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省教育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西省教育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95044.jpg)
- 黄定元,张希仁主编;《江西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125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9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26页
- 主题词:教育史(地点: 江西省) 教育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西省教育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篇 官学 私学 书院10
第一章 郡县学10
第一节 宋以前郡县学10
第二节 宋至明郡县学10
第三节 清代郡县学11
第二章 社学 附乡学12
第一节 建置12
第二节 教育教学13
第三章 私学(含私人教学)15
第一节 义学(义塾)15
第二节 私塾 私人教学16
第三节 官师授徒21
第四章 书院22
第一节 建置22
第二节 教育教学27
第三节 监督管理29
第五章 科举(文科进士)32
第一节 历代进士32
第二节 科举纪事37
第二篇 苏区教育44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教育44
第一节 红军教育44
第二节 干部教育46
第三节 社会教育46
第四节 儿童教育和小学教育47
第二章 中央革命根据地(赣南部分)的教育47
第一节 苏维埃的教育方针、政策47
第二节 苏维埃教育事业的管理49
第三节 红军教育54
第四节 干部教育58
第五节 社会教育63
第六节 小学教育65
第一节 红军教育68
第三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江西部分)的教育68
第二节 干部教育69
第三节 社会教育70
第四节 小学教育71
第四章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江西部分)的教育73
第一节 红军教育73
第二节 干部教育74
第三节 社会教育75
第四节 小学教育76
第五章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江西部分)的教育77
第一节 红军教育77
第二节 干部教育78
第三节 社会教育79
第四节 小学教育80
第一节 发展概况83
第三篇 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83
第一章 幼儿教育83
第二节 保育工作87
第三节 领导与管理91
第四节 幼儿园选介95
第二章 特殊教育97
第一节 发展概况97
第二节 盲童学校99
第三节 聋哑学校102
第四节 弱智儿童学校(班)103
第四篇 小学教育105
第一章 发展概况105
第一节 清末的小学教育10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109
第三节 建国后的小学教育112
第一节 教学工作118
第二章 教育、教学118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130
第三节 劳动教育135
第四节 体育、卫生137
第三章 教师、学生139
第一节 教师139
第二节 学生150
第四章 领导与管理154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154
第二节 学校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156
第五章 县(区)小学教育及学校选介158
第一节 上高县小学教育158
第二节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159
第三节 九江市双峰小学161
第一章 发展概况163
第一节 清末的中学堂163
第五篇 中学教育16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中学校166
第三节 建国后的普通中学173
第二章 教育、教学199
第一节 学制、课程199
第二节 教学改革与实验210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214
第四节 劳动教育219
第五节 体育、卫生222
第三章 教师、学生230
第一节 教师230
第二节 学生238
第四章 重点中学建设242
第一节 重点中学兴办242
第二节 办好重点中学的措施244
第三节 重点中学的领导与管理246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247
第五章 领导与管理247
第二节 学校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250
第六章 学校选介253
第一节 南昌市第二中学253
第二节 宜春中学254
第三节 抚州市第一中学255
第四节 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57
第五节 赣州市第三中学258
第六篇 中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培训261
第一章 中等师范教育261
第一节 发展概况261
第二节 领导与管理268
第三节 学制、课程269
第四节 教学、教育实习280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283
第六节 教师、学生286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培训293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293
第二节 中小学干部培训301
第三章 学校选介302
第一节 南昌师范学校302
第二节 泰和师范学校303
第三节 南城师范学校304
第四节 赣州师范学校305
第五节 江西教育学院305
第七篇 共大教育307
第一章 发展概况307
第一节 学校创办307
第二节 办学体制307
第三节 体制改革309
第一节 学校层次311
第二节 专业设置311
第二章 学校层次和专业设置311
第三章 教育教学及生产、科研312
第一节 学制、课程、教材312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316
第三节 教学、生产、科研316
第四章 教师、学生320
第一节 教师320
第二节 学生320
第五章 领导与管理324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324
第二节 学校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325
第六章 学校选介326
第一节 共大南城分校326
第二节 共大大茅山分校327
第三节 共大大余分校328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329
第八篇 职业教育329
第一章 发展概况329
第二节 建国后的职业教育330
第二章 学校类别和专业设置334
第三章 教育、教学、生产实习338
第一节 学制338
第二节 课程339
第三节 生产实习349
第四章 教师、学生352
第一节 教师352
第二节 学生357
第五章 领导与管理365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365
第二节 学校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367
第六章 学校选介368
第一节 江西省立陶业学校368
第二节 江西省煤炭工业学校369
第三节 九江船舶工业学校370
第四节 弋阳县农业技术学校371
第五节 南昌职业大学372
第九篇 普通高等教育375
第一章 发展概况375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高等教育37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375
第三节 建国后的高等教育380
第二章 学校类别和专业设置389
第一节 学校类别389
第二节 专业设置390
第三章 教育、教学392
第一节 教学392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395
第三节 体育、卫生398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和国际教育交流401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和学术交流403
第二节 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403
第五章 科学研究406
第一节 科研机构与成果406
第二节 教学、科研、社会(生产)三结合409
第三节 学术活动411
第六章 教师、学生411
第一节 教师411
第二节 学生414
第七章 教育设施418
第一节 图书资料及馆舍418
第二节 实验室419
第三节 电化教育设备421
第四节 实习基地421
第八章 领导与管理423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423
第二节 学校管理424
第九章 学校选介426
第一节 江西大学426
第二节 江西农业大学427
第三节 江西师范大学429
第十篇 成人教育431
第一章 发展概况431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的社会教育43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教育432
第三节 建国后的成人教育434
第二章 农民教育437
第一节 扫盲教育437
第二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441
第三节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445
第三章 职工教育447
第一节 职工扫盲及业余文化学校教育447
第二节 岗位培训452
第三节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教育453
第四节 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教育455
第四章 干部教育458
第一节 业余文化补习教育458
第二节 学校教育460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465
第四节 高等函授教育和夜大学469
第五节 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470
第十一篇 教育行政475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475
第一节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与职能475
第二节 地(市)、县教育行政机构与职能479
第二章 教育方针与政策483
第一节 清末教育方针与政策483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方针与政策484
第三节 建国后教育方针与政策486
第一节 教育视导机构与视导员的任用494
第三章 教育督导494
第二节 视导工作的职权范围497
第四章 教育经费501
第一节 经费来源501
第二节 经费支出512
第三节 经费管理520
第四节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522
第五章 校舍及教学设备526
第一节 中小学校舍建设与维修526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和管理530
第三节 中小学电化教育设备的配置和管理534
第十二篇 教育科研·教育学术团体·教育报刊543
第一章 教育科研543
第一节 教育科研机构543
第二节 教育科研活动544
第三节 教育科研成果545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育学术团体547
第二章 教育学术团体547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学术团体547
第三章 教育报刊56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报刊56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育报刊562
第三节 教育出版机构564
第十三篇 人物568
第一章 人物传略568
第二章 人物表587
第一节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587
第二节 全国普通高校江西籍教授615
第三节 江西普通高校外籍教授662
第三章 人名录671
大事纪年673
编后记698