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矫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伍新春,胡佩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127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行为治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为矫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3
第一章 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3
第一节 行为与问题行为3
一、行为及其改变3
目录3
二、行为的特征4
三、问题行为6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含义与特点7
一、什么是行为矫正7
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8
三、行为矫正的基本特点9
第三节 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11
一、巴甫洛夫的基础性工作11
四、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11
二、华生和琼斯等人的先驱性工作12
三、沃尔普和艾森克的开创性工作13
四、斯金纳和班都拉等人的发展性工作14
五、行为矫正的相关组织和学术刊物15
第二章 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16
第一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6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16
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17
三、从巴甫洛夫的理论到沃尔普的临床实验19
第二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0
一、从桑代克到斯金纳20
二、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21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22
四、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24
一、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含义25
第三节 认知行为学习理论25
二、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26
三、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27
第四节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8
一、学习的交互决定论28
二、观察学习的实验基础29
三、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30
四、影响观察学习的主要因素31
第一节 功能评估的含义与功能37
一、功能评估的含义37
二、问题行为的功能37
第三章 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37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37
三、功能评估的价值38
四、功能评估的方法38
第二节 功能评估的主要策略40
一、问题行为的调查评估40
二、问题行为的观察评估44
三、问题行为的实验评估47
第三节 建立行为矫正方案49
一、建立行为矫正方案应考虑的因素50
二、建构等值性行为模式50
第四章 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53
第一节 目标行为的观察与记录53
一、界定和分析目标行为53
二、观察和记录目标行为55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59
一、倒返实验设计60
二、多重基线设计63
三、逐变标准设计68
四、交替治疗设计70
第三部分 基本技术75
第五章 强化75
第一节 强化的含义与分类75
一、强化与强化物75
二、正强化与负强化76
三、无条件强化与条件性强化78
四、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79
第二节 强化物的类型与选择80
一、消费性强化物80
二、社会性强化物81
三、活动性强化物83
四、反馈性强化物84
五、选择强化物的方法85
第三节 强化的程式及其特点86
一、定比例强化86
二、变比例强化87
三、定时距强化88
四、变时距强化88
第四节 正强化及其使用89
一、正强化的含义与正例89
二、影响正强化效果的因素90
三、正强化的误用及其表现92
四、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94
一、负强化的含义及正例95
第五节 负强化及其使用95
二、负强化的基本过程96
三、负强化的误用及其表现97
四、有效运用负强化的原则97
第六章 惩罚99
第一节 惩罚的含义与类型99
一、惩罚与惩罚物99
二、正惩罚与负惩罚101
三、无条件惩罚与条件性惩罚102
四、惩罚与强化的关系103
第二节 惩罚物的分类与选择104
一、体罚104
二、斥责105
三、矫枉过正106
四、体力劳动109
五、惩罚物的选择110
第三节 惩罚的特点与影响因素111
一、惩罚过程的特点111
二、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112
第四节 正惩罚的使用114
一、正惩罚的副作用114
二、正惩罚的误用116
三、正惩罚的有效运用118
第五节 负惩罚的使用119
一、负惩罚的含义与类型119
二、隔离技术的使用120
三、反应代价的使用122
一、消退的含义及正例124
第七章 消退124
第一节 消退的含义与类型124
二、消退的基本类型126
第二节 消退的特点与影响因素128
一、消退过程的特点128
二、影响消退效果的因素131
第三节 消退的误用与正用136
一、消退的使用前提136
二、消退的误用情况138
三、消退的有效运用140
第四部分 扩展技术145
第八章 差别强化与刺激控制145
第一节 行为分化与刺激辨别145
一、行为分化与差别强化145
二、刺激辨别与刺激控制146
第二节 差别强化及其使用148
一、低率行为的差别强化148
二、其他行为的差别强化151
三、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153
四、高率行为的差别强化155
五、差别强化的误用与正用156
第三节 刺激控制的基本技术157
一、刺激控制的含义与案例157
二、控制行为的先行刺激158
三、控制行为的强化价值160
四、控制行为的反应难度161
第四节 刺激控制的促进策略162
一、言语指导163
二、行为示范164
三、身体引导165
四、情境诱导166
第九章 塑造、渐隐与连锁168
第一节 塑造168
一、塑造的含义与正例168
二、塑造的误用及表现170
三、有效运用塑造的原则171
第二节 渐隐174
一、渐隐的含义及正例174
二、渐隐的类型与特点177
三、有效运用渐隐的原则178
第三节 连锁180
一、连锁的含义及正例180
二、连锁的类型及其选择182
三、连锁的误用185
四、有效运用连锁的原则186
第十章 代币系统与行为契约188
第一节 代币系统与行为契约的基本概念188
一、代币系统的含义与特点188
二、行为契约的含义与特点191
第二节 代币系统及其使用192
一、代币系统的构成及其使用程序192
二、代币系统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196
第三节 行为契约及其使用198
一、行为契约的类型198
二、行为契约的结构与实施200
一、行为维持及其基本策略203
第一节 行为的维持与迁移203
第十一章 行为维持与自我控制203
二、行为迁移及其促进技术206
第二节 自我控制的含义与起因208
一、自我控制的含义与案例208
二、自我控制的起因与类型210
第三节 自我控制的方法与步骤213
一、自我控制的主要方法213
二、自我控制的基本步骤216
第五部分 内隐技术223
第十二章 临床行为治疗223
第一节 厌恶疗法223
一、厌恶疗法及其基本原理223
二、厌恶疗法的应用范围与特征225
三、厌恶疗法的变式与特点226
四、有效运用厌恶疗法的原则227
第二节 系统脱敏疗法228
一、系统脱敏疗法及其基本原理228
二、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230
三、焦虑等级量表的建立232
四、系统脱敏疗法的具体实施234
五、系统脱敏疗法的变式与特点234
六、有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原则236
第三节 冲击疗法238
一、冲击疗法及其基本原理238
二、冲击疗法的应用程序240
第四节 生物反馈疗法242
一、生物反馈的基本含义242
二、生物反馈治疗的基本原理244
三、有效运用生物反馈治疗的原则245
第十三章 认知行为疗法248
第一节 认知治疗248
一、认知治疗及其基本原理248
二、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250
三、认知治疗的基本过程252
四、认知疗法的主要应用253
第二节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255
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255
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基本过程257
三、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认知技术260
四、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情绪技术263
五、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行为技术264
一、示范模仿疗法的基本含义267
第十四章 示范模仿疗法267
第一节 示范模仿疗法的含义与作用267
二、示范模仿疗法的主要作用268
第二节 示范模仿疗法的类型与影响因素272
一、示范模仿疗法的基本过程272
二、示范模仿疗法的主要类型274
三、示范模仿疗法的影响因素277
第三节 示范模仿疗法的有效运用280
一、示范模仿疗法的运用原则280
二、示范模仿疗法的独特价值282
参考文献283
一、研究案例索引283
二、主要参考书目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