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析及综合补偿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析及综合补偿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076897.jpg)
- 李群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649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供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析及综合补偿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概述1
1.2 本书的主要内容2
2 牵引变电所端口电气量的一般变换方法5
2.1 基本假设与基本定义5
2.1.1 基本假设5
2.1.2 基本定义6
2.2 三相电气量与次边端口电气量的一般关系6
2.3 端口电气量的通用变换关系与特性8
2.3.1 端口电气量的通用变换关系8
2.3.2 变换的一般特性9
2.4 常用接线的变换阵11
2.4.1 次边两端口接线角相差120°接线变压器的变换阵11
2.4.2 三相—两相对称(平衡)接线变压器的变换阵13
小结14
3 正序与负序补偿及综合补偿16
3.1 概述16
3.2 正序、负序电流的一般表达式16
3.3 正序补偿与负序补偿17
3.3.1 正序功率的补偿17
3.3.2 负序功率的补偿18
3.4 无功和负序的综合补偿21
3.5 三相—单相对称补偿25
小结30
4 系统变换与三相等效模型31
4.1 次边端口的等效描述31
4.2 系统变换32
4.2.1 系统变换阵33
4.2.2 牵引供电系统的三相等效模型34
4.3 两相牵引供电系统的三相等效模型35
4.4 单相牵引供电系统的三相等效模型41
4.4.1 三相—单相对称补偿接线的变换阵41
4.4.2 并联补偿与牵引负荷的三相变换42
4.4.3 牵引变压器漏抗变换43
4.4.4 三相等效模型44
小结45
5 三相系统的电压损失与故障分析46
5.1 概述46
5.2 三相电压损失的一般表达式46
5.3 牵引变电所故障分析模型49
5.4 各种接线故障分析52
小结56
6.1.1 YN,3d-1接线58
6.1 几种新的平衡接线58
6 新型牵引变压器平衡接线及电气分析58
6.1.2 YN,3d-2接线60
6.1.3 YN,λ接线60
6.2 平衡接线变压器电气分析61
6.2.1 YN,3d-1平衡变压器的接线形式及平衡原理61
6.2.2 次边绕组的电流分布62
6.2.3 四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模型63
6.2.4 次边端口等值电路建模65
6.2.5 电流和电压变换67
6.2.6 三相—两相系统阻抗变换68
6.2.7 相关电气计算70
小结71
7 同相供电系统与对称补偿72
7.1 同相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72
7.2 YN,d11接线三相—单相系统的对称补偿73
7.3 特殊接线实现三相—单相对称补偿系统75
7.3.1 不等边Scott接线75
7.3.2 不等边YN,vd接线76
7.3.3 不等边V,v接线76
7.3.4 YN,2d接线77
7.4 不同接线形式特点比较78
7.5 特殊接线对称补偿系统技术指标与设计方法80
7.5.1 对称补偿技术指标80
7.5.2 对称补偿实现模式80
7.5.3 影响对称补偿技术指标的因素81
7.5.4 不完善对称补偿模式的补偿能力分析83
7.5.5 对称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法86
7.6.1 不完善对称补偿87
7.6 对称补偿设计举例87
7.6.2 完善对称补偿90
7.6.3 对称补偿经济性能评估91
7.7 可调无功补偿技术91
7.7.1 无功补偿91
7.7.2 可调无功补偿技术方案92
7.7.3 静止无功补偿技术93
7.8 电能质量中负序问题的探讨95
7.8.1 负序在电力系统中的分布95
7.8.2 负序影响考核点的选择和限值探讨97
小结100
8 谐波、滤波及效果分析102
8.1 牵引变电所的三相谐波模型102
8.2 电力系统三相谐波模型与谐波电压分布106
8.3.1 牵引负荷谐波的特点及基本描述108
8.3 谐波水平与算法108
8.3.2 同次谐波的分布与平均有效值110
8.3.3 多次谐波的合成114
8.3.4 谐波合成算法与特性114
8.4 单调谐滤波器的优化设计115
8.4.1 基本描述与定义115
8.4.2 滤波支路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116
8.4.3 不同次单调谐滤波支路设备容量的最佳分布及其算法117
8.4.4 带有降压变压器的单调谐滤波器设计方法120
8.5 滤波举例与效果分析121
8.5.1 基本说明与基础数据121
8.5.2 滤波器设计举例122
8.5.3 滤波效果分析126
小结127
9.1 概述129
9 有源电力滤波器129
9.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及补偿原理130
9.3 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及补偿特性131
9.3.1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无源滤波器并联的混合型滤波器131
9.3.2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系统串联的混合型滤波器132
9.3.3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无源滤波器串联的混合型滤波器134
9.4 瞬时无功理论及谐波电流检测136
9.4.1 瞬时无功理论136
9.4.2 谐波电流的检测137
9.5 电气化铁路混合滤波器设计139
9.5.1 有源滤波器容量的计算模型140
9.5.2 混合型滤波器的优化计算141
小结144
习题与思考题145
主要参考文献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