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制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军制学
  • 沈雪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416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军制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军制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军制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

一、军制的定义2

二、军制学的研究范围5

第二节 军制学的形成与发展7

一、古代对军制的研究与探索7

二、资产阶级军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11

三、无产阶级军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16

第三节 军制学的理论体系18

一、军制基础理论19

二、军制应用理论21

三、军制史学22

四、比较军制学23

第四节 军制学的学科地位、特点及主要相关学科24

一、军制学的地位、特点24

二、军制学的主要相关学科27

第二章 军制的构成要素29

第一节 军制构成要素概述29

一、军制构成的四个要素29

二、军制各要素的地位和相互联系31

第二节 概念系统分析35

一、概念系统的层次结构35

二、概念系统的形成37

三、建构概念系统的基本要求39

第三节 规则系统分析42

一、规则分类42

二、规则定型44

三、规则系统的完善化46

一、组织系统的基本结构48

第四节 组织系统分析48

二、组织系统的内部优化51

第五节 设备系统分析53

一、设备类别53

二、设备系统的完善化55

三、设备系统的现代化57

第三章 军制的决定与制约因素59

第一节 军制决定与制约因素概述59

一、决定与制约军制的主要因素59

二、诸因素对军制制约作用的相互联系与区别62

一、生产力对军制产生和形成的推动63

第二节 军制与社会生产力63

二、生产力对军制发展变化的推动65

三、生产力推动军制发展变革的非均衡性71

第三节 军制与社会生产关系72

一、生产关系性质对军制阶级属性的制约72

二、生产关系对各阶级间军事义务的制约74

三、生产关系对军队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制约77

四、生产关系变革对军制变革的影响78

一、国体对军事领导指挥体制的制约80

第四节 军制与政治制度80

二、政体对军事组织体制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制约83

三、政治制度的进步与落后对军制的影响87

第五节 军制与军事战略、战争形态91

一、军事战略对军制的制约91

二、战争形态对军制的制约94

第六节 军制与人口、地理条件、民族文化传统97

一、人口对军制的制约97

二、地理条件对军制的制约98

三、民族文化传统对军制的制约98

一、军制形式的含义101

第一节 军制形式概述101

第四章 军制的形式101

二、军制形式的特点103

三、军制形式的类别106

第二节 军制的制定法规范形式110

一、宪法形式111

二、基本法律形式113

三、法律形式115

四、法规形式116

五、规章形式119

一、习惯法形式120

第三节 军制的其他法律规范形式120

二、君主敕令形式122

三、判例法形式124

四、国际条约形式126

第四节 军制的非法律规范形式128

一、军事原则形式131

二、政党规范形式131

三、政策文件形式133

第五章 军制的功能135

第一节 军制功能的涵义及其特征135

一、军制功能的涵义135

二、军制功能的基本特征136

一、军事关系确定与维护功能的一般表现140

第二节 军事关系确定与维护功能140

二、军事关系确定与维护功能的特殊表现142

第三节 军事行为规范与调控功能147

一、军事行为规范与调控功能的一般表现147

二、军事行为规范与调控功能的特殊表现150

第四节 军制功能综合分析154

一、军制在军事力量建设中的作用154

二、军制对战争胜负的影响157

一、军制的阶级性特征160

第六章 军制的基本特征160

第一节 军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160

二、军制的社会性特征163

三、军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区别与联系165

第二节 军制的目的性与手段性的辩证统一167

一、军制的目的性特征167

二、军制的手段性特征168

三、军制的目的性与手段性的区别与联系170

第三节 军制的强制性与民主性的辩证统一172

一、军制的强制性特征172

二、军制的民主性特征174

三、军制的强制性与民主性的区别与联系177

第四节 军制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的辩证统一180

一、军制的稳定性特征180

二、军制的变动性特征182

三、军制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区别与联系185

第七章 军制发展变化的基本形态187

第一节 社会形态变化与军制的飞跃式发展187

一、军事领导体制的发展演变187

二、武装力量体制的发展演变194

三、兵役制度的发展演变200

第二节 战争形态变化与军制的飞跃式发展205

一、冷兵器战争形态下的军事制度205

二、热兵器战争形态下的军事制度208

三、机械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事制度213

第三节 军事制度的渐进式发展218

一、军事制度在实现完善化过程中的渐进发展218

二、军事制度在民族文化嬗变过程中的渐进发展220

三、军事制度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渐进发展223

四、军事制度在积极的借鉴中获得发展224

一、掌兵制度与养兵制度的有机组合227

第八章 军制的体系结构227

第一节 军制体系的种类结构227

二、军事关系调整制度与军事活动管理制度的有机组合234

第二节 军制体系的层次结构241

一、军制体系的层次结构分析241

二、层次结构的内在联系245

第三节 军制体系结构的相对性248

一、军制体系结构相对性的表现248

二、研究军制体系结构相对性的实践意义251

一、国防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254

第一节 国防领导体制254

第九章 国防基本制度254

二、国防领导体制的构成255

三、确立国防领导体制的主要原则259

第二节 武装力量体制261

一、武装力量体制的地位与作用261

二、武装力量体制的构成262

三、确立武装力量体制的主要原则264

第三节 国防经济管理体制266

一、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地位与作用266

二、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构成267

三、确立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原则270

第四节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体制272

一、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体制的地位与作用272

二、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体制的构成273

三、确立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体制的原则275

第五节 兵役制度277

一、兵役制度的地位与作用277

二、兵役制度的类型及内容279

三、确立兵役制度的原则281

一、国防教育制度的地位与作用283

第六节 国防教育制度283

二、国防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284

三、确立国防教育制度的原则286

第七节 民防制度288

一、民防制度的地位与作用288

二、民防制度的主要内容289

三、确立民防制度的原则291

第八节 战争动员制度292

一、战争动员制度的地位与作用292

二、战争动员制度的主要内容293

三、确立战争动员制度的原则295

第十章 军队体制编制298

第一节 军队总体结构298

一、军种结构298

二、层次结构300

三、职能结构302

第二节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305

一、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基本结构305

二、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基本类型309

三、总部、军种、战区、军区领导指挥体制310

第三节 陆军体制编制314

一、陆军整体结构315

二、陆军领导指挥体制316

三、陆军兵种体制317

四、陆军野战部队体制317

五、陆军军事训练体制318

六、陆军后勤体制318

七、陆军装备管理体制319

八、陆军编制320

一、海军整体结构321

第四节 海军体制编制321

二、海军领导指挥体制324

三、舰队体制326

四、海军基地体制327

五、海军航空兵体制328

六、海军军事训练体制329

七、海军后勤体制330

八、海军装备管理体制331

九、海军编制332

一、空军整体结构333

第五节 空军体制编制333

二、空军领导指挥体制334

三、空军部队体制335

四、空军军事训练体制336

五、空军后勤体制337

六、空军装备管理体制338

七、空军编制339

第六节 战略导弹部队体制编制340

一、战略导弹部队整体结构340

二、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指挥体制341

三、战略导弹部队作战保障体制342

四、战略导弹部队装备保障体制343

五、战略导弹部队后勤体制344

六、战略导弹部队编制345

第七节 院校体制编制346

一、院校体制编制的地位与作用346

二、院校领导管理体制347

三、院校培训体制348

第十一章 军队工作制度350

第一节 军事训练管理工作制度350

一、部队训练管理工作制度351

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制度353

第二节 行政管理工作制度356

一、岗位责任制度356

二、日常生活管理制度356

三、民主管理制度357

四、行政教育制度357

五、奖惩制度359

六、检查整顿制度359

第三节 部队武器装备管理工作制度360

一、计划申请制度360

四、保管制度361

二、分配调整制度361

三、交接制度361

五、检查整顿制度362

六、封存制度362

七、动用使用制度363

八、维修制度363

九、退役报废制度364

十、统计制度364

第四节 人事管理工作制度365

二、定期补退制度366

一、规划计划制度366

三、培训制度367

四、使用制度367

五、调配制度368

六、考评制度368

七、军衔制度369

八、福利待遇制度369

九、安置制度369

第五节 政治工作制度370

一、组织工作制度370

三、宣传教育工作制度371

二、干部工作制度371

四、文化工作制度372

五、政法工作制度372

六、群众工作制度373

七、联络工作制度374

第六节 后勤工作制度374

一、物资管理制度375

二、财务管理制度375

四、军交管理制度376

三、军需管理制度376

五、油料管理制度377

六、营产管理制度377

七、卫生勤务管理制度377

第七节 战场管理工作制度378

一、战场行为管理制度378

二、战场防护管理制度378

三、阵地管理制度379

四、交通和车辆管理制度379

六、航空管制制度380

七、电磁频谱管制制度380

五、海上航道管制制度380

八、民工管理制度381

九、俘虏管理制度381

十、打扫战场制度381

第十二章 军制的制定383

第一节 军制制定的基本依据383

一、理论依据383

二、法律依据385

三、政策依据387

四、实践依据389

一、军制制定的一般原则391

第二节 军制制定的基本原则391

二、军制制定的特殊原则395

三、贯彻军制制定原则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399

第三节 军制制定的基本程序402

一、法律规范形式的军事制度制定程序402

二、非法律规范形式的军事制度制定程序408

第十三章 军制的实施409

第一节 军制实施的相关因素409

一、国家的政治体制409

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法制化程度411

三、军制实施主体的状况413

四、军制规范对象的条件415

第二节 军制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要求416

一、基本原则416

二、基本要求420

第三节 军制实施的主要环节与方法422

一、拟订计划422

二、宣传教育423

三、检查指导426

四、考核监督427

一、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430

第十四章 当代军制改革430

第一节 当代军制改革的历史背景430

二、新军事革命的掀起434

三、军事战略的调整438

第二节 当代军制改革的新特点442

一、当前世界各国军制改革的基本情况442

二、当代军制改革的主要特点445

第三节 当代军制改革的发展趋势450

一、指挥体制发展趋势451

二、科技装备管理体制发展趋势452

三、后勤保障体制发展趋势453

四、部队编成发展趋势454

五、院校教育体制发展趋势455

六、兵役制度发展趋势456

七、国防动员体制发展趋势458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军制改革460

一、我国新时期军制改革的理论指南460

二、我国新时期军制改革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466

第十五章 军制学的研究方法474

第一节 军制学的根本研究方法474

一、军制学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必要性475

二、军制学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基本要求478

第二节 军制学的一般研究方法485

一、共性研究与个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85

二、整体性研究与分解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87

三、比较研究与单一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88

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88

第三节 军制学的具体研究方法491

一、根据不同研究课题采取的不同方法491

二、根据不同研究阶段采取的不同方法495

后记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