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科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
  • 柳成志,赵荣,赵利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541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油田-统一战线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球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球科学及其任务1

第二节 地球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

第三节 21世纪初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3

第四节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4

第五节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5

一、地质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5

二、地质学的任务5

第六节 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5

第七节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方法6

第八节 地质学的发展及现状7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8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8

第一节 太阳系8

第二章 地球8

二、地球的重力9

三、地球的密度和压力10

四、地球的温度11

五、地球的磁性12

六、地球的弹性13

第三节 地球的结构13

一、地球的内圈13

二、地球的外圈17

第三章 地壳21

第一节 地壳表面的形态特征21

一、陆地地形21

二、海底地形22

一、矿物的概念25

第三节 矿物25

第二节 地壳的化学组成25

二、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26

第四节 岩石29

一、岩石的概念29

二、岩浆岩29

三、沉积岩32

四、变质岩37

第四章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概述40

第一节 地壳演化的时代概念40

一、相对年代及其确定40

二、地层单位41

三、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及其测定42

四、地质年代表42

二、地质作用的能45

三、地质作用的分类45

一、地质作用概念45

第二节 地质作用概述45

第五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47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概念47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47

一、地貌标志47

二、沉积物标志47

三、地质构造的标志48

第三节 地质构造49

一、水平构造50

二、单斜构造51

三、褶皱构造51

四、断裂构造56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59

二、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59

第四节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59

第六章 地震作用62

第一节 地震的概念62

一、震源、震中和震中距62

二、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62

第二节 地震的成因类型64

一、构造地震64

二、火山地震64

三、陷落地震64

第三节 地震的分布特征64

一、世界地震活动带的地理分布64

二、我国地震活动带65

三、震源的深度分布65

一、火山概述66

第一节 喷出作用66

第七章 岩浆作用66

二、火山喷出物67

三、火山喷发的类型69

第二节 侵入作用70

一、浅成侵入作用71

二、深成侵入作用72

三、岩浆的起源与演化73

四、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及岩体年代的确定75

第三节 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75

一、火山的地理分布规律75

二、岩浆活动性质在空间上的变化76

第八章 变质作用77

第一节 变质作用原理77

一、变质作用的因素77

二、变质作用方式和变质反应78

一、接触变质作用80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80

二、动力变质作用81

三、区域变质作用81

四、混合岩化作用83

第九章 风化作用84

第一节 风化作用类型84

一、物理风化作用84

二、化学风化作用85

三、生物风化作用87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88

一、气候因素88

二、地形因素88

三、地质因素89

二、风化壳的主要类型90

第三节 风化壳与土壤90

一、风化壳的概念及研究意义90

三、土壤91

第十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93

第一节 河流的基本特征93

一、河流的概念93

二、河谷94

三、水质点的运动方式95

第二节 地面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98

一、雨蚀作用与片流剥蚀98

二、洪流地质作用98

第三节 河流的侵蚀作用99

一、河流的下蚀作用99

二、侧蚀作用与侧向堆积作用102

二、机械搬运力与搬运量103

一、泥沙起动与流速的关系103

第四节 河流的搬运作用103

三、机械搬运与颗粒演变104

第五节 河流的沉积作用104

一、谷底的沉积作用104

二、山口的沉积作用105

三、河口的沉积作用105

四、河流的化学沉积作用107

第六节 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107

一、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107

二、河谷阶地的发育及其意义108

三、准平原化与大地回春108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110

一、地下水的储存及运动条件110

第十一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10

二、地下水的运动特点111

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112

四、地下水的温度与成分113

第二节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113

一、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及其产物113

二、地下水的机械剥蚀作用115

第三节 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15

一、地下水的搬运作用115

二、地下水的沉积作用115

第十二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117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117

一、冰川的形成与类型117

二、冰川的流动119

二、冰蚀作用的产物120

一、冰蚀作用的方式120

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120

三、冰川的前进与后退120

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22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122

二、冰川的堆积作用122

第十三章 风的地质作用123

第一节 风的剥蚀与搬运作用123

一、风蚀作用的方式与特点123

二、风蚀作用的产物123

三、风的搬运作用124

第二节 风的沉积作用125

一、沙丘与沙漠126

二、黄土126

一、海水的运动128

第一节 海水的动力128

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128

二、海水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30

三、海洋生物131

四、海洋的环境分区132

第二节 海洋的剥蚀作用133

一、海蚀作用的概念133

二、基岩海岸的海蚀作用134

三、砂质海岸的改造135

四、潮流和洋流的剥蚀作用136

五、海平面的变动与海岸线变迁136

第三节 海洋的搬运作用137

一、海洋搬运作用的方式137

二、海水的各种搬运作用138

第四节 海洋的沉积作用138

一、海洋沉积物的来源138

二、滨海的沉积作用139

三、浅海的沉积作用142

四、半深海的沉积作用146

五、深海的沉积作用146

第五节 浊流及其地质作用149

一、浊流的形成和分布149

二、浊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149

三、浊流的沉积作用150

第十五章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151

第一节 湖盆的成因和湖水状况151

一、湖盆成因151

二、湖水状况151

二、湖水的机械沉积作用152

一、湖水剥蚀和搬运作用152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152

三、湖水的动力152

三、湖水的化学沉积作用153

第三节 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153

第十六章 负荷地质作用155

第一节 负荷地质作用的原理和类型155

第二节 崩落作用156

一、崩落作用发生的因素156

二、崩积物156

第三节 潜移作用157

一、土层潜移157

二、岩层潜移和岩溶潜陷158

第四节 滑动作用158

一、滑坡的基本形态158

二、滑坡形成的因素158

四、水底滑动作用159

三、滑坡的发育过程159

第五节 流动作用160

一、泥石流的特征160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60

三、泥石流的地质作用161

第十七章 岩石圈板块构造162

第一节 概述162

第二节 大陆漂移说162

一、早期大陆漂移学说162

二、大陆漂移的证据163

第三节 古地磁和海底扩张的概念166

一、古地磁和极游移166

二、海底扩张的理论170

一、板块构造的概念174

第四节 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174

二、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划分175

三、板块运动179

四、板块构造与内力地质作用的关系181

五、板块运动的驱动力185

第十八章 地壳的演变186

第一节 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186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186

二、地球内圈的形成186

第二节 地壳形成后的演变特征189

一、原始地壳的演变189

二、地壳的演变190

三、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演变193

四、古气候的变化196

五、古生物的演化198

参考文献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