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073197.jpg)
- 邓小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057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环境生态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环境问题1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1
第一章 绪论1
二、环境问题2
三、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3
四、环境问题的启示5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6
一、生态学6
二、环境生态学的概念8
三、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9
四、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1
五、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2
复习思考题13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14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4
第一节 生命与环境14
二、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15
三、自然环境18
第二节 生态因子作用规律21
一、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21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22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23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6
第三节 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30
一、光的生态作用30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34
三、水的生态作用37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41
五、其他因子的生态作用45
复习思考题47
第三章 种群与群落48
第一节 种群及其特征48
一、种群的概念48
二、种群的空间分布48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50
第二节 种群动态52
一、生命表和生命曲线52
二、种群增长规律53
三、种群的调节56
四、生态入侵57
五、种群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对策57
第三节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58
一、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58
二、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59
三、种群间的负相互作用60
第四节 群落及其特征61
一、群落的概念61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62
第五节 群落的结构62
一、群落的外貌与生活型62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64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65
四、群落时相66
五、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67
第六节 群落的演替68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68
二、群落的形成及发育68
三、群落演替的类型70
四、群落演替理论73
复习思考题75
第四章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77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77
一、系统的概念及其类型77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78
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80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81
一、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81
二、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82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82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85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85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89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98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与生态平衡101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101
二、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103
三、生态平衡失调及其基本特征105
四、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105
复习思考题107
第五章 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108
第一节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108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108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110
三、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111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112
五、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113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类型114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114
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115
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116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17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17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118
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19
四、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120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121
复习思考题123
第六章 环境污染的生态学防治124
第一节 环境污染概述124
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124
二、环境污染的特征124
三、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125
第二节 水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126
一、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126
二、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128
三、水体污染的生态防治130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134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134
二、大气污染物134
三、大气污染物的转化与转移136
四、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136
第四节 土壤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141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141
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142
三、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143
四、土壤净化144
五、土壤污染的生态防治145
一、固体废物及其来源147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147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149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150
四、固体废物的资源化152
复习思考题153
第七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154
第一节 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154
一、干扰154
二、退化生态系统156
第二节 生态恢复157
一、生态恢复的概念157
二、生态恢复的目标158
三、生态恢复的机理158
四、生态恢复的一般操作程序和方法160
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161
第三节 生态恢复实例162
一、边坡生态恢复技术162
二、水土流失的生态恢复技术164
三、矿山废弃土地生态恢复技术164
第四节 植物修复技术165
一、植物修复的概念和优点165
二、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165
三、影响植物修复的因素167
四、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168
复习思考题169
第八章 生态工程概述171
第一节 生态工程的概念及意义171
一、生态工程的定义171
三、生态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72
二、生态工程的特点172
第二节 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和设计173
一、生态工程的原理173
二、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177
三、生态工程的设计方法178
第三节 生态工程的类型179
一、治污生态工程179
二、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183
三、园林生态工程188
四、林业生态工程190
五、农业生态工程191
复习思考题195
第一节 生态监测196
一、生态监测的定义196
第九章 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196
二、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197
三、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198
四、生态监测的内容及指标体系199
五、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新技术手段201
第二节 生态评价205
一、生态评价概述205
二、生态环境影响识别210
三、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210
四、生态影响评价213
五、生态风险评价215
六、几类生态评价及生态影响评价要点217
复习思考题225
第十章 生态规划和生态示范区建设226
第一节 生态规划226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226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227
三、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步骤228
第二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234
一、生态示范区概述234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模式236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237
四、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的程序、方法和手段238
五、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文本编制239
六、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步骤及建设试点申报规范240
复习思考题240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及生态安全24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服务242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242
二、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方向242
三、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243
四、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及意义24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250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250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251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指标253
四、生态学是生态管理的科学基础255
五、可适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256
第三节 生态安全256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256
二、生态安全的体系组成257
三、生态安全的评价与分析260
四、生态安全的预警263
复习思考题264
第一节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265
一、人口增长265
第十二章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65
二、全球气候变化267
三、臭氧层破坏和损耗270
四、酸雨271
五、环境荷尔蒙的威胁272
六、其他环境问题27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276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276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77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278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80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283
复习思考题286
实训二 生物污染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87
实训一 环境问题调查287
实训287
实训三 微环境的综合测定技术289
实训四 资源利用型竞争观察291
实训五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293
实训六 生态演替观测297
实训七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初步估测298
实训八 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301
实训九 生物多样性测定302
实训十 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的调查304
实训十一 污染胁迫对生物的影响观测306
实训十二 重金属在水生食物链中的积累和分布308
实训十三 自然保护区设计311
实训十四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314
实训十五 城市生态小区规划317
主要参考文献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