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圣贤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圣贤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8267.jpg)
- 李衡眉,赵强主编;张斌荣,俞祖华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602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8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897页
- 主题词:历史人物-列传-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圣贤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周公1
一 佐武王 灭殷建周3
二 摄政当国 东征平乱7
三 封藩建卫 以藩屏周9
四 营建东都洛邑 还政成王12
五 制礼作乐15
六 以德敬天 明德慎罚17
七 对后世的影响19
管仲21
一 漂泊青年23
二 幽囚于鲁24
三 拜相于齐26
四 革新政治27
五 富国强兵31
六 取威定霸35
七 病榻论相39
八 遗教未泯41
晏婴45
一 乱世之秋47
二 进退合宜48
三 犯颜直谏50
四 官贤任能53
五 爱民乐民54
六 机智善辩55
七 节俭力行57
八 《晏子春秋》59
屈原67
一 动荡的时代69
二 王胄的家世72
三 一生的求索74
四 辉煌的诗篇81
五 百世流芳95
张良101
一 博浪沙椎 圯上进履103
二 回袭宛城 智取峣关106
三 劝驻霸上 侍宴鸿门109
四 明烧栈道 激项攻齐112
五 下邑之谋 借箸销印114
六 捐地灭楚 劝都关中117
七 奏封雍齿 四皓定储121
萧何125
一 出身县吏 佐刘邦起义反秦127
二 深谋远虑 入咸阳收存图书129
三 慧眼识才 萧何月下追韩信131
四 经营后方 建大业功推第一133
五 助理万机 稳定封建秩序137
六 当机立断 长乐宫计斩韩信139
七 横遭猜忌 违心愿明哲自保141
八 不计前嫌 荐贤材萧规曹随143
董仲舒145
一 治春秋公羊学,教书育人147
二 以天人三策走上仕途之路148
三 著书立说的晚年生活159
四 一代宗师,开儒学正统之先声160
苏武167
一 肩负重任 奉诏出使169
二 被扣匈奴 坚贞不屈172
三 正气凛然 词羞李陵174
四 历尽艰辛 重返故国176
五 像绘麟阁 名垂青史179
杨震181
郑玄191
一 布衣终身显清节193
二 注经求道立郑学202
马援211
一 出身将门 少有大志213
二 仗义轻财 收揽民心214
三 乱世英雄 遨游二帝215
四 定节立谋 以干时主217
五 征伐南北 功勋卓著218
六 僵死军事 身后蒙冤220
七 终得昭雪 朱勃仗言221
班超223
一 立志报国225
二 初露锋芒228
三 威震西域232
四 功成受封239
五 子继父业243
赵云247
一 尽忠刘氏 义贯金石249
二 大智大勇 虎威将军253
三 一身正气 堂堂须眉255
四 识知大体 一代国士257
嵇康261
一 时代、身世和生平263
二 玄学、文章和诗篇271
三 结语285
杜预287
一 出身望族 仕途困顿289
二 博学多才 号“杜武库”290
三 崇尚法制 修治吏律292
四 兴利除弊 发展经济294
五 克平东吴 封当阳侯295
六 耽思经籍 曰“左传癖”297
七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299
陶渊明301
一 生平与思想303
二 陶渊明的咏怀诗308
三 陶渊明的田园诗313
王猛319
一 生逢乱世 一代怪杰321
二 辅佐苻坚 治国兴邦324
三 角逐群雄 统一北方327
四 鞠躬尽瘁 遗言远见332
祖逖335
一 闻鸡起舞337
二 中流击楫339
三 千秋功业342
四 抱恨长终347
魏征351
一 孤贫少年 大器晚成353
二 苟利君国 不避嫌疑358
三 协助太宗 确定国是360
四 一代诤臣 万世楷模362
五 兴文修史 整齐礼法371
六 谦恭为德 以俭治家373
七 君臣一体 相得益彰374
房玄龄381
一 青少年时代383
二 初识李世民386
三 玄武门之变的谋主之一388
四 协和诸臣 尽忠国事391
五 君臣际遇 宠荣无比399
六 惟谨惟诺 恭让一生402
孔颖达407
一 脱颖而出409
二 一举登科411
三 起家学官411
四 避乱虎牢413
五 荣登瀛洲415
六 从政给事416
七 奉侍太子418
八 制订《五礼》420
九 修撰《隋书》421
十 注疏《五经》422
十一 退休致仕424
十二 陪葬昭陵426
范仲淹427
一 寒士苦读 题名金榜430
二 仕途坎坷 忠国不移432
三 统兵守边 抗击西夏437
四 庙堂谋国 “庆历新政”440
五 天下为志 风范千古443
司马光447
一 少年修身449
二 初仕游宦452
三 尽职谏官460
四 反对变法465
五 全心撰史470
六 终身相位480
朱熹485
一 生逢乱世 闭门读书487
二 初登仕途 师承理学489
三 关心时政 为国为民491
四 讲学著述 育天下之桃李493
五 日积月累 集理学之大成496
六 程朱理学 官方哲学501
岳飞503
一 力年壮志 从戎报国505
二 重奔军旅 初显锋芒508
三 屡被赏识 连获升迁511
四 亲提军旅 战功卓著513
五 “精忠报国” 抗金名帅515
六 立志雪耻 壮怀激烈518
七 被迫班师 报国无门524
八 忠良被陷 解职赋闲530
九 奸臣误国 千古冤狱532
辛弃疾537
一 青鲠兵家子 横槊扫敌蛮539
二 江南一连帅 在朝老从官543
三 万字平戎策 东家种树书551
四 镗镗暮疾声 遗音千古喧561
耶律楚材565
一 帝室后裔 相门之子567
二 参禅入道570
三 扈从西征574
四 护法、撰历和著述578
五 治理汉地581
六 创建赋役制度,强化中央集权585
七 尊崇儒术 收罗人才587
八 忠臣遭嫉 奋起抗争588
九 最后的岁月591
刘伯温595
一 少年英才597
二 沉浮宦海598
三 帝王军师605
四 功成身退612
于谦617
一 明初的社会矛盾619
二 青少年时代622
三 勤政爱民625
四 保卫京师629
五 浩然正气633
六 名垂青史637
海瑞643
一 严重的社会危机645
二 初仕前后的岁月649
三 七品芝麻官652
四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656
五 巡抚应天十府660
六 在琼山闲居的日子里664
七 最后任职的贡献666
张居正671
一 长江之子673
二 翰林储相674
三 宦海角逐675
四 锐意兴革681
五 无畏斗争695
六 魂系长江700
史可法703
一 刻苦自励 脱颖而出705
二 步入仕途 砥节奉公707
三 督师江北 备及艰难712
四 死守扬州 以身殉难719
戚继光725
一 少年儒将727
二 浙闽平倭731
三 蓟镇守边737
四 著书立说741
五 孤独的晚年745
郑成功749
一 烈子孤臣一片忠751
二 秣马厉兵同扫北755
三 扬帆渡海敢征东770
四 台澎收复教耕战775
顾炎武781
一 早岁行记783
二 抗清义举785
三 流徙北土786
四 读书治学790
五 学术成就793
六 思想举要795
七 地位影响799
黄宗羲801
一 从少年“党人”到“蕺山”门徒803
二 从落第文人到领导抗清的左副都御史810
三 从《明夷待访录》的著述到《明儒学案》的编撰816
四 持节尽瘁 众望所归825
魏源829
一 勤学苦读 少有文名831
二 北上京师 潜心经史832
三 跻身幕僚 留心“实学”834
四 主张禁烟 参加抗英836
五 痛定思痛 撰写巨著839
六 仕途不济 晚景凄凉846
林则徐851
一 不负祖望 终成功名853
二 浮沉宦海 勉力勤政856
三 不避祸福 力主禁烟864
四 怀揣社稷 睁眼看世界872
后记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