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日本政治体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殷燕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22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日本-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日本政治体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研究史与问题意识6
第二节 国内研究与批判12
第三节 政治学分析21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方法26
第一篇 明治宪政体制的创出33
第二章 明治宪政体制的形成过程33
第一节 幕末日本政治结构及政治形势33
第二节 天保时期的政治改革49
第三节 在天皇制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整合53
第四节 建立天皇制政权的契机56
第五节 德川幕府灭亡及原因分析69
第六节 对外扩张思想的脉路73
小结 对明治维新前20年政治结构的评价83
第三章 明治中央集权体制的创建(1867~1889)86
第一节 天皇制政权的诞生86
第二节 皇室与神道——国家权力与宗教的结合91
第三节 维新政府的废藩置县与巩固中央政权101
第四节 早期中央政府机构105
第五节 户籍制度及社会形态113
第六节 帝国主义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116
小结118
第四章 早期明治政权在对外战争决策上的运作体制(明治宪法颁布前)120
第一节 征韩论与政策决策过程122
第二节 出兵台湾127
第三节 吞并琉球(“琉球处分”[Ryukyu Shobu])136
第四节 对朝鲜的威胁148
小结152
第五章 建立日本式“新东亚体制”的国内准备154
第一节 西南战争与明治政权的巩固155
第二节 思想上的“脱亚入欧”与称霸亚洲的理论准备158
第三节 民权运动、民党与对外扩张政策161
第四节 明治维新综述165
第二篇 明治宪政体制与对外扩张政策175
第六章 明治宪政体制175
第一节 明治宪法的背景178
第二节 明治宪政体制的权力架构及责任体制183
第三节 华族(贵族)190
第四节 枢密院194
第五节 皇室机构及皇室立法198
小结200
第七章 天皇202
第一节 学术界的争论202
第二节 天皇在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206
第三节 明治体制异变后的天皇绝对化权威211
第四节 天皇势力集团214
第五节 天皇大权的制度化223
第六节 皇室财产的确立228
第七节 皇室成员的军人化233
第八节 御前会议(Gozenkaigi)236
第九节 天皇参与政治决策问题242
小结267
第八章 军政寡头的决策273
第一节 伊藤博文——明治宪政与对外扩张体制的创建者275
第二节 山县有朋——扩张“生命线”的主导者279
第三节 近卫文麿与东条英机——贵族与军人286
第四节 木户幸一——昭和天皇的心腹290
小结292
第九章 明治宪政体制下的内阁294
第一节 总理大臣的任命297
第二节 内阁的政治地位和特点300
第三节 “政党内阁”303
第四节 军人内阁306
第五节 内阁与战争决策体制310
第六节 官僚制度312
小结314
第一节 众议院与贵族院316
第十章 帝国议会316
第二节 帝国议会的权限321
第三节 普选与专制下的“民主”323
第三篇 政治体制外政治机制与对外扩张329
第十一章 明治宪政体制下的军事机构329
第一节 近代日本国家军事体制——军部330
第二节 军部核心机构337
第三节 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超宪法体制的存在353
第四节 军部权力的独立过程357
第五节 军事统帅权与政府360
第六节 军部的“帷幄上奏权”(Iakujosoken,the Military Affairs of the Curtain and Screen)366
第七节 军部与内阁在对外扩张上的双簧369
第八节 军部内指挥体制的“缺陷”及协调374
小结376
第十二章 天皇的军队——皇军378
第一节 政府军的初创378
第二节 皇军概念的创出380
第三节 军队建制385
第四节 军队扩充及发展388
第五节 士兵的供给来源391
第六节 皇家典范——尚武精神396
第七节 皇军的教育和军纪398
小结402
第十三章 明治政治体制与军人政权403
第一节 军人政权概况404
第二节 战时内阁407
第三节 军人参政程度409
第四节 军部中枢411
小结414
第十四章 民族主义、民众、舆论——日本政治文化分析415
第一节 明治宪政体制的精神构造417
第二节 日本式民族主义420
第三节 国民对天皇、对国家的效忠精神426
第四节 神道与其他宗教——神道与战争428
第五节 舆论432
第六节 知识分子的作用436
小结439
第十五章 政党与政治体制441
第一节 自由民权运动与政党的建立442
第二节 各党的战争政策445
第三节 军国主义时期的政党449
第四节 “大政翼赞会”(Taiseiyokusan Kai)——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452
小结457
第十六章 军国主义教育458
第一节 军国教育对百姓的影响459
第二节 “脱亚入欧”与蔑视亚洲的思想462
第三节 “草根的军国主义”组织与支持战争体制465
第四节 全民战争体制467
第一节 对殖民地的经济需要470
第十七章 对外扩张的经济动机470
第二节 财阀(Zaibatsu)473
第三节 经济界在侵略战争中的作用478
第四节 对殖民地的掠夺480
第十八章 右翼、政变与阴谋手段482
第一节 右翼思潮482
第二节 右翼组织及人物485
第三节 暗杀、政变事件及其对政治的影响488
第四节 对外国领导人的暗杀行动——“皇姑屯事件”493
第五节 被社会赞美和鼓励的军事政变——五一五事件495
第六节 军国主义体制形成的标志——二二六事件499
小结504
第四篇 个案分析——从政府史料看战争体制及决策过程第十九章 甲午战争借口与决策体制513
第一节 战争借口513
第二节 战争目的519
第三节 针对中国的战争准备与决策523
第四节 开战530
第五节 战争体制532
第六节 舆论与在野党对扩张战争的配合535
第七节 战争结果537
第二十章 侵略中国——基本国策与决策体制543
第一节 全面扩张的大陆政策544
第二节 侵华政治、军事、经济体制的建设551
第三节 对中国东北的扩张决策554
第四节 “满蒙生命线”与策动内蒙独立559
第五节 暗杀张作霖及战争政策演进562
第六节 九一八事变与傀儡“满洲国”567
第七节 七七事变——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580
小结590
第二十一章 太平洋战争与明治宪政体制的崩溃593
第一节 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及决策过程594
第二节 “大东亚共荣圈”(Daitoa Kyoeiken)与太平洋战争601
第三节 投降决策与维持国体——天皇制606
第四节 明治宪政体制的崩溃与其政治遗产613
第五节 现代日本政治结构与明治宪法结构之比较623
小结627
第二十二章 结论630
主要参考文献658
日本近代宪政体制与对外扩张相关事件年表(1867~1947年)669
后记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