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岐海琐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岐海琐谈
  • (明)姜准撰;蔡克骄点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095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岐海琐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岐海琐谈 卷一1

一、知同父者叶适1

《温州文献丛书》出版缘起1

三、朱聱归隐2

二、陈傅良报朱熹书2

四、戴复古题梅溪祠堂3

七、东莱以誉望取士4

六、苏平仲论逆境4

五、林介夫作萱堂4

八、永嘉孝子代父死难诗5

一○、章恭毅奏复太子遭杖6

九、卓敬不屈就戮6

一二、黄氏积善获报7

一一、章恭毅能临大事7

一四、虞原琚以德行敦化乡里8

一三、鲍处士立善甚多8

一六、义民不吝财9

一五、吴性戒子9

一七、永嘉盐场10

二○、曹穰孙年少登第11

一九、蔡行之省试11

一八、邵泽廷对11

二三、何文渊选士12

二二、天顺六年超贡12

二一、明初贡士额少12

二四、蔡芳少贫为佣13

二七、王阳德乡试中式14

二六、季德卿应乡试14

二五、陈定之少充门隶14

二九、陈止斋15

二八、业师可斋进身15

三○、瑞安素翁16

三二、高则诚避方氏征辟17

三一、丘天佑与朱熹为友17

三四、王忠文自饶易夔诗18

三三、十朋身兼四者18

三七、止斋得谤19

三六、水心能断大事19

三五、水心抗金19

三九、王允初坚守德安城20

三八、叶味道言人主之务学20

四○、陈元帅庙祀21

四一、黄文简谢恩诗22

岐海琐谈 卷二22

四二、章纶谏易储下狱23

四四、应奎坊24

四三、潘畿预修《太祖实录》24

四七、阮以礼贤能清直25

四六、朱士良从父与何东园交厚25

四五、陈汭祥论温州民困25

四八、孙从吉笑却馈赠26

五○、黄采父子27

四九、任道逊廉节自重27

五二、王伟纯断案明决28

五一、季?赴任遇变28

五四、孙明德中蛊毒29

五三、赵性鲁书法29

五七、文忠欲撤天下学宫圣像30

五六、张文忠《谢刘公枉顾兼识别诗》30

五五、陈雨泉工翰札30

六○、四铁御史冯恩31

五九、文忠当国31

五八、文忠力诋费宏31

六四、闻渊不为文忠勒石32

六三、世宗建“皇史宬”32

六一、蟹背有字32

六二、张文忠应制奉和诗32

六七、支大纶论张文忠33

六六、魏水洲论张文忠33

六五、文忠为潘氏请封33

六九、文忠治第京师34

六八、世论文忠短长34

七○、张璁密封奏对35

七二、世宗罢宦者出镇36

七一、张文忠辞加太子太保36

七四、黄信中断案37

七三、颜延年《五君咏》37

岐海琐谈 卷三37

七五、民苦麦税之重38

七七、何守断案39

七六、何文渊判诗于状39

七九、粒沙殄牙40

七八、何公守温40

八一、行囊不载温州物41

八○、李愿德论何文渊41

八三、洪守垣赏罚之权寓于樽俎42

八二、文林悉伐梨树42

八六、何洛查刷诡田43

八五、倪镜簠簋不饬43

八四、井字法称盐43

八九、张子珵禁淹女44

八八、刘逊咏龙虎诗44

八七、方升以礼范俗44

九一、秦桧谪居温州45

九○、赵奋成明于知人45

九三、王献臣贪酷残淫46

九二、苏起华饰手诏46

九四、江尹嫁祸郑守47

九六、吴琼宠任四凶48

九五、李瑾赠宋双渠长歌48

九七、杨岳被参49

一○○、温炖汤50

九九、见任官员立碑有禁50

九八、彭仲倅以红连纸罚罪50

一○二、民病私盐盗劫51

一○一、伍尹议均赋役51

一○四、朱熹委子诉母案于杨简52

一○三、戴守欲创生祠52

一○六、廉政座右铭53

一○五、黄信中廉介无私53

一○八、蒋淑英拒暴55

一○七、翟素死不亏行55

岐海琐谈 卷四55

一○九、曹盼娘吮疽56

一一一、吊节妇林氏诗57

一一○、胡廷相妻陈氏啮贼57

一一四、何东园勉官民诗59

一一三、曹绛著《四戒》59

一一二、刘述《劝民五事》59

一一七、项瓯东格言60

一一六、侯缙《家训》和李伦《八警》60

一一五、何东园《劝世文》60

一一九、王梅溪《戒杀蛙》诗61

一一八、王子孝《戒杀歌》61

一二一、伯夷让国本意62

一二○、王嘉叟常留面目62

一二三、周博行志石参军之墓63

一二二、洪武宣召老人入见授官63

一二六、曹穞孙有三不可学64

一二五、李瓒发愤阉割64

一二四、吾郡非正途登显位者64

一二七、陈达书名与康里公上下65

一二八、永嘉书法擅长于一时者66

一二九、永嘉名书67

一三一、张君与琴终老68

一三○、宋永嘉《兰亭》刻本68

一三三、谢庭循以绘事发身69

一三二、陶弘景《永嘉邑居图》69

一三五、叔召藏有夏太常朱竹70

一三四、章千峰长于写竹70

一三七、陈元甫家有画鲤一轴71

一三六、沈启南《黄溪夜话图》71

一三八、谢康乐发都诗、归途赋72

岐海琐谈 卷五72

一四○、康乐遗诗73

一三九、康乐诗书兼绝73

一四二、西山磊泉庵诗74

一四一、石守牧之迎赵清献唱和诗74

一四五、梅溪罗峰题诗严陵75

一四四、梅溪访曹逢时留诗为别75

一四三、王梅溪称菊为冷香赋诗辞75

一四七、曹伯素腹稿76

一四六、止斋与陈益之论诗文76

一五○、曹西士诗三题77

一四九、曹稹孙诗二题77

一四八、沈云卿题白鹤寺诗77

一五二、曹叔远生平78

一五一、曹可寔诗78

一五五、录《永嘉谱》断章遗句79

一五四、水心论诗79

一五三、文字有江湖之思79

一五六、水心成联佳句80

一五七、水心不尽取四灵81

一五八、黄淮禁体诗82

一六○、方寒溪永嘉书怀83

一五九、虞原琚诗二题83

一六二、桑倅昆季诗词84

一六一、吴三尹竹月轩诗84

一六四、黄以贤《闻新莺》诗85

一六三、李阶《四喜图》古风85

一六七、周诚通佳句86

一六六、张璁早年诗三题86

一六五、有双善而无一偏86

一六九、侯舜昭谈诗87

一六八、李西峰诗文87

一七一、卫守《行路难》诗四章88

一七○、评汤子猷和《新月诗》88

一七四、何白诗歌二题89

一七三、王用晦宦蜀诗89

一七二、丘一龙江心即景诗89

一七六、水心深知陈龙川91

一七五、水心识筼窗91

岐海琐谈 卷六91

一七七、水心辞掌制92

一七九、水心不改墓志文字93

一七八、水心四六文93

一八二、水心与筼窗论文94

一八一、水心文用编年法94

一八○、水心文尚庄语94

一八四、水心谢不能为四六95

一八三、水心撰墓志随人变通95

一八八、文字戒骂96

一八七、止斋最爱《史记》传赞96

一八五、水心最工铭诗96

一八六、陈君举文宗欧阳修96

一九一、水心文近苏老泉97

一九○、水心称李巽岩文97

一八九、水心荐举员97

一九四、蒲二府《魁星像赞》98

一九三、周畏庵《自赞》98

一九二、《琵琶记》成银烛交光98

一九五、侯赵构隙为《县志》99

一九六、潘氏《叩机集》100

一九七、吴女酬郑僖诗102

一九九、楚兰诗二题103

一九八、冯才寓温诗103

二○○、朱谏童年善对104

二○三、旧传奇对105

二○二、侯廷训兄弟对句105

二○一、周诚通初年对课105

二○四、吾瓯先辈奇对106

二○六、忠靖王附箕对107

二○五、季醇少对107

二○八、朗师玄觉鸿雁往来108

二○七、禹王祠门联108

二○九、怀素与律公书109

二一○、陈无择《三因方》110

岐海琐谈 卷七110

二一三、金疮方111

二一二、瞽僧悟医道111

二一一、遇仙治病不用药111

二一六、消渴方112

二一五、治疔疮方112

二一四、治痢用草药112

二一八、郑养祈雨113

二一七、袁迁、吴昂因罪发迹113

二二○、周大节劫异术丧身114

二一九、烧丹赚人114

二二一、黄子复机运木偶115

二二四、名爵滥116

二二三、张璁论温属风俗116

二二二、拳棍传授116

二二六、僭越逾度117

二二五、冠服旌表浮窃失实117

二二七、称呼僭滥118

二三○、永嘉破娘家忌讳119

二二九、永嘉婚丧忌讳119

二二八、宾主互揖原始119

二三二、铭旌本于题墓120

二三一、永嘉妇女眈溺佛教120

二三四、永嘉娶妇六局银121

二三三、温俗娶妇闹房摇轿121

二三六、永嘉有烟花渊薮122

二三五、面花、穿耳、缠足、蝉鬓原始122

二三八、永嘉赌风123

二三七、名刺用纸渐侈123

二四一、坊巷戏剧贻患124

二四○、王僧达私族子124

二三九、瓯俗男色盛行124

二四四、年祥朝拜125

二四三、龙舟为患125

二四二、巾服时制125

二四六、方言合经史127

二四五、瓯语有所本127

岐海琐谈 卷八127

二四七、瓯语义最近古128

二五○、菖蒲花129

二四九、不耐烦、不郎不秀129

二四八、赵老送灯台129

二五三、捻两把汗130

二五二、遥妆130

二五一、喷嚏和“有人说我”130

二五六、设法卖酒131

二五五、骨董131

二五四、挑生、蛊毒131

二五九、称呼用阿、亚132

二五八、方言协古韵132

二五七、栗爆132

二六二、诗嘲樊斗山侍御133

二六一、夏仲鱼诗讽严分宜133

二六○、瓯民诗嘲陆守周尹133

二六五、乐清县门春联注脚134

二六四、对句戏武弁134

二六三、儒斧和道衣134

二六八、侯舜举戏答张海方135

二六七、王子扬托讽申冤135

二六六、朱君佐诗释优人135

二七一、王佥宪蛇祟136

二七○、赵常吉嘲丹客136

二六九、李西峰为缝皮匠取号136

二七四、赵常吉使酒137

二七三、曹氏莲瑞137

二七二、买宅先兆137

二七七、季氏子蛇孽138

二七六、靖难童谣138

二七五、梅溪现梦乐令138

二八一、婢子化蛇139

二八○、梁宏登第后归省遭溺139

二七八、绰楔成谶139

二七九、娄氏父子遭溺139

二八二、朱纥为雷震死140

二八四、王氏占业获报141

二八三、牡丹楼贻祸141

二八七、东瓯王冢有五处142

二八六、王杨背盟142

二八五、屠牛获报142

二九○、王仕宜父墓143

二八九、王氏西门洋祖墓143

二八八、曹道晖葬穴143

二九三、编远方马头户144

二九二、官田起科不等144

二九一、转民重则田144

二九五、元至正间寇劫瑞安146

二九四、隋末苗海潮据永嘉146

岐海琐谈 卷九146

二九七、周诚德不屈方明善147

二九六、“罗平”三起事147

二九九、山寇起于瑞安罗阳148

二九八、韩浩议擒首恶148

三○一、倭寇犯温149

三○○、议设泰顺、景宁二县149

三○二、郑首虑闽人为倭奸细150

三○三、乐清御寇151

三○四、瑞安御寇152

三○六、泰顺御寇154

三○五、平阳御寇154

三○九、瑞安无城池155

三○八、讹传倭至155

三○七、倭患稍息155

三一一、谭济善治军156

三一○、寇攻庆元156

三一三、灵福天王塔院157

三一二、大水流四千家157

三一五、府治失火158

三一四、贡院失火158

三一七、万历己酉大水159

三一六、水潦泛滥159

三二一、窭子与偷儿邻居160

三二○、乐清有火如斗大160

三一八、地鸣于罗浮160

三一九、火发于百里坊160

三二四、黠盗詹一兽161

三二三、花牯姜业盗牛161

三二二、江乡盗王姓161

三二六、盗贼“黄老爷”162

三二五、盗布嫁女162

三二八、永嘉雷震人163

三二七、王忠文纪星变诗163

岐海琐谈 卷十163

三三○、雷震民居164

三二九、冬雷飞雪164

三三四、朝霞165

三三三、晚晴165

三三一、旋风作粪气165

三三二、异星坠于天南165

三三七、《仙游记》与《莽墟赋》166

三三六、瓯居海中166

三三五、天河司米价166

三三八、青牛坞167

三四○、瓦子前巷168

三三九、蒙泉168

三四二、永嘉城厢衢巷疆界169

三四一、滴水巷169

三四三、永嘉坊巷桥梁重名者170

三四六、砚溪171

三四五、雁荡瀑布无声171

三四四、东瓯之“步”和“沙”171

三四九、绿野桥原名双莲桥172

三四八、城隍庙172

三四七、许峰172

三五二、泰山石敢当173

三五一、出土陶俑173

三五○、温州路驿173

三五四、河泊所及社学兴废174

三五三、浮铺下凿暗井174

三五五、永嘉岁时节会175

三五六、温城元宵176

三五七、中气按月递进177

三五八、吾瓯刻漏178

三六一、入务179

三六○、晷漏179

三五九、谯楼鼓更点179

三六二、吾温拜年180

三六三、瑞香花181

岐海琐谈 卷十一181

三六五、丽春花182

三六四、茉莉花182

三六八、永嘉之土最宜树橘183

三六七、秋海棠183

三六六、酴醾花183

三七○、金柑184

三六九、温柑充贡184

三七三、虎入西关185

三七二、双燕饮于砚沼185

三七一、笋185

三七六、平阳义鹘186

三七五、雁山老猴186

三七四、龙晒虱186

三七八、蟾气肆毒187

三七七、蟾蜍187

三八○、众鳖衔衣188

三七九、火鱼188

三八三、杨廷秀谢茶诗189

三八二、蚊虫189

三八一、蜜蜂189

三八五、乐清煮卤用竹盆190

三八四、唐人酒多以春得名190

三八八、吾温胶冻191

三八七、乐清蛎房191

三八六、盐价腾涌191

三九一、吏善滑稽192

三九○、误醯为酒192

三八九、永嘉斋食不绝牛乳192

三九四、摺叠扇由来193

三九三、陈仲潜健啖193

三九二、恶酸、恶芥菜193

三九七、谢庭循得鱼化石194

三九六、宋徽宗玉骆驼和香龟194

三九五、温州蠲纸194

四○二、?毼195

四○一、瓯俗曰多为够195

三九八、古人以昆为兄195

三九九、潸酒195

四○○、藞苴195

四○七、银锭196

四○六、榫头196

四○三、尴尬196

四○四、蜀语与瓯语有同者196

四○五、昙笼196

四一二、?197

四一一、锼197

四○八、?197

四○九、垽197

四一○、细褐197

四一五、谢灵运与弟书198

四一四、永嘉方渭津善弈198

四一三、山萧198

四一八、王十朋上疏遭贬199

四一七、何虞醋交199

四一六、永嘉鲍一中善弈199

四二○、止斋论书生知兵200

四一九、王梅溪见人礼路佛200

四二二、临海罗阳县有神怪201

四二一、瓯越间好事鬼201

岐海琐谈 卷十二201

四二四、夷鸟将军杀刘濞202

四二三、卢府君庙202

四二六、广济庙203

四二五、蔡敬则建永宁城203

四二八、瞿岙杨府大神庙204

四二七、东瓯王庙204

四三○、卓敬遇仙205

四二九、《治痘书》205

四三一、徐登、赵昞并善越方206

四三三、叶正则庖婢207

四三二、一狐为怪207

四三五、薛弼为福州守208

四三四、梅奥有丛祠208

四三七、方继儒感鬼病209

四三六、吾乡忠靖王209

四四一、患臂疯210

四四○、文学谢宽民210

四三八、盘石卫新军210

四三九、瑞安张七妻210

四四四、昔人行路211

四四三、有妇逾期产211

四四二、有女夭于痘211

四四七、丐索角黍212

四四六、沈某异梦212

四四五、林时宪幼子夭逝212

四四九、朱辅知凤阳县213

四四八、梅溪《记人说前生事》213

四五○、林霁山《磷说》214

四五二、梁少鲁述梦215

四五一、温府阍人费襄215

四五四、林氏子娶童媳216

四五三、望空告鬼216

四五五、陈君谈怪217

四五七、邻居陈氏218

四五六、张文复令龙溪218

四五八、罗洪先愿作明白鬼220

岐海琐谈 卷十三220

四六○、沈惟敬奉使日本221

四五九、陈恬俗号为“菜干”221

四六二、辽东富户解军至温222

四六一、易军和义井222

四六四、伯氏嫁弟妇223

四六三、焚尸灭迹223

四六六、逃疟224

四六五、以温之漆器通关节224

四六八、茶山民姚毛头火化225

四六七、小官人225

四七一、负楫入赘226

四七○、黄淮婢气绝复生226

四六九、罗溪吕翁226

四七三、木尚书诉郑景元227

四七二、阮鹗岁考按温227

四七五、张族由文忠而显228

四七四、水心谋立嘉王228

四七六、程定谟悔婚陷人229

四七八、湖州货姜小客230

四七七、周恭叔娶瞽女230

四八○、陈化光禁女缠足231

四七九、英桥王毓子孙繁昌231

四八二、男女同体232

四八一、男女之别232

四八五、张琳工赚术233

四八四、议偿租易桶以斛233

四八三、蒋禄以泉为船233

四八七、《荆钗记》234

四八六、净社僧酣饮火酒234

四八九、五星俱聚235

四八八、投桃报李235

四九一、咏红梅诗236

四九○、温州知府洪垣祈雨236

四九三、王阳德罢职因由237

四九二、梅芹父子237

岐海琐谈 卷十四237

四九五、地灵人杰238

四九四、永嘉委巷方言238

四九八、天炎免贺239

四九七、张璁议撤城闉抵绿野桥民居239

四九六、状元桥239

四九九、王瓒发迹根由240

五○二、落星谶语241

五○一、念葵241

五○○、王铮中蛊毒241

五○四、产业兼并242

五○三、南州氏逞恶乡曲242

五○五、瓯人称榇为“材”243

五○七、“好儿一个吃不尽”244

五○六、陈德靖孝廉244

五○九、谷日思245

五○八、应试辄梦题目245

五一一、裴道人语多奇中246

五一○、王阳德先期失火246

五一二、王景纯与阳德有恶247

五一五、齐襄公渎伦之事249

五一四、赵顺辐自撰墓志249

岐海琐谈 卷十五249

五一三、王汝玉撰贺表249

五一八、王景纯轻佻贪墨250

五一七、不谙文理者称“羊血仓”由来250

五一六、仙石石门院僧清逸250

五一九、陈尹遵制李守逾检251

五二一、朱后川才思敏捷252

五二○、江仲君戏为贺启252

五二二、回禄之神253

五二五、文社长谷应鸾254

五二四、梅文衡254

五二三、行令取花鸟相配254

五二七、比邻梅氏子255

五二六、朱君显丧偶后255

五二八、虞氏子读书于积谷山麓256

五二九、九圣巧诈案256

五三○、周氏春联258

五三一、郑守慈祥258

五三二、彭时望文雅修洁258

五三三、非妄之得实为祸媒259

五三四、瑞安首富李孟奇260

五三五、留塔何门四孺人260

五三六、王景旸酷嗜风水260

五三七、朱谏见张璁261

五三八、张文忠未遇日261

五三九、盐箩王钲262

五四○、沈朝用精于风鉴262

五四二、疫母263

五四一、刘伯阳与叶成规263

五四三、鹿城地形卑下264

五四四、死生荣辱固自有定265

五四五、方岳跋瓯人诗卷265

岐海琐谈 卷十六265

五四六、防风鬼266

五四八、太庙神主寓于温州267

五四九、元朝女尸267

五四七、温台处皆东瓯地267

五五○、池塘生春草268

五五一、推算禄命之术269

五五二、九斗城格局270

五五三、蒲州埭防患三要271

五五五、医谚272

五五六、赵思望272

五五四、温之龙272

五五七、刘黄二同府273

五五八、汤守立石题名273

五五九、“行都司”274

五六○、林德芳生平遘三异275

五六一、项乔赴考275

五六二、王子扬美丰仪276

五六三、飞卷276

五六五、输金卒成进士277

五六六、观音针277

五六四、横财发迹277

五六八、王梅溪赋“十二子”278

五六九、王梅溪咏菊诗278

五六七、儒列第九278

五七二、朱熹撰陈良翰《行状》279

五七一、东坡送赵赴任诗279

五七三、高宗驾幸温州279

五七○、谢灵运骑紫马279

五七五、张罗峰累疏给假280

五七六、乐清盐盘王翁280

五七四、张文忠为举子时280

五七七、宁波梁公281

五七八、李潭脱于贼而不免于官281

附录282

一、孙锵鸣跋语282

二、《温州经籍志》按语283

三、梅雨清跋语284

四、《永嘉县志》本传286

五、姜准遗文287

六、姜艮峰先生竹梧书院歌290

七、明故文学艮峰姜先生墓志铭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