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体育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体育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020024.jpg)
- 张超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321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学校体育-教育评估-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体育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教育评价概论3
第一节 教育评价及其相关活动的概念3
一、评价的含义3
二、教育评价的概念4
三、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8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种类与特性10
一、教育评价的种类10
二、教育评价的特性13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目的、作用、性质与功能15
一、教育评价的目的15
二、教育评价的作用17
三、教育评价的性质20
四、教育评价的功能22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24
一、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历史24
二、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33
三、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37
四、美国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44
第二章 教育评价模式55
第一节 教育评价模式的来源和形成55
一、不同的哲学基础57
二、方法论上的影响60
三、其他影响因素62
第二节 教育评价模式的分类与选择64
一、评价模式的类型64
二、教育评价模式的选择66
一、目标型评价模式68
第三节 客观类评价模式68
二、管理型评价模式74
三、消费者型评价模式78
第四节 主观类评价模式83
一、反对者型评价模式83
二、经验者型评价模式87
三、自然主义-参与者型评价模式90
第三章 教育评价过程94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计划94
一、明确评价工作的要求与责任94
二、分析评价背景,确定评价的范围97
三、确定评价问题与标准101
四、信息搜集、分析与解释的计划104
一、处理好评价工作中所面临的道德和人际关系问题106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实施106
二、搜集评价信息108
三、评价信息的分析与解释110
四、评价信息的报告111
第三节 评价的管理与评价113
一、评价时间管理计划114
二、评价人员管理计划116
三、评价成本分析和预算管理117
四、遵守相关法律、道德规范,使评价规范进行118
五、教育评价的评价118
中篇 体育与健康测评理论123
第四章 体育与健康测评概论123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测量的基本知识123
一、基本概念123
二、体育与健康测评的类别127
三、体育与健康测量量表130
四、测量数据的获得133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测量的科学性135
一、测量误差135
二、测量的可靠性136
三、测量的有效性142
四、测量的客观性147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测评简史151
一、人体测量152
二、肌力测量153
三、循环机能测量153
四、运动能力测验阶段154
五、标准化测量阶段156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57
一、统计资料的搜集157
第五章 体育与健康测评的常用统计方法157
二、统计资料的整理159
三、统计图161
四、统计表162
第二节 集中量数163
一、算术平均数164
二、中位数165
三、众数165
第三节 离中量数166
一、标准差166
二、标准误168
三、变异系数169
第四节 正态分布169
第五节 相关与回归171
一、人体主要测量点173
第一节 概述173
第六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173
二、测量注意事项176
第二节 体格的测量与评价177
一、体格测量指标177
二、体格评价指数和标准180
第三节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183
一、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184
二、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和标准189
第三节 身体姿势的测量和评价192
一、局部身体姿势测评192
二、身体整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195
第四节 体型评价198
一、体格测量198
二、查表计算各胚叶分值198
三、绘制体型分布图201
第七章 身体素质评价203
第一节 速度素质203
一、速度的分类及测量形式203
二、测量内容和方法204
三、速度测量的注意事项208
第二节 力量素质208
一、力量的分类及测量形式209
二、测量内容的方法209
三、力量测量的注意事项217
第三节 耐力素质217
一、耐力的分类和测量形式217
二、测量内容和方法218
三、耐力测量的注意事项225
二、测量内容和方法226
一、柔韧性的分类及测量形式226
第四节 柔韧性素质226
三、柔韧性测量的注意事项232
第五节 灵敏性素质232
一、测量内容和方法232
二、灵敏性测量的注意事项237
第六节 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237
一、巴罗(Barrow)运动能力测验238
二、斯科特(Scott)运动能力测验241
三、中国学生体质测验中的身体素质测验(中学组)244
第八章 运动技能评价245
第一节 概述245
一、运动技术的可测性245
二、运动技术测量的基本方法245
三、运动技术测量内容247
第三节 常见运动项目技术能力评价250
一、篮球251
二、足球255
三、排球260
四、网球263
五、游泳265
六、体操267
第九章 体质评价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体质的概念269
二、理想体质270
三、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271
四、我国开展体质研究的状况273
第二节 体质测量274
一、我国体质评价指标274
二、外国体质测量指标275
第三节 体质评价277
一、体质评价的概念及其标准277
二、制订和选用体质评价标准的注意事项278
三、典型的体质评价方法介绍280
第四节 体适能测量与评价286
一、体适能概述286
二、体适能检测内容288
第十章 健康测量与评价298
第一节 健康测量的意义298
一、健康测量的概念298
二、健康测量的特征298
三、健康测量的任务300
四、健康测量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作用301
一、健康测量范围302
第二节 健康测量的发展302
二、健康测量的内容304
三、健康测量指标及健康测量方法的改进与发展307
四、资料的再分析310
第三节 健康指标的分类及应用310
一、按照健康测量的对象分类311
二、选择健康指标时的注意事项312
三、健康指标的发展性314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用的健康指标315
下篇 学校体育评价实践321
第十一章 体育课程测评321
第一节 体育课程计划的评价321
一、体育课程计划的概念321
二、体育课程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322
一、体育教学大纲的概述329
第二节 体育教学大纲的评价329
二、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基本内容330
三、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指标333
四、体育教学大纲评价的标准335
第十二章 体育成绩测评338
第一节 体育课成绩的评价339
一、评价的一般步骤339
二、对体育成绩的定级340
三、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与总评341
第二节 体育理论知识测评342
一、试题的编制与评分342
二、试卷分析351
第三节 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测验353
一、编制学生运动技术测验的基本要求353
二、运动技术水平测验与评价方法示例354
第十三章 体育教学评价404
第一节 体育教学评价概述404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404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406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原则408
第二节 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11
一、制定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411
二、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结构412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414
第三节 体育教学评价内容指标体系421
一、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介绍421
二、体育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426
三、体育课教学评价的操作428
一、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概念432
第一节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概述432
第十四章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的评价432
二、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基本特征433
三、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意义434
四、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类型436
第二节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理论依据437
一、生物学依据438
二、心理学依据439
三、社会学依据440
第三节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原则443
一、系统性原则443
二、可靠性原则444
三、经济性原则445
四、育人性原则446
一、生理评价方法447
第四节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评价的方法447
二、心理评价方法448
三、社会评价方法449
四、评价的程序452
五、评价方法应用的注意事项455
第十五章 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456
第一节 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概述456
一、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几个阶段456
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457
第二节 体育科研论文评定内容与方法460
一、论文评定的原则460
二、论文评定的内容461
三、论文评价的一般标准461
四、论文评价的主要方法463
五、论文评定的程序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