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登市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文登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750740755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204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1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登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建置1
第一章 隶属1
概述1
第二章 境域3
第一节 东北境3
第二节 东境4
第三节 西境4
第三章 行政区划5
第一节 都里制5
第二节 区乡村制8
第三节 区村制12
第四节 社队制13
第五节 乡(镇)村制18
第一节 市区20
第四章 市区与镇乡20
第二节 镇乡21
第五章 村庄27
第一节 文城镇27
第二节 文登营乡30
第三节 天福山乡32
第四节 大水泊镇33
第五节 口子乡35
第六节 张家产乡36
第七节 高村镇38
第八节 埠口镇40
第九节 泽库乡41
第十节 侯家镇41
第十一节 宋村镇43
第十二节 泽头镇44
第十三节 小观镇46
第十四节 铺集镇48
第十五节 葛家镇49
第十六节 晒字镇51
第十七节 米山镇52
第十八节 界石镇53
第十九节 汪疃镇55
第二十节 黄岚乡57
第二十一节 草庙子镇58
第二十二节 蔄山镇60
第二十三节 初村镇61
第一节 地层63
第一章 地质63
第二编 自然地理63
第二节 构造64
第三节 岩浆岩65
第二章 地貌67
第一节 地貌特征67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67
第三章 气侯70
第一节 气候特征70
第二节 日照与日辐射71
第三节 气压与风71
第四节 气温72
第五节 降水73
第六节 地温与冻土75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76
第八节 物侯77
第四章 水文78
第一节 地表水78
第二节 地下水79
第五章 土壤 植被81
第一节 土壤81
第二节 植被83
第六章 海域83
第一节 海岸83
第二节 港湾83
第三节 岛屿 石礁84
第四节 潮汐85
第七章 地震86
第一节 地震烈度分区86
第五节 海水表层温度与盐度86
第六节 海冰86
第二节 地震史料87
第八章 自然资源88
第一节 土地资源88
第二节 水资源89
第三节 矿产资源90
第四节 海涂资源92
第五节 野生动物资源93
第六节 野生植物资源94
第九章 自然灾害95
第一章 人口规模101
第一节 人口数量101
第三编 人口101
第二节 人口分布103
第二章 人口变动104
第一节 自然变动104
第二节 机械变动108
第三章 人口构成111
第一节 民族构成111
第二节 性别构成112
第三节 年龄构成113
第四节 文化构成115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116
第一节 婚姻构成118
第二节 家庭构成118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构成118
第五章 计划生育120
第一节 机构120
第二节 宣传教育121
第三节 节育121
第四节 技术队伍122
第五节 优生123
第六节 成果与荣誉124
第六章 姓氏126
第一节 姓氏规模126
第二节 主要姓氏分布127
第四编 城乡建设131
第一章 建设规划131
第一节 市区规划131
第二节 镇村规划133
第一节 街道134
第二章 市区建设134
第二节 桥梁137
第三节 防洪工程138
第四节 房屋138
第五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145
第六节 供水 排水146
第七节 供电 供热 供气146
第八节 园林 绿化147
第三章 村镇建设148
第一节 村镇房屋数量148
第二节 居民住宅148
第四节 生产建筑149
第三节 公共建筑149
第五节 镇乡驻地建设150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1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151
第二节 规划管理152
第三节 工程质量监督153
第四节 公房管理153
第五节 私房管理154
第六节 环境卫生管理154
第五章 建筑业155
第一节 市(局)属建筑企业155
第二节 乡镇村建筑企业156
第三节 建筑设备156
第四节 设计156
第六节 建筑技术158
第五节 施工158
第五编 环境保护161
第一章 环境管理161
第一节 环保机构161
第二节 地方环保规定161
第三节 环保宣传162
第四节 收费监理162
第五节 污染事故赔偿163
第六节 环保设备生产163
第二章 环境监测164
第一节 监测设施164
第二节 水质监测165
第三章 污染源166
第一节 废水166
第四节 噪声监测166
第三节 大气监测166
第二节 废气169
第三节 废渣171
第四章 污染防治172
第一节 废水治理172
第二节 废气治理173
第三节 废渣治理174
第四节 噪声治理175
第五节 五垒岛海湾的污染防治175
第五章 环境质量175
第一节 水质量175
第二节 大气质量179
第三节 市区噪声180
第一章 管理机构181
第六编 农业181
第二章 土地所有制182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182
第二节 农民个体所有制183
第三节 农民集体所有制184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186
第三章 农业经济结构186
第一节 区域结构186
第二节 产业结构187
第三节 经济效益188
第四节 收入分配190
第四章 农具 农机192
第一节 农具192
第二节 农机193
第三节 机械化水平195
第四节 农机管理196
第五章 农田水利197
第一节 耕地197
第二节 整地改土198
第三节 河道治理199
第四节 蓄水工程201
第五节 引河工程204
第六节 提水工程205
第七节 灌溉渠系206
第八节 农田排灌207
第六章 种植业209
第一节 农作物209
第二节 农技 农艺212
第三节 作物保护215
第四节 农场217
第七章 林业218
第一节 林木权属218
第二节 林地218
第三节 林木资源219
第四节 林木育苗221
第五节 植树造林221
第六节 林木保护222
第七节 林场 苗圃 园艺场224
第八节 蚕业226
第八章 果业228
第一节 面积与产量228
第二节 种类与分布229
第三节 栽培与管理230
第九章 畜牧业233
第一节 家畜饲养233
第二节 家禽饲养236
第三节 疫病防治237
第四节 畜牧饲养场 良种场238
第十章 渔业239
第一节 生产体制239
第二节 渔船 渔具240
第三节 渔港 码头244
第四节 海洋捕捞244
第五节 水产养殖248
第六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252
第七节 渔政管理253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257
第一节 个体与私营工业257
第七编 工业257
第二节 集体工业258
第三节 全民工业260
第四节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261
第二章 工业结构262
第一节 产业结构262
第二节 行业结构262
第三节 技术结构263
第三章 工业管理2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6
第二节 企业管理268
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269
第一节 粮油加工业273
第四章 食品制造业273
第二节 糖果与糕点制造业274
第三节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275
第四节 乳品加工业276
第五节 调味品制造业276
第六节 水产品加工业277
第七节 其他食品业277
第五章 机械工业278
第一节 锅炉及原动机械制造业278
第二节 通用设备制造业279
第三节 通用零部件制造业279
第四节 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280
第六节 农林牧渔机械制造业281
第五节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281
第七节 其他机械工业282
第六章 纺织业282
第一节 丝绢纺织业282
第二节 棉纺织业283
第三节 针织业284
第四节 印染与其他纺织业285
第七章 塑料制品业285
第一节 塑料薄膜制造业285
第二节 塑料丝绳及编制品制造业286
第三节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286
第四节 其他塑料制品业286
第一节 刺绣抽纱业287
第八章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287
第二节 其他工艺美术品制造业289
第九章 化学工业290
第一节 化学肥料制造业290
第二节 合成材料制造业291
第三节 其他化学工业291
第十章 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2
第一节 砖瓦制造业292
第二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业292
第三节 石灰制造业293
第四节 石材加工业293
第五节 陶瓷制品业294
第六节 其他建材业295
第十一章 缝纫业 皮革及其制品业295
第一节 服装制造业295
第三节 皮革及其制品业296
第二节 制鞋业296
第十二章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98
第一节 电机制造业298
第二节 电线电缆制造业298
第三节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99
第十三章 金属制品业299
第一节 农用金属制品业299
第二节 手工具和切削工具制造业299
第三节 建筑用金属制品业300
第四节 其他金属制品业301
第十四章 盐业301
第一节 盐政301
第二节 盐田302
第三节 劳力 设备302
第四节 工艺革新303
第五节 品种产量304
第六节 运销305
第七节 盐业企业306
第十五章 电力工业307
第一节 发电307
第二节 供电308
第十六章 其他工业311
第一节 饲料制造业311
第二节 饲料加工业313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13
第四节 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314
第五节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314
第六节 橡胶制品业315
第九节 造纸与纸制品业316
第七节 医药工业316
第八节 印刷业316
第十节 矿藏采选业317
第十一节 渔具制造与拆船业317
第十二节 玩具与化纤制造业318
第八编 交通邮电321
第一章 机构321
第一节 交通机构321
第二节 邮电机构321
第二章 交通线路323
第一节 古道323
第二节 公路323
第三节 铁路326
第四节 桥涵327
第一节 车站330
第五节 航道与航空线330
第三章 交通设施330
第二节 港口331
第三节 机场332
第四章 运输332
第一节 运输工具332
第二节 客运333
第三节 货运334
第四节 运输企业336
第五章 交通管理337
第一节 公路养护337
第二节 运输管理338
第六章 邮政339
第一节 设备339
第三节 交通监理339
第二节 邮路340
第三节 投递341
第四节 邮政业务341
第七章 电信342
第一节 电报342
第二节 电话343
第九编 商业347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347
第一节 私营与个体商业347
第二节 集体商业348
第三节 国有商业349
第一节 私营商号351
第二章 商业企业351
第二节 供销企业352
第三节 商业局企业353
第四节 粮食企业354
第五节 物资局企业355
第六节 其他商业企业356
第三章 商业管理3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7
第二节 管理体制358
第三节 经营效益359
第四章 粮油购销364
第一节 粮油收购364
第二节 粮油储运365
第三节 粮油销售367
第一节 禽畜产品370
第五章 农副产品收购370
第二节 其他土特产品371
第六章 生产资料供应373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373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供应373
第三节 节约与回收375
第七章 社会消费品购销376
第一节 购销渠道376
第二节 购销方式377
第三节 商品销售量377
第八章 集市贸易379
第一节 集市379
第二节 山庙会 物资交流会380
第一节 饮食业381
第九章 饮食服务业381
第二节 旅馆业383
第三节 理发业384
第四节 照相业384
第五节 浴池业384
第六节 修理业385
第十章 对外贸易385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385
第二节 进口商品387
第十编 财政 税务389
第一章 财政389
第一节 体制变革389
第二节 财政收入391
第三节 财政支出393
第五节 财政管理396
第四节 财政平衡396
第二章 税务399
第一节 农业税399
第二节 工商各税404
第三节 契税412
第四节 盐税412
第五节 税收管理414
第十一编 金融419
第一章 机构419
第一节 当铺 代办处419
第二节 合会 信用社419
第三节 银行420
第四节 保险公司421
第一节 货币种类422
第二章 货币422
第二节 货币流通423
第三节 现金管理424
第四节 金银收兑425
第三章 存款426
第一节 单位存款426
第二节 居民储蓄存款426
第三节 存款利息率428
第四章 贷款429
第一节 高利贷429
第二节 银行贷款430
第三节 信用社贷款433
第五章 结算434
第一节 结算方式434
第四节 贷款利息率434
第二节 结算管理435
第六章 债券与集资436
第一节 公债436
第二节 国库券436
第三节 集资436
第七章 保险437
第一节 保险种类437
第二节 保额 保费438
第三节 理赔438
第十二编 经济管理441
第一章 管理机构441
第一节 计划体制变革443
第二节 计划种类443
第二章 计划管理443
第三节 计划执行444
第三章 劳动管理447
第一节 用工形式447
第二节 劳动力调配448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449
第四节 工资449
第五节 劳保福利453
第四章 统计456
第一节 统计调查456
第二节 统计服务456
第三节 统计培训456
第五章 土地管理457
第一节 土地资源普查457
第二节 用地管理457
第一节 计量演变458
第三节 清查违章用地458
第六章 计量管理458
第二节 计量器具管理459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461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461
第七章 物价管理462
第一节 市场物价462
第二节 交换比价466
第三节 物价调整468
第四节 物价监督470
第八章 工商行政管理471
第一节 工商团体471
第二节 企业登记472
第三节 商标注册及广告管理47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与仲裁475
第五节 市场管理476
第九章 审计监督478
第一节 审计立项478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479
第三节 市(县)属企业审计479
第四节 农村经济审计480
第五节 社会审计480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481
第一章 旧政权481
第一节 清代县署481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483
第三节 施政方式486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88
第一节 参议会488
第二章 人民权力机关48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491
第四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494
第五节 公民选举497
第三章 人民政府500
第一节 专员公署500
第二节 市(县)政府501
第三节 基层政府506
第四节 施政方式507
第四章 人民政协512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512
第二节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515
第三节 联谊活动515
第五节 文史资料征集516
第四节 咨询服务516
第十四编 政党群团5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文登地方组织沿革517
第一节 驻县上级党委517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518
第三节 市(县)委521
第四节 市(县)委工作机构525
第五节 基层组织527
第六节 党员队伍53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文登地方组织自身建设533
第一节 党员教育533
第二节 整党整风535
第三节 表彰先进536
第四节 纪律检查537
第五节 干部管理53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文登地方组织重大活动纪略544
第一节 减租减息544
第二节 土地改革545
第三节 参军 支前546
第四节 大生产运动547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549
第六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552
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54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556
第九节 改革开放559
第一节 同盟会565
第二节 国民党文登地方组织565
第四章 同盟会与国民党文登地方组织565
第五章 群众团体568
第一节 动委会与各救会568
第二节 职工团体568
第三节 农民与渔盐民团体570
第四节 妇女团体572
第五节 青少年团体574
第十五编 军事579
第一章 地方军事机构579
第一节 清末与民国军事机构579
第二节 人民武装机构579
第二章 驻军582
第一节 清末驻军582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582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58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军585
第三章 地方武装585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587
第四章 兵役589
第一节 募兵589
第二节 志愿兵589
第三节 征兵590
第四节 预备役591
第五章 民兵592
第一节 组织建设592
第二节 武器装备593
第三节 训练593
第四节 军民联防595
第二节 人防工程596
第一节 组织指挥596
第六章 人民防空596
第七章 战事597
第一节 甲午战争--日军侵占文登城597
第二节 文登辛亥革命597
第三节 “一一·四”暴动598
第八章 抗日战争纪略600
第一节 天福山起义600
第二节 日军入侵文登602
第三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早期的抗日活动和国共联合抗日局面的形成602
第四节 日军第一次大“扫荡”与东海二次起义604
第五节 尖锐复杂的三角斗争605
第六节 1941~1942年的艰苦斗争609
第七节 对敌政治攻势613
第八节 1943~1944年的攻势作战614
第十六编 公安司法621
第一章 清末与民国公安司法621
第一节 公安621
第二节 司法622
第三节 监狱 看守所623
第二章 人民公安624
第一节 机构624
第二节 政权保卫626
第三节 清除社会弊端628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629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631
第六节 消防634
第一节 机构635
第三章 人民检察635
第七节 看守所635
第二节 刑事检察636
第三节 经济检察637
第四节 法纪检察63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38
第六节 监所检察638
第四章 人民审判639
第一节 机构639
第二节 审判制度640
第三节 刑事审判640
第四节 民事审判与信访接待641
第五节 经济审判642
第六节 行政审判642
第九节 案件复查643
第八节 执行643
第七节 告诉与申诉审判643
第五章 司法行政646
第一节 机构646
第二节 法制宣传646
第三节 民事调解646
第四节 律师647
第五节 公证648
第十七编 民政649
第一章 机构649
第二章 拥军支前650
第一节 拥军650
第二节 支前651
第一节 群众优待652
第三章 优抚652
第二节 国家补助654
第三节 国家抚恤655
第四节 烈士褒扬657
第四章 安置与支边658
第一节 复员转业军人安置658
第二节 退伍军人安置659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659
第四节 库区移民安置660
第五节 知识青年安置661
第六节 支边662
第五章 赈灾救济663
第一节 生产救灾663
第二节 农村扶贫665
第四节 收容遣送流散人员666
第三节 精简与退职职工救济666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667
第六章 社会福利667
第二节 残疾人照顾668
第三节 孤儿与弃婴教养668
第七章 婚姻登记669
第一节 结婚登记669
第二节 离婚登记670
第八章 人民信访670
第一节 信访内容670
第二节 信访数量671
第三节 信访案件处理672
第十八编 外事 侨务 旅游675
第一章 机构团体675
第一节 外经外贸洽谈676
第二章 涉外活动676
第二节 援外与劳务输出678
第三节 出访与考察学习678
第四节 外事接待679
第五节 文登籍外交官员行踪680
第六节 重大涉外事件682
第七节 民间友好往来684
第三章 华侨 港澳台胞事务686
第一节 华侨686
第二节 归侨688
第三节 外籍华人 台湾和港澳同胞688
第四节 眷属690
第五节 爱国援乡活动690
第六节 接待与联络691
第四章 旅游692
第一节 旅游景点692
第二节 旅游事业695
第十九编 教育697
第一章 教育机构697
第一节 行政机构697
第二节 业务机构698
第二章 学宫 私塾 书院 社学699
第一节 学宫699
第二节 私塾699
第三节 书院699
第四节 社学 义学700
第一节 幼儿教育702
第三章 普通教育702
第二节 初等教育704
第三节 中等教育708
第四章 高等教育712
第一节 文登农学院712
第二节 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713
第三节 文登广播电视大学713
第五章 职业教育714
第一节 初等蚕丝学校714
第二节 师范学校714
第三节 农业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717
第四节 其他中等职业学校718
第六章 成人教育720
第一节 农民教育720
第二节 职工教育722
第七章 特殊教育723
第八章 教育改革与校舍改造724
第一节 教育方针变革724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725
第三节 教学改革726
第四节 校舍改造727
第九章 教师729
第一节 教师任用729
第二节 教师进修731
第三节 教师待遇733
第十章 教育经费735
第一章 科技组织与队伍739
第一节 科普团体739
第二十编 科学技术739
第二节 科研机构742
第三节 农村科技网743
第四节 科技队伍743
第二章 科技活动745
第一节 科普宣传745
第二节 技术培训746
第三节 科技情报747
第四节 科技咨询748
第五节 资源调查748
第六节 科学观测749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成果推广751
第一节 获奖学术成果751
第二节 获奖科技成果752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757
第四章 科技管理7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1
第二节 计划管理761
第三节 成果管理762
第四节 专利管理762
第五节 技术市场管理763
第二十一编 文化艺术765
第一章 机构团体765
第一节 行政机构765
第二节 文化团体765
第二章 文学艺术766
第一节 文学创作766
第二节 音乐 舞蹈767
第三节 美术769
第四节 书法 摄影770
第三章 戏曲776
第一节 剧种776
第二节 曲艺777
第三节 表演团体777
第四节 戏楼 剧场778
第四章 电影779
第一节 电影发行779
第二节 放映779
第三节 电影宣传780
第五章 图书781
第一节 图书发行781
第二节 藏书与出借782
第二节 档案管理784
第一节 馆藏档案784
第六章 档案784
第三节 档案利用785
第七章 新闻786
第一节 报刊786
第二节 广播787
第三节 电视788
第四节 通讯报道789
第八章 群众文化789
第一节 文化场所789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790
第三节 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在文登792
第九章 文物792
第一节 古遗址792
第二节 古墓葬795
第三节 古石刻797
第四节 革命遗址与纪念建筑物798
第五节 重要文物藏品799
第六节 文物管理800
第十章 著述802
第一节 著作书目802
第二节 方志 谱牒807
第三节 诗文选辑812
第二十二编 卫生 医药827
第一章 机构827
第一节 行政机构827
第二节 医疗机构827
第三节 卫生站所831
第四节 药材经营机构832
第二章 卫生防疫833
第一节 卫生运动833
第二节 食品卫生835
第三节 饮水卫生836
第四节 劳动卫生836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837
第六节 地方病防治840
第七节 三病防治840
第三章 医疗841
第一节 医疗队伍841
第二节 医疗设备842
第三节 中医843
第四节 西医846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849
第六节 医技科室850
第七节 医疗制度851
第八节 医德852
第四章 保健854
第一节 妇幼保健854
第二节 学生保健855
第三节 干部保健856
第四节 职工保健856
第五章 药品857
第一节 中药857
第二节 西药857
第三节 药品经营858
第四节 药政管理858
第一节 体育机构861
第二十三编 体育861
第一章 机构设施861
第二节 体育设施862
第二章 学校体育862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862
第二节 业余体校863
第三节 体育师资864
第四节 人才输送864
第三章 群众体育865
第一节 武术与气功865
第二节 球类866
第三节 田径867
第四节 棋类867
第五节 健身迪斯科867
第一节 田径比赛868
第四章 体育竞赛868
第二节 球类比赛872
第三节 举重比赛874
第四节 其他比赛876
第二十四篇 风俗 宗教879
第一章 节日习俗879
第一节 传统节日879
第二节 新节日882
第二章 生活习俗883
第一节 家庭883
第二节 服饰884
第三节 饮食885
第四节 住宅886
第七节 旅行887
第五节 起居887
第六节 器用887
第三章 礼仪习俗888
第一节 交际888
第二节 送礼889
第三节 婚嫁891
第四节 丧葬892
第五节 祭祀893
第四章 宗教894
第一节 佛教894
第二节 道教895
第三节 基督教897
第四节 天主教898
第一节 音系901
第一章 语音901
第二十五编 方言901
第二节 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904
第二章 词汇907
第一节 分类词汇907
第二节 读音特殊的地名917
第三章 语法920
第一节 助词“的”920
第二节 儿化的语法作用920
第三节 比较句921
第四节 选择疑问句922
第四章 语料记音923
第一节 歇后语923
第三节 谜语924
第二节 谚语924
第四节 故事925
第二十六编 人物929
第一章 英烈功臣929
第一节 传记929
第二节 传略958
第二章 军政要人975
第一节 传记975
第二节 传略999
第三章 著名企业家1011
第一节 传记1011
第二节 传略1012
第一节 传记1013
第四章 文化名人1013
第二节 传略1018
第五章 在世名人简记1021
第一节 英模先进1021
第二节 高级干部1031
第三节 著名企业家1069
第四节 文化名人1072
第六章 烈士名录1083
第一节 辛亥革命烈士1083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烈士1083
第三节 抗日战争烈士1083
第四节 解放战争烈士1090
第五节 建国后烈士1103
第一章 轶闻异事1107
第一节 轶闻1107
第二十七编 丛录1107
第二节 异事1112
第二章 神话传说1113
第一节 秃尾巴李龙王1113
第二节 莲花石与李三港1114
第三章 梁氏庄园1115
第一节 兴衰简史1115
第二节 庄园建筑1116
第三节 剥削方式1117
第四节 “慈善”事业1118
第五节 奢糜的生活1118
第四章 文献选录1119
第一节 《特委会给各级党部同志的一封信》摘录1119
第二节 《刘振民赴延安日记》摘录1123
第三节 关于修志工作的通知和决议1128
第五章 碑记1129
第一节 古代碑记1129
第二节 现代碑记1132
第六章 俟考1134
第一节 人物1134
第二节 东牟县治1135
第三节 冢墓1135
大事记1137
本志表格与附录索引1191
后记1197
文登市历届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1201
《文登市志》主审主编绘图摄影人员1202
文登市(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