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
  • 仇立平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8929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228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1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2

1 绪论2

2 社会研究方法论26

3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39

第Ⅱ部分69

问题和设计70

4 选题和问题70

5 研究设计102

6 抽样方法132

7 测量和量表174

第Ⅲ部分211

研究方式212

8 调查研究212

9 实地研究261

10 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284

第Ⅳ部分309

分析和综合310

11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10

12 研究报告的撰写358

附录A 抽样方案示例376

附录B 随机数表383

附录C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387

参考文献388

第Ⅰ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2

1 绪论2

1.1 概念的使用:学者的讨论和本书的定义2

1.1.1 我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研究方法概念的认识3

1.1.2 本书的定义4

1.2 特征:科学性、客观性和工具性4

1.2.1 科学性5

1.2.2 客观性7

1.2.3 工具性8

参考阅读社会研究简史11

2 社会研究方法论26

2.1 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26

2.1.1 实证主义方法论26

2.1.2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27

2.1.3 两种方法论影响下的具体研究方法30

2.2 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31

2.2.1 价值中立、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31

2.2.2 价值关联和知识结构32

2.2.3 如何理解价值中立、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32

2.3 社会科学的特殊性33

2.3.1 社会科学预测的特殊性34

2.3.2 社会科学研究的限制36

3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39

3.1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39

3.1.1 社会研究方法论40

3.1.2 社会研究基本方式41

3.1.3 社会研究方法的专门技术和工具41

3.2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42

3.2.1 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42

3.2.2 研究目的或作用: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43

3.2.3 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7

3.2.4 时间性: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53

3.2.5 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57

3.3 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59

3.3.1 归纳推理59

3.3.2 演绎推理62

3.3.3 假设演绎法63

3.3.4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66

第Ⅱ部分 问题和设计66

4 选题和问题70

4.1 选题的意义和标准70

4.1.1 选题的意义70

4.1.2 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74

4.1.3 选题的标准77

4.2 选题的方法和来源80

4.2.1 选题的思维方法和“问题意识”80

4.2.2 选题和经验生活84

4.2.3 选题和查阅文献87

4.2.4 查阅文献和文献述评的方法90

4.3 研究课题的具体化92

4.3.1 什么是研究课题的具体化92

4.3.2 研究课题具体化的方法93

4.4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94

4.4.1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类型94

4.4.2 文献综述常见问题95

4.4.3 文献综述常见格式和参考文献97

5 研究设计102

5.1 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102

5.1.1 研究课题的定位103

5.1.2 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103

5.2 理论和假设104

5.2.1 何谓理论104

5.2.2 理论的层次105

5.2.3 理论的形式107

5.2.4 研究假设109

5.3 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114

5.3.1 分析单位115

5.3.2 区群谬误和简化论120

5.3.3 研究内容122

5.4 研究方案的设计和撰写125

5.4.1 研究方案设计的作用、原则和类型125

5.4.2 研究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127

5.4.3 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129

6 抽样方法132

6.1 概率抽样方法基础133

6.1.1 概率抽样的意义133

6.1.2 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抽样分布133

6.1.3 抽样术语138

6.1.4 抽样步骤142

6.2 概率抽样的具体方法146

6.2.1 简单随机抽样146

6.2.2 系统抽样149

6.2.3 分层抽样151

6.2.4 整群抽样154

6.2.5 多段抽样156

6.2.6 PPS抽样158

6.2.7 入户抽样160

6.2.8 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案162

6.3 非概率抽样方法168

6.3.1 偶遇抽样169

6.3.2 判断抽样169

6.3.3 配额抽样170

6.3.4 滚雪球抽样172

7 测量和量表174

7.1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174

7.1.1 测量的概念和意义174

7.1.2 测量的要素175

7.1.3 “测不准原理”和社会测量的局限176

7.2 概念化和操作化177

7.2.1 概念和概念化178

7.2.2 概念操作化178

7.2.3 操作化过程180

7.3 概念、变量和指标181

7.3.1 概念181

7.3.2 变量182

7.3.3 指标183

7.3.4 概念、变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185

7.4 信度和效度186

7.4.1 信度187

7.4.2 效度188

7.4.3 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以及相互关系192

7.5 测量层次194

7.5.1 定类测量194

7.5.2 定序测量195

7.5.3 定距测量195

7.5.4 定比测量196

7.6 量表197

7.6.1 态度和态度量表198

7.6.2 总加量表200

7.6.3 累积量表204

7.6.4 语义差异量表208

第Ⅲ部分 研究方式208

8 调查研究212

8.1 问卷设计213

8.1.1 问卷结构和问题类型213

8.1.2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19

8.1.3 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实例222

8.1.4 问卷设计技术230

8.2 资料收集方法241

8.2.1 自填法242

8.2.2 问卷访问法243

8.2.3 访问技术和访问心理244

8.3 调查研究的组织和管理248

8.3.1 访问员的选择和培训249

8.3.2 组织工作251

8.3.3 质量管理252

参考阅读群体关系测量253

9 实地研究261

9.1 实地研究的单位262

9.1.1 个案研究262

9.1.2 社区研究262

9.2 实地研究的过程或步骤263

9.2.1 选择调查点或调查对象263

9.2.2 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264

9.2.3 进入现场并与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265

9.2.4 次集和分析资料266

9.3 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法267

9.3.1 无结构型访问268

9.3.2 半结构型访问268

9.3.3 访谈技术269

9.4 观察法276

9.4.1 生活观察和科学观察276

9.4.2 观察法的类型和特点276

9.4.3 观察设计和观察训练278

10 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284

10.1 文献研究284

10.1.1 文献资料的类型和评价285

10.1.2 内容分析法286

10.1.3 二次分析291

10.1.4 历史研究方法293

10.2 实验研究294

10.2.1 实验研究的基本术语295

10.2.2 标准实验模式及其变形296

10.2.3 所罗门实验模式299

10.2.4 完全随机设计301

10.2.5 随机区集设计302

10.2.6 拉丁方格设计303

10.2.7 实验步骤304

第Ⅳ部分 分析和综合304

11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10

11.1 量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10

11.1.1 初步整理310

11.1.2 统计整理318

11.2 质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29

11.2.1 初步整理329

11.2.2 阅读分析330

11.2.3 编码和登录331

11.2.4 建立档案或资料库334

11.2.5 深度分析335

参考阅读统计分析初级知识337

12 研究报告的撰写358

12.1 写作方法358

12.1.1 为何写359

12.1.2 为谁写360

12.1.3 怎样写360

12.2 研究报告的结构362

12.2.1 基本结构363

12.2.2 报告写作技巧364

12.2.3 报告写作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364

12.3 研究报告的撰写体例366

12.3.1 行文要则367

12.3.2 撰写格式368

12.3.3 引用和注释369

参考阅读量化研究论文文体格式372

附录A 抽样方案示例376

附录B 随机数表383

附录C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387

参考文献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