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政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政策学
  • 胡惠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书海出版社
  • ISBN:780550740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文化工作-方针政策-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政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文化政策的起源和基本性质3

一、文化政策的发生和起源3

二、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表现5

三、文化政策以国家文化战略和策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7

四、文化政策的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是国家文化利益与人民文化利益的统一8

第二节 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2

一、文化政策学研究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12

二、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对象和特点15

三、文化政策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18

第三节 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学科关系和方法21

一、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学科关系21

二、文化政策学研究方法25

上 编29

第一章 文化政策主体和客体29

第一节 文化政策主体及其构成29

一、文化政策主体及其构成的一般理解29

二、政府中枢决策系统30

三、文化政策决策者和职业文化政策事业家33

第二节 文化政策客体及其对象范围37

一、文化政策客体的一般特性37

二、文化政策客体的内容和分类39

三、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对象运动的特点41

第三节 文化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44

一、文化政策主体目标规定客体运动方向44

二、文化政策客体生长要求制约主体政策选择45

三、文化政策角色变化和文化政策关系调整46

四、文化政策客体发展多元化和主体统治方式重建47

第二章 文化政策选择51

第一节 文化政策选择和文化发展理论演变51

一、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论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选择51

二、文化从属论和文化的独立自主发展56

三、文化革命论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58

第二节 文化政策选择的矛盾运动和价值取向63

一、国家文化意志与公众文化选择的矛盾和一致63

二、文化统治方式与文化秩序重建的冲突和整合66

三、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对立和协同69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文化战略和政策选择73

一、问题提出的文化背景73

二、和合的文化价值观——综合理性创新75

三、兼容的文化形态——主流、支流文化相容、互补77

四、积累的文化增长方式——内源发展创新79

五、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80

第三章 文化政策制定85

第一节 文化政策制定的过程85

一、文化政策问题的确认和政策议程的建立85

二、文化政策文本的建构95

三、文化政策采纳和合法化102

第二节 文化政策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06

一、文化政策制定的原则106

二、文化政策制定的方法114

第三节 影响文化政策制定的因素124

一、思想理论基础和元政策的制定124

二、政策制定者的素质126

三、总体文化系统和时代精神127

四、文化利益集团和社会文化舆论128

五、国际文化关系130

第四章 文化政策执行133

第一节 文化政策执行的意义分析133

一、文化政策执行的规定性133

二、文化政策执行的主要特征134

三、文化政策执行的意义139

第二节 文化政策执行要素分析142

一、政策执行要素研究的理论考察142

二、文化政策执行的要素构成和分析143

第三节 文化政策执行的原则和过程153

一、文化政策执行的原则153

二、文化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157

第五章 文化政策终止167

第一节 文化政策终止和政策运动周期167

一、文化政策终止的意义构成和分析167

二、文化政策时间、衰变和文化政策周期169

三、文化政策终止的作用和意义172

第二节 文化政策终止的动因、内容和形式177

一、文化政策终止的动因177

二、文化政策终止的内容和形式179

第三节 文化政策终止的障碍及其克服183

一、文化政策终止的障碍183

二、文化政策终止障碍的克服185

下编191

第六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91

第一节 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建构191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文化政策的现代启蒙191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输入和中国文化政策现代建构的奠基性努力194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的提出和中国文化政策现代建构的成立197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性建设和波折201

一、两种文化形态的政策交替和范式转换201

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体性建设205

三、“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颠倒211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和重构216

一、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理性精神的回归和政策范式转型216

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主导原则的坚持220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重构224

第四节 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232

一、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232

二、中国文化政策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235

三、中国文化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的走向240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政策247

第一节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47

一、当代中国的文化性质和“二为”方向的提出247

二、“二为”的价值取向及当代意义250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255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62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当代中国文化矛盾分析262

二、“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268

三、“双百”方针执行中的若干经验和问题275

第三节 “二为”与“双百”的关系和实现279

一、“二为”与“双百”的政策关系279

二、普及、提高和“二为”政策的实现280

三、创作自由与“双百”的政策认同和实现282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一):创作与批评政策287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287

一、文化精神重塑过程中的文化政策建构287

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意义分析291

第二节 坚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批评和斗争294

一、文艺的冲突、斗争和文化政策的反应模式294

二、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298

三、文艺批评中的艺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系303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二):文化遗产政策311

第一节 文化遗产与政策的构成311

一、文化遗产与价值311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危机312

三、文化遗产政策及其构成316

第二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318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提出318

二、科学文化态度的现代整合和文化的生命接续方式320

三、“十二字方针”的政策精神和当代定位323

第三节 民族文化发展的科学道路331

一、文艺发展的民族化道路331

二、切实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334

第十章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339

第一节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339

一、中国近代社会构成的历史特点和现代文化重建的自我选择339

二、党的文艺工作与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342

三、一国两制和文艺统一战线的新鲜内容344

第二节 文化工作中的知识分子政策346

一、一个不可替代的动力群体346

二、充分发挥文艺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348

三、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350

第十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政策357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提出的国家文化战略命题357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系统与意义分析357

二、国家文化安全是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政策364

三、国家文化安全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战略366

第二节 文化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370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全球化危机370

二、文化全球化与国家文化主权安全374

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与文化多样性安全375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政策382

一、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建设382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的综合竞争力384

三、以公共的文化力量实现国家文化安全385

四、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388

五、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管理体系392

后 记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