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应当深刻领会的15个执政理论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干部应当深刻领会的15个执政理论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2965713.jpg)
- 侯书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应当深刻领会的15个执政理论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中国共产党1
执政理论与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2
党的执政理论是党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3
党的执政理论创新引领中国发展新航向5
理论创新使中国共产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7
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党的理论创新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1
创新的执政理论12
1.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探索12
2.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理论创新的一大亮点12
3.五大建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14
创新的执政方略1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物质文明16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8
3.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19
4.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改善民生23
5.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24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7
创新的执政理论28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28
2.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28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30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31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32
创新的执政方略33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四个历史转变”33
2.以扩大消费为战略重点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35
3.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产业政策引导37
4.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做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9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41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42
三、描绘新愿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5
创新的执政理论46
1.党的十八大首提“新四化”同步发展46
2.“新四化”同步推进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47
3.“新四化”同步发展关系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48
4.“新四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四者互动互为49
5.将“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50
创新的执政方略51
1.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51
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抢占国际制高点52
3.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53
4.大力推进城镇化,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55
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地推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56
6.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57
7.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59
8.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60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63
创新的执政理论64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64
2.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65
3.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67
创新的执政方略69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69
2.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驱动保驾护航70
3.瞄准世界前沿,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72
4.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73
5.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龙头效用76
6.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76
7.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78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81
创新的执政理论82
1.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一项战略性决策82
2.统筹城乡发展事关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局83
3.巨大的城乡差距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83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85
创新的执政方略86
1.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与艰巨任务86
2.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87
3.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87
4.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89
5.把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91
6.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序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92
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95
创新的执政理论96
1.社会建设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布局96
2.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97
3.社会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密切相关99
4.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创新社会管理100
创新的执政方略101
1.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101
2.将公平、分享原则贯穿于社会建设的始终104
3.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105
4.加快形成“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106
5.加快形成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108
6.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系109
7.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112
8.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113
9.进一步完善公民信访制度,化解社会矛盾114
七、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发展各项民生事业117
创新的执政理论118
1.关注民生是新时期党中央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118
2.党的执政理论的重大突破:以人为本的民生观119
3.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民生问题120
创新的执政方略122
1.积极有效地促进就业,抓住民生之本122
2.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125
3.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27
4.统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29
5.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130
6.深入持久地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132
7.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33
8.建立健全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体系135
八、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共同富裕139
创新的执政理论140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40
2.正确认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问题142
3.新一届党中央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公平改革143
创新的执政方略145
1.深入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145
2.以二次分配为突破口,深化收入分配改革147
3.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49
4.努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形成橄榄型格局150
5.合理调节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差距151
6.深化改革,加强监督,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152
7.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动第三次分配153
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155
创新的执政理论156
1.十八大的新亮点:建设美丽中国156
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与科学内涵157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158
4.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59
5.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161
创新的执政方略162
1.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建设“两型”社会162
2.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63
3.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举措164
4.发展低碳经济,为建设美丽家园护航165
5.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67
6.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168
7.健全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170
十、加强党建科学化,建设“三型”政党173
创新的执政理论174
1.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适时地提出党建科学化174
2.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与特征175
3.党建科学化是巩固与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176
4.全面理解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体要求178
5.建设“三型”政党是科学化党建的目标180
6.深刻认识建设“三型”政党的重大意义181
创新的执政方略182
1.加强理论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182
2.完善各项制度,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184
3.总结实践经验,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建科学化186
4.建设学习型政党,确保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187
5.建设服务型政党,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功能188
6.建设创新型政党,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189
十一、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四型”政府191
创新的执政理论192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四型”政府192
2.建设服务政府,充分体现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193
3.建设责任政府,以责任制约权力运行195
4.建设法治政府,落实依法治国196
5.建设廉洁政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98
创新的执政方略199
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199
2.建设服务政府的重点工作201
3.建设责任政府,完善行政问责制度202
4.建设责任政府的一些重大工作203
5.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执政204
6.实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05
7.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206
8.建设廉洁政府,加大反腐力度207
9.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范公务员的腐败行为208
十二、发展党内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制度211
创新的执政理论212
1.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212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14
3.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15
4.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216
创新的执政方略217
1.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激活党的生命217
2.党内民主建设需要把握五个基本方向219
3.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发展基层党内民主221
4.积极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223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224
6.加快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226
7.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228
8.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230
9.坚持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31
十三、围绕主题主线,加强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军队建设235
创新的执政理论236
1.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紧紧抓住主题主线236
2.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237
3.积极推动军事变革的深入开展239
4.充分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242
创新的执政方略243
1.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主导243
2.走信息化和机械化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243
3.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244
4.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步伐245
十四、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建设和谐世界247
创新的执政理论248
1.中央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248
2.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250
3.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全新模式251
4.积极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共同分享发展机遇253
创新的执政方略255
1.加强多边外交与公共外交,走多边合作道路255
2.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256
3.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58
4.与邻为善,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260
5.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262
6.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263
十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各项事业267
创新的执政理论268
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268
2.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269
3.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271
4.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273
5.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执政理论创新中占据核心地位275
创新的执政方略276
1.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76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278
3.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80
4.坚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综合平衡281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283
参考书目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