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
  • 于翠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571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古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绪论:中国典籍研究的多维视野1

一、传统媒介1

二、典籍文化6

三、阅读视野9

第一编 传统媒介第一章 传播史料的价值与整理利用12

一、中国传播史料的价值12

二、传播史料整理的框架15

三、传播史料的检索18

四、传播史料的利用20

五、伊尼斯有关中国史料的偏差23

第二章 古代图书编辑与出版概念31

一、古代编辑活动的起源31

二、古代编辑与出版的关系36

第三章 古代出版格局与传统文化40

一、“士”阶层与编辑出版事业40

二、官方“文治”传统与出版工程43

三、民间编辑出版物与图书市场45

第四章 印刷媒介演变与文化转型49

一、出版传播与复制技术50

二、编辑出版物与社会文化建构52

三、新式传播媒介与社会变革54

第五章 “采诗”传统与近代办报观念60

一、古代文人的“采诗”说60

二、近代报人的“采诗”说63

三、传统“采诗”说的突破66

四、媒介功能与社会变革68

第二编 典籍文化第六章 官修类书的编辑传统及其终结72

一、标榜文治的编辑理念72

二、文献一统的编辑体例76

三、以类相从的编排方法80

四、类书编辑传统的终结83

第七章 从博物观念到博物学科89

一、中国古代“博物”观念89

二、中国古代博物知识的分类体系91

三、西方“博物学”概念的引进93

四、西方博物观念与中国博物资料比较95

五、中国近代新式博物辞书的特点99

第八章 类书资料与狐幻文学103

一、狐的属性与祥瑞说103

二、狐的形象与诗文106

三、狐的幻化与小说108

第九章 诗歌选本与梅花文化113

一、“别出梅花一类”113

二、类书体例的影响115

三、汇集评注资料117

第十章 摘句品诗与名句传播122

一、摘句品诗的由来122

二、诗选与“秀句”127

三、摘句现象的成因130

第三编 阅读视野第十一章 儒士读书与隐士读书136

一、儒士的读书方式136

二、隐士的读书方式145

三、陶渊明的自我传播150

第十二章 读书文化与家族风尚160

一、读书:士人的技能160

二、读书法:苦读与“涵泳”163

三、藏书:读书种子不绝168

第十三章 女性规范与闺塾阅读175

一、为“女德”作《女诫》175

二、为《诗经》动情肠180

三、才女的读书空间185

四、新媒介与新女性189

第十四章 西书东渐与文化融合194

一、利玛窦:“合儒”的传教策略194

二、梁启超:融合中西学术200

三、当代的“国学”声音212

第十五章 大众文化与典籍解读218

一、以“正说”矫正“戏说”218

二、以“大话”拆解名著220

三、以“读图”诠释古籍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