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拉佐尼克编著;谢关平,高增安,杨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839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经济学-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劳动力、技术变革和收入分配1
劳动力市场3
1.劳动力市场理论:发展概述4
中世纪经院哲学(Medieval Scholasticism)的深远影响4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和国民经济学(National economy)的兴起4
古典经济思潮的崛起4
边际革命和新古典主义的崛起6
凯恩斯和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of1abor markets)7
货币主义(Monetarism)和劳动力市场:回到供给8
货币主义者的批评8
2.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分析中的问题与争论9
理性预期和劳动力市场9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Duality)、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和细分(Segmentation)10
效率工资模型(Efficiency wage models)11
隐性合约(Implicit contracts)11
内部人—外部人关系(Insider-outsider relationship)12
3.劳动力市场分析中的一些新议题12
关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Market flexibility)的进一步研究12
灵活企业理论(The theory of the flexible firm)12
灵活性和网络组织13
信息社会的劳动力市场14
国际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移民工人(Migrant worker)14
4.结论14
技能形成系统17
1.技能形成系统的治理17
市场治理17
国家治理19
层级治理19
社团治理20
社区治理21
2.结论:各种系统及案例22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24
1.专利、著作权和秘密(Secrecy)25
2.专利:介于知识的独占和传播之间26
3.知识产权制度(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ions)和国家差别27
4.知识是否过度私有化了28
5.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挑战30
技术的发展和传播32
1.技术的本质32
2.技术的发展33
3.技术的传播35
4.结论37
创新39
1.创新企业(Innovating enterprise):争论和问题40
2.创新过程40
3.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43
养老金制度(Pension systems)46
1.简介46
2.退休收入支柱47
3.设计、结构和管理49
4.投资管理和金融市场50
5.问题——未知的和未解决的52
企业与产业组织55
公司治理(Corporate control)57
1.股东理论(Shareholder theory)58
治理机制(Mechanisms of control)59
公司股东的生产性作用63
“剩余”利润的来源65
2.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68
3.经理人理论(Managerial theory)71
4.结论:创新、发展与公司管理73
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78
1.术语79
2.市场和战略能力79
3.流程、定位和路径80
组织和管理流程81
定位(Positions)82
路径(Paths)83
4.动态能力与协调过程84
外部感知85
组织行动85
5.动态能力对企业理论的意义86
6.结论87
企业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91
1.企业经济学的演变91
产业经济学92
价格、成本和市场92
2.结构—行为—绩效模型93
3.政府的产业管制93
4.经济学和企业战略94
博弈论95
交易成本经济学95
5.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经济学的发展95
信息经济学95
作业基础成本(Activity-based costing)96
6.企业经济学的未来96
产业动力学(Industrial dynamics)98
1.简介98
2.产业动力学的产生、衰退和复兴99
3.对矛盾的典型化事实的认识100
4.对产业生命周期的认识100
5.对产业演变的认识102
6.研究议题103
7.结论103
1.简介105
合作与竞争(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105
2.产业组织:市场力量和市场失灵106
3.知识与能力107
4.结论:未来的关键问题109
私有化与管制(Privatization and regulation)111
1.私人部门管制的制度安排112
2.经济理论112
3.英国的私有化和管制112
4.新的研究议题114
5.对管制者的管制115
6.全球电信市场115
7.全球性发展116
8.结论117
1.简介119
中、小型企业119
2.静态观点120
3.动态观点122
4.实证证据125
5.公共政策的反应127
6.结论129
企业成长与网络134
1.企业成长的意义135
2.交易成本与企业成长135
3.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或知识基础理论136
4.全球性扩张137
5.企业成长的极限137
6.网络138
产业聚集141
1.概念的渊源141
2.定义142
3.理论143
4.对产业聚集兴趣的复苏144
5.工业区145
6.产业簇群146
7.核心—外围趋势147
8.聚集模型147
证券交易监管150
1.简介150
2.证券交易和持续披露监管(Ongoing disclosure)151
证券交易151
3.证券市场监管152
必要的信息披露152
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以及自律组织的关系153
对证券经纪公司(Broker-dealers)的监管153
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电子通信网络(ECNS)的关系153
评估市场监管的影响154
4.投资顾问和投资公司监管154
产业部门157
航空航天工业159
1.简介159
2.航空航天工业的起源和竞争情况160
航空器:飞机和直升飞机160
3.分析和评价——政策争论和管理问题161
合作和竞争动力161
导弹系统和太空飞行器161
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关于政府补贴的争论162
产业整合:如何获得规模经济163
4.日益全球化的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的管理164
化工工业167
1.简介167
2.历史简介168
3.关键问题和主题170
全球机床工业174
1.简介174
2.行业数据175
3.二战后的发展176
4.创新方法177
5.为什么该行业很重要177
全球化产业178
技术178
6.未来178
电信产业181
1.简介:用层级模型描述这一产业181
2.逐层概括出的电信产业特征182
第一层:设备和软件层182
第二层:网络层182
TCP/IP协议183
第三层:终端对终端连接层183
第四层:导航层和中间软件层183
第五层:应用层183
第六层:客户层183
新的进入者184
专业技术供应商184
3.下游层级的演变184
结论185
4.上游层级的演变185
第三层的出现和它与其他层的关系185
上游层级内部、上游层级之间的合并和专业化的并存186
对于上游层级未来发展的一些揣测187
5.结论187
生物技术189
1.简介189
2.新的行业还是新的技术190
3.对现有产业中企业的影响191
4.网络、簇群(Clusters)和联盟192
5.国家制度和政策192
不断变化的生产能力和贸易195
1.世界钢铁工业195
钢铁工业195
竞争力:两个钢铁工业的故事196
2.从实物生产率到人力资源管理197
3.循环市场和资本短缺198
4.新市场和新产品198
5.钢铁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199
6.结论:旧经济—新经济200
电子工业203
1.现实意义204
2.历史观点:产业组织的旗舰模式204
计算机205
半导体中的旗舰模式206
突破:微处理器和个人电脑206
第一个谜团:全球化和集中化(Globa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207
3.竞争谜团:实证证据207
第二个谜团:集中化和多变性210
4.可能的解释211
对文献的简要回顾211
另一种观点211
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ies)213
集中的根源213
市场多变性的根源214
复杂的供应链214
需求和技术的破坏性变化215
5.正在进行的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215
汽车工业221
1.从手工生产(Craft production)到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和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222
2.产业结构原动力223
3.未来预测224
服务经济227
1.是否是一种新型的服务经济228
2.对服务经济前景的展望230
3.重新定义服务经济232
国民经济与国际制度237
各种类型的资本主义239
1.从经理人革命(Managerial revolution)到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239
英国239
美国240
德国241
日本241
2.经济萧条、战争和分散发展242
3.20世纪60年代:经理资本主义的全盛时期244
4.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冲击和公司主义者(Corporatist)的反应246
5.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248
6.21世纪各种类型的资本主义251
银行体系256
1.全能银行257
2.从20世纪30年代到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银行体系257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银行体系258
4.应对更多的不确定性258
5.巴塞尔资本充足原则(Basel capital adequacy rules)258
6.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体系259
7.最后贷款人问题260
全球化(Globalization)261
1.历史回顾262
2.不断一体化的标志263
3.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急剧增长265
4.全球公司与一体化266
5.跨国公司的全球组织268
6.全球化政治经济学269
7.结论271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274
1.简介274
2.起源274
3.组织结构275
4.基本原则275
5.商品贸易理事会276
6.服务贸易理事会276
9.复边协议(Plurilateral agreements)277
10.贸易政策审查277
7.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277
8.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277
11.争端的解决278
1 2.争议裁决278
13.争议279
实力不对称279
环境关注279
劳工权利279
14.最近活动——未来计划279
理论与工具281
企业进化理论(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the firm)283
1.现代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283
2.尼尔森-温特理论(The Nelson-Winter approach)284
3.进化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比较286
4.结论287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289
1.简介290
2.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290
3.“新”制度经济学292
个体是给定的292
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292
制度的发展293
市场的概念化293
企业理论294
4.“旧”制度经济学294
凡勃伦对理性经济人的批评295
“旧”制度主义概述295
制度的本质297
创造性、变革和失衡297
“旧”制度主义的特点298
5.结论:“旧”制度主义以及企业与管理学研究299
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302
1.简介302
2.消费者行为理论303
3.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及其弹性305
4.生产和成本理论306
5.企业的价格—产量决策308
6.局部均衡分析和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309
7.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310
1.背景313
企业经理理论(Managerial theories of the firm)313
2.理论314
随意行为理论(Discretionary theories)314
增长导向理论(Growth-orientated theories)315
官僚行为理论(Bureaucratic theories)316
3.理论检验317
4.检验结果317
5.一种新的所有者自管资本主义(Owner-managed capitalism)318
6.结论319
企业所有权及其类型321
1.业主制(Proprietorships)321
3.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LLC)322
4.股份有限公司(Joint stock corporation)322
2.合伙制(Partnerships)322
5.起合同作用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ancy)323
6.“企业所有权”走向何处323
7.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是否恰当324
8.资本理论(Capital theory)中的含糊定义324
9.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324
10.从所有权到会员制325
经济学理性328
1.理性原则328
2.新古典学派的理性(Neo-classical rationality)329
利己主义329
无所不知329
有意识的深思熟虑330
有代表性的行为人330
3.新古典学派的理性和理性原则330
4.默守规则和选择331
5.默守规则、技能和专家知识332
6.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决策333
信任(Trust)337
1.信任的概念337
2.信任的源泉338
3.衡量信任339
统计调查工作339
实证研究340
4.结论341
模型与预测344
1.作为商业预测基础的模型345
2.建立模型的原因345
3.促进理解的模型:测量参数345
5.运用模型进行预测346
4.运用模型检验理论346
6.建模的要素347
7.作为解释基础的非随机模型347
模型1349
模型2349
8.真正的随机模型(Truly stochastic models)存在的问题351
9.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的预测发展史351
10.结论352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CE)355
1.科斯传统(Coaseantradition)356
威廉姆森关于市场和层级组织的观点356
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性质、整合与内部组织的观点357
通过节约、制定战略和权力获得的效率359
2.批评和替代观点359
市场优先(Market first)359
方法论的问题360
其他批评360
新古典经济学观点361
资源/知识基础观点(The resource/knowledge-based perspective)362
激进观点362
作为层级组织、代理人和利己主义的市场362
国家理论363
3.政策意义及其未来364
4.评价364
创新企业理论368
1.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改革369
2.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改革373
3.创新企业理论的动态发展能力377
4.结论:产业、组织和制度380
产业条件381
组织条件381
制度条件382
创新企业的社会条件382
著名经济学家传记387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Marshall,Alfred)(1842~1924)389
个人资料389
主要著作389
摘要389
2.马歇尔经济学的背景390
3.早期作品和《经济学原理》390
1.生平390
4.《产业与贸易》391
5.学术外的生活392
托尔斯坦·B·凡勃伦(Thorstein B.Veblen)(1857~1929)394
1.生平394
2.凡勃伦对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的批评395
3.技术与制度396
4.进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的基础396
5.累积因果:反对目的论397
主要著作400
1.简介400
摘要400
个人资料400
马克斯·韦伯(Veber,Max)(1864~1920)400
2.生平401
3.主要贡献401
4.结论402
约瑟夫·熊彼特(Schumpeter,Joseph)(1883~1950)405
个人资料405
主要著作405
简介405
1.生平406
2.主要贡献407
3.结论407
2.传略资料409
1.简介409
概要409
主要著作409
个人背景409
罗纳德·科斯(Coase,Ronald)(1910~)409
3.主要贡献410
4.评价411
5.结论412
伊迪丝·蒂尔顿·彭罗斯(Penrose,Edith Tilton)(1914~1996)414
个人背景414
主要著作414
1.传略背景414
2.主要贡献415
3.充实的一生417
概要419
主要著作419
个人背景419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Simon,Herbert Alexander)(1916~2001)419
1.关于管理科学420
2.关于解决问题的科学421
3.西蒙的一些观点421
奥利弗·E·威廉姆森(Williamson,Oliver E.)(1932~)423
个人背景423
主要著作423
概要423
1.传略资料423
2.威廉姆森与交易成本424
3.威廉姆森与行为主义424
4.制度与效率425
5.结论426
译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