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水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山水画史
  • 陈传席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753051442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山水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山水画的产生(晋、宋时代)1

第一章 山水画萌芽于晋1

第二章 早期山水画特色3

第三章 最早的山水画文献——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及其他4

第四章 中国画特质的决定和理性的起点——宗炳及《画山水序》7

第一节 宗炳的生平和思想7

第二节 《画山水序》的思想内容9

第三节 《画山水序》的影响10

第一节 王微的生平和思想13

第五章 和宗炳既对立又同——王微及《叙画》13

第二节 《叙画》的思想内容14

第三节 《叙画》对后世的影响16

第六章 山水画产生的社会基础以及山水画传神论的玄学根源17

第七章 结论21

第二卷 山水画的停滞、发展和突变(六朝后期至隋初、隋至唐初、中唐)23

第一章 六朝后期至中唐山水画发展概说23

第二章 隋代山水画和展子虔30

第三章 “渐变所附”的“二阎”和唐初山水画32

第一节 李思训的生平34

第二节 李思训的艺术34

第四章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李思训34

第三节 李思训的影响36

第五章 山水初变——吴道子和李昭道(附王陁子)37

第一节 吴道子37

第二节 李昭道40

附:王陁子42

第六章 王维和水墨山水画42

第一节 王维的生平和思想42

第二节 王维的山水画43

第三节 王维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46

第七章 毕宏、韦偃、张?和其他水墨画家49

第三卷 山水画的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之首(唐末、五代、宋初)57

第一章 唐末五代宋初南北各地山水画特色57

第一节 唐末至五代初的山水画57

第二节 五代宋初的北方山水画59

第三节 五代时期的南方山水画60

第二章 蜀地绘画宗师——孙位64

第一节 孙位简介64

第二节 孙位的山水画成就65

第三节 孙位的影响66

第二节 荆浩的山水画67

第一节 荆浩简介67

第三章 北方画风的奠基人——荆浩67

第三节 荆浩的《笔法记》69

第四节 荆浩的影响72

第四章 北方山水画三大家——关同、李成、范宽73

第一节 关同73

第二节 李成75

(一)李成简介75

(二)李成的山水画77

(三)李成的影响78

(一)范宽简介79

第三节 范宽79

(二)范宽的山水画80

(三)范宽的影响82

第五章 南方山水画两大家——董源、巨然85

第一节 董源简介85

第二节 董源的山水画85

第三节 董源的影响89

第四节 巨然91

第六章 五代宋初其他山水画家——卫贤、赵干、郭忠恕、惠崇等人95

第一章 北宋中、后期山水画保守、复古和变异概说103

第四卷 山水画的保守、复古和变异(北宋中、后期)103

第二章 燕文贵、高克明、燕肃及其他山水画家110

第一节 燕文贵110

第二节 高克明112

第三节 燕肃、宋澥和陈用志113

第三章 惟摹李成和范宽的一些画家115

第一节 许道宁115

第二节 翟院深、李宗成、商训等117

第四章 郭熙和《林泉高致集》119

第一节 郭熙生平119

第二节 郭熙的山水画120

第三节 《林泉高致集》125

(一)山水画的价值论125

(二)学传统和饱游饫看126

(三)山水美的观照和选裁126

(四)“三远”128

(五)修养的积炼和精神的涵摄129

(六)“四法”130

(七)其他132

第五章 从保守走向复古——王诜、赵令?和中期其他画家133

第一节 王诜133

第二节 赵令?136

第三节 其他画家137

第六章 北宋的文人画家——苏轼、“三宋”、晁补之、乔仲常等139

第一节 苏轼139

第二节 宋道、宋复古、宋子房143

第三节 晁补之、乔仲常143

第七章 云山墨戏的创始人——米芾、米友仁148

第一节 米芾的生平和习性148

第二节 米芾的山水画和绘画美学思想150

第三节 米芾的成就及其画史地位152

第四节 米友仁153

附:司马槐156

第五节 “二米”的影响157

第八章 复古风气下的画家和画160

第一节 北宋后期山水画的复古风气160

第二节 宋徽宗赵佶161

(一)赵佶和《?江归棹图》161

(二)《宣和画谱》中的《山水门》163

第三节 《江山秋色图》166

第四节 《千里江山图》167

第一节 辽代“一国二制”影响下的两种画风170

第九章 辽代山水画170

第二节 辽墓山水绢画和庆陵山水壁画172

第五卷 水墨刚劲的南宋山水画175

第一章 保持北宋画风的金代山水画175

第一节 金人对宋画和画家的掠夺175

第二节 金代的山水画和画家177

(一)金代山水画作品177

(二)金代山水画家177

第三节 岩山寺金代壁画中的山水181

第二章 南宋山水画概论184

第一节 李唐的生活道路190

第三章 院体山水画的创始人——李唐190

第二节 李唐的山水画艺术191

第三节 李唐的山水画成就和影响196

第四章 萧照、刘松年及孝、光、宁诸朝间山水画家199

第一节 萧照199

第二节 刘松年201

第三节 贾师古、阎仲、阎次平等203

第五章 赵伯骕和赵伯驹207

第六章 马和之、江参、朱锐等210

第一节 马和之210

第二节 江参212

第三节 朱锐等画家214

第七章 南宋画风的杰出代表 ——马远、夏圭215

第一节 马远215

第二节 夏圭220

第三节 马远、夏圭的成就及其影响223

第八章 禅宗画家及其他画家——梁楷、僧法常和玉涧、赵葵等225

第一节 梁楷225

第二节 法常、玉涧227

第三节 赵葵等画家229

第一节 元代画家和社会意识233

第六卷 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元代)233

第一章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社会根源233

第二节 元画的特点235

(一)元画的主要作者是士人235

(二)元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235

(三)元代绘画对脱俗的强调236

(四)元代绘画中心的特殊性236

(五)元代绘画的主流和支流236

(六)其他237

第一节 赵孟頫的生平239

第二章 托古改制的领袖——赵孟頫239

第二节 赵孟頫的思想和人品241

第三节 赵孟頫的绘画美学观244

第四节 赵孟頫的山水画246

第五节 赵孟頫在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50

第三章 高克恭、钱选253

第一节 高克恭253

第二节 钱选256

第四章 师法李、郭派画家——曹知白、朱德润、唐棣、姚彦卿259

第一节 曹知白259

第二节 朱德润261

第三节 唐棣264

第四节 姚彦卿268

第五章 元代变法的成熟者——黄公望270

第一节 黄公望的生平和思想270

第二节 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273

第三节 黄公望的山水画成就及其影响279

第六章 湿墨、繁笔——吴镇、王蒙281

第一节 吴镇281

第二节 王蒙286

第一节 倪瓒的生平和思想292

第七章 元画“高逸”的最高峰——倪瓒292

第二节 倪瓒的绘画风格及其形成295

第三节 倪瓒的绘画美学观300

第四节 倪瓒绘画成就和影响302

第八章 元画“放逸”的最高峰——方从义以及赵雍、盛懋、陈琳和其他山水画家304

第一节 元画“放逸”的最高峰——方从义304

第二节 赵雍306

第三节 盛懋307

第四节 陈琳307

第五节 郭畀等其他画家308

第一章 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山水画的影响以及画派纷起的基础313

第七卷 派别林立的明清山水画(上)(明代部分)313

第二章 明初山水画和王履319

第一节 明初山水画319

第二节 王履324

第三章 明代宫廷山水画329

第四章 师法南宋“院体”为主——戴进和“浙派”336

第一节 戴进的生活道路336

第二节 戴进的山水画337

第三节 浙派(包括江夏派)339

(一)沈周的生平和思想344

第五章 师法元画为主——沈周、文征明和“吴门画派”344

第一节 沈周344

(二)沈周的山水画346

第二节 文征明350

(一)文征明的生平和思想350

(二)文征明的山水画352

第三节 吴门画派355

第六章 院体别派——周臣和张灵、唐寅、仇英362

第一节 周臣和张灵362

(一)唐寅的生活道路和思想364

第二节 唐寅364

(二)唐寅的山水画365

第三节 仇英368

(一)仇英简介368

(二)仇英的山水画368

第七章 明末的画派和画家372

第一节 关于画派372

第二节 宋旭、顾正谊为首的华亭派,赵左为首的苏松派,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松江派373

(一)宋旭373

(二)顾正谊和华亭派373

(三)赵左和苏松派374

(四)沈士充和云间派375

(五)松江派375

第三节 蓝瑛和武林派376

第四节 其他画家和画派380

第五节 项圣谟、担当383

(一)项圣谟——严谨派大家383

(二)担当——超逸派大家386

第六节 高古变异一派代表——吴彬、陈洪绶389

(一)吴彬389

(二)陈洪绶393

第八卷 董其昌和“南北宗论”399

第一章 明代心禅之学的兴起399

第二章 董其昌及其山水画艺术和陈继儒401

第一节 董其昌的生平和思想401

第二节 董其昌的山水画407

第三节 董其昌山水的成就和影响412

第四节 陈继儒414

第三章 “文人画”、“南北宗论”的提出及其基本精神417

第一节 “文人画”、“南北宗论”由董其昌提出417

第二节 “南北宗论”的基本精神419

第三节 以禅家“南北宗”喻画的意义426

第四章 “南北宗论”的理论基础431

第一节 以淡为宗431

第二节 苏轼美学观的启蒙和米芾影响的决定作用432

第三节 历代文人的一贯思想436

第五章 “南北宗论”的评批和左袒438

第六章 “南北宗论”的价值和影响444

第七章 结语448

第二节 清代山水画的三大势力451

第一节 清初社会对山水画的影响451

第一章 清代山水画概说451

第九卷 派别林立的明清山水画(下)(清代部分)451

第三节 “一代正宗才力薄”453

第四节 山水画论的“返祖”454

第五节 其他458

第二章 逸民派的代表——渐江460

第一节 渐江的生平和思想460

第二节 渐江山水画及其美的根源462

第三节 渐江绘画的成就及其影响466

第三章 汪之瑞、孙逸、查士标和新安画派468

第一节 汪之瑞、孙逸、查士标和新安画派其他画家468

第二节 新安画派形成的基础476

第一节 萧云从和姑熟画派480

(一)萧云从的生平和思想480

第四章 萧云从和姑熟画派,梅清和宣城画派480

(二)萧云从的山水画481

(三)姑熟画派483

第二节 梅清和宣城画派484

(一)梅清的生平和思想484

(二)梅清的艺术486

(三)宣城画派492

第一节 石溪495

第五章 石溪,程正揆和程邃,戴本孝和八大山人495

第二节 程正揆和程邃500

第三节 戴本孝和八大山人505

第六章 龚贤,陈卓等“金陵八家”,傅山,江西画派之首罗牧512

第一节 龚贤附:王?513

第二节 陈卓等“金陵八家”519

(一)关于“金陵八家”519

(二)陈卓523

(三)朱翰之、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金陵画家525

第三节 傅山530

第四节 江西画派之首罗牧531

第七章 仿古派代表——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娄东画派533

第一节 王时敏533

第二节 王鉴537

第三节 王原祁538

第四节 娄东派543

第八章 以仿古为基础的代表——王翚和虞山派、吴历、恽寿平544

第一节 王翚544

第三节 吴历548

第二节 虞山派548

第四节 恽寿平552

第九章 自我派的代表——石涛556

第一节 石涛的生平和思想556

第二节 石涛的画论560

第三节 石涛的山水画563

第四节 石涛在画史上的地位567

第十章 清代宫廷山水画,京江画派及其他570

第一节 清代宫廷山水画570

第二节 袁江、袁耀等人572

第三节 京江画派574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山水画576

第十一章 太平天国的山水画和画家576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画家578

论近:山水画的振起——以黄宾虹、傅抱石为代表的近现代山水画581

(一)近论581

(二)黄宾虹582

(三)傅抱石585

第十卷 二十世纪山水画与新时代地方画派之兴起589

第一章 概说589

第二章 李瑞清和两江师范学堂592

第三章 金城和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初期海派596

第四章 李可染和京派山水画604

第一节 李可染的生活道路604

第二节 李可染的山水画605

第三节 李可染山水画的地位及影响608

第五章 赵望云、石鲁和长安派山水画610

第一节 赵望云610

第二节 石鲁612

第三节 方济众和何海霞617

第一节 金陵和传统绘画621

第二节 钱松嵒的生平621

第六章 钱松嵒和金陵画派621

第三节 钱松嵒的山水画624

第七章 陆俨少627

第一节 陆俨少的生平627

第二节 陆俨少的山水画628

第八章 海派、蜀派、岭南派632

第一节 吴湖帆632

第二节 贺天健634

第三节 海派其他山水画家635

第四节 陈子庄和蜀派639

第五节 岭南派及其他641

第九章 渡海三家——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畬650

第一节 张大千(上)651

第二节 张大千(下)651

第三节 黄君璧654

第四节 溥心畬656

改版后记659

附录664

一、三版自叙664

二、一版后记665

三、重版附记666

四、三版后记6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