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化 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化 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
  • 刘平量,曾赛丰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422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化 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制度因素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1

二、道路选择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3

三、本书结构25

第一章 土地制度创新与城市化进程28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权益关系28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及其特点28

二、现行土地制度下的权益关系31

第二节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优劣36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优点36

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病40

第三节 土地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54

一、土地制度的生产效率对城市化物质基础的影响54

二、土地制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影响56

三、土地制度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影响63

第四节 以土地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进程65

一、以土地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生产,为推进城市化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65

二、以土地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进程74

第二章 户籍制度创新与城市化进程86

第一节 我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86

一、我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形成86

二、我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89

三、我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病96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9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98

二、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107

第三节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116

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同主张116

二、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122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与城市化的关系130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与城市化进程130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132

第二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132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136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社会保障制度137

一、从推进城市化进程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一般要求137

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140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145

四、一种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155

第四章 建立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投资、就业、行政管理与行政区划体制166

第一节 财政与投资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改革166

一、投融资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67

二、创造良好的城镇创业环境172

三、创造良好的投资体制176

一、我国传统的就业制度186

第二节 就业制度与城市化的关系及其改革186

二、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现行路径188

三、我国就业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192

第三节 行政管理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改革197

一、行政管理体制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97

二、建立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203

第四节 行政区划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改革212

一、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系的弊病212

二、关于现行行政区划与市镇设置标准改革的主张评述215

三、我国应建立怎样的行政区划架构219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实践232

第一节 城市化一般规律与城市化道路232

第二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形成237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形成的背景237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形成过程240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245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基础245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实践基础251

第四节 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调整277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理论的反思277

二、实现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285

第五节 中国国情与未来城市化道路的选择296

第六章 “城市病”与城市化道路303

第一节 “城市病”及其表现303

一、什么是“城市病”303

二、“城市病”的表现形态305

第二节 “城市病”的一般原因323

一、关于“城市病”原因的各种认识323

二、诸种“城市病”观点的评述328

三、正确看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338

四、纠正“城市病”认识上的偏差352

第三节 我国“城市病”产生的具体原因357

第四节 治理我国“城市病”的途径369

第七章 郊区城市化与推进城市化进程383

第一节 郊区城市化:现象、原因与影响383

一、郊区城市化及其表现形式383

二、郊区城市化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90

三、郊区城市化对我国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394

第二节 郊区城市化的实质397

第三节 郊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404

第八章 城市规模与城市化道路413

第一节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413

第二节 城市规模与“城市病”422

第三节 正确认识不同规模城市的优势431

一、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及其演变442

第四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方针442

二、我国城市发展方针评述451

三、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455

第九章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465

第一节 小城镇化模式465

一、小城镇化模式论的基本内容465

二、小城镇模式论的主要观点468

第二节 大城市主体模式论478

一、大城市主体模式论的主要内容478

二、大城市主体论与小城镇化论的分野483

三、实践大城市主体模式的几个理论问题489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模式496

一、关于我国城乡关系特征的认识496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选择499

三、关于当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考察512

第四节 城市圈、城市带主导模式522

一、关于城市圈、城市带的概念522

二、城市带发展现状525

三、城市带主导模式的主要内容532

第五节 其他城市化道路模式542

一、大中小城市并举模式542

二、中等城市主体模式550

三、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化模式553

四、多元城市化模式554

五、均衡城市化模式558

六、两模式融合模式559

七、分发展层次选择城市化道路563

参考文献566

后记5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