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中叶朱子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中叶朱子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247731.jpg)
- 陈代湘,李国飞等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978754433141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56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程朱学派-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中叶朱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章懋理学思想研究1
第一节 章懋的学术生涯及特点1
一、章懋的生平1
二、学术背景6
三、学术特点11
第二节 心性论13
一、心性论的本体依据14
二、“大心”与“小心”说15
三、“一性尽而天下无余事”19
第三节 修养工夫及境界论24
一、“居敬与穷理不可偏废”25
二、章懋论“孔颜之乐”29
第四节 经世致用思想37
一、章懋“格君心、收人才、固民心”的政治思想37
二、章懋“博其文、充其体、措诸用”的教育思想44
第五节 章懋理学思想的地位和影响48
一、在捍卫程朱理学上的地位48
二、对气学思潮和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49
第二章 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研究53
第一节 胡居仁的生平及学术师承53
一、胡居仁的生平53
二、胡居仁的学术师承及学术交往55
第二节 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的理论来源63
一、胡居仁居敬工夫论历史追溯63
二、胡居仁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发展69
第三节 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的内涵77
一、“正趋向以立其志”77
二、“主诚敬以存其心”80
三、“博闻事理以尽致知之方”89
四、“克治力行以尽成已之道”93
五、“推己及物以广成物之功”96
第四节 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的历史定位和评价97
一、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的历史定位97
二、胡居仁居敬工夫论的评价102
第三章 罗伦哲学思想研究105
第一节 学术背景及师友关系105
一、学术背景105
二、生平简介108
三、师友关系112
第二节 宇宙本体论114
一、太极114
二、太极动静115
三、一本万殊118
第三节 心性修养121
一、心性论121
二、修养方法133
第四节 罗伦哲学思想评价141
一、对朱子学说的贡献141
二、罗伦哲学思想之定位143
第四章 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理气对立统一154
一、反对理气为“二物”155
二、一体两分157
三、就气认理162
第三节 理一分殊163
一、“理一分殊”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163
二、理一分殊与气化流行165
第四节 心性论166
一、性即理167
二、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169
三、前人对罗钦顺的误解171
四、罗钦顺的迟疑模棱173
第五节 天理人欲问题174
一、天理人欲非绝对对立174
二、节欲论176
第六节 格物论及罗王之辩176
一、朱子的格物论176
二、王阳明的新解181
三、质疑《大学古本》183
四、批驳《朱子晚年定论》189
五、致辩良知说194
第七节 对佛禅和心学的批判197
一、心学高明之士迷佛197
二、佛家有见于心,无见于性200
三、批驳佛教之“识”201
第八节 政治论205
一、格君心与修德205
二、道德与制度210
三、法与人212
第五章 吕柟哲学思想研究215
第一节 吕柟的生平及为学取向215
一、生平及其著述215
二、学术传承216
三、切实尚行的为学取向219
第二节 理气观222
一、理气一物222
二、“即事即学,即学即事”228
第三节 工夫论231
一、格物、慎独、致曲工夫232
二、下学而上达的道德修养工夫246
第四节 知行观252
一、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相通252
二、先知而后行257
第六章 蔡清哲学思想研究269
第一节 蔡清的为人为学269
一、蔡清的生平与学术背景269
二、蔡清思想的两个层面: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271
三、出处之间:蔡清的仕与隐276
第二节 蔡清的宇宙论281
一、理气无先后281
二、太极涵阴阳289
三、一两思想295
第三节 蔡清的工夫论300
一、虚乃实储300
二、静为动主304
三、知行一体307
第四节 蔡清哲学思想评价311
一、蔡清哲学思想之理论缺失311
二、蔡清哲学思想历史定位312
第七章 陈建《学蔀通辨》研究318
第一节 导言318
一、陈建生平、著述与《学蔀通辨》成书情况318
二、学术背景及研究现状320
第二节 对心学、禅学的批判325
一、对佛禅的批判325
二、对陆学的批判330
三、对阳明学的批判338
四、对阳明《朱子晚年定论》的考辨342
第三节 对朱子学的阐扬344
一、对朱子学发展路径的阐明344
二、对朱子学的阐释与发展348
第四节 学术贡献与理论缺陷356
一、学术贡献356
二、理论缺陷361
后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