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光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029072.jpg)
- 黄光撰;马允伦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66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黄光-文集;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樱岛闲吟1
刘序1
目录1
《温州文献丛书》出版缘起1
《温州文献丛书》整理凡例1
前言 马允伦1
卷一 诗词一1
姜序3
周序3
倪序5
张序5
序6
题词7
杨跋25
得光复电感赋26
写意26
卷二 诗词二26
飞情阁诗钞26
己未二日,大雪。剑丞以尖叉诗示余。见猎心喜,亦成二首27
乙卯秋,为被选赴省,潘君介宗林君同庄招饮于半斋,即席赋赠27
高丽金宗亮过访索诗27
和田知事步原韵28
阅报28
闻克强讣,感成三绝28
和汪楚生先生由永嘉调任嘉兴留别诗六章,即用原韵29
和五时鸡29
晓起闲眺30
偕周井庐姜啸樵同往会文书院30
无题二首30
丁巳九月重游南雁荡30
山居秋感31
朝起游杜鹃林采药径,至施岩回,过仙姑洞午餐31
天柱峰31
将军岩31
画眉尖31
偕啸樵白云山观瀑,至藤道晤井庐31
将雨过东涧,回望云关,和啸樵作31
和关督胡顨庵华盖山亭落成原韵32
和林道尹铁尊夫子留别原韵32
偶成,示内子笑秋32
得黄蔚文吉林书32
壬戌冬哭用汝33
啸樵来探梅,携数枝去。余转以一枝贻厚庄。先后得诗,因各倒韵和之33
吊陆顾氏殉夫,并序34
偶成34
若钧郭侯治平阳三周纪念,和厚庄原韵34
癸亥春莫病起阅报,杂感八首36
和郑局长锡珍游南雁山诗36
饯郭知事37
闻报感赋37
病起散步辛园,啸樵以诗来,即和二首37
寿井庐五十38
看菊口占38
阅报口占38
感赋38
送剑丞入省幕38
辛酉中秋感赋39
癸亥岁莫,山楼闲坐感赋39
新购接枝山茶百本,诗以志之40
偶成40
瑞安杨君述知事因李叔諴兄赠余一律,依韵和之41
甲子元旦立春41
癸亥十月二十日,舥艚白灵寺上梁,僧能聪邀余观礼41
癸亥除夕,折梅寄厚庄,得诗率和41
戏仿文与可《可笑口号》七章,和厚庄42
题画赠星若盐局长42
附原唱42
战线即事43
兵至43
乙丑元旦44
甲子除夕44
纪事45
答海髯45
和周井庐作原韵,兼柬海髯45
乙丑十月45
哭外孙女阿箫46
又二首46
祝吕文起先生七十寿47
次师寄示与梅生、啸樵赠梅唱和之作,即次其韵 王志澄送彭司令二首48
和作 姜啸樵48
题内子画二首48
循壬癸除夕前例,寄梅刘厚庄姜啸樵,媵诗一首48
和作 刘厚庄48
丙寅重阳后四日,周井庐鲍筠庄王海髯毛树青陈雨田王冰臣苏达夫集饮飞情阁,余与啸樵作东道。刘厚庄后至。宴罢诗钟遣兴,诗以志之49
唁梅伯49
挽王梅伯母魏太夫人49
丙寅秋九,海髯招游西山,集饮宁国寺,又渡上人接待殊殷。归后赋此为酬,且索同人共作50
倒和梅僧集饮宁国寺长歌韵,并寄又渡上人 王志澄城南看菊,赠主人游雪门51
海髯以诗促和,再叠原韵52
和海髯寿刘、周二先生诗原韵52
附王海髯诗,用前寿厚庄韵52
赠昝右禾处长53
挽曾石谷先生阵亡53
题雌雄二鸡绣球画54
陈君志勤以何雪融画乞题,率笔应之54
又54
和张冷僧道尹尖叉韵54
和厚庄六旬四首55
厚庄既作《五十述怀》百韵,又以长句五首索和。每首以范石湖“浮生四十九俱非”句冠之。余因翻用范句,易二字以殿,聊博一粲55
即事感赋56
丙寅正月十一日雪56
古历五月初十夜作57
附品莲和作57
戏赠某君57
画花光僧并系以诗,赠品莲上人57
己巳岁暮杂感58
戊社五集,和克老原韵58
古历五月十二三两日谣言甚盛58
即事58
二十日夜58
放双燕58
宋子59
庚午岁暮杂感60
吴贞女五旬征诗二首61
和厚庄辛未立春原韵61
咏兰花,许乙仙先生属作61
闻存甫任广西督办署参谋长,喜而有作62
林君烈夫函来,言辞青海省委兼教育厅长,诗以劝行62
志澄以九日《燕集宁国寺》诗索和,率应二律,即步原韵62
题内子画荷花、蜘蛛、黄雀63
题内子画牡丹、蝶63
送殷君铸夫之任秦中63
谢方君介庵赠梅谱,代内子作63
戊社修禊64
和刘君冠三五十自寿诗64
落花64
辛未元旦64
题内子画十九首65
附录社友和诗65
周君亚胄招饮一天香蕃菜馆,即席赋酬67
示内67
补遗:67
旅馆不寐示内67
再游龙华67
吊五儿68
写愁四绝68
周君孟由赠佛经二册,即书见志68
听客谈戒严69
叶君文侯过访赋赠69
项君仲霖过访,感触前事69
松社69
得弢儿书,知辛园廓大,喜示内子69
重游静安寺路70
游外国人花园70
时局叹,呈戴立翁70
晤老友感赋70
月下有忆70
舟至瓯江71
船楼远望有感71
征兵72
夏六月,闽赣浙皖四省边区主任刘恢先、十九师师长李云坡、参谋王源一、旅长唐伯寅、专员许蟠云、县长徐子勉诸公,连骑过访飞情阁,并索内子画。因次杜拾遗《徐九少尹见过》原韵纪之72
卷三 诗词三72
历劫吟上72
申江又起杀机73
闻南京官眷多回里闬73
书感73
和杨立三卢沟桥战后诗原韵二首73
思亲友74
望月74
初见日机三架,自北而南74
正焦急时,闻反攻获胜74
风雨闷坐,忆在外诸孙74
有所思74
闻居庸关失守75
读中央党部示各县党部信条,感赋75
徐县长从蒲门携回玉蝶花一丛,分赠小许,近已盛开矣!喜成一律75
包孙媳来商,电促袀孙辈回里75
发电后,复惧路险75
开战弥月,未闻兵舰参加76
闻宝山县失守76
读九月七日战报76
八月十四日得任云图、梁鸿云二机师抗敌殉难之耗,诗以哭之76
读连日战报76
得张家口光复,大同沦陷消息77
读报载我国府提出不侵略条约,性质与中苏相同语,向日解释感赋77
秋深乱未已,念诸友朋77
读连日战报77
读战报感赋二首78
大场之败,闻杨营长、谢团副以八百人守四行仓库,效死勿去。英、法官兵劝其弃械,护之出险,不听。抵抗数日,卒奉令退出。中外报章争表扬之。袀孙有二绝,余亦成长句一首。78
书近况78
闻抗战未及两月,丧师已在十万以上78
闻乡间奉令掘壕78
题陈眉公手迹79
读报载日空军大尉伊藤妻纳梅子投海殉夫,感赋79
甘林邀陪海髯午餐,即席赋此79
和甘林感时之作二首79
黄胥庵取新军备中可资歌咏者撰为长句八章索和,偶成十绝80
甘林以社友集贺六旬生日,即席赠诗。厚庄出示和作,依韵应之81
闻军委会征及在籍退伍军官81
和一笑楼主人国府迁川诗原均81
和一笑楼主人阅报有感原均81
闻扬州陷落82
闻南京失守二首82
和甘林苏州、嘉兴惨遭轰炸诗原均82
北、南倾陷,必有任其咎者,感书十六字82
和海髯悲南京82
有所忆83
闻李服膺伏法83
得北平新消息83
月夜思在外亲友83
与友人谈时局83
读闽省在京同乡弹劾海军司令陈绍宽文有感83
倒和刘厚庄闻南京失守作原韵84
旋闻杭城并未克复,游击队偶尔乘虚一进便出,感赋一律用原韵84
闻杭州陷落二首84
闻杭州克复84
见防御工程复兴感赋85
闻蚌埠失守85
闻日长门舰被炸85
闻山东主席韩复榘正法85
闻刘司令甫澄出师抗敌,病故汉寓85
忆西湖86
有感寄甘林86
闻北平组织维持会86
看化装讲演86
闻周恭先被刺86
再忆西湖十景87
闻友人谈东南局势有感88
喜碧痕女孙自沪回家88
吊鹤浦乡乡长徐介眉先生88
题《平阳日报》88
玩新来各色杜鹃花有感88
徐县长为插茶花几种,皆发芽矣,喜赋88
有所闻89
送碧痕女孙远行89
闻台儿庄胜利89
闻吾军以效法敌方战术取得胜利感赋89
闻郓城、蒙城并失89
和刘厚庄戊寅端午原韵90
闻近日世界共产与法西司蒂两种政策互相决斗,乱胥未已,感成一律90
徐州陷落90
闻温州叠获汉奸90
胡茀庭过访90
和池仲老六首原韵91
闻开封陷落,枨触前事,感赋91
附原唱91
戊社十周年纪念图,和甘林韵92
闻黄河决口后,安庆又陷落93
厚庄寄示六月十二日偕式崇上人、苏达夫、董智由暨鲍希初、郑素侠伉俪游碧潭庵纪事诗,敬和长歌一首93
闻日军决黄河,豫北晋南尽成泽国,感赋93
闻敌成北巨型舰触花鸟山矶骨礁沉没,官兵数百皆溺毙94
和胥庵、厚庄感事诗94
掘公路94
闻广东南澳失守94
偶读山谷《虚飘飘》诗,有所感触,次韵作一首95
和刘贞晦庭中杂植八首95
有感95
战事一年中目击感赋96
读报载刘贞晦和黄迂叟诗,即步原韵96
闻马当我军鏖战正急96
九江失守96
闻张高峰日、露争界97
闻神鹰队飞机屡碎敌舰喜赋97
海髯过访,出示和甘林市楼感事诗,即步原韵97
闻庐山一带在鏖战中97
蝶98
蚕98
有感二首98
念诸孙98
送徐天酬挈友眷赴闽98
蜂98
络纬99
蜻蜓99
蝉99
蛙99
萤99
螳螂99
蜘蛛99
闻武穴、黄梅、广济已成泽国,敌放弃进犯江北企图,感赋100
有感100
蚯蚓100
蟋蟀100
蚁100
蛾100
阅报有感101
闻敌于穷迫时即用毒弹解围101
观棋有感101
念在外孙儿有感101
喜雨101
江南局势紧张,瑞昌又失,感赋101
闻桂林号商机遇敌,胡、徐等皆捐躯102
戊寅闰七夕102
得?孙媳甘蕴秀书102
喜雨102
致海髯社友103
秋月有感103
有感103
闻首都官署多迁四川103
读报感赋103
厚庄以和胥庵电传重庆祀孔感赋诗示余,爰作一首103
败箧中得先王父武翼公之断箭数枝,蠹尽不可拾,感赋104
闻国府迁蜀后,有繁荣六州计划,感赋104
山居示内104
闻麒麟峰一役,阵亡郑团长克己、张团附树横、秦营长润泽,诗以哭之104
即事有感105
闻唐少荃被刺105
闻武穴失守105
闻南浔左右翼献捷喜赋105
兵戈又水灾,因忆蜀中诸友105
读马超俊致薛总司令伯陵祝捷书,感赋106
闻因南浔又捷,以致珠江空袭,感赋106
挟弹106
闻召开国会106
秋106
贞晦有一弹次和迂叟一电诗韵107
闻武汉自动退却,三镇火光烛天四首107
敌以武汉难下,大举侵粤。兵舰百六十,飞机百二十一,死民千余,惨不忍闻107
闻广东省垣陷落107
闻宜兴张霞卿女士为兄复仇108
闻敌方间谍川岛芳子为我国青年击毙108
贞晦和迂叟哀长沙诗原韵,亦步一首108
和啸老桃源县轰炸原韵108
闻海南岛陷落108
武义叶航之赠诗,原韵和之109
岁暮杂感109
送刘秘书子余109
见汪精卫伪组织名单,感赋三首110
闻晋中大捷,凯声震中条山110
和童海鹤110
闻汕头沦陷110
伤时111
赠友人111
读张啬翁《元夜坐华竹平安馆茜影室,悼怀徐夫人》诗,感成一律,用原韵111
得闽长孙女生男、赣长孙生女二书喜赋111
漫成二首112
有所闻112
愤时局112
闻“七七”又到,当局举行献金纪念,感赋112
有所见112
美国突废日本商约113
英、日重开谈判113
栖霞县李连长两次伤愈又赴前线作战,诗以张之113
友人自敌逃回,相见泫然,为赋一律113
闻故人王髯避居江南113
有感114
读《温州日报》姜门、仲陶诗,即用原韵和之114
欧战复起114
德、苏瓜分波兰114
见某宣言有感114
闻长沙大捷114
仙尘吟115
欧洲战事牵涉多国115
报载史恩华营长战死事,感赋115
庚辰初夏,王兄柟枉顾飞情阁,出示小画册属题,率成截句八首116
徐子勉县长辞职离平,赋此赠行116
有感117
题鸡117
题八骏图117
题芦雁117
即事有感118
敌兵冒雪夜渡钱江,入陷萧山二首118
薄酒歌118
咏红楼为张赋119
感赋119
和甘林元旦原韵二首119
和沈若素原韵119
移居120
闻官军走私120
有感120
过达甫新居,见凌霄花依樟而开120
忆友120
阅《平报》感赋120
读报121
归自公署,感赋121
读法华经121
湖楼风雨有感121
丈夫121
闻中央有书求贤122
闻陪都受炸后,敌舰蠢动,新军抗命,感赋122
有所思122
同人醵饮新居,作诗钟雅集122
移居偶成122
即事122
与友人谈时局123
连日因飞机告警,政府疏散人口感赋,用前韵123
偶成123
静坐123
有所闻,步前韵123
有友谈蜀事感赋124
有感二首124
闻古鳌头被敌机轰炸124
感时124
闻重庆被敌狂炸125
闻一笑楼主人得嗣君础之喜信,并寄金为寿,写此奉贺125
挽殷铸夫125
鳌江又被敌轰炸二十四弹125
吊段芝泉执政125
吊马相伯先生126
闻石友三兄弟伏法感赋126
闻河东变动126
闻西康改省126
和海髯126
谢报馆索稿127
闻新四军缴械127
新闺词,和姚味辛原韵127
又127
读委座为新四军宣言128
题郑君伯琅曾大母金太夫人《吁天刲臂图》128
阅报感赋128
避难经过四章129
忆友129
读毛泽东、董必武等七人宣言129
咏蔗129
赠张司铎越尘先生130
见猫儿归来,感念榴花130
哭榴花130
避飞机130
和厚庄昙花开,并柬达甫131
寄海髯131
闻永嘉赃案感赋131
有感131
抗战五年感赋131
新游仙词132
壬午二月十六日,即农历元旦,大雪133
忆海髯133
卷四 诗词四133
历劫吟下133
示黔阳?孙辈133
竞选省参两败134
报载政府谋开西马拉山通印度134
又咏大雪134
读海髯雪中闻虏战方酣感赋,用尖叉韵,率笔和之134
和蒋亮叔六十自寿诗原均四首135
即前事感赋135
有所闻135
和瑞安王冰叔六十自寿诗原均136
赠国民干部训练所教育长王襄言136
叶航之诗来,依均和之136
读清纳兰常安《宦游笔记》,知汪伦是一农夫,感赋136
闻傍城诸贫乞叫苦137
拆城兼建各乡镇公所137
侠民以元旦《飞情阁赏雪》诗属和,率依原韵应之137
和海髯原韵二首137
梅村有《秋胡行》,仿作三首138
偶成138
为拆城书招出席与议138
闻蔡阳地民以剿匪故,凡独屋无邻比者,皆被烧毁138
悲浙东139
伤近局139
即事139
有所感139
夜不能寐140
送李文伯奉召赴重庆140
近见檐雀啄丧燕雏,不止一家,奇甚。岂乱征邪?诗以志之140
传闻战事多不实,感赋140
寄结一阁主人140
甲申元旦141
读《东南日报》三首141
子余赠诗,次韵和之三首141
贫家群来问省拨赋谷何日平粜,感赋142
会场感赋142
和甘林《哀江南》原韵三首142
送春143
咏近政143
赋谷事,士绅皆恨纠正太迟,赋此一笑143
赠廖指挥143
寄怀刘子余二首144
寿又迂六十144
甘林乞得钝羽《白芍药》诗成,嘱予同作,依韵酬之144
政府于敌机声中大兴土木,其毅力真不可及145
闻诸暨失守145
有感145
农忙时征工拆城145
即事感赋145
感事146
屋墙为军马所毁146
闻金华、兰溪皆失守146
有感146
闻笳146
四一九惨剧147
见闻所及,有感于心147
壮丁147
闻报有感147
庚辰初夏闻捷147
杂感八首148
柳枝148
仙源148
寿永嘉黄禹平五十初度二首149
和池苏翁《夕阳故国录》三首149
葛坛庵僧乞诗150
闻长沙失后,衡阳郊外已有敌踪,感赋二首150
寿黄仲荃七十初度二首150
又步原韵151
甘林以海髯和诗二首示余,即用原均答之151
赋笔151
和甘林永嘉寇警151
和甘林柬海髯151
感赋152
和克庵、海髯唱和原均四首152
甘林复以海髯和作见示,次韵答之152
闻汪精卫死于日本名古屋,感赋一律153
读报感成三绝153
有人来告中伤?孙,余一笑置之,去后感赋153
感赋153
夜坐怀亡友井庐154
国历除夕154
和克明一首154
闻敌已占瑞安154
枕上吟154
偶成154
举债应急155
废产不成155
题相片155
时危155
写闷155
乙酉元旦口占156
偶成156
咏马156
立春156
咏雪156
慰张达甫悼亡157
致甘林157
咏蟹157
咏同命鸟157
忆友157
和中羽原均158
咏蝌蚪158
偶读冷客赠中羽忆梅诗及中羽、甘林、又迂和作,亦作一首,用原韵158
和李蜚声六十自寿原韵158
和马少屏兄七十自寿诗原韵四首159
客有示余龙泉剑,感赋159
和结一阁主人人日偕友登仙坛寺原均二首159
闻盟军攻入柏林160
读雀台怨乐府感赋160
感赋160
赠别周参谋长子翼160
闻报感赋160
旧金山会议161
闻德、义解决161
报载希特勒阵亡、墨索里尼枪决161
贝当入狱161
题池苏翁《驹光鸿爪图》162
钝羽今年又赠白芍药二朵,媵诗一首,依韵和答162
偕友登九凰山162
咏蔗162
纪乱十六首163
可叹163
咏敌去情形163
和甘林阴历四月既望寇陷平阳原韵164
寇退,归途口占165
和甘林避乱石塘宋家原韵165
望海潮·题黄君《书庐吟草》166
柳长春·题《南湖草堂印谱》166
卷五 诗词五 联语166
飞情阁词钞166
满江红·和汪用韵167
百字令·题宜庐先生《六十自述》诗167
前调·和汪妻、任幕用韵168
原词168
满江红·春恨169
临江仙·雨中看花169
原词169
附任词169
雨中花慢·哭达甫169
苏幕遮·春后多雨169
青玉案·春闷170
江城子·蒲门谷仓失火,金某被累,余为营救。感赋此阕170
金缕曲·江队长招宴170
南乡子171
虞美人·?孙事171
醉红妆·题内子画贺陈仲眉、伍玉梅结婚花鸟171
醉红妆·贺黄子樵书庐结婚171
探芳信·闻官军受挫,神话愈奇172
庆春泽·闻叶队长士元阵亡172
伤春怨·咏江南事172
离亭燕172
陌上花·闻董曾入同善社173
雨中花·闻杂军及第三团一律撤退归,第四团童团长继剿173
南浦·闻王、黄奉令招抚无效173
倦寻芳慢·闻官军焚掠钱库等处,甚惨174
卜算子慢·江南人来说愚民惨状174
东风齐着力·闻军队于危险时集中火力,藉获胜仗,而廖指挥肯亦继到助剿174
蝶恋花·写闷175
调笑令·题内子画贺友人结婚牡丹双燕175
百尺楼·四月六日,江南开善后会议,伯兄随张官去175
河传·数日不作词,偶有所触,率成此阕175
城头月·雨中春莫175
绮罗香·即事176
清波引·为张商铜元事176
探芳信·送故人出游176
八声甘州·闲坐偶念旧友176
最高楼·感天遂事177
婆罗门引·挽陈月泉177
卜算子慢·闻汪又登台177
梦扬州·逃兵178
烛影摇红·为补充营作178
东风第一枝·挽林师铁尊观察,用梅溪韵178
疏帘淡月·闻式僧事,感慨谱此179
花心动·李、陈结婚事179
梁州令·见闻所及,用六一居士韵179
南乡子·即席次阮厅长原调180
征招·送故友人姜君真夫归柩180
渡江云·为颖川事180
百字令·和梅伯仙岩纪游181
补遗181
浣溪纱·即事181
浣溪纱·咏敌去后情形181
挽陈孟冲联182
仙坛寺天王殿石柱对联182
八声甘州·辛酉季春,孤屿文丞相祠祀事礼成,182
集慎社同人即集澄鲜阁禊饮,次韵奉和林丈鹍翔182
凤蝶令·浙人重葺白文公祠,附祀樊谏议,从絅斋学士议也,次韵奉和林丈鹍翔182
与刘绍宽合挽方冠英联183
先室林氏哀词184
厄闰集(选录)184
卷六 哀辞184
静仪室惨语187
悲秋馆忆谭190
七绝十六首196
七律三首196
悼亡诗词196
意难忘·阮君伯陶假归馈唁,感赠此阕198
锁阳台·独步辛园,枨触秋景,即成此阕198
题内子遗像198
如梦令·雨夜招魂198
答客问199
解佩令·重九节看家人制糕剪旗,凄然有感199
挽夫人林氏三联200
自序201
桃花扇201
卷七 鼓词201
一、访友202
二、听稗204
三、传教206
四、闹丁208
五、借戏210
六、访翠213
七、眠香216
八、却奁221
九、闹榭222
十、抚兵226
十一、投辕230
十二、辞院234
十三、哭帝237
十四、阻奸240
十五、迎驾243
十六、设朝245
十七、拒媒248
十八、争位253
十九、和战257
二十、移防259
二十一、闲话262
二十二、南都265
二十三、守楼268
二十四、寄扇271
二十五、骂筵275
二十六、选优280
二十七、逢舟287
二十八、题画291
二十九、逮社295
三十、归山298
三十一、草檄302
三十二、拜坛306
三十三、会狱310
三十四、截矶311
三十五、誓师314
三十六、逃难316
三十七、劫宝321
三十八、沉江323
三十九、栖真326
四十、入道329
仙坛山志稿333
仙坛山333
卷八 山志333
葛坛335
石床335
环绿山房335
小岩栖335
文字社学335
旷心怡神楼336
葛泉亭336
王道甫先生墓336
葛仙君祠337
瑞安院337
怀仙亭337
蛾眉台338
云松亭338
碧澄阁338
借竹亭338
巨人迹339
巾子岩339
三台井340
葛溪河340
七星井340
五马岭340
东山340
丹井341
白蛇山341
迎仙庵341
东湖书院341
山高水长342
小蓬莱342
铁华岩342
峰回路转342
洞天福地342
洗药池342
壑云342
葛溪342
仙人垫石342
静虑明心343
仙泉343
问丹亭343
怀葛343
五枫亭344
竹院344
怀葛楼344
东文阁345
枕山楼347
小隐山房347
皆山楼347
黄庄348
卷九 记序352
平阳重建龙湖湖心亭记352
环碧山庄记353
《〈船屯渔唱〉笺释》序354
游南雁荡山记355
黄氏重修族谱序356
《吴立三先生哀挽录》序357
《太姥山全志》序358
辛亥光复日记360
光复残恨360
卷十 日记上360
记废印事371
闲居无事,诗以遣闷373
驳某书/条举如下373
话劫录378
甲子兵事日记378
卷十一 日记下378
丙寅兵事日记405
丁东记422
附录453
《飞情阁集》序 杨悌453
黄梅生五十寿序 刘绍宽454
寿梅生七十 王理孚456
闻黄庄主人与蔡笑秋女士结婚喜集韩冬郎句四章趋贺 鲍竹君456
游荆溪山寺,王志澄陈小垞黄梅生皆至 刘绍宽457
集陶和黄庄十咏 鲍竹君457
乙丑除日梅生赠红白梅花,媵以一诗,次韵答谢 刘绍宽457
黄梅僧先生讣告 黄宅治丧帐房458
悼黄梅僧先生 亦溪458
黄梅僧氏捐馆后,故旧门生为成立梅社于东山别墅,每当诞日集资设祭以为纪念。今岁因馆主不在,不克举行,感赋二首 马翊中459
梅开长使忆梅翁 叶一苇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