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019907.jpg)
- 张耀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80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党史-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2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同相关学科的关系3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内容3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5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6
(二)列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重大贡献9
(三)斯大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14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状况17
(一)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18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概念、范畴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研究20
(二)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研究20
(四)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的研究21
(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史的研究21
(六)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21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的研究方法22
(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2
(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22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3
(四)史与论的统一23
(五)继承与创新的统一23
(六)文献法与调查法的统一24
(一)“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2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26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3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农运动的初步结合35
(一)中国共产党对早期工人运动的宣传发动35
(二)动员和组织农民投入大革命的洪流38
三、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47
(一)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传播革命思想47
(二)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制度化52
(三)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影响57
一、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63
(一)南昌起义和赣南“四整”,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初创63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63
(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64
(三)开辟农村根据地,向军内外开展宣传教育66
二、《古田会议决议》——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个纲领性文献68
(一)中央“九月来信”和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68
(二)《古田会议决议》的基本内容69
(三)学习和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的意义72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确立74
(一)红军政治工作的制度化74
(二)“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的提出77
(三)红军反“围剿”战争中的政治工作80
四、红军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86
(一)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政治工作86
(二)红二、四方面军长征的政治工作91
(三)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95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成熟99
一、抗战开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及其理论活动99
(一)抗日战略方针的宣传教育99
(二)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103
(三)党内独立自主原则教育106
(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奠定111
二、延安整风: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115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条件115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发展历程117
(三)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经验122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127
(一)干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28
(二)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30
(三)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133
(四)干部教育的特点和经验138
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化——《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142
(一)“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142
(二)“报告”的基本思想144
(三)“报告”精神在实践中的发展148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153
一、连队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153
(一)立功运动153
(二)团结互助运动157
(三)新式整军运动159
二、解放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62
(一)发动农民开展土改运动163
(二)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支援前线166
(三)参军作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67
三、瓦解敌军工作169
(一)瓦解敌军的方针办法169
(二)瓦解敌军的典型案例171
(三)教育改造国民党被俘、起义部队175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内教育177
(一)“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177
(二)政策、纪律和理论教育183
(三)加强教育迎接执政考验189
一、执政党党风建设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196
第五章 建国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196
(一)建国初期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成功实践197
(二)党的八大对党建和党内思想教育的初步总结199
二、知识分子的改造与社会各界思想政治教育204
(一)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204
(二)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及其得失210
(三)高校、共青团和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213
三、围绕建国初期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15
(一)围绕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15
(二)围绕抗美援朝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19
(三)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21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227
(一)提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28
(二)关于工商业者、知识分子的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问题230
(三)关于勤俭节约和勤俭建国的教育233
第六章 曲折前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探索236
一、正确估计形势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236
(一)反右派斗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236
(二)“三面红旗”的错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237
(三)阶级斗争扩大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破坏239
二、开展调查研究、发扬民主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作风240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240
(二)充分发扬民主,总结经验教训242
(一)广泛开展学先进、树新风活动244
三、榜样教育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244
(二)发挥榜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46
四、加强理论学习、繁荣文学艺术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48
(一)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全党理论水平248
(二)繁荣文学艺术,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49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与教训252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导252
(一)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误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254
(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把握的失当误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255
(三)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失策误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56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破坏258
(一)宣扬唯心史观,篡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258
(二)鼓吹“突出政治”,歪曲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261
(三)取消党的领导,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破坏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262
(四)“否定一切”、“革命大批判”引起了党内外思想混乱,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正确的方针与原则264
(五)大搞形式主义和“假、大、空”,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败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266
(六)对教育的直接破坏,背离了教育事业的基本目标,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267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270
(一)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70
(二)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的内容和正确的方法271
(三)必须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分割开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实的价值基础272
(四)必须建立和完善良好的运行与监督机制,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错误倾向273
(五)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方针原则273
(六)必须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靠的保障274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276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276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发展276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历史性转折27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280
(四)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全党思想282
二、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284
(一)各条战线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84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289
(三)思想政治战线的严峻考验与经验教训29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意义29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9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30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311
(一)邓小平理论及其历史地位314
一、邓小平理论及其伟大指导作用314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314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319
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323
(一)抓好“三观”教育这个根本323
(二)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324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25
(四)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倡导科学精神326
(五)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27
三、“三讲”与党的干部教育330
(一)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330
(二)“三讲”教育的基本经验331
(一)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332
四、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332
(二)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335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军队“打得赢、不变质”337
(四)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城市现代化服务339
(五)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341
(六)探索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342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34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4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4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学习及其意义352
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353
(一)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阐发353
(二)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56
(三)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8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60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363
(一)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6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64
(三)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366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70
(一)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学习及其深远意义37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375
结语 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380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380
(一)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380
(二)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381
(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传统382
(四)尊重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的传统384
(五)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传统387
(六)全党动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传统388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与时俱进389
(一)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内在规定性390
(二)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客观必然性391
(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392
(四)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着力点393
(五)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与时俱进”要落实在创新上395
主要参考文献399
后记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