浩然之气689

(五)以天下为务,循公而灭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97

(六)崇人之德,扬人之美;善则称人,过则称己698

(七)自谦、慎独、知惧、责己701

(八)闻过则喜,过而能改707

(九)俭以养德,欲教以廉,先使之俭711

(十)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言动之间,皆有法则715

二十二、为政之弊721

(一)苛政猛于虎723

(二)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724

(三)治国之患,患夫“社鼠”729

(四)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政事所以不理735

二十三、交邻国有道743

(一)治国之道,由中及外,近者悦,远者来744

(二)谨边防,通盟好747

(三)辑和万国,无间遐迩749

(四)来往通流,自为贸易7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