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胡适的精神之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胡适的精神之旅
  • 杨国良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7050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胡适(1891~1962)-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胡适的精神之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个案研究的历程1

在云山雾海之中,与胡适朝夕相处。没了时空的阻碍,少了学科的界限,几个月里痛痛快快“弥纶群言”,酣畅淋漓“纵横驰骋”!3

胡适与胡适所处的那个时代太叫人牵肠挂肚,真可谓牵胡适一发可动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全身。我由此而深知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的特殊分量。3

他底一生,简直就是玻璃缸里的一条金鱼;他摇头摆尾,浮沉上下,一言一笑……在在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4

每个人写胡适都是作者心目中的“那一个”胡适。千万双相似或相异的眼睛在审视同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胡适!9

第一章 生命的延续20

父子真正相处不到两年!21

父子俩一辈子抱“执笔报国”之志,尤其接班人胡适,一向有“教育救国”的远大抱负。23

从胡传开始,胡家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由出外经商到遴选出读书的专门人才;正是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才有胡适的延续和传承,才有一代“国人导师”的诞生!24

1895年6月20日,胡传写下遗嘱。一份遗嘱写给胡适母亲冯顺弟,称胡适天资聪颖,令他读书成才!另一份写给胡适,教他刻苦读书、力求上进!胡适后来说: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34

第二章 悠悠母子情39

冯顺弟——胡传的第三任妻子!胡适——冯顺弟唯一的儿子!40

对于家用,胡母向来节省。对于学金,胡母大方得出奇!46

胡母一心想胡适成名成家!48

母亲的“晨训”让胡适铭记一辈子!49

胡适用血和泪,写下《先母行述》。字字令人心碎,行行叫人心痛。“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60

守寡二十三年的母亲终于看到独子成了家、立了业,才含笑而去!61

第三章 正学与杂学63

胡母盼儿念书心切,把不到四岁的小胡适送到村塾开始读书,持续了整整九年……67

初到上海求学的胡适就因纠正先生误把《易经·系辞传》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当成《左传》里的内容,对《易经》“详知熟记”的胡适一天之中升了四班。75

胡适由“正学”转入“杂学”之前已有些征兆77

胡适“转向”的这一年,恰好是1900年,新世纪之始!78

1916年3月6日,胡适对中国旧式教育提出严厉批评85

胡适扎实的“正学”奠定了他往后较为牢靠的学业大厦;而他少儿时代兴趣甚浓的“杂学”又直接助成了他一生最得意的白话诗文86

运动,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副业”。86

第四章 从旧学到新知——迁徙之一90

如果胡适的母亲没有非凡的识见,没能让胡适及早地接触新知……守在绩溪乡下,胡适一生顶多只能是一个有旧学底子的乡绅而已。91

成就胡适第一次大迁徙的诸多条件92

1895年的中国,天崩地裂!92

1895年……胡家的顶梁柱塌了!93

到了澄衷学堂……胡适敢译诗了。到胡适入中国新公学,胡适已能做英文教员了。102

文理兼修,使胡适从纯粹的旧学里及时地突围出来。105

在敞开心扉狂吸“新知”的同时,胡适仍不忘“旧学”109

第五章 精神之父115

胡适幼年丧父,时感缺失。此时,有两位突出的导师活跃在中国的政治文化舞台上:“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笔锋常带情感”的梁启超。117

1877年,严复被选为官派第一批留欧学生在英伦留学……120

郭嵩焘才识出群,自负傲慢。风华正茂的严复与成熟老到的郭嵩焘幸会于英伦。122

严复未曾料到他的译述会在少年胡适那里得到有力的回应。郭嵩焘更未料到,他的思想之棒会由好学深思的严复顺利传给胡适这一代。129

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坦承:“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133

梁启超开风气之先,“尽播种之义务”。继梁启超“耘之获之”者,首推胡适!141

第六章 实地实验144

胡适承袭了“穷理致知、躬行实践”的书院精神。145

几十期《竞业旬报》使胡适“可以把在家乡和学校得着的一点点知识和见解,整理一番,用明白清晰的文字叙述出来”。145

少年时期的种种思想后来竟成为胡适思想的重要出发点。146

《竞业旬报》的宗旨有四:振兴教育;提倡民147

气;改良社会;主张自治。147

少年预备与后来的成功直接关联!167

第七章 从中学到西学——迁徙之二169

汉语言文化系统与英语言文化系统的相遇,在胡适个案里是个体性而非总体性相遇!“淹贯中西”本质上是不成立的!171

“中学”的根本在哪里?在先秦!胡适的根在哪里?在先秦!173

胡适留美,恰逢其时!180

留学时,胡适关心的问题很杂。1914年初才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西洋考据学、致用哲学等方面。188

胡适学到的是“西学”的理念、西学的方法,而实验田仍然在中国本土!190

第八章 圣言与神言193

圣言和后来的神言是胡适“成人”的基石!196

留学期间,胡适对“犹太人治学的本领和排除万难、力争上游的精神,印象极深”。201

一次非同寻常的精神洗礼,一次内心世界的大转机。从此,胡适有了明确使命——让西方神言与中国圣言平等对话!204

耶稣伟大的心怜悯着一切生命。他具体形象地宣讲新奇的学说——上帝关注一切世人!206

基督所宣扬的是和解,是不抵抗,是反躬自省,是自我道德完善。这种思想与中国圣言极为合拍。218

他心中的圣言西化了。他心中的神言中化了。222

胡适不是基督教徒,始终没有正式受洗。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未受感化的“顽固”分子。可奇怪的是……225

胡适既然对《圣经》与基督教那样看重,为什么始终没有入教?227

第九章 胡韦之恋231

胡适早已放弃未婚妻江冬秀作“知识上的伴侣”。但“母命”难违……233

胡适沉睡多年的情感突然苏醒了!237

女友韦莲司女士成了留学生胡适思想变迁的见证人。241

胡适说,他所见女子不少,但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韦莲司是唯一的一个!241

胡适说:“虽然在过去四十八小时之内,我已写了两封信和一张明信片给你,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写封信!”250

韦莲司居室家具、衣物、图书、画作一如旧往。此时,韦莲司却被母亲召回康奈尔大学!255

韦莲司是胡适“吹不散的心头人影”。“胡韦之恋”未因彼此分离而减弱或停止,反而维系了长长五十年!258

第十章 真挚的友情262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262

1907年,胡适在中国公学颇有少年诗人之名,常和学友唱和。268

留学美国时,胡适与朋友围绕中国文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笔战。274

胡适拥有这么多朋友,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个人品质。275

胡适在美七年与异国友朋的交谊同样广泛而真挚。283

最感人的是,胡适因真挚的友情而痛改吸烟恶性。288

胡适交游甚广。1915年,胡适往来书札收999封,寄874封。1916年,收1210封,寄1040封。291

第十一章 输出与输入——双重角色的扮演294

胡适以为:只有越来越多的洋人懂中国文字,才能大范围地向他们译介中国文化。295

写读书报告对初到美国的胡适而言有双重效益。296

“为祖国辩”是胡适留学的重头戏。胡适对内、对外不一样,有明显的双重标准:对内敢于揭短,对外则义不容辞地为祖国辩护。298

胡适理解的“执笔报国”之一端是学业上要出类拔萃。300

胡适输入的侧重点在外国文学名家、美国教育、时事政治、思想大家及宗教五大类。306

第十二章 博学与专精326

恼——博学与专精?328

淑世之学,不厌深也。333

为学既要广大又要高深。335

“须擒贼擒王。”337

其失在于肤浅,今当以专一矫正之。340

自今以往,当屏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此吾所择业也。341

结语362

主要参考文献365

图片索引367

人名索引371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