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 以尚通意趣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 以尚通意趣为中心
  • 汪文学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6378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文化思潮-研究-中国-汉代;文化思潮-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 以尚通意趣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方法与视角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全书提要7

一、汉晋文化思潮之差异概说8

1、汉晋士风之差异:从经明行修到简易通侻9

2、汉晋学风之差异:从渊综广博到清通简要11

3、汉晋文风之差异:从错彩镂金到清水芙蓉12

二、近代以来有关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之观点评述14

三、本书研究的出发点22

1、魏晋之学始于汉末22

2、魏晋之学起于人物品鉴25

四、全书内容提要28

第二章 汉晋间之尚通意趣探析31

一、“通”义界说31

二、学术界对尚通意趣的注意33

三、汉末魏晋六朝时期的尚通意趣概述39

四、尚通意趣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50

1.汉初倜傥、博达的士风与学风50

2.尚通意趣与经今古文学53

3.尚通意趣与老庄之学的复兴59

4.尚通意趣与《周易》的通变思想63

5.尚通意趣与汉末社会的游离特点67

第三章 尚通意趣与汉晋间的人物品鉴71

一、人物品鉴略说72

1.“品鉴”、“品藻”和“品题”72

2.汉末魏晋之人物品鉴概说74

二、汉晋间人物品鉴的总体发展趋势77

1.汉晋间人物品鉴由实而虚的发展趋势77

2.汉晋间人物品鉴由形鉴而神鉴的发展趋势83

3.汉晋间人物品鉴由道德功利而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势91

三、魏晋人物品鉴的新品目101

1.神101

2.简109

3.识114

4.清117

5.朗、秀、韵等其它品目122

四、魏晋人物品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类型126

1.通人127

2.英雄130

第四章 尚通意趣与汉晋士风之变迁139

一、尚通意趣与魏晋士风之新特点140

1.“通侻”与尚通140

2.“雅远”与尚通141

3.“旷达”与尚通145

二、汉末魏晋的“浮华交会”之风147

1.“浮华交会”是汉末魏晋的重要社会问题147

2.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153

3.汉末魏晋“浮华交会”之特点及其兴起之原因168

三、魏晋六朝时期的“文人无行”说181

1.“文人无行”是魏晋六朝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181

2.“文人无行”是文学艺术的本质要求183

3.“人的自觉”、“文的自觉”与“文人无行”188

附录:“仲宣伤于肥戆”解192

一、汉晋学风发展之总体趋势——从拘泥执障到清通简要197

第五章 尚通意趣与汉晋学风之转移197

二、尚通意趣与汉晋学术取径、方法和目的之变迁207

1.尚通与汉晋学术取径由实入虚的发展趋势207

2.尚通与汉晋学术方法由繁入简的发展趋势209

3.尚通与汉晋学术目的由学入识的发展趋势216

三、从《人物志》看汉晋学风之变迁219

1.《人物志》是汉末魏初知识界盛行的尚通意趣的产物220

2.《人物志》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221

3.“思心玄微”的学术方法在《人物志》中的实践及其影响229

第六章 尚通意趣与汉晋文风之嬗变(上)233

一、尚通意趣与文学自觉观念之形成234

1.通人娴于文辞235

2.尚通意趣与审美超越意识之形成239

二、尚通意趣与创作题材249

1.尚通意趣与“缘情”文学的复兴250

2.尚通意趣与山水文学的勃兴263

三、尚通意趣与艺术构思275

1.六朝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艺术构思275

2.尚通意趣与构思主体的能力和修养279

第七章 尚通意趣与汉晋文风之嬗变(下)288

一、尚通意趣与创作方法288

1.尚通与六朝文学创作中的新变意识288

2.尚通与六朝文学中的繁简问题298

3.尚通与六朝文学中的佳句创作和欣赏308

二、尚通意趣与文学风格319

1.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六朝文学的两种基本风格319

2.说“文秀而质羸”——关于钟嵘《诗品》王粲条的疏证339

3.说“直致”——关于钟嵘《诗品》的一个诗学概念的诠释350

三、尚通意趣与文学批评362

1.尚通与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观念之自觉363

2.尚通与“知音”批评方法372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380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