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神道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大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1212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道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神道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 杨曾文1
第一章神道教概述1
第一节神道教发展历程1
目 录1
序 杨曾文1
第一节神道教发展历程1
第一章神道教概述1
一、原始神道2
一、原始神道2
二、神道教与佛教的会通融合5
二、神道教与佛教的会通融合5
三、神道教与儒学的融合19
三、神道教与儒学的融合19
四、国家神道27
四、国家神道27
一、文献古典概说29
一、文献古典概说29
第二节神道教古典文献29
第二节神道教古典文献29
二、神道古典简介32
二、神道古典简介32
第三节神道的重要学派47
第三节神道的重要学派47
一、伊势神道48
一、伊势神道48
二、吉田神道51
二、吉田神道51
三、度会神道55
三、度会神道55
四、吉川神道57
四、吉川神道57
五、垂加神道59
五、垂加神道59
六、复古神道61
六、复古神道61
第一节神社概况68
一、神社概貌68
第二章神社与祭祀68
第一节神社概况68
第二章神社与祭祀68
一、神社概貌68
二、当代主要神社76
二、当代主要神社76
第二节神社祭祀原理和当代主要祭祀活动97
一、祭祀制度的确立与变迁97
一、祭祀制度的确立与变迁97
第二节神社祭祀原理和当代主要祭祀活动97
二、祭仪的构成要素100
二、祭仪的构成要素100
三、神社祭祀的特色106
三、神社祭祀的特色106
四、当代的主要年中祭祀108
四、当代的主要年中祭祀108
一、民间的神信仰112
第三节民间神和民间祭祀112
一、民间的神信仰112
第三节民间神和民间祭祀112
二、民间的祭祀活动116
二、民间的祭祀活动116
第一节战后日本宗教界的沉浮变化及其驱动力122
第三章战后的神社神道122
第一节战后日本宗教界的沉浮变化及其驱动力122
第三章战后的神社神道122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123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123
二、美国对日宗教政策的作用123
二、美国对日宗教政策的作用123
一、神社神道界面临的新课题131
第二节当代神社神道的发展131
第二节当代神社神道的发展131
一、神社神道界面临的新课题131
二、神社神道界体制的更新133
二、神社神道界体制的更新133
三、重建神社经济的尝试138
三、重建神社经济的尝试138
四、当代神社活动的新起点141
四、当代神社活动的新起点141
第三节神社神道界的主要社团148
一、神道政治联盟148
第三节神社神道界的主要社团148
一、神道政治联盟148
二、主要社会团体152
二、主要社会团体152
三、以祭神为纽带的神社组织154
三、以祭神为纽带的神社组织154
第四节神道教的研究与教育事业156
第四节神道教的研究与教育事业156
一、近现代的神道教研究156
一、近现代的神道教研究156
二、神道教的主要学术团体164
二、神道教的主要学术团体164
三、神道教的教育事业166
三、神道教的教育事业166
第一节教派神道的内涵及其意义170
第四章教派神道的展开170
第一节教派神道的内涵及其意义170
第四章教派神道的展开170
一、社会背景173
第二节教派神道的形成173
一、社会背景173
第二节教派神道的形成173
二、宗教环境174
二、宗教环境174
一、各种神道学派思想的影响177
第三节教派神道的思想源流177
一、各种神道学派思想的影响177
第三节教派神道的思想源流177
二、对民间传统信仰的汲取183
二、对民间传统信仰的汲取183
一、战前研究概述185
第四节教派神道的研究185
一、战前研究概述185
第四节教派神道的研究185
二、战后研究的新取向188
二、战后研究的新取向188
第五章当代神道诸教派态势192
第五章当代神道诸教派态势192
第一节天理教193
第一节天理教193
一、教团的创立与历史沿革193
一、教团的创立与历史沿革193
二、天理教的信仰与教义197
二、天理教的信仰与教义197
三、当代天理教的组织体系200
三、当代天理教的组织体系200
一、黑住宗忠与黑住教的创建204
一、黑住宗忠与黑住教的创建204
第二节黑住教204
第二节黑住教204
二、明治维新以后的黑住教207
二、明治维新以后的黑住教207
三、黑住教的信仰体系209
三、黑住教的信仰体系209
第三节金光教214
一、金光大神与金光教的创建214
第三节金光教214
一、金光大神与金光教的创建214
二、金光教的教义与思想216
二、金光教的教义与思想216
三、当代金光教218
三、当代金光教218
第四节神理教229
一、神理教的创立与发展229
第四节神理教229
一、神理教的创立与发展229
二、神理教的主要教义232
二、神理教的主要教义232
三、神理教的修行原则235
三、神理教的修行原则235
第五节神习教236
一、芳村正秉与神习教的创建236
第五节神习教236
一、芳村正秉与神习教的创建236
二、主要教义与修行仪轨239
二、主要教义与修行仪轨239
一、平山省斋与神道大成教的创立242
第六节神道大成教242
一、平山省斋与神道大成教的创立242
第六节神道大成教242
二、大成教的思想体系246
二、大成教的思想体系246
一、新田邦光与神道修成派的形成249
第七节神道修成派249
第七节神道修成派249
一、新田邦光与神道修成派的形成249
二、神道修成派的教义体系254
二、神道修成派的教义体系254
三、新田邦光与基督教256
三、新田邦光与基督教256
一、出云大社信仰与出云大社教的发展258
第八节出云大社教258
一、出云大社信仰与出云大社教的发展258
第八节出云大社教258
二、出云大社教的祭神与教义261
二、出云大社教的祭神与教义261
三、出云大社教的神祭活动262
三、出云大社教的神祭活动262
一、禊教264
第九节教派神道的其他教团264
一、禊教264
第九节教派神道的其他教团264
二、御岳教268
二、御岳教268
三、神道大教270
三、神道大教270
四、扶桑教272
四、扶桑教272
五、实行教273
五、实行教273
第一节概说275
一、神道新兴宗教的育成与发展275
第六章神道系新兴宗教275
第一节概说275
一、神道新兴宗教的育成与发展275
第六章神道系新兴宗教275
二、教理体系的共通性280
二、教理体系的共通性280
三、组织形态与实践活动的特点283
三、组织形态与实践活动的特点283
一、大本教287
第二节大本系新兴教团287
一、大本教287
第二节大本系新兴教团287
二、生长之家296
二、生长之家296
三、大本教的影响305
三、大本教的影响305
一、世界救世教306
第三节世界救世教系新兴教团306
一、世界救世教306
第三节世界救世教系新兴教团306
二、世界救世教的影响312
二、世界救世教的影响312
三、世界真光文明教团与崇教真光314
三、世界真光文明教团与崇教真光314
四、其他教团318
四、其他教团318
第四节天理教系新兴教团320
一、本道320
一、本道320
第四节天理教系新兴教团320
二、世界心道教和王关道教团326
二、世界心道教和王关道教团326
第五节独立存在的主要新教团327
一、丸山教327
一、丸山教327
第五节独立存在的主要新教团327
二、圆应教329
二、圆应教329
三、PL教团331
三、PL教团331
四、心灵界教团338
五、天照皇大神宫教338
五、天照皇大神宫教338
四、心灵界教团338
六、神灵教341
六、神灵教341
七、善邻教342
七、善邻教342
八、大山祗命神示教会344
八、大山祗命神示教会344
附录二战后神道大事年表346
附录二战后神道大事年表346
主要参考书目352
主要参考书目352
后记355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